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岩溶隧道中溶洞形成具有复杂性,对其进行准确预测是隧道施工的重要保证。在简述探地雷达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探地雷达探测溶洞的可行性。介绍了探地雷达的探测技术和测量方法,简述出探地雷达在浅层溶洞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张,市政管道大量采用顶管施工技术,其会对周边土体造成扰动,易形成路基病害。探地雷达作为一种高分辨的探测方法,对路基及其下部土层存在病害有明显的异常反应。本文对由截污顶管施工引起的路基病害探地雷达探测,通过实测雷达图像的解译,探明病害的位置及规模,总结其信号特征,为处理截污顶管施工引起路基病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岩溶塌陷引发的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影响巨大。目前,探测塌陷区的物探方法种类繁多,通过综合运用物探方法,取其优点。通过对杉树坡中心地面塌陷为研究对象,运用高密度电法、瞬间电磁法和地质雷达相结合的物探方法探测重点塌陷区域,查明塌陷区及覆盖层厚度、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变化,为后期地面塌陷灾害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三种物探方法相结合的应用,物探勘查效果显著。证明这三种方法相结合是碳酸盐岩地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勘查中非常有效的综合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4.
吴全  姚喜军  陈晓东  赵敏  赵欢  云浩 《干旱区地理》2022,45(6):1860-1869
土体构型对土壤水分、溶质运移过程和作物成长等有显著影响,常规测量采用人工挖土壤剖面取样、实验室化验分析等方法,其周期长效率低。针对以上问题,以探地雷达波形及其图像为研究对象,从检测土体构型的属性(层次、层厚、土质)入手,提出了一种使用探地雷达快速测量土壤土体构型的无损探测方法。基于探地雷达波形图像的纵向梯度信息能够反应土壤分层,采用包络检波法从探地雷达回波中提取包络信号,利用Hilbert分析其瞬时相位来确定分层位置;鉴于土壤介电常数与雷达回波振幅的关系,采用探地雷达回波振幅反演各层介电常数,由介电常数推算雷达波在土壤中的传播速度,以此得到土壤剖面各层厚度;根据探地雷达波形图的图像噪声与土壤砂壤比之间存在定量关系,提出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每一层土质的图像进行噪声估计求得各层土壤的含砂量,结合支持向量机进而辨识各层土壤土质。建立涵盖地域信息、土壤指标、探测信息、图像多特征融合信息的土体构型知识库,并编制快速识别土壤土体构型的信息系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周边2个试验基地、6个采样点、4类土壤土体构型使用该方法进行野外探测验证。研究表明:在上述地区地表以下1 m范围内的土体构型识别正确率达到94%以上;探测的每层土壤厚度相对测量误差小于10%。该研究方法为土体构型快速检测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中观探测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方发生的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这些地质灾害体空间分布的勘查和研究十分重要。在滑坡勘查区,通过地质雷达探测,较准确推断出滑坡岩土体结构和滑动面位置;在泥石流勘查区,对于泥石流沟谷堆积物及其附近两侧山体的松散覆盖层,可以有效进行地层划分和深度解译,为判断泥石流的规模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岩溶塌陷区,利用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较准确推断出隐伏土洞的空间分布形态,为岩溶塌陷的监测和防治提供较可靠的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进行了探地雷达在福建漳浦六鳌半岛海岸抛物线沙丘沉积构造探测中的初步应用。结果表明:(1)被探测海岸沙丘的粒度、含水量等理化性质,不同的天线频率,室内数字滤波、增益调适等图像处理环节,均会对探地雷达的探测结果产生影响。(2)本次探测结果以及人工砂坑剖面表明探地雷达是探测海岸沙丘沉积构造的良好手段。(3)通过判读探地雷达图像显示的沉积构造序列组合特点,并根据最近数十年研究区海岸环境演变初步调查结果,认为所探测海岸抛物线沙丘的发育过程,经历了早期海滩脊出露海面、继而发育植被和抛物线沙丘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方地区频繁发生岩溶塌陷,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查明岩溶塌陷区地下隐伏土洞或溶洞的空间分布形态十分重要。在城市岩溶塌陷区,通过二维地质雷达探测,较准确推断出隐伏岩溶的分布,但在外在干扰影响较大的情况下,探测精度明显降低。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提高了对外在干扰的分辨能力,较准确地推断出隐伏土洞的空间分布形态,为岩溶塌陷的监测和防治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岩溶发育区地层复杂,基础处理难度大,实际施工中,结合施工勘察,选择优化施工方案,对控制工程造价、指导施工和确保工程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岩溶发育区基础处理钻探技术和灌浆工艺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研究。孟洲坝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作为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岩溶地层钻探技术及溶洞灌浆工艺在地基加固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将结合孟州坝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实例对其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姜锋  李志忠  靳建辉  邓涛  王贤立  夏菁 《地理研究》2015,34(8):1559-1568
运用探地雷达对河北昌黎海岸带横向沙脊的沉积构造进行探测,通过对探地雷达探测影像进行处理与解译,获得海岸沙丘约20 m深度范围内的海岸横向沙脊沉积构造图像,包括沉积层理的倾向、倾角与平面展布信息等。研究发现,昌黎海岸横向沙脊北段的沉积构造主要由高角度交错层理和波状交错层理组成,两者之间界面应为古海滩沿岸沙坝的顶面。界面以上发育稳定的向SWW倾斜的高角度交错层理,倾角约为30°~32°,为向岸风作用形成的前积层理;横向沙脊的丘顶可见槽状交错层理,可能是沙丘脊顶部沉积作用对风向季节性变化的响应。界面以下波状交错层理发育,为波浪作用形成的海滩沉积构造。结合前人对探测区地层调查以及全新世晚期以来海岸线变迁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认为海岸横向沙脊是大约2000 aBP以来,以澙湖海滩沿岸沙坝为基础经长期风力吹扬作用持续增长而发育的风成沙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引发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为寻找地下不良地质体、地下岩溶发育体的分布,分别采用高密度电阻率和探地雷达的物探技术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发现地下隐蔽的地下构造和地下不良地质体。对可能发生地面沉降区域的平面范围及灾害体发育程度做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11.
高密度电法物探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直流电法勘探技术,具有测点密度高,信息量大,对探测对象不造成损伤,成果直观、准确、高效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开发及建设中。本次岩溶勘察采用高密度电法和钻探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惠州市某建筑工程地质溶洞与周围背景电阻率的差异进行探测分析,圈定其岩溶和土洞的空间分布、规模大小等,然后再在物探圈定异常的基础上布置钻探孔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由于岩溶地区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因此,岩溶地基的建设工程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时,进行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施工所遇到的难度将是在普通地质环境下的数倍。就目前来看,我们应对岩溶地基建设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手段和岩溶地基处理越发的重视。本文就对岩溶地基勘察和地基处理方式做了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提升岩溶地基勘察和处理水平,进而确保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701和L波段雷达测风探测资料的对比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蒙自探空站高空探测系统换型的对比观测资料,通过质量控制,对701雷达和L波段雷达探测数据进行筛选,按时间序列分别对雷达探测3个要素进行图形比较分析,同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规定等压面上的风向、风速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判定L波段探测资料离散度较小,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应用探地雷达对巴丹吉林沙漠南部高大沙丘下伏地层进行了探测,在探地雷达剖面沿线采集湖相沉积样品进行光释光测年。对探地雷达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图像解译,探地雷达反射波与沉积相有相关关系,根据探地雷达数据与沉积信息重建沙丘下伏结构与沉积环境。研究发现,巴丹吉林沙漠南部该测区下伏地形平坦,流沙覆盖区的风成沙是覆盖在古湖相沉积层之上的。样品光释光测年结果反映,在MIS 5e阶段和MIS3阶段,巴丹吉林沙漠南部存在大湖期或高湖面,之后湖相沉积物或钙质胶结层与风成沙因不同的干湿环境而交替叠积; 局部流沙覆盖区甚至在距今7 ka前后还存在有浅湖-沼泽环境。质言之,在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丘的形成过程中,气候的多次波动是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现今南极冰盖底部的环境对冰盖的动力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准确的冰盖底部环境信息有利于更加准确地模拟南极冰盖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的演化。采用无线电回波技术,可有效地对冰盖进行探测。通过定量地处理雷达波在冰盖内部的介电衰减,可以获取冰盖底部的反射率,从而对冰盖底部环境,特别是冰下水文环境进行诊断。综述了雷达波在冰盖内部衰减处理的三种方法,分析了它们的适用性及局限性,并对这些方法应用于诊断冰盖底部的环境以及方法本身可能的改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气象站点观测降水难以精确反映降水时空分布与变化,而雷达降水存在复杂地形区域精度不高等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发挥两者的优势,文章以广东省北部山区为研究区域,选择2018-08-26—30一次暴雨过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形、与海岸线距离、植被指数、经纬度等地表辅助参量,分析地面站点降水与地表辅助参量、雷达降水的相关关系,利用XGBoost算法与克里金插值方法,构建地面-雷达日降水数据融合模型,得到了空间分辨率为1 km的日降水融合数据集。此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LM)与克里金插值方法,实现了地面-雷达日降水数据的融合,并利用地面降水数据分别对XGBoost与LM日降水融合性能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1)地面降水与雷达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地面降水与地表辅助参量之间的相关性随时间变化;2)XGBoost预测精度整体上高于LM预测结果;经模型残差校正后,XGBoost融合模型的精度整体上优于LM融合模型,这是因为XGBoost方法在捕捉地面降水与地表辅助参量、雷达降水之间关系性能上优于LM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工作区地表调查、物探、钻探及水文试验等手段,分析隐伏可溶岩分布及岩溶发育规律,为产业园工程选址提供依据,期望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建设提供借鉴。工作区内南部可溶岩多属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D3t)灰岩、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C1s)灰岩,其两种可溶岩地层均包含覆盖型岩溶及埋藏型岩溶,且岩溶极为发育,建议产业园工程选址避开岩溶发育范围,向工作区北部南山村(K1n)地层范围内建设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18.
天山北侧成灾雹云移动路径及预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昀  谢向阳  马禹  王式功 《干旱区地理》2017,40(6):1152-1164
利用2005-2014年5~8月天山北侧气象台站观测记录、人工防雹作业点记录、灾害调查等资料,克拉玛依探空站08:00探空资料和克拉玛依、奎屯、石河子、五家渠四部雷达探测资料及其基数据反演产品,对冰雹的年分布、月分布及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出成灾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及移动路径,依据百分位数方法确定了成灾雹云的预报及雷达特征预警指标,并利用2015-2016年降雹及相应的雷达探测资料对预报预警指标进行了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广花盆地西北部赤坭镇岩溶发育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场综合岩溶地质调查结果,分析了广花盆地西北部赤坭镇的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岩溶发育程度和地面塌陷分布特征,探讨了岩溶在水平面上及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广花盆地西北部赤坭镇存在大面积的隐伏岩溶分布区,岩溶发育程度严重不均;区内岩溶发育往往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控制;岩溶发育程度的差异是控制地面塌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使用综合性(电阻率联合剖面法、高密度电法、直流电测深与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测量法、浅层高分辨率地震法、重磁法)的地球物理办法对A市活断层进行探测,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联合剖面法、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等方法,可以对活断层位置、产状与形态的探测发挥巨大优势。本文还对各个区域的多环境复杂等相关因素,使用新型的数据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可以加强探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为日后的活断层探测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