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三维地层建模过程中,一些复杂的地质构造(如倒转褶皱)往往需要人工干预才能生成正确的模型。针对地质体的特点,提出一种三棱柱模型的改进算法,将核心序列优先等方法运用于建模过程,同时运用虚拟钻孔柱的方法处理尖灭,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较好地实现了对复杂地层倒转现象的模拟。  相似文献   

2.
研究区属泽拉夫尚-阿莱伊斯结构带,在赫尔岑大向斜形成周期时由南天山褶皱系演化而来,与其相邻的泽拉夫尚-突厥斯坦结构层系带是它的边界,泽拉夫尚-突厥斯坦结构层系带有几条明显的最初期的演化线,本区域位于塔吉克斯坦著名的多金属贵金属成矿省。本文对研究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进行深入分析,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矿区位于康滇地轴中南段米易穹断束,该区位于黑箐倒转向斜之南东段之南西翼。矿区为一单斜构造,区内断裂较为发育,大小断裂共计8条。与铜矿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有硅化、白云石化、蛇纹石化、绢云母化及重结晶、褪色现象。铜矿体赋存于落雪组地层中的石英白云石大理岩和白云石大理岩中,主要受层间滑动带控制,呈层状、似层状和不连续的透镜状产出。矿床的富集与构造关系比较密切,矿体多富集于含矿层下部。研究结果为其后的地质勘查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苏尼特右旗布图木吉大地构造属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二连坳陷南缘。矿体赋存在下古生界温都尔庙群汗白庙岩组第一岩段地层中,褐铁矿化绢云绿泥石片岩、绢云绿泥石片岩是矿体的直接围岩。形成工业价值的矿体共有四条,属于受同一层位控制的铁矿体。该矿床属于区域变质性深海相泥硅质含铁沉积型铁矿。  相似文献   

5.
矿山梁构造位于广元的西南,是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北段的典型冲断前锋构造之一,也是当前川西地区油气勘探的重点构造之一。地质结构复杂,地表构造褶皱强烈、断层发育,地层倾角大。深化矿山梁地面构造特征研究,对进一步在龙门山北段地区山前带中寻找新的有利勘探区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黑山煤田区域构造背景和勘查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构造运动对煤层赋存的控制作用,并以三种控煤构造组合形式揭示了本区的基本赋煤规律。聚煤期同沉积构造控制着含煤性在空间上的变化;印支期NWW向褶皱对煤层的赋存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喜山晚期张性和走滑断层,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并控制了煤田东、西部残留煤系的埋藏深度。逆冲——褶皱和断裂——单斜式控煤构造组合中,逆断层上盘煤层抬升而利于勘查开采,但规模有限;褶皱——断裂式控煤构造组合中,复式向斜之次级背斜区,煤系上覆地层受剥蚀,煤层埋藏较浅,为主要的有利勘查区。  相似文献   

7.
矿区位于粤桂交界云开大山东北部,区域上属郴县—怀集断层构造带之西南段与六堡—夏郢基底复式褶皱构造带东南段相交部位,构造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是粤西北与桂东北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本文以野外地质勘查为基础,结合矿区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分析其成矿地质条件,初步认为本矿区金多金属矿属于岩浆热液成因的中温热液金矿床,具有寻找中型以上金矿床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矿区位于雷公山复式背斜西翼,野记断裂带旁侧。褶皱平缓开阔,呈长条状构造线大都呈南北向、北北东向,与褶皱相伴生的南北向、北北东向断裂极为发育,大多是压性、扭性断裂,它们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区内铅、锌、汞、金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产的分布规律。本文对矿区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结构、构造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对矿区以后的地质勘查及生产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霞岚钒钛磁铁矿矿床处于华南褶皱系南缘,武夷隆起与永梅拗陷带交接部位,区内地层较齐全,除缺失奥陶—志留系之外,自震旦系至白垩系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通过对区内地层、构造、侵入岩等地质特征多角度分析,霞岚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晚期原地分异型钒钛磁铁矿床。  相似文献   

10.
桑日则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喜马拉雅板块拉轨岗日被动陆缘盆地,羊卓雍-拿日雍复式向斜东南端,日当大断裂西南侧,属喜马拉雅地层区之拉轨岗日地层分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好,资源潜力大。本文对研究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床成因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对找矿标志进行总结,对研究区以后的地质勘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龙门县某地热田区域上佛岗—丰良深大断裂带与河源深断裂带裂带之间,区内构造发育,周围花岗岩体大面积出露,周围分布多处热泉点。通过对断裂、褶皱构造、地层岩性、花岗岩体分布地质特征及地形地貌等特征的分析,认为龙门县某地热田的形成成因与包含碳酸盐岩地层的短轴背斜及相关断裂构造有关,这也为今后该地区下一步水热型地热田的寻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白山铁矿属于典型的岩体控矿,磁铁矿体赋存于晚石炭世基性侵入岩体中,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较强,岩浆沿着断层运移或在虚脱部位岩体侵位以及在一些与大断层伴生多级小断裂的某些部位极易聚积成矿[1],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白山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通过分析矿区岩浆岩、脉岩、断层、褶皱的产状及产出特征和变化情况,以期对矿区后续的找矿工作做出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刘永团  许磊 《西部资源》2013,(2):123-124
大青山铁矿矿体赋存于太古代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地层中,为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条带状硅铁建造型铁矿床,该类铁矿在我国有"鞍山式"铁矿之称。对于"鞍山式"铁矿成因的研究,中、外地质工作者做了许多工作,形成一致看法,即为沉积变质铁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为磁铁石英岩,细粒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绿泥石、碳酸盐等。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国内外地质工作者在额济纳旗地区进行地质找矿工作和综合研究,虽说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也找到了一些各种类型的大小矿床,但由于额济纳旗属于北山成矿带的重要成矿区带,重复对额济纳旗地区区域及各类矿床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特征的分析非常有必要,本文着重研究黑鹰山铁矿和小狐狸山钼矿的构造、地层、岩浆岩及矿化蚀变方面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龙窝煤矿的地质构造,研究其演化历史,探讨构造发育对煤矿开采的影响。综合研究发现区内发育褶皱1条(龙窝向斜)和断层7条。研究区的构造演化是在黔中隆起的基础上经过燕山期NW-SE向挤压形成了先期的龙窝向斜及逆断层F_3和F_7,后期构造反转发生伸展作用形成了正断层F_1、F_2、F_4、F_5和F_6。区内构造的发育,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还导致矿区的开采技术条件变得复杂,对矿区的煤炭资源开发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家沟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与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交接的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内,区内主要构造形态断层呈北北东向,褶皱的主要形态为东西向。矿区及附近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长兴(大隆)组,三叠系下统夜郎组、茅草铺组。主要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可采煤层为K1、K2、K3煤层,可采煤层赋存于煤系地层中下部。煤系地层很少受F1断层影响,煤系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不大,矿区求获的煤炭333+334?资源量总计6251万吨。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与开采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张兴奇 《西部资源》2014,(1):208-209
阳东县矿床多与燕山运动,尤其是晚期岩浆频繁活动有关,形成了多种次生矿床,使其种类较多、分布较广。牛屎坑铅锌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粤西坳陷带上,东坑断裂南段,温泉向斜以北,温泉断裂的北西,主要构造方向为近南北向、北东向及次一级的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是区内主要的控矿断裂,次一级的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是区内主要的容矿断裂。据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分析,牛屎坑铅锌矿属中低温热液脉状充填型矿床。文章通过探讨,剖析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旨在寻找隐伏矿体、扩大找矿远景,为矿区进一步寻找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杜秀兵 《西部资源》2013,(2):119-120
宗陶来矿区位于天山地槽褶皱系,北山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沙拉扎山隆起(Ⅲ级构造单元)的北部,铁矿体赋存于石炭系上统阿木山组中接触交代型矽卡岩中,区内断裂构造、岩浆岩发育、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为本区主要容矿构造,华力西中晚期侵入活动及中高温热液是形成宗陶来矽卡岩型磁铁矿床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9.
铁矿是国内非常重要的矿产类型资源,地质特征等通常也会影响铁矿的形成和品位。本文在简要叙述了坪山铁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从构造、含矿层位、矿石类型、成因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的成矿条件并提出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苏迪尔台和通特金矿区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阿拉善台隆吉兰泰断陷内,区域内总体构造是受深大断裂控制的基底断块和形成于其上的褶皱和各级断裂。本文对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地质、矿体围岩和夹石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床成因、矿床赋存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对找矿标志进行总结研究,对矿区下一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