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下水》2021,(2)
在充分发挥传统护坡功能的同时,现浇无砂混凝土护坡能够明显降低投资成本,并且具有较好的生态性;另外,对于河道生态治理特别是软土地区,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沉管直接利用挖掘机铅直压入堤岸的防护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因此,兼顾生态需求与传统安全的现浇无砂混凝土结合沉管护脚的生态岸坡防护技术,其优点有安全性高、生态性好、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施工简便等。实践表明:无需实施特殊措施无砂混凝土就能满足河道生态护坡工程中植物生长的环境要求,对于两栖类动物巢穴的修筑人工预留孔洞发挥着积极作用;将厚5 cm的种植土铺设于坡面可以实现零维护,并为本土植物的自然生长创设适宜环境,实际工程取得较好生态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在国内的大力发展,边坡防护技术也相应地做出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改进,逐步向装配式结构方向发展,如预制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技术、预制竹筋多孔混凝土板、预制混凝土锚定板护面墙护坡、装配式锚杆框架护坡、预制块拱形骨架护坡等[1]-[4]。但国内目前主要还是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防护以及  相似文献   

3.
边坡治理工程常用到喷锚支护形式。护坡面层采用素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耗用建材量大,不经济。公路边坡往往还需要环保观感要求,灰色的混凝土跟周围环境不协调。本文提出一种“锚杆加固+土工格栅护坡+客土喷播绿化”的新型生态边坡复合支护形式,并设计试验段进行研究。通过理正岩土软件计算,边坡稳定性、锚杆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试验段锚杆采用GFRP锚杆,面积100 m2。施工完成后,对比传统土钉墙混凝土面层和格构梁锚杆护坡支护形式,该形式具有施工快捷、经济适用等优势,既可用于加固边坡又具备绿色环保功能。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1,(4)
现有技术在抗冲刷性、施工难易度、材料透水性等方面存在性能较低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生态型护坡结构的湖泊河道修筑防护技术。基于生态型护坡结构对湖泊河道进行修筑防护,其中混凝土材料选用随机多孔型绿化混凝土这种新型材料。利用随机多孔型绿化混凝土制作混凝土板块,并对其进行湿度环境与表面温度的观测研究,获取板块的最佳植物种植情况。利用随机多孔型绿化混凝土制作的混凝土板块表面积较大,能够带来很大的植物可播种范围,其边长为520 mm,可以达到0. 20 m2的播种面积。选择护坡植物时重点对当地草种进行驯化,并对一些成熟的优良品种进行选择,将范围定在牛毛草、多叶老芝麦、菖蒲、冰草、野麦草等植物内。针对该技术进行抗冲刷性、施工难易度、材料透水性等方面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该技术实现了较高的抗冲刷性、较低的施工难度以及较高的材料透水性,优于现有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1,(4)
护坡形式多种多样,近年来生态护坡越来越受人喜爱,在生态护坡应用和结构设计方面辽宁义县大凌河生态治理工程做了有益尝试。实践表明,该工程考虑试验研究成果、遵循生态护坡设计原则,坚持营造生态环境、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设计生态边坡,为其他河流生态整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河道护坡在农村河道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生态护坡的应用不仅改善了农村河道护坡治理,同时对河道周边植被起到重要保护作用,是河道护坡模式的具体应用。本文将传统护坡模式与生态护坡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提出传统护坡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给出生态护坡模式下的护坡功效和生态保护作用。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生态护坡会逐渐普及到农村河道护坡治理当中,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配合比试验研究了生态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并进行了工程应用。在不同级配条件下,对5种试样进行抗压强度与植物生长试验。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生态混凝土原料(减水剂:沸石:水:水泥:石灰石)的配合比为1∶16∶19∶60∶235时,抗压强度满足护坡强度要求;植物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当容重为1.89g/cm3,孔隙率为29.1%,吸水率为3.2%时,是护坡植物最优的生长条件;在治理重金属污染岩质边坡工程的应用表明,生态混凝土能有效吸附岩体中的重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护坡与绿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生态防护在高速公路护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常用护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将工程护坡和植被护坡相结合的思想。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特别适用于膨胀土边坡的生态防护方法锚杆框架梁护坡,并对这种防护的护坡原理、力学机制、施工工艺等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陈昌泽 《地下水》2022,(2):253-255
生态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设计决定了工程施工的质量,河道堤防护岸的生态性、抗冲击性、耐久性和自净能力等性能会受到护岸工程材料和结构的影响。本文以福建惠安县东港溪(东桥段)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为例,针对生态河道堤防护岸存在问题,对常用的砖砌石和混凝土护岸、生态格宾石笼和生态土工织物袋护岸、生态砌块和仿木桩护岸、墙式护岸、坝式护岸、坡式护岸及植物护坡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东港溪河道的实际情况,对该生态河道治理的护岸设计方案进行探讨,从经济、施工和景观等方面进行比较,最终采用复合式结构方案,可实现生态河道堤防护岸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以常张高速公路一典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为例 ,系统地介绍了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的全过程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了生态护坡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超  张社荣  张峰华  杜成波 《岩土力学》2016,37(8):2383-2390
在水电工程中,河谷两遍的工程边坡具有尺度大、高而陡的特点。同时这些边坡服务年限长,稳定性要求高。对于耦合考虑施工进度和工程安全的动态分析还较少涉及。由于地质参数、边坡结构和开挖支护的实时变化,对边坡工程安全的实时评价已成为制约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的关键技术问题。考虑边坡施工过程中开挖进度的调整、新地质信息的揭露、支护方案的修改及计算参数的修正等信息实时变化的客观实际,重点针对目前较少涉及的施工期高边坡工程安全的实时分析和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边坡实时安全仿真方法;基于数据库技术和ABAQUS二次开发技术实现施工进度信息、地质信息及支护信息到数值计算模型的动态映射,开发了边坡安全实时分析系统,最终实现了与施工进程相适应的边坡安全状态实时仿真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2.
荣冠  王思敬  王恩志  刘顺桂 《岩土力学》2009,30(10):3013-3019
详细分析了白鹤滩坝址河谷边坡柱状节理玄武岩岩体地质条件和特征,建立了合适河谷边坡演化离散元的计算模型,考虑坝址关键地层P2?3可能的岩体质量范围进行了多种工况河谷演化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各工况河谷现今阶段边坡应力分布、变形情况、屈服区及稳定系数等基本规律,并与目前河谷实际的地质条件及现状进行了全面对比。最后采用拟似度信息量评分法对P2?3岩层工程级别进行了初步评定,认为白鹤滩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坝址P2?3岩层按III1类质量岩体来评估其工程性状和确定相应岩体力学参数较适合。同时,坝址河谷边坡岩体的工程特性可参考相应工况的模拟结果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以陕西省岚皋县境内滑坡为研究对象,借助R型因子分析法,对滑坡发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起主导作用的主项因素按照其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滑坡前缘河流影响距、人类工程活动、地形地貌和控滑结构面; 影响较大的分项因素按照其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滑坡体前缘河流影响距、开挖坡脚、原始斜坡坡向、控滑结构面倾向、耕地(占坡体百分比)和滑坡体碎石含量。结合影响滑坡发育的主项因素和分项因素,综合确定影响滑坡发育的主控因素按照其影响的作用大小依次为河流影响距、开挖坡脚、原始斜坡坡向、控滑结构面倾向。该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滑坡灾害的分析提供新的方法,而且对滑坡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滑坡是沙溪流域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开展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可为区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通过沙溪流域生态地质调查,分析了滑坡灾害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选取岩性建造、地貌、坡度、坡向、降雨量、距河流距离和距断层距离7项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及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开展沙溪流域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 沙溪流域滑坡易发性影响因子依次为岩性建造、多年年均降水量、地形地貌、坡度、距河流距离、距断层距离和坡向; 沙溪流域滑坡灾害易发性与坡度、岩性建造、年均降水量表现出明显正相关,即坡度越大、岩性建造性质越软弱、越易风化,年均降水量越多,越易引发滑坡灾害; 滑坡灾害易发性与断裂构造、河流距离与滑坡灾害易发性呈负相关,即距离越近越容易诱发地质灾害; 流域整体以低易发区和极低易发区为主,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沙溪流域中南部、东部及东北部地区。这为沙溪流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岩质高边坡卸荷带形成及其工程性状研究   总被引:42,自引:8,他引:42  
首先针对边坡开挖或河谷下切的卸荷过程, 讨论了边坡应力场的分布, 提出了边坡二次应力的驼峰应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伴随边坡二次应力场的形成, 岩质高边坡卸荷带的形成机理。进-步, 结合三峡船闸高边坡的开挖和监测实践, 讨论了卸荷带的工程地质意义及其力学性状表现。最后, 利用本文的基本观点, 对三峡船闸高边坡卸荷带进行了合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6.
拟建的川藏铁路某特大桥是一座重要的控制性桥梁,其桥址区的地质安全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该特大桥成都侧岸坡三面临空,海拔高差大,岩性复杂多变,岩体结构和完整性差,风化卸荷强烈,浅表部危岩体发育,调查表明成都岸八曲侧斜坡曾发生较大规模顺层岩质崩滑。采用遥感解译、剖面测量及稳定性计算等技术方法,调查成都侧岸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结构面发育及变形破坏等特征,分析评价特大桥成都岸八曲侧顺层岩质斜坡稳定性。结果表明:天然和暴雨工况下,斜坡稳定系数大于1.1;强震(PGA>0.3 g)工况下,斜坡稳定系数小于1.0,可能出现局部或整体失稳破坏。建议在清除斜坡表部危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八曲侧顺层岩质斜坡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形破坏范围和程度,提出针对性工程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道213汶川—松潘段位于强震山区,滑坡灾害频发,每年都会因滑坡灾害导致交通中断,迫切需要查明沿线滑坡隐患的空间分布,并对其易发性进行评价。利用光学遥感和InSAR综合遥感技术对沿线滑坡隐患进行识别,共识别滑坡隐患288处,其中InSAR探测出有形变的滑坡隐患点27处。以识别出的滑坡隐患为评价样本,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表曲率、工程地质岩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i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距断层距离等9个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该沿线滑坡隐患易发性,评价结果可为国道213汶川—松潘段滑坡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扇三角洲形成过程及演变规律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张春生  刘忠保 《沉积学报》2000,18(4):521-526
应用实验沉积学的方法对扇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及演化规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指出扇三角洲的形成是突发性洪流与常态水流交替作用的结果,洪水期以碎屑流或泥石流沉积为主,平水期以牵引流沉积为主。随着沉积作用的延续,在基准面下降过程中,扇三角洲形态在平面上不同步增长,展宽速率大于伸长速率,扇三角洲的形态呈边缘圆滑的舌状。辫状河道的迁移摆动是导致扇三角洲演化的根本内在原因,而构造运动的强度与辫状河道的迁移摆动速率呈近似正相关关系。湖水深度、入湖坡降、辫状河道的形态、流量变化率以及粒径大小是影响扇三角洲演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The appearance of 3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ology revolutions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field.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many interrelated fields, such a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s and 3D measurements, owing to its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precision. At present its application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te, and it is quite rarely used in China, especially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fields. Starting with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3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studies how to apply the technology to high rock slope investigations. By way of a case stud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quick slope documentation and occurrence measurement of discontinuities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3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to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has a great prospect and value.  相似文献   

20.
肖春喜  张华  刘泉声 《岩土力学》2004,25(5):835-838
详细地介绍了采用花管注浆的软托换技术,对紧邻边坡的建筑物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对开挖的边坡采取喷锚网结构支护这一技术在工程中的加固机理。实践表明,花管注浆联合喷锚网支护这种复合的加固方法,不仅能对紧邻边坡的建筑物的基础进行托换,还能对边坡进行有效地支护,保证了边坡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其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