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将FG5/240绝对重力仪在蓟县地震基准台的观测结果与FG5/112在该点4次测量的均值进行了比对,两台仪器的互差为0.15×10-8ms-2,证明仪器FG5/240经过修理后性能良好,可以执行测量任务。  相似文献   

2.
陆面时变微重力观测常用于监测地壳内部物质变化.仪器不确定性是影响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华南地区2015年至2018年的时变重力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相对重力仪的非线性漂移特征、格值系数变化入手,引入贝叶斯分析方法,量化不确定性来源,并以网内绝对重力观测结果进行交叉检验,评估时变重力数据产品质量.研究表明:华南2015年以来的重力观测质量由于相对重力仪非线性漂移产生的不确定性较弱,格值系数不准确引起的不确定性更大,约为20×10-8 m/s2;通过绝对重力基准约束和贝叶斯优化可以明显提高数据产品精度.本文研究结果对评价陆地重力数据质量,客观地开展重力场变化解释、分析强震孕育和物质变迁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激光雷达和多角度频谱成像仪数据估测森林垂直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被的结构参数如植被高度、生物量、水平和垂直分布等,是影响陆地与大气能量交换乃至生物圈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多数遥感系统虽然可以提供植被水平结构的图像,但是不能提供植被成分垂直分布的信息。大尺度激光雷达仪器如LVIS产生的激光雷达信号,已成功地用于估计树高和森林生物量,然而大多数激光雷达仪器不具备图像能力,只能提供一个区域内的采样数据。其他的遥感数据如多角度高光谱、多频率多时相辐射计或雷达数据,可根据GLAS(Geoscience Laser Altimeter System)采样的测量用来推断出连续的森林结构区域覆盖参数。 MISR(Multi-angle Imaging Spectrometer)对陆表多角度的成像能力,可以通过BRDF的各向异性提供植被的结构信息。结合激光雷达的垂直采样和MISR的图像,区域内乃至全球性的森林空间参数的成像是可能的。ICESat卫星上的GLAS数据、Terra卫星上的MISR数据为区域或全球性森林结构参数提供了可能。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评估GLAS数据,分析类似于MISR的数据对森林结构参数的估计能力。本文中使用了LVIS、AirMISR和GLAS数据。通过对GLAS树高的测量与GLAS像元内来自LVIS的平均树高对比,发现它们是高度相关的。同时还探讨了多角度频谱成像仪数据预测树高信息的能力,这将在今后区域内森林结构参数映射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4.
NIM-3型新的轻小高精度可移式绝对重力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景龙 《测绘学报》1993,22(3):223-229
本文介绍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新的轻小型高精度可移式绝对重力仪NIM-3型的测量原理,采用的新技术方案和仪器结构的主要特点。同时文中给出用本仪器几个典型测量结果及其准确度优于±1×10~(-7)m/s~2(±10μgal)。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北京和南宁两个国际绝对重力基本网(IAGBN)点的点位和环境条件,列出了这些点上的首批绝对重力测量结果及所使用的仪器。在北京点的测量结果表明,不同仪器的测量结果间差异很小。将IAGBN点的1990年观测值通过换算后求得了同一城市的我国1985重力基本网(85网)点的重力值,与1981年意大利绝对重力仪IMGC的测量结果和85网的平差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利用中低速A/D转换器对两类中高频方波信号幅值采样的方法,不仅可以降低仪器成本,而且能有效地避免误采、失码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数字坐标仪”是我厂新开发的电子测绘仪器。它采用先进的容栅位移传感器,可直接将直角坐标用数字显示出来。集展点仪、平板仪、数字化仪的基本功能于一身。可以用来快速展绘界址点和控制点的位置;可以进行图上点的采样,打方格网等。该仪器还可和PC-1500袖珍计算机联接,利用与之配套软件进行:(1)图斑采样;(2)面积计算;(3)删除一条链;(4)打印;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利用中低速A/D转换器对两类中高频方波信号幅值采样的方法,不仅可以降低仪器剧本,而且能有效地避免误采,失码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绝对重力测量值的改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用角度出发,研究了在中国重力基本网2000(CGBN2000)精度要求下,仪器误差、潮汐引力、气压、极移和地下水变化等影响因素的计算公式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组便于实际测量应用的计算公式;同时对潮汐因子的取值、海潮模型的选取、非构造因素中地下水活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线性-非线性模型的反演方法(F-J方法),在理论上可以求出模型参数的概率分布,可以通过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MCMC)采样估计参数值及其精度。为了评估F-J方法反演效果,给出了线性-非线性模型的最小二乘方法以及假设检验步骤。针对MCMC采样算法中参数的随机游走步长会影响最佳采样数量的问题,对采样算法作了改进,模拟数据算例表明,改进的采样算法基本消除了部分参数游走步长选取不合适对确定采样次数的影响,解决了随机游走采样难以确定最佳采样点数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绝对重力测量值的改正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实用角度出发,研究了在中国重力基本网2000(CGBN2000)精度要求下,仪器误差、潮汐引力、气压、极移和地下水变化等影响因素的计算公式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组便于实际测量应用的计算公式;同时对潮汐因子的取值、海潮模型的选取、非构造因素中地下水活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IGS全球约110个多模观测站4周的观测数据,在不同采样间隔下进行精密定轨数据处理。分析了不同采样间隔下产品的精度以及数据处理的耗时情况。大量计算结果表明:①随着数据采样间隔的增加,数据处理时间呈线性减少的趋势。本文表明,采用15min采样间隔比5min采样间隔计算效率最多可以提高50%以上。②数据采样间隔的变化对轨道、钟差、ERP参数、参考框架等解算参数的影响很小。当采样间隔为5~10min时,基本上没有影响。为分析不同采样间隔产品对用户定位的影响,采用了全球22个测站4周的数据进行PPP静态定位,并且采用GRACE卫星1周的数据进行运动学精密定轨。采用不同轨道、钟差的静态结果表明,不同产品对水平方向精度的影响小于2mm,高程方向精度的影响小于6mm。GRACE卫星动态定位结果表明,不同产品对各个方向精度的影响小于1.5cm,三维位置的影响小于2cm。本文结论对于当前测站个数250的非差数据处理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雪梅  李玉  赵泉华 《遥感学报》2017,21(5):767-775
为了实现影像的自动化分割,提出一种利用非监督方式将观测数据采样化的遥感影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利用欧氏空间的概率分布建模采样数据和观测数据,并将其映射到黎曼空间,通过不断将观测数据转换为采样数据的方式实现影像的自动采样化。每次采样过程只需计算观测数据点到采样点的测地线距离,将距采样点测地线距离最小的观测数据转化为采样数据,以保证采样数据不断趋于该类数据的真实分割结果,同时使算法能够有效分割具有不同像素数的类别。将算法应用于模拟影像和真实遥感影像分割,对其分割结果以及传统基于统计、基于模糊的非监督算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的监督算法相应分割结果定性定量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地学空间数据分析过程中,异常点数据影响范围过大甚至涵盖其他采样点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Voronoi图与变缓冲区分析相结合的异常点数据分析方法。以异常值点作为生长点构建Voronoi图,利用异常点数据与其一阶邻近Voronoi图生长点的数据差值与空间距离,计算出异常采样点的衰减系数;用衰减系数与异常采样点数据的乘积计算异常采样点的粗略影响范围,通过计算粗略影响范围与异常采样点Voronoi图的交集,最终确定异常采样点的有效影响范围。利用Voronoi图与变缓冲区相结合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采样点异常数据影响范围,有效提高空间数据分析准确度,更加客观地反映地学空间数据的分布特征。以云贵高原的刁江流域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为试点,以采样点作生长点、行政界为边界生成Voronoi图,分析刁江流域土壤重金属As元素的空间分布。利用该方法获得的As元素空间数据分布图,其空间特征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15.
周志易  杨志强 《测绘通报》2012,(Z1):107-108,141
介绍自适应过滤法原理及计算方法,利用自适应过滤法模型动态地预测磁悬浮陀螺全站仪数据的变化趋势。实际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自适应过滤模型预测精度优于传统的回归分析法,适合于磁悬浮陀螺全站仪观测数据的预报,且适应于仪器采集的周期性变化的数据,此方法可以作为仪器观测数据自动监测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特长曲线的高精度测量处理一直是地理信息数据处理的难题.海岸线作为空间数据中的最长动态曲线之一,其数据精度依赖于海岸线测量点的采样和分形.本文海岸线测量采用了高精度测量方法;同时基于海岸线分形原理,可以采用增加采样点的方法来提高海岸线的测量精度;最终采用Beizer曲线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生成最佳高精度海岸线.  相似文献   

17.
Torge  W 赵珞成 《武测译文》1992,(1):25-30,8
在Colrado大学天体物理实验室的联合研究所(JILA)制造的一台可移动式的绝对重力仪,于1986年IFE所进行的仪器研究、软件改进及15个测站绝对重力测量的研究报告。一年来使用该仪器经验的主要结论是一个测站上一天内以几个微伽的精度测定及约10个微伽的最后精度测量绝对重力。  相似文献   

18.
卫星搭载的有效载荷在进行在轨对地观测过程中,受仪器本身特性和地球固有特性因素的影响,在图像上会产生多种观测失准和干扰现象。如图像旋转现象,蝴蝶结效应以及探元非均匀性条纹现象等。针对这类可以预见到的冗余和条纹,对仪器设计优化以及借助卫星星历轨道等辅助数据和成熟的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对其实现有效地恢复。仪器在轨运行期间新引入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干扰,则需综合运用多种数据来源和关于干扰产生原理的先验知识,并结合图像处理手段实现图像恢复,同时保存原有辐射信息的真实性,为定量研究提供高质量可靠的数据准备。本研究针对某卫星中波红外图像干扰条纹,利用星上定标数据,并通过条纹现象分析和产生机理分析,探索了一种新的基于空域信号补偿原理的图像干扰条纹处理算法,通过大量图像数据处理实践证明,该算法对图像质量改善明显,且在动态范围和辐射信息保存方面优于传统频域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19.
测绘仪器管理系统是由仪器管理平台和仪器管理微信小程序两部分组成[1],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对象-关系型数据库PostgreSQL[2]存储和管理数据,并将其部署在阿里云上[3]。仪器管理平台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并结合Vue框架[4]、LBS(基于位置服务)技术[5]、Openlayers地图框架[6]和Echarts[7]等技术,实现数据的管理与操作、文件的管理与操作、数据的分析与图形化表达、地图的显示与交互等功能,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数据管理、交互查询、结果分析、统计和预警。仪器管理微信小程序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平台[8]和腾讯地图开发[9],该小程序集二维码识别和上传、地图显示与交互于一体,可实现数据上传、信息通知等功能。研究表明:采用该系统进行测绘仪器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测绘仪器使用效率,优化生产配置,便于生产精准调配、科学制定采购计划,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针对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在获取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时受噪声点、GPS信号差、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定位精度差的问题。该文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GPS单系统的1~15s采样间隔和GPS+BDS组合的1~15s采样间隔以及GPS/BDS/GLONASS三系统组合模式,分析松组合、紧组合及动态PPP组合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GPS/GLONASS单系统处理时,当车速大于30km/h或者建筑物密集时,卫星的可视效果较差,得到的定位误差可达到分米甚至米级。当采用GPS+BDS/GPS+BDS+GLONASS组合处理时,可视卫星得到保证,定位精度能一直保持在厘米级。同时,单系统下不同采样间隔对定位精度影响很大,多系统组合可以在较大的采样间隔下,保持较高的定位精度。通过对不同卫星组合,不同采样间隔下的定位精度分析,能够为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在不同环境下选择何种方法定位精度最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