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解放后,我国地质矿产博物馆工作有一定发展.目前,在一些地质院校和个别大城市已设有地质矿产博物馆,但力量薄弱,展品不系统、不完备,一般只能起到展览和某些科普作用.这与我国当前地质生产、教育、科研的要求相比,差距很大. 国外兴办地质矿产博物馆的一些作法和经验可供我们借鉴.这里,举法国为例,看看地质矿产博物馆的搞法和作用. 在莱茵河畔,法国东部密洛期附近的钾盐矿山附设一个十分别致的钾盐博物馆.它收罗了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大、中型钾盐矿床矿石的大型标本(如加拿大、苏联、东德、西德、法国、以色列等),也有一些并不十分著名产地或矿化带的标本(如西班牙、加篷、阿尔及利亚、西西里、美国卡尔斯巴德、摩洛哥等).一些标本之大足可以说明地质产状与矿化类型.标本后面附有地质示意图、剖面图等,有时还有  相似文献   

2.
李学通 《江苏地质》2009,33(2):218-221
今天的南京市珠江路700号,有一栋漂亮的红色建筑——南京地质博物馆。它不仅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学习地质科学知识,了解中国地质学发展历史的课堂。南京地质博物馆堪称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收藏标本最丰富的地质专业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建于1935年的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地质矿产陈列馆,而它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1916年成立于北京的农商部地质调查所陈列馆。这里曾是中国地质学研究的中心,中国地质科学史上的圣地,也是新中国几十位两院院士的“科学故乡”——南京市珠江路942号(现700号)。  相似文献   

3.
杨锺健 《地质论评》1946,11(Z3):391-398
在美国参观不少地质机关,大别言之,不外三大类:一为地质调查所,一为大学的地质系,一为陈列馆或博物馆的地质部门。兹先分别言之:  相似文献   

4.
安特生(Andersson,Johann Gunnar)教授是瑞典地质学家,曾任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馆长.1912年应聘来华,任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司顾问,主要协助调查煤、铁、铜各种矿产资源,培训地质人才,建立地质调查所陈列馆,并于1913~1916年在章鸿钊创办的地质研究所授课.这一时期,带领学员在北京西山和华北地区,搜集大量地文期资料,并进行了研究,其主要成果,记述在1916年京华印书局出版的《地质研究所师第修业记》一书中.  相似文献   

5.
南京地质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珠江路700号,她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迄今已有70年多历史,其前身是成立于1913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的地质矿产陈列室,是中国近现代成立最早的地质专业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7月18-20日,由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四省古生物学会、山东省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馆、临沂大学及江苏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地层古生物研究与科学传播研讨会"在山东临沂市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  相似文献   

7.
构造地球化学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地质构造对地球化学作用的控制和影响,随着地质矿产工作的深入开展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地质矿产方面许多实际性问题,都与化学素元的分布、分配、集散有关。元素分布的差异性除与地球形成时,吸积固体物质所造成的原始不均匀性有关外,主要与各种地质作用有关,其中地壳运动和构造活动,又是地质发展史的主要因素,与其伴随的各种地球化学作用,是构造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8.
1963年8月,第一区调大队二分队的8名地质队员在青河县乌伦古河银牛沟进行1:20万区调工作时曾与这位"天外来客"合影留念。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当年的这颗大陨石早已运到了乌鲁木齐,现陈列于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手持GPS在地质矿产调查中常用来测量地质观察点和一般地质工程点点位坐标.本文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探讨手持GPS的使用及坐标转换,获取需要的各种测量成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首届全国地洼学说成矿学讨论会于1986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长沙召开。全国地矿、石油、煤炭、冶金、核工业、海洋、地震、高校、武警黄金部队、科学出版社等部门80多个生产科研机构140余名正式代表参加了学术讨论。讨论会收到学术论文159篇。大会期间桂林冶金地质学院院长袁奎荣、地质部宜昌地质矿产所高工周圣生、中南地勘  相似文献   

11.
乐圆 《地球学报》2017,38(2):304-312
随着地学博物馆数量逐年大幅增加,除自身的基本陈列外,专题展览活动也随之加重,具有专业性、科学性、趣味性、及时性和延续性等多种特点。在国家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部分地学博物馆陈列展示使用的展览内容框架雷同、千篇一律,难以激发观众参观热情。中国地质博物馆作为地学博物馆的"领头羊"对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以该馆为例,总结了地学博物馆展览陈列的设计原则、流程和要素。在原则方面,设计师在进行艺术设计同时需掌握地学知识;在流程方面,先策划,确定展品数量梳理展览大纲,再进行总体规划和展览艺术形式设计,最后实现协作与优化。在要素方面,展览陈列设计需要特别注意空间布局、展品选择、艺术表现形式、光环境设计、色彩设计等七个方面的应用。展览陈列设计师要努力挖掘和彰显地学专业的特性,不断创造新的表现形式,从而促进我国地学博物馆的蓬勃发展,更好地为公共事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2.
尹继才 《地球学报》1988,10(1):195-200
本文以中国地质博物馆为例,介绍我国地质博物馆的工作性质、任务、历史、现状和发展过程。在为社会服务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地质博物馆事业中直接获取经济效益的新思想。这不但对该馆今后布展工作有所帮助,而且对全国72个地质博物馆和陈列室以及正在筹建中的展厅都具有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专业科技博物馆的迅猛发展和公众对地学知识的渴求对地学类博物馆的展示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地学博物馆的类型、公民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现状以及地质地貌类科学知识的主要传播方式,结合地质地貌学科内容特点,借鉴科技馆/科技中心公众展示技术对地学博物馆的启示,探索研究"地貌形成与演变机理展教系统"中适用的公众展示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媒体与机电一体化相结合的核心展示技术——多媒体机械数字矩阵集成演示技术,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试制品研制。基于该核心展示技术的地貌形成与演变机理展教系统尊重用户体验,实现了虚拟模拟与实景、机械活动沙盘与数字多媒体相结合,内容易于拓展,成本可控,适宜在地学类博物馆及相关展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加强矿床地质研究,提高找矿工作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急需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以提供更多更好的矿产资源。矿床学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当前矿床研究工作的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学科内部各部分发展不平衡。为此,笔者提出了矿床学研究中的几个重点:①由浅部向深部开拓——深浅结合;②矿床解剖与区域展开——点面结合;③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组成的矿化网络;④研究与发现新型矿产资源。对如何加强矿床研究,提出:①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②宽厚基础与重点深入相结合;③国内矿床研究与国外矿床研究相结合;④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预计今后10~15年期间,中国的矿床研究将处在一个很有利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我们要加倍努力,为实现从地质资源大国到地质资源强国的转变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5.
陆春榕  艾惠珍 《地球学报》1991,12(1):197-206
本文主要从区域地质与基础地质、矿床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矿产综合评价与综合利用、岩矿测试技术与方法、地质科技情报与图书工作6个方面较系统地论述了建国40年来我国地质科学的光辉成就;各类地质专业研究机构由解放前屈指可数的几个发展到今天的100多个,从事地质科学技术研究的专业研究人员已达约2万人,建立了一支专业学科比较齐全、能够联合攻关、独立作战的地质科技队伍,取得各类地质科技成果800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级成果奖750多项、省和部级成果奖2500多项。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地质找矿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推动我国地质科学技木进步建树了历史性的功绩。  相似文献   

16.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在地矿点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论述了如何利用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来建立有关数据字典,如何在数据模式设计以及地质数据描述上采用这套代码,实现地质信息共享。重点论述了地在太点源信息系统中的方法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行星矿产及行星资源地质学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克章  邹心宇 《岩石学报》2021,37(8):2276-2286
了解并利用行星矿产资源、可持续永久开发太空成为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而行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运用行星科学与地质学特别是矿床学的基础理论,利用行星观测、探测及开发技术方法,研究行星矿产资源形成演化规律,查明行星矿产资源的类型、特征、储量和分布规律;进行行星矿产资源的地质调查、岩石-矿石成分、结构与性能、元素赋存状态、开发利用条件评价与预测,为行星矿产资源开发与太空的可持续永久开发建设提供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方法。因此,行星矿产资源学是研究行星矿产资源的品种、类型与分布规律、行星矿产资源成因演化与比较行星成矿学、行星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技术与开采利用工程学的交叉学科。笔者从行星资源地质学的视角,从地球与月球的层圈结构、演化历史、岩石组成与表生环境,研判月球可能产出的矿产资源类型。认为与月海玄武岩、月幔(柱)和陨石撞击成因的层状岩体与镁铁-超镁铁质小岩体有关的铬铁矿-铜镍钴硫化物-铂族元素-钒钛磁铁矿-金刚石矿产,KREEP岩以及月幔柱熔融上覆岩石圈所产生碱性岩相伴的铌-钽-铍-铀等稀有-稀土矿产,具有形成条件与产出可能,从而拓展可能的矿产类型、品种,从更宽广的视角研究月球矿产并规划月球基地建设资源供给。火星上由于水(以及可能存在的板块构造)的存在,除岩浆矿床之外,火星可能具备发育与化学风化沉积、次生富集作用以及变质作用有关矿产的形成条件,具有形成金属与非金属资源的禀赋,可与地球矿产相媲美。未来行星资源地质学应加强地质学、行星化学、行星地质学、行星物理学、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和材料学的交叉融合及理论应用,发展行星地质勘探方法与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发展高/低温、高/低压、高辐照、低/微重力环境条件下样品采集、加工、多尺度测试分析理论与方法,培养行星资源地质资源与开发工程学科人才。  相似文献   

18.
化工矿产地质研究,在整个地矿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对基础化学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自70年代中期化工矿产地质专业研究机构──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组建以来,较好地完成了所承担的任务,成为行业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国内外地质事业现行管理体制及自身十几年的实践表明,从现实及长远发展需要来看,建全并进一步发展这样一支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化工矿产地质科研单位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新疆地质矿产勘查进展及2005年工作思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4年新疆地质勘查工作在铜镍、金、铅锌、锑、钨、铁、煤和非金属等矿产勘查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一批矿产地,扩大了矿床远景,增加了资源储量,确定了一批有找矿前景的重要成矿区带、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也有新发现和新认识,2005年地质勘查工作将继续坚持“主攻天山,深化阿尔泰山,开拓昆仑、阿尔金山”的总体布局和“区划、区调、物化探、勘查、科研五统一”的工作原则,主攻煤、富铁、铜镍、富铅锌、金、铀等国家和自治区急需的矿产及具有大型.超大型找矿前景和显开发效益的矿床.围绕找矿部署,开展基础性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和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服务矿山开发,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采取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强化综合找矿、加强生产科研联合攻关等措施,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数字地质与矿产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鹏大 《江苏地质》2012,36(3):225-228
数学地质已经为我国地球科学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地质的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称之为"数字地质"。分析了数字地质的发展,介绍了目前数字地质的研究现状及在我国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