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五里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黔西北垭都—蟒硐断裂构造成矿亚带,前期工作证实该矿找矿潜力较大,但该矿在矿床地球化学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研究了五里坪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对稀土元素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稀土元素所体现出的成矿示踪意义。研究表明,辉绿岩与成矿物质来源关系不大,可能存在多来源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2.
营房银铅锌矿是与重熔岩浆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矿床主要受北北东向压扭断裂及沿断裂带隐爆—侵入角砾岩双重控制。本文在普查成果基础上,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概况和矿床地质特征的阐述,着重对矿床成因、成矿物质来源、找矿标志及成矿规律进行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是寻找大中型银铅锌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已有资料,结合笔者的勘查经历,从地层、构造、岩相古地理、成矿物质来源等因素对柳树坪铅锌矿进一步研究,并通过与典型MVT矿床的特征类比,初步认为该矿富集成矿与上述地质因素相关,该矿床似MVT矿床。  相似文献   

4.
乔延校 《西部资源》2012,(6):125-126
夏甸金矿为胶西北地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产于招平断裂带下盘的黄铁绢英岩中。断裂带上盘主要是胶东群,下盘为滦家河型花岗岩分布。区内中生代的中基性岩脉广泛发育。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在这一时期岩浆构造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成矿流体主要来源大气降水,胶东群变质岩有为成矿提供金来源的潜力。成矿过程中随着成矿热液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导致成矿物质沉淀。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铅锌矿的研究工作也所进步。我国一些地区,铅锌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了更好地寻找铅锌矿的矿产资源,并将其开采出来,相关工作者对铅锌矿的成矿规律以及成矿的模式,需要做详细的研究,并配合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科研资料,把这项工作作为采矿工作重点之一,本篇文章就当今比较成熟的两个铅锌矿的成矿规律以及成矿模式做了相应的个研究,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为未来开发采集铅锌矿物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毛西嘎达坂矿区位于铜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地层主要出露二叠系大石寨组火山碎屑岩及陆源沉积碎屑岩,矿区岩石有轻度区域变质,主要为绿泥石化、阳起石化等。矿区主要发育四组断裂构造。本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活动,成矿物质的来源与闪长岩及次安山岩可能具有密切关系,成矿热液既有岩浆水又有大气降水的参与。矿床成因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的逐渐进步,对于各类金属矿床的研究工作也起到了推进作用。近些年,我们国家金属类矿物质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铅矿物质和锌矿物质,从这一点来看,研我国境内的铅锌矿的板内是怎样的构造环境以及矿床成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本篇文章就部分铅锌矿的板内构造环境进行阐述,并主要研究铅锌矿的成因,希望可以对未来相关的研究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东风林场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伊春——延寿褶皱系,岩浆作用十分发育。本文通过对东风林场西多金属矿床进行详细的物化探工作,并对数据资料详细研究分析,探讨区域岩浆演化、成矿物质来源,阐明多金属成矿带矿床类型及成矿特征、分布规律,对丰富区域成矿理论、指导本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铅锌矿是富含金属元素铅和锌的矿产资源,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对有色金属资源和矿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铅锌矿产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也在不断攀升,准确而全面掌握铅锌矿产资源的分布及结构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我国铅锌矿的重要类型介绍入手,对铅锌矿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以及成矿的不同模式进行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西(和)——成(县)矿田是我国西秦岭成矿带上重要的铅锌矿田之一,庙沟铅锌矿床位于秦岭巨型铅锌成矿带的西和——成县矿田内东中段的北部,是该区典型的层控矿床,该矿床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矿体受层位控制明显,矿体产状与围岩产状一致,且多呈层状,矿石矿物成分较简单;区域地质构造与该矿田的成矿关系极为密切,后期的变质作用对成矿有很大影响。印支期花岗闪长岩的侵入,为矿体的后期改造提供了热源,使地层中的成矿物质活化再富集。该矿床是构造活动及深部渗流热卤水喷溢与变质热液充填交代共同作用下形成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1.
牛栏长垠钨钼矿床位于三支笔断裂与新华夏构造系的增坝断裂北东向次级构造的复合部位;本文通过对牛栏长垠钨钼矿矿体地质特征、矿化富集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查明矿体主要赋存于隐伏石英斑岩脉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附近发育的石英微、细脉群中,成矿物质来源与石英斑岩有关[1];在分析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物质来源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矿模式作了初步浅析。  相似文献   

12.
贵州雷山大独南铅锌矿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含矿层位为青白口系清水江组第二段,其岩性组合特征为灰色灰绿色凝灰质板岩、变余粉砂质板岩、绢云母板岩,普遍含钙质结核或透镜体,上部夹绿泥绢云母板岩。矿体产于深大断裂旁侧之次级断层中,严格受断层控制。矿体的贫富、厚度及规模与围岩蚀变、岩性和断层破碎带厚薄变化等关系十分密切。断裂构造形成的破碎带为成矿提供有利的容矿场所。成矿物质在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长期淋滤过程中溶解,将矿物质带到容矿构造中,由于深部热液上升至断层中及断层活动本身产生大量的热量和压力,使含矿物质在适宜的空间、温度、压力环境中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3.
赋铁氧化物的铜—金矿床大多数分布于早—中古生代岩石中,含有一套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的低Ti、富Fe岩石,矿体受铁氧化物控制,铁氧化物可以是磁铁矿也可以是赤铁矿。矿床受构造控制,通常含有一定量的角砾岩。成矿主岩可以是变质沉积岩,也可以是变质火成岩。矿石具有高铁低硫的特点,铁氧化物普遍发育。矿化区多发育有区域性的富Na、Ca和Cl矿物组合的钠质—钙质蚀变。成矿流体特征中—高温、宽泛的盐度范围、含CO2、具氧化性质。成矿流体来源主要有与岩浆作用有关的、与非岩浆作用有关的和混合热液,成矿物质来源分别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围岩,火成岩和沉积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黔西北五指山地区构造样式分析,总结了区内不同方向、不同期次构造对铅锌矿的控制作用,认为北西向构造控制了区内矿田的产出,北东向构造控制了矿床的分布,而北西向构造控制了矿体的产出,对区域成矿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找矿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海丰县长埔锡多金属矿床是莲花山断裂带南西段锡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中的一个中型中-高温热液锡多金属矿床。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及近年来开展工作基础上,对长埔锡多金属矿床从成矿时空关系、物质来源等方面进行分析;主微量元素与Hf同位素显示石英斑岩具高硅富钾特点,S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于长埔地层并混入岩浆硫,Pb同位素指示成矿金属来源上地壳,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低盐度;LA-ICP-MS锆石U-Pb定年,石英斑岩年龄为145.0±0.9Ma,锡石年龄为145.0±4.6Ma,成岩成矿年龄基本一致。初步认为长埔锡多金属成矿地质体为石英斑岩。  相似文献   

16.
二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是大兴安岭中段出露的主要基底地层,是铜多金属矿床的主要赋矿围岩,其中成矿元素Cu、Pb、Zn、Ag、Sn均具有较高的丰度值,是形成矿床的重要物质来源,而不同矿床类型的时、空分布与早二叠世古构造沉积环境密切相关。成矿物质来源大兴安岭中段指的是阿尔山—龙江一线(北纬47°20′)至林东—天山北侧(北纬44°)和霍林郭勒(东经118°45′)以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且具有巨大找矿潜力的铜、铅锌、银和稀有稀土元素成矿带。在已知的134处铜多金属矿床(点)中,90%以上赋存于二叠纪地层中。故对二叠纪地层地球化学的研究,对了解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成矿控制因素以及矿产勘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呼伦西白外围铜多金属矿的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矿床的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矿区矿源层主要为成矿金属元素高含量的地层与岩浆岩,显示了该区成矿物质来源的多样化,另矿区构造受控于北东向辉森乌拉环形构造和北西向呼伦西白——珠斯楞海尔罕反"S"型构造的制约,极为发育的构造为矿区提供了矿液的通道以及有利的储矿空间,因此,矿床的成因也具复杂化,不同矿体的成因类型有热液脉型、斑岩型、铜镍硫化物型、泥岩细碎屑岩型等。  相似文献   

18.
粤东塌山锡矿属海陆丰北部锡矿带,处于莲花山动力变质带中段,属新华夏构造系。区内变质带受新田—河田断层、塘尾—陂坑断层及塘肚—湖坑断层等一组北东向高角度逆冲断层所控制。从斑岩特征、锡矿化特征、斑岩成因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斑岩脉与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额济纳旗珠斯楞海尔罕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呼伦西白——珠斯楞反"S"型弧形构造中,NW向断裂构造和NW向与近SN向断裂复合构造既是容矿构造,也是导矿构造,其很可能亦控制着深部含矿岩体。矿体赋矿岩性为蚀变闪长玢岩、蚀变花岗闪长岩,其次还有蚀变花岗斑岩和强蚀变钙质粉砂岩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华力西期岩浆活动,岩浆带来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在上升、侵位和演化过程中成矿物质不断得到富集,当其接近地表定位时,含矿的高温流体强烈交代斑岩体和围岩,随着温度降低,大量的成矿物质沉淀、富集,形成了斑岩型铜矿床。文章在分析矿区、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了矿床的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20.
泽错盐湖为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发现的又一大型锂矿盐湖。基于泽错盐湖详查工作,通过采用遥感解译、地表和湖水卤水水化学调查及固体化学分析等手段,对泽错盐湖大型锂矿的成矿矿物质来源及低矿化度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泽错湖水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钠亚型,矿化度 40.06g/L,为低矿化度盐湖;卤水中 LiCl品位 434.10mg/L,达到工业品位, LiCl资源量 130.13×104t,资源量达到大型矿床规模;泽错盐湖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有: 1)岩浆岩; 2)水热活动强烈的深大断裂附近的地下深部物质; 3)湖盆第四纪沉积物内的地表物质。泽错盐湖低矿化度成因是湖区所处的气候条件、水盐均衡状态失衡及地貌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为盐湖锂矿成矿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有助于丰富盐湖锂矿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