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是经过对伊犁地区蒙其古尔至洪海沟地区地浸工艺钻孔施工各项数据及地层总结给出此地区钻头选用及钻进参数选择分析,伊犁盆地地浸工艺钻孔自几十米至700多米深度不等,近几年随着开采的加大,生产井深度逐步扩展到600 m以上,成井中地表覆盖砾石多,中段第三系泥岩较多、进尺慢、泥包现象严重,矿层砂岩段石英含量高、憋车严重造成钻进效率改观不明显,为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施工中优选钻头类型、喷嘴搭配、合理使用钻具级配、分地层调整钻压、泵量等措施来提高钻进效率,缩短施工周期,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博和铜多金属矿区内褶皱、断裂较为发育。粉砂质泥岩、灰色砂砾岩夹泥质灰岩,岩石成岩不好,呈半固结状态,并夹有1~3条破碎蚀变带,胶结性差。钻孔施工中孔内坍塌、掉块、缩径、憋泵、抱钻、断钻等钻探难题频繁出现,给钻探施工带来诸多困难。通过改善冲洗液配方、采用Q系列钻具跟管钻进工艺、多级套管护壁、使用金刚石复合片钻头等技术措施,保证该项目大厚度破碎地层钻探施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也是当前国际矿床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是金银等贵金属矿的主要来源,浅层低温热液矿床主要包含高硫化、低硫化以及其他类型的矿床,针对不同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其成矿机理也体现较为明显差异性,对此还需依照因地制宜的思路来探明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4.
长螺旋钻机施工CFG桩,即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目前以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超流态混凝土压灌)成桩为主要工艺方法,该工法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以及对噪声或泥浆污染要求严格的场地。  相似文献   

5.
位于北京西南57km的牛口峪水库建于奥陶系喀斯特化石灰岩之上。沿着区域性断层强烈的喀斯特作用使得水库发生严重渗漏,并污染了地下水体。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对水库渗漏的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1.牛口峪水库地区石灰岩含水体的特征主要受到牛口峪坡立谷演化过程的控制。地表下5—10m是喀斯特强烈发育带,但是充填在喀斯特裂隙中的红粘土降低了石灰岩含水体的导水性和储水能力。深于地表以下10m处,主要为裂隙含水体。石灰岩中的溶蚀裂隙和小管道沿着F_2断层发育。2.石灰岩含水体中存在着受库水影响较大的浅循环潜水流和深循环裂隙扩散流。3.牛14孔和牛11孔分属于两个水文地质单元,库水向牛11孔方向渗漏的可能性很小。4.库水主要通过表层灰岩体结构遭受破坏的石灰岩裂隙进行渗漏。最主要的渗漏带是牛14孔—牛10孔—马刨泉带,其次是水库—牛7孔—马刨泉带和四副坝坝基渗漏。主坝坝基深层石灰岩体中的渗漏是存在的,但不严重。  相似文献   

6.
地震地质条件是决定一个煤田开展地震勘探工作的客观条件,通常可分为表、浅部条件和深部条件。表、浅部地震地质条件是指地表及一定深度的地质和地貌特征,它主要影响地震勘探的施工效率、激发、传播和接收条件以及勘探效果。本文以同一煤田的两个工区为例,论述了不同表、浅部地震地质条件对地震勘探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竹山背—章车水地段稀土矿矿体赋存于印支期第二阶段粗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龙华山岩体)风化壳中,岩体风化壳的第二层全风化带和第三层半风化带是本区稀土矿的主要控矿层位;内生作用和外生作用共同结果是该区稀土矿的成矿机理,通过2018年施工的25个钻孔大致圈定该区稀土矿体,进而预测该区稀土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老挝-泰国呵叻高原钾盐矿床储量大、品位高、易开发,粗粒岩盐在该钾盐矿床中普遍发育,其对水成盐转化、水体掺杂过程、钾盐富集演化等沉积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然而,关于其成因至今仍未有详细报道。利用岩石学、显微岩相学和沉积学方法对呵叻高原西南部暖颂县钾盐矿床钻孔岩芯第一沉积旋回粗粒岩盐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粗粒岩盐主要有 3种成因,浅水环境中蒸发浓缩阶段原生生长,浅水环境中干盐湖阶段胶结生长,埋藏环境中孔隙卤水重结晶生长;(2)根据粗粒岩盐的成因、沉积规律和钻孔岩性特征可将马哈萨拉堪组下盐层沉积演化划为 5个沉积阶段:岩盐沉积稳定阶段、岩盐沉积过渡阶段、光卤石沉积初期阶段、光卤石沉积稳定阶段和次生岩盐沉积阶段;(3)研究区钾盐矿床整体的沉积环境为浅水。粗粒岩盐在矿层中的赋存特征、成因以及与其它岩相的组合特征共同表明了钾盐在沉积过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淡水稀释和埋藏后的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月19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获悉,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周可法研究员和任崴副研究员申报的自治区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经网上初评、自治区科技计划管理委员会审定、专家可行性论证,最终确定获批立项。"中亚及新疆大型矿床信息识别共享平台联合研发"由周可法研究员承担。新疆生地所与吉尔吉斯斯坦斯坦科学院阿德舍耶夫M M地质研究所合作,主要开展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和构造解译方法、岩矿高光谱特征及光谱库构建和多元示矿信息提取方法研究,旨在建立中亚及新疆矿产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地质矿产数字图书馆,实现中亚大型矿床信息识别共享与在线应用,同时开展地  相似文献   

10.
基于曹娥江下游星一村钻孔(XYC)1717个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探讨钱塘江南岸地区全新世沉积环境记录。初步结论如下:①基于粒度组成,XYC孔沉积物分为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粘土质粉砂等4种岩性,自下而上分为9个单元,组成多个粒度粗细变化旋回。其中,第1、4两层为粉砂质砂,砂含量高于粉砂,粘粒含量10%~15%,分选差,动力条件复杂;第3、5两层属砂质粉砂,粉砂为主但含量不超过70%,砂含量20%以上,粘粒含量低;第2、7、9三层为粉砂,粉砂含量超过70%,粘粒、砂含量均低于20%;第6、8两层为粘土质粉砂,粉砂含量高于70%,粘粒含量20%以上。②基于C-M图最大搬运动能和平均搬运动能强弱及其变化幅度分析,初步识别出4种沉积相,自下而上依次为河流相、潮坪相、浅海相、湖沼相。第1、2两层为高能且不稳定的水动力搬运环境,属河流相沉积;第3~7层,最大搬运动能减弱,搬运动力与上虞近海滩涂样品SYTT相似,为潮坪相沉积;第8~9层,搬运动能低且变幅小,属低能静水沉积环境;第8层下段为浅海相,该层上段至第9层为湖沼相。③粒度纵向变化表明,粘粒含量自下而上波动增加;砂含量自下而上波动减少,平均粒径向上变细、分选性向上变好。XYC孔记录了该地区9690~5131 cal.a BP时段海面上升,达到高海面继而又海退的过程。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探索钱塘江流域的古环境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北干旱区湖泊沉积物存在磁性矿物种类复杂和磁化率普遍偏低等问题,使得利用环境磁学手段重建古环境、古气候的方法受到了限制。选择新疆博斯腾湖BST12B钻孔顶部岩芯(深度0~2.5 m)不同沉积相的代表性样品,进行载磁性矿物富集,并将原样品和富集获得的样品分别做XRD(X荧光衍射)岩石矿物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湖相样品中均有黄铁矿和磁铁矿检出,而没有磁黄铁矿和针铁矿检出,说明博斯腾湖全新世湖相沉积物的主要磁性矿物是磁铁矿,并含有少量黄铁矿;富集获得的样品中粘土矿物(如绿泥石等)含量明显增加,石英、长石和方解石含量降低,富集后的残留样品的磁化率大幅度降低,说明粘土矿物对干旱区湖泊沉积物的磁学贡献不容忽视。结合沉积物粒度、色度、硫元素含量以及沉积物磁性矿物的组合特征推断,黄铁矿可以作为湖泊高水位的指示矿物种类,因而具有重建湖泊古水位变化的潜力,并应用到博斯腾湖的全新世湖泊环境重建,发现博斯腾湖BST12B钻孔位置早全新世为接近氧化环境的浅湖相环境,而中晚全新世为深湖相沉积环境并存在一个浅水的湖滨相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说明,利用载磁性矿物富集的方法对干旱区湖泊沉积物中所含磁性矿物进行富集后检测是开展干旱区湖泊环境磁学研究的可行手段,对研究湖泊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北干旱区湖泊沉积物存在磁性矿物种类复杂和磁化率普遍偏低等问题,使得利用环境磁学手段重建古环境、古气候的方法受到了限制。选择新疆博斯腾湖BST12B钻孔顶部岩芯(深度0~2.5 m)不同沉积相的代表性样品,进行载磁性矿物富集,并将原样品和富集获得的样品分别做XRD(X荧光衍射)岩石矿物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湖相样品中均有黄铁矿和磁铁矿检出,而没有磁黄铁矿和针铁矿检出,说明博斯腾湖全新世湖相沉积物的主要磁性矿物是磁铁矿,并含有少量黄铁矿;富集获得的样品中粘土矿物(如绿泥石等)含量明显增加,石英、长石和方解石含量降低,富集后的残留样品的磁化率大幅度降低,说明粘土矿物对干旱区湖泊沉积物的磁学贡献不容忽视。结合沉积物粒度、色度、硫元素含量以及沉积物磁性矿物的组合特征推断,黄铁矿可以作为湖泊高水位的指示矿物种类,因而具有重建湖泊古水位变化的潜力,并应用到博斯腾湖的全新世湖泊环境重建,发现博斯腾湖BST12B钻孔位置早全新世为接近氧化环境的浅湖相环境,而中晚全新世为深湖相沉积环境并存在一个浅水的湖滨相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说明,利用载磁性矿物富集的方法对干旱区湖泊沉积物中所含磁性矿物进行富集后检测是开展干旱区湖泊环境磁学研究的可行手段,对研究湖泊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综合机械化开采铝土矿是通过探索使用煤矿开采工艺开采铝土矿所提出的大规模开采方法,贵州省务川县瓦厂坪铝土矿(山)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铝土矿在我国有色金属矿山中尚属首次应用,通过前期开采的情况来看,该工艺相对传统采矿方法有优势,也有弊端。优势主要体现在开采效率高、节省开采成本、安全保障程度高;劣势主要表现为受矿体附近小断层、岩溶、矿体厚度变化、顶底板岩层起伏、无矿天窗的影响,限制了该工艺采矿的连续性,增加了开采成本。笔者在系统分析限制综合机械化开采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矿体地质体征以及钻孔、井下开采揭露的地质现象,对后续生产勘探提出了合理建议,以便于发挥综合机械化开采铝土矿的优势,对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在同类型铝土矿的开采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务正道地区其他铝土矿山开采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沉积物硼(B)同位素组成可以反映其地质成因及经历的地质过程,因此在许多领域的研究中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位于柴达木盆地碱山背斜顶部的SG-1b钻孔沉积物(7.3~1.6 Ma)水溶组分的B同位素研究,发现钻孔沉积物B含量在38.55~172.3μg/g之间,平均含量为87.6μg/g;δ~(11)B值的变化范围在3.61‰~16.26‰之间,平均值为10.65‰,B含量与δ~(11)B值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受到碱山背斜构造隆升以及晚新生代以来气候干旱化的影响,柴西古湖逐渐咸化萎缩,沉积环境以及碳酸盐含量、粘土矿物含量及其矿物组合等也在发生变化,B含量和δ~(11)B值自钻孔底部向上的逐步增加以及后期的急剧增加,与水溶离子含量以及矿物和粒度等的变化一致,这说明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以来湖泊沉积物的B含量和δ~(11)B值可以很好地反映研究区气候和湖水的演化过程,共同指示了研究区自7.3 Ma以来气候的持续干旱化和湖水盐度的逐步增加,以及3.3Ma以来干旱化和湖水浓缩过程的加剧。  相似文献   

15.
水库库岸失稳对水库安全运行有重大影响。采用土工试验和干湿循环试验,结合数值计算及理论分析,研究红土型库岸边坡倾角和库水位升降与库岸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一定初始干密度条件下,红土抗剪强度随水位升降循环次数增加而非线性减小,且在水位升降循环约10次时趋于稳定。(2)在一定水位升降速率、升降幅度和升降循环次数条件下,红土型库岸稳定安全系数随库岸边坡倾角的增加总体上呈减小的趋势,且在边坡倾角为50°左右存在稳定安全系数极小值。(3)在一定水位升降循环次数条件下,水位上升到坡高的60%左右为上升阶段的相对危险区域,且水位上升速率对库岸稳定安全系数影响很小;水位下降至坡高的70%左右为库水位下降阶段的相对危险区域,且水位下降速率越大,库岸稳定安全系数越小。(4)针对一定初始干密度,库岸稳定安全系数先随水位升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但在水位升降循环次数约10次后逐渐趋于稳定。库岸岩土体性质及库岸边坡倾角、水位变化都会对库岸稳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基础工程建设飞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房屋等深基坑不断增多,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成为更重要的一项内容,深基坑设计又是深基坑支护的重点和难点。与其他工程设计相比,深基坑支护设计具有形成影响因素多、周边环境复杂、变形控制要求高等特点。深基坑支护设计要充分考虑支护体系变形与受保护对象安全的关系,应尽可能地把影响因素融入深基坑支护设计里,保证工程安全。本篇文章将针对贵阳某深基坑设计及后期施工结果、重点及难点等对深基坑支护设计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中甸纳帕海湖泊沉积物的磁化率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研究区母岩特性,搬运距离和搬运营力决定了磁性矿物主要赋存在砂砾级颗粒中,纳帕海潮泊沉积物的磁化率与颗粒粒径,沉积相和有机质含量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滨浅湖环境中砂砾级颗粒含量增加以及波浪淘洗对磁性矿物的富集作用,磁化率较高;浅湖环境中粉砂增多,砂减少,磁化率较之滨浅湖有所降低,在低能的半深湖/深湖环境中,由于缺乏磁性矿物的输入,磁化率再次降低,有机质含量很高的湖岸湖环境由于有机质的稀释作用磁化率值最低,磁化率等环境替代指标以及和北半球气候变化阶段,深海氧同位素阶段的对比,将纳帕海近6ka年来划分成6个主要的环境演化阶段,32kaB.P.(14.99m)和15kaB.P.(6.06m)分别是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转折点,32-15ka B.P.期间出现的高湖面表明,虽然大气温度下降但有效湿度增加,全新世湖泊的急剧萎缩预示在大气温度增加的同时有效湿度降低,暖偏于构成了研究区全新世气候演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区域多元成矿信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现的超大型铜矿之一。作为超大型铜矿,进一步认识其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为该区寻找和研究该类型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阐述该矿田区域地质特征,并探讨和分析成矿地质信息、物化探信息和遥感信息等多元成矿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分析结果和野外地质调查依据,提出该研究区区域成矿特征的几点认识:(1)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经历过拉张、汇聚、碰撞-固结、陆内堆积和弛张作用等形成过程,其成矿主要与汇聚阶段的俯冲-碰撞作用有关;(2)大型基底构造(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其衍生的线型次级构造或火山机构有重要的控制作用;(3)与矿田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成因联系的区域型地质建造(早石炭世的陆源碎屑建造和晚石炭世的复理石及基-中-酸性火山岩建造)以及大规模的花岗岩链派生的浅成侵入岩对成矿有利;(4)具有表示区域性地质特征(区域性深大断裂、板块边缘岛弧等)的重力梯度带,重、磁场等值线形态的扭曲或线性的重、磁异常带反映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是找矿远景区;(5)大规模高背景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区的存在(以Cu为主、伴有Ag、Au、Mo、Cr、Ni、Co、Zn、W、Pb元素组合的高背景和异常区)提供成矿物质背景信息;(6)遥感信息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古火山机构、浅隐伏侵入岩体及区域构造格局等控矿因素特征。基于多元信息分析的成矿特征认识对该区进一步寻找和研究该类型矿床有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和创新,建筑行业施工质量、施工效率大幅提升,岩土工程也不断增加。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设计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对于岩土工程整体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特点做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深基坑支护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工程测量是工程施工的一个关键环节,为后续施工提供的依据决定着施工的整体质量、效率以及实际收益。而深基坑变形观测则是工程测量的主要手段之一,为达成施工目标,我们有必要对其应用展开分析。特别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的趋势下,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更要对深基坑变形观测的方法展开讨论,与行业同人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