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污水中赋存着巨大的热能 ,有效回收与利用城市污水热能具有明显的节能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根据近年来的一些初步研究成果和应用技术实例 ,从节能、经济和环保的角度提出并建立了城市污水热能回收与利用的比较系统、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 ,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匈牙利是世界上富存地热水的国家之一。地下热水层分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基岩热储层两类。地热水用于城市供热、农业、医疗和旅游等方面。匈牙利“矿山法”对地热水的热能利用做出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3.
马冰  贾凌霄  于洋  王欢 《中国地质》2021,48(6):1734-1747
地热能作为一种零碳、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对于碳中和具有重要价值。2015-2020年,全球新增地热发电约3649 GW,增长约27%;地热直接利用总装机容量增长52.0%。两者之和,所用热能比2015年增长72.3%。全球每年地热直接利用可防止7810万t碳和2.526亿t CO2排放到大气中。世界地热能发展呈现五大趋势:(1)发展非常规地热系统;(2)向海上地热资源开发进军;(3)降低钻探成本与石油热能协同生产;(4)加大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5)加强含水层热能储存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非传统的利用热能破碎岩石的新型钻进方法,包括热力钻进法,热熔岩石钻 和超高频电加热-机械切割组合钻进法,介绍了其碎岩机理,适用范围,初步应用情况及前景。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下热能资源有广泛的开发利用远景,主要用于发电、烘干、城市供暖、农业灌溉、蔬菜种植、养殖业、医疗卫生、旅游度假、生活洗浴、饮用矿泉水等多种领域。合理开发与利用地热资源,使地下热能资源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相似文献   

6.
非饱和介质中热能传输及水分迁移的数值积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冰  刘大鹏 《岩土力学》2006,27(12):2085-2089
在给出非饱和介质热能-水分传输的耦合质量控制方程和基于Fourier热传导定律的热能平衡方程的基础上,对热能传输及水分迁移的基本特征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其中,考虑了温度势、吸力势和重力势的耦合作用影响。给出有热源时控制方程的简化形式,并对半无限体自由表面作用平面热源条件下介质内非稳态温度场、体积含水率分布场进行数值积分求解。利用这些解答给出常热源强度和变热源强度两种情况下,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以及水分迁移的演化过程,并分析了重力项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孕镶金刚石钻头工作温升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钻进规程参数对钻头温升的影响过程中,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建立了钻头与岩石系统的能量守恒数学模型。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钻头的温升与钻压与转速的乘积呈线性关系,钻压与转速对钻头温升的影响是等效的;通过谐振子模型研究摩擦热能的产生和分配,得出以下结论:摩擦热能在钻头与岩石之间的分配,与其各自弹性模量(硬度)有关,热能的分配与其弹性模量成反比,即Q1:Q2=E2:E1。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地热资源类型按照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分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计算结果表明,沉积盆地区4 000 m以浅储存的地热水总量为82 063.23×10~8 m~3,储存热能总量为7 734 086.01×10~(12) kJ。不考虑回灌时,全省沉积盆地型地热可采流体量为92 223.93×10~4 m~3/a,可利用热能量196.6×10~(12) kJ/a;考虑回灌时,全省沉积盆地型地热流体可开采量5 931 841.92×10~4 m~3/a,可利用热能量为13 003.47×10~(12) kJ/a。统计分析显示,按地热流体可采量为92 223.93×10~4 m~3/a、地热流体可开采热量196.46×10~(12) kJ/a计算,即使按50%利用,其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另外,地热开发可带动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更加巨大。  相似文献   

9.
江西九瑞地区岩浆岩系统与成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九瑞地区曾经历过长期多旋回构造运动,其中燕山旋回所伴随的岩浆活动是本区内生铜金矿床形成的关键条件之一,本区燕山期岩浆以同熔型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多期次侵位的众多岩体构成-岩浆岩系统,该系统在空间上具有垂向多层分支和横向分带结构,不同深度层次岩浆岩的形态,产状,规模和成矿作用是不同的。本文通过计算武山岩株体岩浆热能和蚀变矿化所需热能,证明中-浅部岩浆体冷凝所释放的热量,远不能满足武山这类大型铜矿形成所  相似文献   

10.
成都平原区位于四川省盆地中部,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近年来,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号召,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在成都平原区有着较快的发展,但对区内的地源热泵系统热能交换形式缺少适宜性的分区,在选择系统热能交换形式上缺少依据.根据成都平原区地源热泵系统热能交换形式对其适宜性进行初步划分,以供成都平原区热泵系统热能交换形式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热能-机械碎岩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高温下岩石力学性质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证明了热能-机械碎岩的可行性,并对其碎岩机理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伟 《探矿工程》2016,43(10):219-224
高温岩体热能资源量巨大,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技术)是提取高温岩体热能的有效技术手段,而其中注水井和生产井的钻进效果对EGS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在坚硬的岩石中和高温条件下钻进对钻探技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本文探讨了高温岩体钻进技术问题,涉及硬岩钻进方法、高温定向钻进工具和井底钻具组合,可为今后开展高温岩体钻进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地热:改变世界之能源 在参观上海世博会时,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在世博轴近23万平方米的半开放式超大空间里根本就看不到任何降温装置,这阵阵凉风来自何处?原来,世博轴的空调系统与普通的中央空调不同,世博轴的空调系统是利用黄浦江的江水和地下土壤的热量作为系统的冷热源,然后通过热泵机组实现热能转换,为室内提供适宜的温度,夏季江水源占70%,地源占30%,一切都在地下悄然运转。这套设备是由北京华清地热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设计安装的。  相似文献   

14.
北方城市冬季采暖主要热源是燃煤锅炉,众所周知,大量燃煤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的健康。人们已经寻找到新的比较清洁的燃料替代煤炭,比如天然气、石油、核能、电力等。这些燃料用于采暖,成本很高,分别是燃煤的3~5倍。太阳能和地热不用燃烧,在自然界里存量大,可直接加以利用,既清洁又廉价,大有发展前途。只是目前尚存在采集和储存等技术成本问题,影响这两种热源的大规模利用。地热几乎是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但地下热水埋深较大,受补给较慢的制约,开采量十分有限。一般讲,水温较高的地热水可以直接用于…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介绍了浅层和深层垂直埋管换热器的数学模型。根据设计的数学模型可以得出:1)流体流速,2)热源温度,3)根据换热器出口循环水的温度和从地下提取的热能的总量以及地表有效热能的总量,确定某一换热器的几何结构。  相似文献   

16.
热能聚散交替假说是地质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于解析地壳演化和运动机因的新论点。本文通过实例结合研究,经实际检验,证明这一新论点不仅可以用宏观的地热异常表征加以描述,同时可以用微观的量纲给予肯定,它既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摩擦热-机械碎岩钻进技术是利用钻头与岩石产生的摩擦热能加入弱化岩石,然后利用钻头上的切削元件切削碎岩。由于大部分岩石在高温和交变热应力作用下其强度、硬度以及磨蚀性都大幅度降低,因此提高了钻进效率。钻头摩擦元件采用了新型的耐摩擦耐高温的赛隆陶瓷材料,耐磨性是YG6硬质合金的3~5倍,而价格仅为硬质合金的1/10;对钻具和钻头的结构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钻进试验表明:热机碎岩钻具摩擦元件能产生足够高的温度场(大于600 ℃);热机碎岩钻进技术是切实可行的,能提高钻进效率,降低钻进成本。  相似文献   

18.
月岭形成机制及其与潮汐力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岭作为月表常见的线性构造类型之一,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利用LRO(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的DEM数据提取月岭剖面并进行了构造分析,认为月岭主体为逆冲断层叠加牵引褶皱的挤压构造形成机制。前人多用月海盆地沉降叠加月球热能收缩解释月岭的成因,但它无法解释盆地中央月岭呈近南北向的优选方位,这种现象可能是受到近东西向区域性挤压应力的影响,与潮汐力对月球中低纬度区域的应力作用状态相符,推测潮汐力可能是盆地中央月岭形成的主因。综合利用嫦娥一号CCD影像数据、Lunar Orbiter和LRO全色波段影像数据,解译识别出月球正面中低纬度1 464条月岭。对其进行方向统计,结果表明,月岭整体走向也与Melosh预测的在潮汐力作用下形成的构造样式相似。由此推测,月岭的展布与潮汐力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进一步论证了月岭的形成与潮汐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因果论的角度,对亚洲大陆中部的演化-运动史,及其大地构造体制发展阶段的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重点阐述了东、西部构造差异的历史-动力学表现及其原因。研究表明:这种差异并非两个不同大陆壳体演化-运动上的差异造成,而是在同一大陆壳体形成与平向增生进程中东早西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由于东部与西部中生代、新生代陆内深部地幔热能聚集增强的上升流与热能发散衰减的下降流,共同组成的垂向热流环发生反转变化造成的结果,并得出了主导亚洲大陆中部东、西构造分异的主动性因素是陆内地幔热能聚散动力学机制的结论。同时指出,中新生代出现在亚洲大陆中部的东、西构造分异,是同一大陆壳体即东-中亚壳体自身历史-动力学构造分异的表现,它是亚洲大陆动力学中,与陆内克拉通活化及活化造山区的出现、青藏高原的隆升、东亚陆缘扩张带的形成并列的 4个重大事件之一,并在这些重大事件的动力学研究中占据关键性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20.
《探矿工程》2012,(3):33-33
《中国矿业报》消息(2012—03—15)随着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地热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审视。记者日前从科技部获悉,科技部已编制完成《中国地热能利用技术及应用》宣传手册。科技部表示,未来地源热泵产业窄间巨大,口前销售额已经超过80亿元,并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