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了利用地面重力异常数据计算地面扰动位径向二阶梯度时,远距离带区影响的误差公式,结果以级数形式给出,以其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全球重力位模型GPM98,计算确定了不同平均异常网格大小情况下截断半径取一系列值时的远区影响,在将卫星重力梯度和航空重力梯度观测数据与地面重力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时,文中提出了远区影响的数量关系,对于确定合理的截断半径大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利用地面重力异常数据计算地面扰动位径向二阶梯度时,远距离带区影响的误差公式,结果以级数形式给出;以其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全球重力位模型GPM98,计算确定了不同平均异常网格大小情况下截断半径取一系列值时的远区影响;在将卫星重力梯度和航空重力梯度观测数据与地面重力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时,文中提出的远区影响的数量关系,对于确定合理的截断半径大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绘出了一个在计算平均重力异常中简单易算的平滑因子公式,并将其与Colombo最佳平滑因子进行了比较,获得了两者具有相同精度的结论;再将其与直接积分得到的相应因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我国范围内计算平均重力异常的误差小于1毫伽。  相似文献   

4.
用卫星测高资料估算洋区的垂线偏差和重力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利用卫星测高资料估算洋区垂线偏差和重力异常问题。使用两种方法,一是最小二乘拟合法,这时,把高程异常展开为一多项式级数,然后由司托克斯反解公式及相应的微分关系式求出所需之值,另一是最小二乘拟推方法,其中所需的协方差函数由不同类型的洋区资料统计得出。选择了二个洋区并按上述方法进行了计算。最后把计算结果与由重力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Hotine积分能综合应用重力和卫星测高资料确定高精度海洋重力大地水准面。本文应用一种与传统方法不同的处理Hotine积分的技术,使得计算公式得到明显简化,并就加速远区域级数收敛问题作了探讨。计算表明,用改进后的公式计算的海洋大地水准面的精度优于1米,它和Seasat卫星测高大地水准面间存在约0.2米的系统差。  相似文献   

6.
周波阳  罗志才  宁津生  钟波 《测绘学报》2014,43(10):1019-1024
基于第二类Helmert凝聚法的级数展开式,独立推导了航空矢量重力测量水平分量带限直接地形影响的计算公式。在中国西部山区选取了两条沿纬圈方向4000m航线高度上的航线,采用 的数字高程模型基于解析核计算了水平分量的直接地形影响,经低通滤波后与基于带限公式计算的地形影响进行了比较。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较好,本文给出的带限地形影响公式可用于航空矢量重力测量水平分量的地形归算。  相似文献   

7.
正常重力公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魏子卿 《测绘学报》2003,32(2):95-101
在论述一般正常重力公式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正常重力的泰勒级数展开式,给出了适用于GRS80椭球和WGS84椭球的数值常数。展开式计算的结果,对于至20km的大地高度,精度好于0.1μ4Gal对于至50km和70km,分别好于0.3μGal和1μGal。  相似文献   

8.
在高精度的三角测量中,为了减弱测角误差对推算方位角的影响,必须按方向进行平差计算。在这种情况下,来推导估算三角测量精度的公式是比较繁复的。在本文中,我们不用高斯约化系数,而采用博尔兹级数来推导三角形单锁在各种情况下估算过长中误差和方位角中误差的公式,以及估算规律四边形锁边长中误差的公式。推导似乎采取了较“土”的办法,但是既然能简易清楚地解决问题,并且还能给出可靠的结果,那又有什么理由不采用它呢?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现有地形影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对以下3方面问题进行讨论:其一,在传统平面参考面的地形改正计算方法基础上,基于国际通用的GRS80椭球采用Tesseroid单元体积分法计算地形改正,以适用于山区和地形变化复杂地区的地形改正计算,推导了基于Tesseroid单元体的地形改正算法的泰勒级数展开公式,并验证该方法较传统方法的优越性。其二,目前,大地水准面计算中通常只考虑Molodensky一阶项影响,然而已有结果表明在山区二阶项的影响可达到分米级。针对目前厘米级大地水准面任务,基于Molodensky一阶项算法,给出了二阶项和三阶项对高程异常贡献的严密级数展开式。其三,本文详细讨论了利用地形改正值代替Molodensky级数解计算重力大地水准面的误差影响。  相似文献   

10.
垂线偏差时间变化的精度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利用Vening-Meinesz微分公式计算垂线偏差随时间变化的测定精度进行了初步估计。通过对地形改正项的影响、代表误差的影响、远区域重力异常的影响等3种主要误差的分析和实际估计,论证了它们对计算结果的综合影响不超过0.01″,比铅垂线的时间变化0.1″要高一个量级。因此认为重力方法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最小二乘配置误差估计公式,建立了重力异常格网数据的分辨率和精度与重力异常内插值精度的关系,提出了在给定插值精度时反推已知格网数据的分辨率和精度的方法。以EGM2008重力场模型为例,在不同分辨率和精度条件下进行重力异常插值实验。实验结果与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四维重力反演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重复水准、重力资料来解释一些地球动力学过程,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三维重力反演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维重力反演的概念,并推导了界面随时间变化时的四维重力反演公式。对于无穷大水平薄板,我们得到的公式与无穷大水平薄板的重力效应对时间求导的结果是一致的。尽管本文推导的只是密度差不变时的四维重力反演公式,但用本文的思路与类似的方法,不难导出其它情况下的四维重力反演公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不同的潮汐公式,及其引起的重力测量计算成果不一致的问题,计算了当潮汐改正公式不统一时,对我国范围内绝对重力测量、相对重力测量、重力仪长基线格值因子标定、重力仪短基线周期误差标定及物探重力控制测量成果的影响,分析了我国85重力基本网所选取的绝对重力控制点之间的一致性、控制点与我国85网相对联测平差结果的一致性、以及85网与我国一等重力控制同之间的一致性问题。最后,为统一我国重力控制测量成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域大地水准面和重力异常的确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莫洛金斯基(Molodensky)等1960年给出的由垂线偏差计算大地水准面空域积分公式出发,导出了其相应谱域1维严密卷积和2维球面及平面卷积公式。由Topex/Poseidon,ERS 1/2及Geosat/GM,ERM测高资料求解的垂线偏差计算了我国海域及其邻区大地水准面,其中计算格网为2.5′×2.5′。为了检核,将测高垂线偏差由逆维宁 迈尼兹(Vening Meinesz)公式反演重力异常,与海上船测重力值进行了外部检核;同时还利用司托克斯(Stokes)公式,由上述反演的重力异常计算大地水准面高,与莫洛金斯基公式直接解得的相应结果进行比较作为内部检核。前者的中误差为±9mGal(1Gal=1cm/s2),后者为±0.025m。本文在积分计算中充分应用了2维平面坐标形式和1维卷积严格公式,并做了比较和自校核。  相似文献   

15.
测距三角高程中的垂线偏差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赤军 《测绘学报》1997,26(1):58-64
GPS测距三角高程是精化大地水准面的一种很好方法,然而影响测距三角高程的误差源主要来源来自大气折射和垂线偏差,后者在山区的影响更不可忽视,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一分析,同时讨论了利用重力,地形数据确定垂线偏差及其误差,并指出只要按此方法计算,其改正项的精度可以满足不大于1”的要求,此外,还介绍了用地形高代替重力来计算正高,正常高中的重力改正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于利用Vening-Meinesz微分公式计算垂线偏差随时间变化的测定精度进行了初步估计.通过对地形改正项的影响、代表误差的影响、远区域重力异常的影响等3种主要误差的分析和实际估计,论证了它们对计算结果的综合影响不超过0.01″,比铅垂线的时间变化0.1″要高一个量级.因此认为重力方法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在空域,利用严密的向上延拓公式将地面重力数据上延至空中不同高度,而后与相应的地面重力数据比较从而得到不同高度的代表误差.在频域,构建了新的代表误差模型,计算了不同高度、不同分辨率下的代表误差.实际算例表明,在空域,对于地形平坦区域,在1 km高度以下,5'空中重力数据直接代表地面重力数据的误差小于1×10-5 m/s2...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利用逆Vening-Meinesz公式反演测高重力中央区效应的精度,视中央区为矩形域,将垂线偏差分量表示成双二次多项式插值形式,引入非奇异变换,推导出了重力异常的计算公式。以低纬度区域2′×2′的垂线偏差实际数据为背景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当中央区包含4个网格时,传统公式与推导出的重力异常计算公式误差的最大值大于1 mGal。推导出的公式可为高精度测高重力中央区效应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斐 《测绘学报》2001,30(3):220-225
从重力异常△g的原始定义出发,对将其用于反演地球内部密度结构时,本身所存在的不合理性及其造成的误差进行分析和估算,并给出相应的公式。主要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1.重力异常中所包含的两个界面所造成的物理上的不确定性分析及其所造成的几何差异估计。2.当将实际重力与模型正常重力严格地视作为矢量,传统的重力异常或重力扰动由于未考虑垂线偏差所造成的误差分析和计算。3.对试图以具有确定物理意义的地球物理模型(如PREM)代替大地测量中的正常椭球作为正常场源时,共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分析对其对应的正常重力之间的差异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由地面重力数据计算外空扰动重力矢量的公式,并根据Wong and Gore截断理论给出了外区重力异常对计算点影响的公式。根据外空扰动重力与地面数据分辨率及其覆盖范围之间的关系,将重力异常分成不同频段、不同分辨率,分别计算了截断误差。利用全球重力位模型,计算出不同频段的截断误差,并给出了各频段相应的积分半径。对于模拟和检验航空矢量重力数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