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是我国现代冰川分布最广泛的地区,古冰川遗迹也很明显、典型。冰川不但是这些山区气候的产物,而且是新疆重要的环境因子和水源。因此,新疆的冰川研究具有科学理论和生产实际的双重意义。1958年,中国科学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冰川专门考察的开始。此后不久,我国开展新疆冰川研究,至今已有30年历史。  相似文献   

2.
新疆年轮工作始于60年代初期,主要开展年轮气候、年轮水文研究,至今近30年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1 新疆年轮研究发展阶段1.1初期阶段1962-1976年,是新疆年轮研究工作的启蒙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是对单株树木采集标本,形成个体的独立样本,新疆最早的标本采集和研究,由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探究新疆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基于1990-2015年新疆统计数据,运用索洛残差法对新疆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并对估算结果与影响新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技术进步因素和制度变迁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1)新疆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驱动,是一种典型的要素投入型经济增长方式。(2)新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具有很强的累积性和路径依赖性,其中技术转移和转化是新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制度进步和自主研发对新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不明显。(3)新疆制度发育尚不完全,阻碍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因素很多。(4)新疆的R&D经费投入偏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未能显著地促进新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新疆优质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资源空间格局是旅游资源开发战略选择的依据,也是旅游地发展的基础。以新疆优质旅游资源为核心,基于Arc GIS技术,采用核密度和可达性分析法研究其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和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一轴一带格局,一轴即亚欧第二大陆桥,一带即新疆沿边境带;新疆优质旅游资源空间可达性较低,尤其是南疆;计算以乌鲁木齐为原点出发到达新疆各优质旅游资源点的时间,有116个景点在6 h可达圈内,占研究景点的44.96%,有62个景点在10 h可达圈外,占研究景点的24.03%。基于核密度和可达性分析结果及其形成的影响机制,提出新疆旅游业空间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新疆资源开发和生产布局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商定的开发新疆科研项目之一。该项目的目的是:通过综合评价新疆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搞清资源开发潜力、环境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方向,勾绘出本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的生产布局远景,明确建设重点和时序,为编制开发新疆的长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疆头电河流域山地侵蚀与减沙治理研究》由陈亚宁、汪雄祥等著,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的水利学专家唐其创教授为该书作序。全书分上篇:山地侵蚀产沙与河流水沙特性;下篇:流域减沙治理与水库排沙减淤,共十四章,约30万字,图48幅,表74张。《新疆头屯河流域山地侵蚀与减沙治理研究》一书是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是关于新疆天山地区中小流域山地侵蚀与减沙治理研究的第一本专著。此项研究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6年科技进步二等奖。《新疆头屯河流域山地侵蚀与减沙治理研究》一书是以天山山区为工作背景,以新疆头屯河流域为研究…  相似文献   

7.
发刊词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地理研究有广阔天地。但解放以前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之下,有关新疆的地理记裁,大多属于游记性质,一般只能作为史料处理。1949年全国解放后,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新疆各族人民非常关怀,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1956—60年还专门组织了包括十多个专业的新疆综合考察队,对新疆的农业门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作过全面考察。以后又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下而建立了地理研究机构,准备对新疆地理研究领域继续向深度和广度方面进军。但在林彪和“四人邦”的严重破坏下,新疆地理研究机构被撤销,人员被迫改行,研究工作中断了将近十年。  相似文献   

8.
环新疆经济圈是以中国新疆为中心区域构建的经济圈,为新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和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资源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三大方面选择指标,利用因子分析等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实证研究新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问题,并以县级区域为单位将新疆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和战略后备区.基于环新疆经济圈视角做出的新疆主体功能区划分结论为当前新疆实施的跨越式发展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处中亚腹地的新疆,新构造活动极其强烈。地质历史时期,新疆经历了多次构造活动,运动状况相当复杂。对于历次构造运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在地貌上的表现,前人虽有一些研究,但是,关于新疆构造地貌问题的系统阐述则比较欠缺。正因为如此,笔  相似文献   

10.
序号成果名称授奖单位奖励年度23新疆重点地区荒地资源综合评价合理开发利用新疆科委中国科学院19841983《新疆综合农业区划》天山公路雪崩防治研究新疆科委全国科学大会19841978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荒地资源综合评价与合理利用中国科学院1979《新疆农业地区》新疆巴州国土综合规划塔里木河流域自然条件演变趋势及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中国最大积雪深度图》天山古冰川作用研究新疆河流年径流量的最近计算昌吉县综合农业区划新疆综合自然区划新疆科学大会中国科学院19791986新疆科学大会197891011新疆科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科…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地理》2008,31(2):196
2008年2月,由新疆科技厅组织对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完成的“1:100万新疆绿洲盐渍化土壤分布研究”成果进行了鉴定。本研究针对新疆绿洲盐渍化土壤成因、类型、等级、规模、分布以及防治战略和对策等难题,紧密结合绿洲安全战略以及新疆盐渍化土壤改良治理规划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与新疆大发展战略基本思路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对西部大开发及新疆面临的形势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了新疆大发展战略,提出了实施新疆大发展战略的构想和对策建议,从而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新疆发展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海军  高敏华  李晓东  张静 《中国沙漠》2015,35(6):1708-1714
利用新疆2001-2012年的统计资料及相关社会经济数据,从社会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政策因素、生态环境、旅游资源赋存度、旅游服务能力等7个面构建新疆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运用Delphi法、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地诊断出新疆旅游发展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条件、旅游资源赋存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旅游服务能力是影响新疆旅游发展的5类主要动因,社会危机事件是制约新疆旅游发展最为关键的因子,这一研究为新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疆枯水流量的初步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以来,新疆的水利建设事业有很大的发展,水文工作也相应地得到发展。近年来,对全疆的水资源已作出新的估算和评价。但是随着开发新疆事业的逐步深入,要求对新疆河川径流的洪、枯水量进行细致研究,而枯水流量的计算和研究又是比较簿弱的,因此,枯水流量的计算分析,不仅有学术意义,也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最近,由毛德华同志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新疆地理所负责发行的《新疆重点地区荒地资源合理利用》一书(47万字,定价4.80元)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我国研究地区性荒地资源及其利用的一本专著。该书是新疆荒地资源综合考察队在系统地整理和总结了八年(1975~1982)考察的实际资料,以及有关前人文献基础上写成的,它是该队的主要科研成果。近来,人们就新疆继续较大规模垦荒问题,谈论颇多。这本书的  相似文献   

16.
以1999-2008年新疆入境市场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年际集中指数指标,采用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的方法,从入境游客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消费结构3个方面对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地地理集中指数仍然较高;(2)外国人是新疆最大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欧洲和亚洲旅游者是新疆入境旅游者的主体;独联体是新疆第一大客源,其次是日本、台湾、港澳同胞、美国、韩国;(3)大多数新疆入境旅游者流向北疆;绝大多数新疆入境旅游者流入乌鲁木齐市、伊犁州直属县(市)、吐鲁番地区、喀什地区、阿勒泰地区;(4)多数国家是新疆入境旅游比较稳定的客源市场,少数国家有较大的年际间差异性;(5)除了购物、长途交通所占较大比重及变化较明显外,市内交通、游览、住宿、餐饮、娱乐、邮电通信、其他服务等所占比重都较小,变化不明显且变化幅度较小。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开发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月5日,新疆自治区"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新疆水问题研究及其技术示范"项目启动。项目由"新疆水资源及其利用关键技术和重大问题研究"和"新疆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两个课题组成。  相似文献   

18.
新疆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的特殊组合,适宜构建多样化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合新疆实际,如何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当前新疆经济转型初期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对国家研究新疆建设棉花、粮食、特色林果业和畜产品四大基地的背景下对其现状及优劣势,并综合政策、管理、资源和技术等多因素提出了基地建设的前景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新疆土壤盐渍化调控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建议   总被引:95,自引:4,他引:91  
论述了新疆土壤盐渍化形成的地质、地貌、气候背景和土壤盐渍化现状,表明新疆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始终存在,绿洲的稳定性外受过渡带影响,内受土壤盐渍化的威胁。简述了新疆与国外盐碱奎作改良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新疆在研究、改良和利用盐渍化土壤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疆土壤盐渍化问题研究建议:1)建立区域水盐监测体系;2)区域水盐信息系统与次生盐渍化的测报技术研究;3)抗盐碱基因工程抗性育种与耐  相似文献   

20.
新疆可持续协调发展动态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资源大区”的新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资源战略地位、生态安全地位和沿边开放地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新疆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依据1980-2003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组合评价法研究新疆可持续协调发展及其动态变化,并得出一些主要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