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地球科学的书目参考系统科技文献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记录,也是科技发展的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文献与日俱增,浩如烟海。在80年代内,地球科学的文献以每年67486篇的速率增长,这种文献增长水平对于地球科学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只有依靠...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已进入一个以信息为主体的社会 ,信息和知识是信息社会的关键变量 ,它们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是推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杠杆。最近几十年以来 ,科技文献的数量急剧增长 ,据估计约 1 0年翻一番 ,且其倍增周期不断缩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 ,文献的有效期也愈来愈短 ,也就是说在愈来愈多的文献中 ,“有效”文献占的比例愈来愈小。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中 ,若要搜集到所需的文献信息 ,关键之一是掌握正确的文献信息检索方法。笔者主要针对地质学文献信息的检索做一概略介绍。1 文献信息检索概述文献信息检索…  相似文献   

3.
吴承栋 《中国地质》1993,(10):29-30
进入90年代,世界用于经济发展的矿产储量保证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40种主要矿产1991年的静态保证年限(储量与产量相比)与1989年相比,多数都有不同程度增长,但世界矿物原料最大需求者西欧和日本、美国(三者约占世界矿物原料消费量的2/3)的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却都有所下降,其大多数矿产需求量大大超过国内开采量,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反而进一步增大,如石油需求量是其总产量的2.3倍,铀为4.6倍,铁矿石3.2倍,铬矿石为5.4倍,钼4倍,铅4.5倍,镍18倍,钻26.5倍,锡30倍,铂族28倍。  相似文献   

4.
吉林近50a来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突变分析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利用吉林省50个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近50 a来吉林气候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 吉林省的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50年代呈下降趋势, 60年代为相对低温期, 70年代开始表现出逐渐增温的趋势; 20世纪50年代降水量逐渐减少, 60-70年代为相对降水少的时期, 80年代降水略有增加, 进入90年代以后, 降水量又表现为逐渐减少的趋势. 近50 a来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经历了一个"冷湿-冷干-暖湿-暖干"的过程.吉林省的最高、最低气温在近50 a内的总体趋势都是上升的, 但从增温率来看, 最低气温大约是最高气温的2.3倍.采用分段线性拟合的方法对吉林省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进行气候突变的检验, 发现年降水量在1977和1987年各有一次突变, 年平均气温只在1969年发生了一次突变.  相似文献   

5.
一、国外非金属资源产销状况当前世界矿产资源形势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非金属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价值不断增长,开发速度急剧加快,应用领域明显扩大。五十年代以前,金属原料的开发速度高于非金属,五十年代起,世界非金属的开发速度逐渐超过金属,至八十年代初已超过50%。非金属矿产品的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6%,而金属矿为5%。就产值而言,工业发达国家非金属总产值要高出金属产值的一倍。据统计,1970—1980年间,世界金属(不包括贵金属)矿产值仅增长12%,而非金属产值增长达59%。就其消耗量的总值看也是如此,如1974年世界消耗量总值为600亿美元,1980年增至850亿美元,预计2000年将达到2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二六三大队经济出现了突飞猛进、和谐发展、开放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的好势头。五年来,全队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引进外资达到2.2亿元,累计实现产值、销售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了1.8倍、2.1倍、2.1倍和2.4倍。特别是2005年,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路子,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引进外资达到1.6亿元,产值和收入同比有两位数的提高,增加值同比有三位数的提高,尤其是效益指标增长了四倍。在职职工年人均收入也增长了17.2%。骨干项目(赤霉素)一马当先,  相似文献   

7.
黑河流域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价是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演化影响的基础,也是寻找流域生态环境退化原因的依据。针对黑河流域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演化影响的特点,选择人口、耕地面积、水库总数、引水渠总长度和开采井总数等因子作为衡量人类活动强度的指标,采用指数加权法定量表达人类活动强度,据此计算的上、中、下游的人类活动强度分别为1%、87%和12%,说明中游人类活动强度最大,对水循环的影响也最大;上游人类活动强度很弱,可以认为上游水循环的演化只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下游人类活动强度较上游大得多,说明影响下游水循环演化的因素中当地人类活动的作用不可忽视。计算的中游平原张掖地区近50年来3个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60~70年代和80~90年代的人类活动强度分别为18%、28%和54%,80~90年代人类活动强度是50年代的3倍,60~70年代的2倍。人类活动强度经过50年代和60~70年代2个时段的发展和积累,到80~90年代达到最大,因此,这时段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也最大。研究方法对类似地区或相似问题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国际海洋地质领域研究的总体状况和研究热点,根据国际重要战略规划、行动及海洋地质领域发表的科技论文,采用战略规划解读及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海洋地质领域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基于研究结果得出中国海洋地质领域的研究与布局启示.分析结果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洋地质领域发表科技论文数量看,保持了波动式增长趋势变化,海洋发...  相似文献   

9.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有理由认为矿产资源未来发展的趋势肯定会出现以下特点: 1.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和消费量仍将持续增长。 世界各国对矿产资源总的需求量和消费量与日俱增,近二十年来,主要金属矿产的需求量大致增长了一倍。 为了满足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生产量也在增长,世界采矿工业如果平均每年增产4—5%,大约每15-18年就会增加一倍,当然不同矿种的增长速度是不相同的,从20世纪初到现在,铝的产量增长了1000倍以上,镍240倍、铜12倍、锌10倍、铅4倍、锡2倍。  相似文献   

10.
黑河流域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云  王昭 《地球科学进展》2004,19(13):386-390
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价是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演化影响的基础,也是寻找流域生态环境退化原因的依据。针对黑河流域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演化影响的特点,选择人口、耕地面积、水库总数、引水渠总长度和开采井总数等因子作为衡量人类活动强度的指标,采用指数加权法定量表达人类活动强度,据此计算的上、中、下游的人类活动强度分别为 1%、87%和12%,说明中游人类活动强度最大,对水循环的影响也最大;上游人类活动强度很弱,可以认为上游水循环的演化只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下游人类活动强度较上游大得多,说明影响下游水循环演化的因素中当地人类活动的作用不可忽视。计算的中游平原张掖地区近50年来 3个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60~70年代和80~90年代的人类活动强度分别为18%、28%和54%,80~90年代人类活动强度是50年代的 3倍,60~70年代的 2倍。人类活动强度经过50年代和60~70年代 2个时段的发展和积累,到 80~90年代达到最大,因此,这时段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也最大。研究方法对类似地区或相似问题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陨石矿物种类的研究进展和矿物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约 2 0 0年前 ,科学家就在铁陨石中鉴定出了两种陨石矿物——陨硫铁和金属铁—镍。到了 1 9世纪 80年代 ,陨石矿物的数量增加到 1 6种。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随着显微镜的广泛应用 ,以及许多新的测试技术如 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应用 ,使更多的陨石矿物能被发现。1 967年 ( Mason列出 60种陨石矿物 )至 1 987年( Yudin和 Kolomenskiy列出了 2 0 0种陨石矿物 )的2 0年间陨石矿物种数增加到原来的 3倍多。1 991年Ulyanov完成了陨石、星际尘粒和玻璃陨石共 350种矿物的列表。Rubin〔1〕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去掉…  相似文献   

12.
两大江河流量的半世纪变化与“南水北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近50余年资料研讨黄河、长江月平均流量的特征,揭示其若干演变规律。分析得出:长江中下游多年平均年流量约为黄河的20倍。初夏(6月)时,则接近50倍。黄河的大流量主要集中出现于 7~10月,这4个月平均月流量为全年的14.5%,其它8个月平均为 5.25%;长江流量自 5月起逐渐增加,5~10月平均月流量占全年的12.0%,其它各月平均为4.67%。最近50余年来,黄河中下游流量在1968年以前主要为正距平;1969-1985年基本正常;1986年起一直为负距平;加上人为因素,致使下游流量剧减迅猛,以致90年代以来连年有断流出现。长江中下游流量在1953-1955年为显著正距平;然后缓慢下降;90年代以后回升,1997年以后迅速上升,并出现几次大洪水。总之长江水源比黄河丰富且较稳定,黄河流量近10多年来则是贫瘠且多变。南水北调既是需要又有可能,尤其对解决北方春旱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3.
三沙湾海岸线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是海陆之间的过渡区域,是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地区。海岸线时空演变研究对海岸带资源开发与保护有重要意义,但国内外对三沙湾海岸线时空演变研究较少。本文基于25 a的卫星遥感资料,解译出4个时相的三沙湾海岸线,定量分析海岸线变化趋势,并研究海岸线演变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25 a的三沙湾海岸线总体长度呈增长趋势:1988-1996年岸线总长度变化不大;2003年较1996年增加约6 947 m、增长约11.5%;2003-2013年岸线总长度增加较为明显,2013年较2003年增加约24 128 m、增长约39.6%,其增速约为1996-2003的3.4倍。砂质岸线长度基本稳定,基岩和泥质岸线长度有所减少,人工岸线在逐年增加,这主要是滩地围垦、港口建设和海岸人工改造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林存山 《中国地质》1993,(10):26-28,32
我国近代地球化学勘查始于50年代,而在80年代即在“六五”和“七五”期间有了重大的发展。地矿部以总额约2.5亿至3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强度支持了1/20万(部分为1/50万)全国区域地球化学测量的持续开展,至1990年底已累积完成面积400万平方公里(其中1/50万测量约占11%)。本项工作发现了综合地球化学异常1.9万多处。其中有23%、4%和1.3%分别进行了三、二和一级的异常查证。通过详查找到了矿床105处,其中10%属于以金为主的大型矿床。本项工作总体上属于世界先进水平,效果突出,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20年,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梦想; 20年,一群人和一番大业的追逐。20年间,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一科技")在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赵振元的带领下,从一家年营收仅有6000万元的设计院,实现了200多倍的增长,还构筑起了拥有总部大厦、华东大厦、西北大厦、华北大厦、五个大区、42个分院、27个光伏电站的"十一科技"版图。  相似文献   

16.
《岩矿测试》1999,18(3):239
北京地质仪器研究所始建于50年代末,是一个具有40年从事开发、制造分析仪器和物探仪器的专业厂家.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大专以上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50%以上,其中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技术骨干占职工总数的2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人类诞生以来的400多万年,从一个侧面观察,是一部伴随生产发展的人进物退的历史。纪元初年世界约有2亿人口,目前已超过62亿,增长了30倍;同期我国人口也由6000万增加到近13亿,增长20多倍。与此相对应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大量动植物物种的灭绝和自然资源的急剧减  相似文献   

18.
<正>据海关统计,2008年1~6月我国累计出口磷矿石94.4万t,价值1.2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下同)分别增长95.8%和2.1倍;出口平均价格为126.1美元/t,增长55.8%。其中6月份当月出口23.5万t,增长1.5倍,环比下降9.5%。  相似文献   

19.
正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5%,规模扩大了33.5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22.8倍,占世界经济份额提高了13%,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成为动力之源,掀起了人类经济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发展大潮。改革开放创造的"中国奇迹"成为世界经济学领域的热点课题。见微知著。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史,前半程跌宕起伏、后半程昂扬奋进,形成鲜明对比,充分折射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光辉。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90年代初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展望90年代矿产供应的情况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