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黑龙江省黑河市三道湾子岩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道湾子金矿位于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东南部,为中-低温火山热液型金矿床,矿石工业类型主要为贫硫石英脉型.通过对三道湾子岩金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围岩蚀变等进行分析研究,初步总结了该矿床的控矿因素、成矿条件,以期能够对在三道湾子一带及其邻区的岩金找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黑河市三道湾子金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三道湾子金矿位于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东南部,为中-低温火山热液型金矿床,矿石类型为贫硫石英脉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石类型、成矿期次、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初步确定了该矿床的找矿标志为贫硫石英脉,北西向张性断裂,硅化,Au、Ag为主(伴有As、Sb)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高电阻率异常,成矿温度为中-低温,含盐度中等,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具幔源硫.该标志对于在三道湾子一带寻找同类型金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黑河市三道湾子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黑河市三道湾子岩金矿体赋存于晚侏罗世塔木兰沟组安山岩中,是石英脉型矿体。通过对其围岩及金矿体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发现围岩安山岩与石英脉金矿体稀土配分曲线缓右倾,形态基本一致,∑REE逐渐降低;δ34S均一化程度较高,分布范围集中,接近陨石硫,具明显的幔源硫同位素组成特点;铅同位素组成以高放射性成因铅为特点,围岩与石英脉金矿体比值十分接近,在铅同位素构造模式图上样品投影点均落于地幔与造山带间;上述特征显示成矿流体和物质主要来自岩浆热液或矿区火山岩,矿床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深源岩浆作用为成矿过程中成矿物质运移和流体循环提供了热能。  相似文献   

4.
桂北地区剪切带型金矿成矿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莫江平 《地质与勘探》2009,45(6):655-660
桂北地区金矿划分为石英脉型、石英细脉带型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不同级别剪切带构造控制矿化集中区、矿床、矿体分布以及矿脉形态、产状和矿化类型,具有上部石英脉型、中部石英细脉带型、下部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矿化分带模式.金质矿源主要来源于上地壳围岩,硫源主要来自深部,金矿成矿溶液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热源来自变质和构造运动,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期.矿床成因属是产于前寒武纪浅变质碎屑岩系的与脆一韧性剪切带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脉状金矿.  相似文献   

5.
三道湾子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三道湾子金矿位于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东南部,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期次及硫、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测温研究,讨论了成矿流体的来源及矿床形成的温度.黄铁矿δ34S值为-1.1‰~1.7‰,显示硫具地幔来源的特点;石英δ18O水值为-15.3‰~-9.9‰,δDV-SMOW值为-110‰~-85‰,说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1~267℃;表明三道湾子金矿为与火山热液有关的中-低温浅成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成矿集中区.近年来在该区又新发现了独具特点的三道湾子金矿,金几乎是以碲化物型金存在,并且金的特高品位局部可达几个百分点,为世界所罕见.对切穿含金石英脉的辉绿玢岩进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道湾子金矿床附近辉绿玢岩中斜长石样品40Ar/39Ar年龄测试结果为(115±1.1)Ma~(118±1.2)Ma,代表了辉绿玢岩的侵位年龄.并且在矿区NE和NNE方向分布着两个光华期的火山喷发中心,在火山喷发中心附近发现有较强的硅化和黄铁矿化,从蚀变岩特征看应与三道湾子金矿化是同期蚀变,说明金矿化可能与光华期火山喷发为同期或稍晚.光华组流纹岩中锆石年龄测试结果为125.3 Ma,代表岩浆喷发时的结晶年龄.三道湾子金矿床的形成应该在光华期火山喷发之后,在辉绿玢岩侵入之前,成矿时代应该在125.3 ~115 Ma的早白垩世,可能更接近于前者.  相似文献   

7.
康定伸展构追是一个大型构造成矿系统。在空间上,由于开放程度不同,形成三个相互独立又具有成生联系的构造成矿子系统,相应形成三种类型的金矿。在盖层与康定杂岩之间产生张性剪切时,盖层处于地壳较浅层次,产生次级脆性断裂,其开放性好,围岩蚀变(黄钦矿化,硅化)微弱,成矿温度、压力较低,易形成多金属石英脉型金矿;杂岩处于地壳较深层次,则产生脆-韧性变形,其开放性较差,围岩蚀变(黄铁矿化,硅化和绢云母化)强烈,成矿温度、压力较高,形成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主剪切面(盖层与杂岩之间及附近)处于上述两个层次之间,产生韧-脆性变形,半开放环境,围岩蚀变、成矿温度、压力均介于上述两种构造成矿子系统之间,形成石英脉型金矿。研究表明,它们都具有相同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形成于喜山期。  相似文献   

8.
康古尔地区金矿成因类型及其控矿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康古尔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独特,是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矿成矿有利地段。金矿成因类型多样,有韧性剪切带型、超浅成低温火山-水热型、中低温火山水热型、中低温岩浆-水热型等。剪切带型金矿是本区主要成矿类型。大地构造、地层岩性、侵入岩、火山岩和韧性剪切带等均与金矿形成有着密切关系。中酸性火山岩是本区主要成矿母岩,韧-脆性剪切带是金矿形成的重要导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和下地壳。主要成矿时代为晚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黑河三道湾子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氢、氧、硫同位素测试和流体包裹体测温,结合三道湾子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三道湾子金矿矿床成因。研究表明三道湾子金矿为与中生代陆相火山岩有关的中一低温浅成热液矿床。矿石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50~276℃,盐度(NaCleq)为2.89%~5.82%,平均4.2%。黄铁矿δ^34S值为-3.1‰~ 3.8‰,石英δ^18O值为-11.3‰~-8.5‰,δDv-SMOW值为-110‰~-85‰。  相似文献   

10.
甘肃黑石山埃达克岩金矿床成矿模式初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肃黑石山埃达克岩属O型埃达克岩,其岩石类型为奥长花岗岩。岩体位于黑石山穹隆南缘,西湾-苏家湾断裂北部上盘。在该埃达克岩体中发育有金矿床,矿床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及蚀变花岗岩型。研究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Ⅰ.次生洋板片俯冲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熔体;Ⅱ.熔体与地幔楔橄榄岩及幔源熔体的相互作用(金属的萃取)使熔体富集成矿元素;Ⅲ.熔体向上侵入成岩,后期构造运动及热液成矿作用使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并最终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1.
黑刺沟金矿床以富As和Sb的微细浸染蚀变岩型金矿化和部分石英脉型锑-金矿化为特征,典型矿物组合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石英;贾公台金矿床以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化和蚀变岩型金矿化为特征,As和Sb的质量分数不高,典型矿物组合为黄铁矿-自然金(方铅矿)-石英-钾长石;鸡叫沟金矿床以蚀变岩型金矿化为主,次之为石英脉型金矿化,典型矿物组合为黄铁矿-黄铜矿-石英.3个金矿床的成因均与岩浆岩有密切联系,但各矿区的岩浆岩在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具有差异,表明其成因不尽相同.这可能是造成3个金矿床地质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王祖伟 《地质与资源》1996,5(3):178-186
本文分析了小秦岭成矿带金矿化不同矿化类型、石英脉型金矿化不同矿化阶段及不同金矿床类型在垂向上的变化特征,确立了金矿化在垂向上的分带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深部"第二矿化段"存在的可能性,推断了金矿化的剥蚀深度及矿脉在深部的矿化特点,为金矿床的深部预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江西金山金矿床两类矿化及其石英热发光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山金矿床为一大型剪切带型独立矿床,主要矿化类型分为含金石英脉及硅化岩型两种,前者分布于金山剪切带上盘粉砂质千枚岩中,受顺层剪切裂隙控制,规模较小;后者主要受金山剪切带内R型剪切裂隙控制,规模大。研究表明,两类矿化是性质相同的含矿变质流体以不同方式在不同构造位置发生成矿作用的产物。石英热发光特征是评价两者含矿性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14.
察汗乌苏金矿是南天山艾尔宾山金-多金属成矿带中与华力西期中酸性岩浆岩作用有关的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岩石原生晕样品分析和光片鉴定,在矿区发现自然铋矿物与金矿化关系非常密切.铋异常可以作为寻找金矿化体的重要指示,铋矿物可以作为金矿富集地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将双旗山金矿矿化类型划分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通过分析测试不同矿化类型、不同地质体、不同开采中段岩矿石样品的有机烃类组分和金含量,认为有机烃类组分和金矿化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在含量上呈反比。因此,有机烃类组分低值异常可以作为该矿床地球化学找矿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新疆北部阿拉塔斯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指出 ,阿拉塔斯金矿床属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可分为石英糜棱岩型和石英脉型 ,石英糜棱岩型为本区的主矿化类型。并对该矿床的找矿远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金厂沟梁金矿床稳定同位素组成和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对于分析矿床成因、阐明成矿物质来源等具有重要意义。金厂沟梁金矿成矿流体的同位素组成与本区变质岩、岩浆岩的同位素组成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成矿流体的H、O、C、S同位素特征继承了本区变质岩、岩浆岩的H、O、C、S同位素特征,它们的δ18O、δD、δ13C、δ34S值具有相似的变化范围,其同位素的变化规律表明变质岩是本区成矿物质的母岩。本区岩浆构造活动频繁,为成矿物质活化提供了动力条件。成矿模式为本区太古宙变质岩经过多次活化,使成矿物质逐步聚集,到了燕山晚期,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将成矿物质带到构造有利部位聚集形成了金矿床,因此,该矿床属重熔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从"景"、"场"、"相"、"床"4个等级体制观点出发,阐述了该金属成矿省成矿内部组成,观点新颖。金矿赋存于中新世-更新世马林丹群火山岩中,该群火山岩呈零星岛状散布于斯丹岗-哥塔巴托-大姑玛线性构造活动带(SCDL)的东部,并受到后期安山玢岩的侵入。安山玢岩具有埃达克岩性质,它的侵入对于后期的围岩蚀变和成矿作用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拉拉布矿床的安山岩具有明显的热液蚀变,属于冰长石-绢云母型金矿化,认为金是在PH值近中性的浅表环境中由于热液沸腾并伴随流体的混合沉淀而成,通常富集于标高30~200m之间。围岩蚀变强度大,并有明显的分带规律,制约着金矿的形成。金的富集与下列地质事件相关:(1)形成角砾岩之前的围岩蚀变作用;(2)热液角砾岩的形成;(3)形成角砾岩后的围岩蚀变作用;(4)金矿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