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清杰  贾鑫 《甘肃地质》2017,26(4):18-27
本文提供了一个区域找矿预测的实例。本次找矿预测通过收集研究区内已有的地、矿、物、化、遥和科研成果资料,采取将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背景、遥感及科研成果信息的研究与矿床成矿规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互相补充和验证,重点是对各种信息进行合理的地质解释,落实到成矿规律的总结研究上。根据总结研究提取成矿信息,建立矿床综合找矿模型;采用数学地质方法构置变量,建立各预测区的特征分析定量预测模型;结合矿床规模对各预测区进行分级,并从18个预测区中优选出9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
黄照强 《地质与勘探》2011,47(1):113-120
本文通过对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约2x104km2区域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在区域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该研究区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模型,确定了成矿预测变量.并且,利用基于GIS的MRAS系统采用特征分析法进行成矿远景区预测,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数量化理论I方法进行资源潜力评价.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3.
应用"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ARS)平台",对德安洪溪畈萤石矿典型矿床及其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提取彭山式岩浆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必要预测要素,生成网格单元并构置预测变量,结合该区成矿地质特征人工圈定地质体单元,选择典型矿床所在地质体单元作为模型区,采用类比法对预测要素展开特征分析,优选出最小预测区。在此基础上运用"脉状矿体资源量估算方法",逐一确定算量过程中各项预测参数,估算出该地区萤石矿预测资源量,并对其进行可信度分析。  相似文献   

4.
数量化理论Ⅲ在瓦斯突出预测敏感地质指标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数量化理论及数量化理论Ⅲ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反应标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扩展了原来反应取值的适用范围和科学性。以中马村矿区为研究实例,研究了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并采用统计单元划分结合数量化理论Ⅲ的方法,从11个地质因素中筛选出8个瓦斯突出预测敏感地质指标,并据此对中马村矿已采区进行了瓦斯地质区划。实践表明:将数量化理论Ⅲ应用于瓦斯地质学是可行的,为瓦斯突出预测敏感地质指标的筛选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杨佳佳  林楠 《地质学报》2016,90(10):2908-2918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复杂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与评价过程,通过识别和提取地、物、化、遥等多源地学观测数据中的综合致矿地质异常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成矿预测。成矿预测是在科学预测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地质成矿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信息进行充分挖掘,剖析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建立综合信息成矿模型并应用于成矿预测,从而圈定和评价成矿远景区,为区域找矿工作部署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次研究将证据加权模型引入到成矿预测研究中,通过建立和评价地质信息、化探信息、遥感蚀变信息、遥感线环形构造密度信息与已知矿化点的关系,然后用贝叶斯公式计算成矿后验概率,推出研究区成矿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综合信息成矿模型预测结果符合研究区地质成矿规律,和已知成矿点吻合率达71.4%。  相似文献   

6.
工程地质问题的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兼有定性和定量指标,要精确地进行量化极其困难。数量化理论提供了将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进行量化进而建立预测评价模型的方法,为工程地质问题分析提供了便利。本文论述了数量化理论原理及其发展概况,综述了数量化理论在工程地质领域的应用现状,数量化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的识别和提取、建立工程地质预测评价模型、地质因素的判别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面。文章根据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数量化理论的局限性:区域间的迁移性、评价的后验性以及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并针对性的提出两种处理方法:(1)对大量样本进行部分细致的工程评价,建立与评价对象符合的模型,利用模型进行快速评价; (2)根据大量不同类别样本建立的不同模型,实际应用时根据实际样本情况,选取针对性的计算模型对地质模型进行评价。最后,本文结合工程地质发展趋势,以及各种方法手段的引入介绍,论述了数量化理论在工程地质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野外工作地质测绘资料,前期工作、实验测试等为基础,采用信息量法,对巴东新县城进行了区划研究。用不规则单元将研究区划分为399个单元。对现在和三峡库区蓄水后两种情况下的斜坡稳定性进行了预测。首先,在巴东县城的黄土坡区建立了预测地质模型,考虑了地表岩性分布、坡度、人类工程、渗水性、结构构造五大类因素(17种状态),划分了191个单元进行统计,得到信息量综合评价模型方程和分区判别标准。之后,将该信息量综合评价模型方程推广到巴东新县城的大坪至西攘坡研究区进行预测,划分了208单元,并将其按稳定程度划分为稳定区,较稳定区、较不稳定区、不稳定区四个等级。结果表明斜坡稳定性由各影响因素综合作用决定,同时受水库蓄水影响较大。蓄水后,信息量值增高。前后对比发现:沿岸稳定单元、较稳定单元减少,较不稳定单元和不稳定单元增多。关于信息量,它是一种简便可行、较为适用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秩特征分析方法在矿产资源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矿产资源靶区定位预测的统计方法—秩特征分析方法。该方法以地质变量之间秩相关分析为基础,根据地质变量集合中某一地质变量与其余地质变量之间总的秩相关程度来度量该变量的重要性大小,根据每个地质变量在统计单元(万能的资源靶区)上的取值情况计算单元成矿联系度,,再根据单元成矿联系度相对大小评价优选矿产资源靶区。该统计方法可以同时使用定性、定量和半定量三种地质变量,减少了由于数据离散化而造成的地质信息丢失,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类型地质变量所提供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9.
根据综合信息矿产资源预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钟丘洋地区的地质条件,采用广义特征分析方法对该区及其周边地区的铜多金属矿进行了统计预测,预测出4个一级找矿靶区,筛选出11个最佳找矿标志。通过与多种统计预测方法在该区的应用结果进行对比,对于模型单元少、研究程度低的地区的矿产预测,广义特征分析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统计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依据研究地区的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将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类型分为单要素评价和综合评价,利用层次分析及模糊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了工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在单要素评价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分析影响场地稳定性的因素、决定地基稳定性的因素、地下水影响程度和场地排水条件因素,再进行工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参评因子的权重,对评价区域进行单元划分,建立模糊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结合单要素评价和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分区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数量化理论是日本学者林知已夫等人提出的一种处理定性数据的多元统计方法,本文试用数量化理论Ⅰ、Ⅲ研究吉中地区双河镇幅1:5万测区的金矿预测问题。将测区内380平方公里等间距划分为19×20=380个正方形网格,每格作为一个单元,相当一个样品,将各单元统一编号,依次完成计算,具体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技术,对云南个旧花岗岩凹陷带进行数字矿床空间信息成矿预测模型的研究。在了解个旧矿田地质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区信息统计单元的划分、预测区地质信息(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蚀变以及物、化、遥异常等)变量的确定以及编码和赋值,采用特征分析法确定空间网格单元成矿异常有利度模型,从成矿预测单元中最终圈定了找矿优选靶区。结果表明了信息统计单元结合特征分析数学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我国海量地质标准基础数据库中的数字地质图和矿产图,通过基于GIS的地质解译空间集成地质信息,将其用于综合信息矿产预测。以地质解译系统对内蒙大兴安岭南段1∶20万成矿预测的应用为案例,阐述地质信息的空间提取与集成过程:首先在建立地质字典库实现地质空间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通过矿化密集区对地质模型的分类图层进行空间分析,建立地质成矿空间信息库和图库;然后,基于典型矿床圈定模型单元,通过模型单元与地质成矿空间信息库和图库的空间分析,建立地质找矿模型;最后,基于地质单元对地质成矿空间信息库和图库的二次空间集成,完成预测模型的地质空间信息提取与集成。将本方法应用在银矿案例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靶区评价上,得到可供进一步查证的新增靶区比已知靶区增加了近5倍。  相似文献   

14.
特征分析是应用矿床的三维环境(包括地质环境、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卫星影象特征) 以及矿床产地和形成作用(即成因)的数据建立、检查和应用矿床模型,以确定评价区内对 已知模型的有利程度。 应用特征分析时,各种地质特征均转换为三态变量值,即1,0,-1,它分别表示某 种地质特征的存在、不详及缺失或条件有利、不详及不利等。然后将控制区N个单元的P个 三态地质变量取值排成一个原始数据矩阵Z(矩阵行代表单元,列表示变量),矩阵Z即作 为特征分析的基础。 对一种类型的矿床而言,各地质变量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赋给每个变量一个 权,从而将所考虑的重要变量按所赋给的权进行线性加权组合以建立矿床模型:  相似文献   

15.
应用GIS技术建立了云南省各类岩土体类型的容重、内聚力、内摩擦角等力学指标和地形参数的空间数据库,将研究区按1km×1km精度进行栅格剖分,基于Newmark斜坡稳定性计算模型和GIS技术分析工具,完成了云南省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图的编制.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成矿综合信息空间数据库,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处理相关数据,从海量地学信息中甄别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致矿信息,以判别矿床的存在;选取勘探程度较深的墨西哥湾北部陆坡作为模型的训练区,运用数量化理论、证据权理论以及多元统计等方法建立水合物资源评价模型,结合ArcGIS图件处理功能实现墨西哥湾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区域矿产资源分布估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神经网络技术在矿产普查与勘探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神经网络技术在成矿预测中存在明显的不足,它只是根据目标模式识别输入模式,而没有直接考虑变量和地质单元之间的关系,而且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很难评价。而特征分析方法是通过研究区内已知地质单元的研究,查明地质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确定它们的找矿意义。因此,以华北地块北缘的铅锌矿成矿预测为例,把神经网络技术和特征分析结合起来进行成矿预测,可以弥补神经网络技术的不足,还可以提高预测成果的可靠性。这对找矿工作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勘查地球化学的主要任务是评价低缓异常或不明显的弱异常。为此,须在区域成矿规律指导下,将化探信息与其它地质、物探信息结合,建立化探信息之间的系统关联,评价低缓异常和难识别异常。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地质是化探工作的前提;多种化探方法配合使用,化探信息的系列化研究;以地质体为单元处理化探数据;化探信息充分与其它信息结合。  相似文献   

19.
区域稳定性智能评价与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明武  罗国煜  章杨松 《地质论评》2000,46(Z1):212-217
区域稳定性评价受各种确定和不确定、已知和未知、动态和非线性等因素影响,是一项十分复杂且困难的系统课题.本文基于优势面理论,应用人工智能控制理论、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先进理论和技术,以及结合地质工程理论、结构控制论和传统方法研究和探讨了区域稳定性智能评价与控制系统的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网络化单元法划分单元,运用多元数学地质理论和方法进行单元块综合信息计算和单变量、复合变量的提取,界定找矿信息量值,建立综合成矿信息定量模型,从而优选成矿靶区和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