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径尾岩体稀土含量(REO)0.022%~0.091%,平均0.038%,略高于广东省燕山三期侵入岩的稀土元素丰度(327.63ppm)。岩体风化强烈,形成1m~30m风化壳,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赋存于风化壳中。  相似文献   

2.
稀土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有"工业维生素"之称,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和军工领域。我国稀土矿藏丰富,资源储量世界第一,其中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重要的稀土矿床类型。八尺稀土矿主要赋存于燕山三期中细粒花岗岩(桂坑岩体)风化壳中,少部分(斋公坪区段)稀土矿赋存于白垩系上统叶塘组熔结凝灰岩风化壳中,属花岗岩、熔结凝灰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其中以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石为本矿主要矿石类型。  相似文献   

3.
蔡光龙 《西部资源》2023,(3):155-157
高家金多金属矿地处江西东乡地区,属江南地块与华夏地块结合处,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良好。为了解该区第四系及其他覆盖层下是否存在与金多金属矿体相关的隐伏岩体(磁性矿体),在此处开展高精度磁测与激电测量勘查工作。勘查结果显示,东乡金多金属矿勘查区中酸性岩体可能是虎圩石英闪长玢岩体的西延部分,主体赋存部位对应于勘查区磁异常产出地。区内地质体电异常(视极化率)规模虽小但强度较大,分布较广,周边已有矿山所见矿体及黄铁矿化与该岩体关系密切,综合分析勘查区周边已知矿(矿化)体成因及赋存部位,定性认为该区磁异常附近磁场梯度带、北东部近南北向视电阻率梯度带及局部视极化率异常分布区应为勘查区找矿远景部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九嶷山锡多金属矿田基本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区内锡多金属矿体主要产于九嶷山复式花岗岩体的西段,沿接触带赋存或直接产于岩体之中。阐述了矿体分布规律,分析了赋矿花岗岩特征、断裂构造、褶皱和岩体构造对矿体形成、演化与就位的制约关系。认为成矿作用主要与中侏罗世—晚侏罗世的花岗质岩浆活动相关,并探讨了九嶷山岩体和锡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机制及该区锡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水南湾铜多金属矿区位于鄂东南阳新岩体西北段东部北缘接触带,矿体赋存于接触带矽卡岩和内接触带蚀变岩体中。本文通过分析矿体及围岩的蚀变特征和矿化特征认为,矿床形成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阳新岩体的石英正长闪长岩,寻找铜多金属矿的最有利部位为岩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最直接找矿标志为矽卡岩化,次为硅化。类比鄂东南周边矿山,本文认为水南湾矿区接触带附近发现的铜多金属矿体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规模,矿区兼具寻找碳酸盐岩捕掳体含矿带及探索斑岩型铜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额济纳旗辉森乌拉金矿产于华力西晚期二长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之二叠系上统哈尔苏海组地层。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严格受岩体和地层特定层位控制。矿体为华力西中晚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激电异常显示为低阻高极化特征,化探异常以Au、W为主,元素异常强度高,为矿致异常。  相似文献   

7.
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苏木境内,通过对呼扎盖吐斑岩型钼矿床的发现并总结成矿特征,为该地区地质找矿提供了新的找矿思路,燕山早期岩体侵入对金属成矿起到了关键因素.矿体主要受岩体所控制,岩体内金属矿化单一,深部矿化比较富集,为该区下步找矿提供了方向,该矿床有望成为大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8.
罕达盖铁铜矿床是近几年内蒙古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中新发现的一个小型铁铜矿床。矿床产于石炭纪石英二长闪长岩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地层外接触带的矽卡岩中,矿体的形态及空间分布受接触带控制,矿体的产状随着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及矽卡岩总体产状的变化而改变,属典型的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本文通过对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物化探异常特征及矿体的特征进行研究,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并对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对今后矿区及其外围的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施墩铁矿位于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160°方向,平距约6km,行政区划隶属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管辖。三叠系中统徐家山组为矿区主要铁矿含矿层位,岩体为成矿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来源,是主要的成矿母岩。岩体接触带的凹陷构造与成矿关系密切,主要矿体受岩体接触带凹陷构造控制明显,矿体形态呈似层状、透镜状及不规则状。矿化蚀变主要为钠长石化和碳酸盐化等,蚀变越强烈,与铁矿化关系越密切。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综合归类为Ⅲ-4类型。  相似文献   

10.
额济纳旗乌珠尔嘎顺铁矿位于中奥陶统咸水湖群火山岩组与石炭纪二长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矿体总体产状和接触带产状一致,赋存于接触带上的石榴石矽卡岩体及其附近二长花岗岩体中。石炭纪二长花岗岩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物源,北东向的断裂构造为成矿热液提供了通道。本文是在分析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其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白乃庙铜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温都尔庙加里东增生带铜多金属成矿带。矿床包括南北两个矿带,南矿带矿体产于白乃庙组绿片岩中;北矿带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其成矿作用复杂,矿床成因争议较大。本文在详细地质工作基础上,将该矿床的特征与经典矿床模式进行对比,认为白乃庙铜矿床应属于斑岩型矿床,深部岩体具有巨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广东平安镇幅区内的矿产主要沿金坑—龙岭下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分布,该带中已发现金坑、陶锡湖、圆盘背等十几处铅锌多金属矿点,分布较密集,均赋存于岩体与中上侏罗统地层的内外接触带中。区域动力变质带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及规模,而糜棱岩化带是矿化集中区域。  相似文献   

13.
金斗坡金矿位于扬子板块北缘,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白水江-白河褶皱束东段的牛山穹隆构造北翼,矿区构造线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金矿体受RF3及RF3-1脆-韧性剪切带控制,剪切带内发育顺层掩卧、尖棱褶皱、黑色断层泥,硫化物。岩石的显微组构也反映主要蚀变矿物的变质作用与金成矿具有相关性。韧性剪切带控制了金矿化带的时空展布和矿化类型,且在合适的位置富集成矿且矿体附近(几米至十几米)存在一条韧性构造带或炭化带。进而总结了该区5条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李学源  姜惠  李文圣 《西部资源》2013,(1):150-152,161
架子山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中段西坡,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镇,位于著名的贺根山缝合线附近,属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区,地处大兴安岭中段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Ⅲ级成矿带。架子山矿区银钼矿体赋存在侏罗纪钾长花岗岩与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安山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尤以内接触带一侧矿化更发育,均为隐伏矿体。矿体形态受接触带起伏控制,呈似层状,矿化类型为细粒浸染状、网脉浸染状及细脉状。钼矿化与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等蚀变关系密切,尤其在硅化(网脉、细脉)较强的地段和裂隙发育地段易形成富矿体。侏罗纪钾长花岗岩与钼矿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期岩体既为成矿母岩,又为赋矿岩体。同时矿体受岩体与地层内部的构造裂隙系统控制,构造裂隙为矿体的赋存提供了良好的储矿空间,故构造+岩性为钼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粤西北地区处于国家重点攻关的南岭东西向成矿带与郴怀北北东向成矿带的交汇部位。通过对粤西北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分析总结了区域铀成矿规律。分析表明该区具有对铀成矿十分有利的地质条件,在花岗岩体内、岩体外接触带、灰岩砂岩层间破碎带等均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胶东地区金矿密集区主要分布在招远莱州成矿带,留村金矿即分布在招远莱州成矿带南侧区域上,属于石英脉型金矿床,规模为小型,主要在古老岩体间构造破碎带中发育,区内的断裂(NE向)对矿体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近年来,随着地质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发现该矿的深部有多个隐伏矿体。文中对该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综合研究认为矿床的中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索纳嘎银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矿床,矿体赋存于早白垩世斑状细粒花岗岩体与下侏罗统红旗组地层接触带。主矿体1条,即1号矿体。矿体受NEE走向平行裂隙控制,矿化类型为交代——充填型。矿体切穿红旗组地层和斑状细粒花岗岩体,倾角较陡。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走向NEE,倾向北西,倾角45°~70°,矿体向南西方向侧伏,侧伏角55°。矿化富集规律为:岩体接触带凹陷部位矿化富集,控矿裂隙延走向凹陷部位矿化富集,控矿裂隙倾角由缓变陡的部位矿化富集。根据矿体产状规律及矿化富集特征推测,矿区西南方向(8线以西)深部(海拔400米以下)是深部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8.
拱王山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及其环境和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风化壳的化学、粘粒矿物及磁化率等实验分析表明 ,云南东川拱王山地区碳酸盐岩风化壳的红土化程度较低 ,处于Ca、Mg淋失阶段的后期或SiO2 淋失、Fe、Mn富积的早期。该地区风化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与现代环境的不相容性。它们是在古风化壳基础上发育的继承性风化壳。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前剥蚀面上 ,风化壳红土化程度的差异 ,是不同时期风化作用的产物。除山顶残留古夷平面上的风化壳之外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 ,风化壳的风化程度存在逐渐增强的趋势 ,这一现象反映了该区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特征。  相似文献   

19.
布敦花矿区内矿床类型有热液脉状类型和细脉浸染型(斑岩型)两类。热液脉状矿床分布于布敦花岩浆杂岩体北侧外带孔雀山矿段,赋矿围岩主要为角岩化的变质砂岩、板岩、黑云母角岩以及闪长玢岩等。矿体以不规则弯曲的脉状为主,在大脉旁侧围岩中有广泛的网脉状矿化。矿脉自南向北近于左列雁行排列。斑岩型矿床赋存于布敦花岩浆杂岩体南翼内带金鸡岭矿段,矿化面积较大,矿化分散,矿石品位相对较低(Cu一般在0.2%-0.7%),矿体埋深通常在250-300 m。主矿体赋存于隐伏的斜长花岗斑岩岩体顶部起伏界面之外接触带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及中侏罗统万宝组地层内,矿化受斜长花岗斑岩形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天然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由于爆破动力作用破坏了原岩的完整性,造成边坡岩体发生局部或整体层裂而形成边坡岩体松动带,使岩体的自稳能力降低(边坡抗滑力减小),甚至可能导致路堑滑坡或坍塌.而目前在边坡设计中没有考虑由于开挖爆破地震效应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从而造成个别边坡在开挖过程中或施工完成后产生滑动.通过现场爆破地震效应试验,根据应力波在岩体中的传播规律和运动规律,得出岩体内质点振动加速度和不同部位岩体平均加速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效果,给出了水平和垂直方向振动加速度作用下边坡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了实例验证,从而为边坡稳定性设计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