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遂昌县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县之一,自1999年以来,县政府与浙江林学院开展了科技合作,积极创建示范园区,为浙西南山区发展生态林业、创汇林业,提高笋竹综合效益树立了样板和典型。园区有毛竹核心区面积5000亩,辐  相似文献   

2.
2003年来随着普洱市"边三县"(孟连、西盟、澜沧)大面积人工桉树林的引种,该地区植被覆盖发生了较大变化。以桉树引种较多的普洱市"边三县"为研究区、TM影像为数据源,在RS和GIS的支持下,通过计算并处理各期影像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值,并用MODIS数据处理结果进行验证的方法,对三县范围内的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在2000~2010年植被覆盖情况得到很大改善,2010~2014年整体植被覆盖度有下降的趋势;2000~2014年高植被覆盖区和低植被覆盖区相对不变,各乡镇植被覆盖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适宜气候生态区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胜功 《中国沙漠》1991,11(3):61-66
本文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将樟子松的适宜气候生态区划分为如下3个类型: Ⅰ、容易引种的气候生态区, 属森林草原区; Ⅱ、适宜引种的气候生态区, 主要在半干旱的草原区; Ⅲ、难于引种的气候生态区, 主要指半荒漠和荒漠区。这三种类型基本上反映了目前樟子松引种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我国富硒地区富硒农副业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硒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缺硒地区占43%,严重缺硒地区占29%。硒的生物学效应具有双重性,缺硒和高浓度的硒均会引起机体的异常。目前,我国富硒农业发展较好的省市有江西省丰城市、湖南桃园县和新田县、湖北省恩施县、福建寿宁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陕西省安康市和紫阳县等。生产富硒农副产品有粮食、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和肉类等。  相似文献   

5.
马惠兰  颜璐 《干旱区地理》2013,36(1):156-163
 在对广州和深圳两市消费者调查的基础上,对消费者选择新疆水果的购买渠道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型连锁超市和水果专营店是华南市场消费者购买新疆水果的主要渠道,其中影响消费者选择在大型连锁超市购买新疆水果的主要因素是水果质量,同时也受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能力、购买频率的正向影响。影响消费者选择在水果专营店购买新疆水果的因素较多,其中注重水果外观及包装、用做“礼品”是其主要原因,受教育程度、消费能力和购买频率也成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考虑价格因素以及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消费者倾向于在批发市场购买。一些年轻消费者、女性消费者、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消费者会选择网购新疆干果。  相似文献   

6.
脆弱生态带典型区域几种锦鸡儿属优势灌木的光合特征   总被引:29,自引:16,他引:13  
小叶锦鸡儿在原产地科尔沁沙地光合速率可达12.21μmol·m-2·s-1,引种至腾格里沙漠后降低了11.63倍,光合日变化曲线由"凹谷"型变为"单峰"型;毛乌素沙地中间锦鸡儿的光合速率在引种前为4.5μmol·m-2·s-1,引种后降低了3倍,光合日变化曲线由"双峰"型变为"单峰"型;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柠条和中间锦鸡儿光合等特性相似,以小叶锦鸡儿光合速率最低,引种前后降幅最大,说明其对引种地的适应性不及中间锦鸡儿。  相似文献   

7.
在推导中国水果产业布局演变的影响模型基础上,以1985—2019年中国22个水果主产省为研究对象,探讨农业劳动价格、非农劳动价格和工资收入占比对我国水果产业布局演变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农业劳动价格、非农劳动价格和工资收入占比的提高对东部水果种植产生替代效应,造成东部各省区水果种植面积减少或增幅不明显,比重下降;农业劳动价格、非农劳动价格和工资收入占比对中部水果种植的影响具有省际异质性,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抵消,导致中部整体水果种植比重无显著变化;西北、西南地区较低的农业劳动工价和非农劳动价格使其具有劳动成本比较优势,工资收入占比提高产生收入效应,使西北、西南地区水果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比重上升,促成我国水果种植布局“西移内扩”。因此,优化水果产业布局要解决水果适宜区农村劳动力价格过高和非适宜区农村劳动力价格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河自陕西潼关东流,经过整个三门峡市北部。从入境口到三门峡水库,河流主线长130.5公里,流经灵宝县、陕县、湖滨区三县(区)。三门峡市黄河滩地就是指这段黄河南岸广大河漫滩地。一、三门峡市黄河滩地资源特征三门峡市黄河滩地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3.2℃,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1.4℃),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7℃)。年均日较差较大,有利于作物蛋白质的形成和积累,有利于水果、瓜菜糖分的转化。本区无霜期有220天,>0℃的活动积温为5125.6℃,>10℃的活动积温为4507.0℃。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38.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  相似文献   

9.
以攀西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动态为主,分析指出技术和市场是约束该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双因子。其形成因素多,包括劳动者素质低下和家庭经营规模小、生产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渠道不畅和农村技术服务体系发育滞后等;并提出促进特色水果产业壮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holica)是中国北方常见的针叶乔木,也是沙区人工造林的重要树种。近年来,樟子松在部分地区出现衰退现象,引起学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为了确定樟子松在中国北方引种的适宜区,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樟子松引种的主要气候因子;基于气候相似理论,以呼伦贝尔沙地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为固定样本区,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气候因子熵权,并计算加权气候相似距,再综合考虑加权气候相似距和土地资源环境因子,划分引种区类型。结果表明:(1)温度是影响樟子松引种的主导气候因子,其次是湿度、光照与海拔,风速对樟子松引种的影响相对较小;(2)将樟子松引种区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等4个类型区,引种类型区与中国气候区区划存在显著一致性(Kappa=0.7494);(3)樟子松引种的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寒温带湿润大区(ⅠA)、中温带湿润大区(ⅡA)和中温带亚湿润大区(ⅡB),较适宜区主要处于中温带亚干旱地区(ⅡC)和部分中温带湿润大区(ⅡA),较不适宜区主要位于暖温带亚湿润大区(ⅢB)、暖温带干旱大区(ⅢC)和高原地区,不适宜区主要处于中温带干旱大区(ⅡD)、中温带极干旱大区(ⅡE)暖温带极干旱大区(ⅢD)和北亚热带湿润大区(ⅣA)。  相似文献   

11.
"一江两河"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祥妹  高攀  刘键 《山地学报》2003,21(Z1):77-80
以“一江两河”为研究区,选取人均GDP、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城镇化水平等6项指标,采用量图分析法,探索了该区域18个县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分析发现城关区和日喀则市属先进类型,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都较高;堆龙德庆县、墨竹工卡县等11个县为中等发展水平县,其中堆龙德庆县、墨竹工卡县、贡嘎县、乃东县、江孜县等5县为中等类型中较先进类型,尼木县、达孜县、琼结县、扎囊县、白朗县、拉孜县等6县为中等类型中较落后组;而曲水县、桑日县、林周县、南木林县、谢通门县等5县为落后类型。最后根据“一江两河”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各类型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30年中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4  
综合运用时序变化趋势、空间集聚分析等方法,从种植结构类型和种植比例变化趋势分析了1980年以来中国县域种植结构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① 近30年来中国前10位的种植结构类型有16种,2002年后多元种植结构逐步替代单一型种植结构。粮食作物占优的单一种植结构类型呈逐年递减趋势,其中1980年全国82.7%的县级农业种植结构是水稻、小麦、玉米及其组合种植类型,2002年后的果蔬类型增加改变了种植结构格局。② 全国种植县中有47%的水稻、61%的小麦和29.6%的玉米的种植比例显著减少,其他作物呈现增加趋势。粮食作物由以水稻为主的格局调整为水稻、小麦和玉米共存格局,其中玉米种植面积比例在空间上变化最为显著,在中国形成北东—西南向的“玉米减少带”。种植结构调整热点的城市地区,城市化对种植结构变化影响显著,水果和蔬菜类种植比例在城市化地区快速增加。③ 种植结构变化趋势在1300个县形成空间集聚效应,水稻的高高聚集占全国县数的2.86%、小麦占5.64%、玉米占6.11%、大豆为4.53%、麻类为1.62%、棉花占7.77%、蔬菜占8.24%、薯类占12%、水果占10%、糖料占1.41%、油料占9.35%,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新疆和沿海的城市化地区。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选取安徽省全部78个县级经济区域作为网络节点,采用修正后的1996年、2004年及2013年的经济联系强度反映节点之间的联系,运用GIS工具和社会网络、空间马尔科夫等方法分析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县际经济联系网络密度不断增强,县际经济联系逐渐多向化、稠密化、纵深化;合肥中心城区一直处于网络中心,经济扩散能力不断增强;无为、怀远、肥东等县逐渐成为衔接地区经济联系的“门户节点”;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具有分层集聚特征,基本上形成“四大八小”的空间格局;影响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的因素主要包括要素集聚与扩散、空间近邻作用、交通可达性改善、政策激励与引导。  相似文献   

14.
撤县设区作为行政区划调整的一项政策措施,对于缓解土地资源紧张、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一体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维影响及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利用79个县(市)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考察撤县设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净”影响。结果表明:撤县设区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平均而言,撤县设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为4.8%;撤县设区在珠三角地区效果更好,而在非珠三角地区不稳定;撤县设区的政策红利具有时间滞后性,一般在第三、第四年才开始显现;此外,机制分析发现,撤县设区后能够获得基建、规划、政策等的有力支持,增加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有助于第二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并在增加就业和刺激消费基础上着力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 广西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是一个基层科研单位,成立于1974年10月,财政拨款定位为定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林木组织培养、良种繁育;林木引种驯化,林业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及园林绿化等。现有林地面积267余公顷,职工73人,在岗53人,其中科技干部28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6人;工人25人,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2012,(3):61-62
记者从昨天在西安闭幕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获悉,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十二五”时期,长江流域将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85万平方公里,实施生态修复10万平方公里;大力开展坡耕地治理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建成一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和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7.
1965年2月13日,新华社发布了一则消息——《辽宁吉林广西更改六个市县等地名》,即辽宁省安东市改名为丹东市、安东县改名为东沟县、盖平县改名为盖县;吉林省辑安县改名为集安县;广西僮(壮)族自治区睦边县改名为那坡县、睦南关改名为友谊关。同年3月,中国分别在丹东市与友谊关举行了隆重的改名仪式。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生产结构与布局是农业地理学探讨的传统研究主题,开展农作物生产格局演变特征与机制研究,可为区域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论文运用区位基尼系数、重心移动模型、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揭示1995—2019年广西粮食、糖料、水果和蔬菜4类主要农作物生产格局的演变特征,剖析其形成机制,据此提出相关优化建议。结果表明:粮食作物“退”、糖果菜“进”构成主要农作物竞争的基本态势;粮食、蔬菜生产空间分布相对分散,糖料生产地理集聚趋势明显,水果生产由相对集中走向分散;主要农作物综合比较优势受规模比较优势主导,粮食生产劣势明显,糖料生产具有绝对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水果、蔬菜生产规模比较优势突出但效率比较优势有待提升。资源禀赋的约束、市场供需和比较效益的主导、乡村社会发展要素变化的诱发、制度环境的引导/修正、集聚经济的循环累积等多种力量综合作用推动农作物生产格局的演变。特殊的区情决定了广西农作物生产应统筹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通过结构调整、产业集聚、空间优化,推进农作物生产从规模扩张向综合效益提升转型。  相似文献   

19.
于2017年4月2日和3日,在云南普洱五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退塘还湿"鱼塘和湿地公园周边对照鱼塘,开展了野外调查,对比了补种本土植物荷花(Nelumbo nucifera)、香蒲(Typha orientalis)、李氏禾(Leersiahexandra Swartz)、水马齿(Callitriche stagnalis)和引种外来植物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纸莎草(Cyperus papyrus)、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对鱼塘植物群落修复和水质改善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补种本土植物的鱼塘岸带植物物种数显著高于对照鱼塘和引种外来植物的鱼塘的物种数(n=27,p0.001),水体浊度显著低于对照鱼塘和引种外来植物的鱼塘(n=27,p0.01);补种本土植物和引种外来植物都可以有效改善鱼塘水体的水质;补种本土植物的鱼塘的水体温度和p H分别显著下降了2.9℃和1.3,水中的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89.8%、76.5%、83.5%、82.6%、85.7%和95%;引种外来植物的鱼塘的水体温度和p H分别显著下降了3.4℃和1.0,水体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叶绿素含量也分别显著下降了79.6%、82.4%、73.2%、61.6%、66.1%和68.5%。与引种外来植物相比,补种本土植物在维持鱼塘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改善水质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农业正步入知识农业时代,而在我国,知识农业还刚刚起步,因此,当前我国必须通过深化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2科技示范园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扶持与知识农业有关的学科和技术的发展等手段,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以推动我国知识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