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日,随着鄂前旗长城煤矿首个矸石充填综采系统在1902南工作面成功投入生产,内蒙古自治区首家矸石充填矿井正式建成,这也标志着自治区在煤炭开采方式实现了重大变革,填补了煤矿开采技术的空白。长城煤矿是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前旗上海庙矿区开发建设的第一座矿井,长城煤矿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积极推  相似文献   

2.
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俗称“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是存在于煤矿中的伴生气体,发热值高,是一种典型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它可以用来发电,用作工业燃料、化工原料和居民生活燃料。它的勘探开发与利用,对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促进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体系逐步向对环境无害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转变,从而形成洁净能源新产业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煤炭储量与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煤炭工业是经济建设的重点之一.但是我国大部分煤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岩溶水丰富,给煤炭开发带来很大困难,本文以焦作矿区为例,分析了岩溶水的成因、数量、分布及其对煤炭生产的影响,并本着排供结合、除害兴利的原则,提出了综合利用矿井水资源规划意见.这样,既能促进煤炭生产的发展,又可为工农业提供宝贵的水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将为国内其它大水矿区综合利用矿井水资源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陈砺 《西部资源》2014,(2):206-208
由于煤矿的生命周期严格地受到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储量限制,一旦资源枯竭,依煤而兴的城市和地区也就面临衰退和经济转型。循环经济体系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通过高效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建设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国民经济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和煤炭产销第一大省,内蒙古境内矿区众多,拥有乌海等一批煤炭资源型城市,矿区地质环境和历史遗留地质环境问题严重,矿山废弃地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是治理的重点。矿山公园的建立是我国煤矿山灾害治理和地质环境保护以及矿业旅游资源开发的一项新举措,更是企业和城市转型的新思维,是不可再生的重要矿业遗迹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永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各类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尤其是瓦斯事故的发生,严重制约着煤矿企业的发展。本文将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分析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防治措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国家发改委前不久出台了《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暂行规定》。与2004年出台的《关于规范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相比,新《规定》将隶属于中央和地方两级煤矿项目审批权的产能规模界限提高至300万吨/年,同时还对矿区总体规划的动态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分析指出,《规定》内容隐含对煤炭行业发展路径的指示,即加强科学规划,避免越权审批、擅自短期扩大规模,加强资源保护和能源集约型发展。2004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规范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审批管理工作的  相似文献   

7.
李硕  李江南 《西部资源》2012,(4):143-145
煤炭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次性能源,煤炭产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基础。在我国煤炭资源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存在过不少问题如: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十分普遍;过量煤炭开采以及矿难引发的人员伤亡等。准东五彩湾煤矿目前尚处初步开发阶段,在此后的煤炭资源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转变传统观念,将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入煤炭产业,避免或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使该地区煤炭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促进矿井水的开发利用,提高矿井水利用率,以郑州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调研、专家座谈等方法调查研究了郑州市矿井水的分布及利用总体情况,从区域、矿区、矿井涌水量及利用量、用水特点等角度总结分析了郑州市矿井水开发利用的矿区高效自用、作为城市集中供水水源以及与工业用水大户连供3种模式,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浣溪煤矿开采C1煤层,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C1煤层赋存于吴家坪组底部,距离二叠系中统茅口组1.6m~4.6m。区域碳酸盐岩地层覆盖广泛,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条件较好,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对将来指导矿井生产有重要的意义。2017年~2018年,在浣溪煤矿进行了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工作,本文结合勘探工作对矿区岩层富水性、矿井充水水源、充水通道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浣溪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0.
焦作矿区塌陷土地复垦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作矿区的煤炭开采已逾百年历史,由于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坑遍布矿区,煤矸石堆积如山,它们占用和破坏了大量土地,造成矿区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严重影响了矿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何科学开展煤矿区域塌陷土地的综合整治利用,已经成为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焦作矿区采煤塌陷土地特征的基础上,以国土资源部重点项目——焦作市中站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为例,提出了焦作矿区塌陷土地复垦模式与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以州景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对矿井开采顺序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州景煤矿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煤层巷道掘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调整州景煤矿开采顺序方案,为矿井水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波  蔡培  王刘文 《西部资源》2023,(1):48-49+53
水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随着煤炭资源的持续开采,开采深度及规模逐步加大,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大大增加了煤矿对水害的控制难度。分析煤矿矿井充水因素、实施有效的防治水措施是煤矿减少水害发生的重要的手段,本文将在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矿井充水因素,从而提出煤矿防治水措施建议,促进煤矿的安全、可持续开采。  相似文献   

13.
李倩  马龙  刘廷玺  王硕 《中国沙漠》2022,42(5):146-157
煤矿开采使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发生改变,研究采煤影响下流域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矿井水转化关系对揭示区域水循环过程意义重大。以海流兔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数理统计法、Piper三线图和氢氧同位素关系图等方法,分析采煤影响下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矿井水的转化关系。结果表明:在煤矿开采影响下采矿区地表水中SO_(4)^(2-)、Na^(+)、Mg^(2+)等含量增幅较大;流域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以地表水下渗补给地下水为主,平均贡献率为56.7%;矿区及以下流域海流兔与纳林河不同水体间的转化关系仍以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为主,与上游天然流域相比平均贡献率分别增至69.3%和59.4%;矿井水主要来源为上覆萨拉乌苏组地下水,补给比率为72.4%,煤矿开采使上覆含水层地下水向采空区汇流速度增大。  相似文献   

14.
入世对我国常规化石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作为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会对国内乃至世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文章试图从目前我国的能源现状出发,多角度的探讨入世对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期能够为我国今后的能源产业发展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淮北煤田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生产和在建矿井在50对以上,随着煤矿的生产与建设,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尤其是断裂构造的存在,对找煤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从成矿地质背景出发,对已有的地物等地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煤层所处深度、构造情况进行解释,对找煤成果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16.
苏联境内约有460个煤炭产地和矿区,在这些地方集中了67900多亿吨煤和褐煤。矿区面积从几平方公里到数十万平方公里不等。煤炭工业在社会主义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煤是生产电能和热能的主要燃料,也是冶金工业不可取代的能源加工原料。在开采煤炭和页岩的过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废矸石堆积在矿区地面。该部门共有2000多个矸石场,这些矸石场所堆积的矸石体积超过33亿立方米,这就要占据大量土地。  相似文献   

17.
矿区水文地质及环境工作对矿产普查和勘探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矿区作业安全以及矿产资源的经济开发,是客观评价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矿区制订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供参考。矿区水文地质和环境工作的精度和准度,势必极大程度地影响矿区的开采和规划工作。本文以麻江县摆沙煤矿为例,结合前期收集的相关资料,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对矿区水文地质及环境工作提出几点设想,期望能为后期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收集区域和安康煤矿勘探所取得的水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安康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复杂,属于以顶、底板直接岩溶充水矿床,地下水对矿山的开采水害的主要充水水源,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影响较大,查明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可以极大地降低或者避免今后矿井生产过程中因地下水所产生的安全隐患,为今后安康煤矿的矿井水害防治的防治工作提供水文地质方面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9.
矿山地质灾害链及其断链减灾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地质灾害链是由采空区灾害链、矸石灾害链、矿井水灾害链、矿井瓦斯灾害链和高温热害灾害链等组成,它是由煤炭开采活动引发的灾害链,结构上属于树枝状灾链。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链的链式效应特点以及地质灾害链之间的协同作用、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复杂多样性以及承灾体类型的多样性等。矿山地质灾害链的承灾体随着灾害链的延伸类型趋多,在其减灾措施中宜在上游的链环上采取措施,以便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针对矿山地质灾害链的特点提出了控制灾害链源头的发生和危害、切断灾害链等措施,并在平顶山煤矿山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2005,(7):F003-F003
一提到瓦斯,人们更多想到的是接连不断的矿井事故,声声警报让我们心惊肉跳。瓦斯爆炸的破坏力源于它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于是,一个比较直接的减灾措施就是把瓦斯利用起来,这样不但对人类的危害小了,反倒可以为人类造福。据能源专家预测,瓦斯是一种世界上正在崛起的新型能源,被认为是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外最大的接替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