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地下水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地下水年开采量已超过1000亿m^3,约占全国总供水量的1/5。全国有400多个城市开采利用地下水,部分城市地下水几乎是唯一的供水水源。地下水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复杂条件下地下水磁共振探测与灾害水源探查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是一种直接非侵害性探测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新方法,与传统地球物理探测地下水方法相比,具有高分辨力、高效率、信息量丰富和解唯一等优点。近年来地下水磁共振探测技术发展迅速,不仅用于缺水地区的地下水勘查,还在地下灾害水源(由于地下水引起的灾害如堤坝渗漏、隧道/矿井水害、滑坡、海水入侵等)的探测预警中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综述了复杂条件下地下水磁共振探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强电磁干扰环境的自适应噪声压制、地下小水体的2D/3D磁共振探测、复杂条件的数据处理与反演、针对喀斯特地貌等地质环境的地下水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合探测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磁共振技术用于滑坡、海水入侵和隧道涌水等灾害水源探查的探索性研究示例,展望了地下水磁共振探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南方岩溶地下水面源污染风险评价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发育分布了约80万km2的碳酸盐岩地层、3 620个岩溶地下水系统,赋存了1 806×108 m3/a岩溶水资源,为南方69个城市约5 000万城市居民及8 000多万农村人口提供了供水水源。但是岩溶水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污染,而农业面污染源对岩溶水所产生的污染已经远远超过非面源污染,威胁着岩溶地区供水安全。岩溶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研究意义重大。作者在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南方岩溶水特点、污染类型及污染途径等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实验研究结果总结了岩溶地下水污染的防护能力,提出了污染风险识别、污染概率估算、污染风险评价与防控的理论方法,并以贵阳为例,对岩溶地下水面源污染风险进行了评价,针对岩溶地下水面源污染特点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4.
沿海地区地下水化学条件复杂,为查明地下水水质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GWHP)的危害,对危害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江苏省盐城地区潜水和第Ⅰ承压水的水化学分析,确定主要离子来源以及成因作用,重点分析了Mg2+、Ca2+、Fe2+的危害性,最终利用水文地球化学软件PHREEQC计算饱和指数Is,分析了地下水越流混合作用、地下水回灌叠加对地下水源热泵的潜在危害。结果表明:盐城地区地下水TDS(溶解性总固体)质量浓度高,硬度高,Na+、Mg2+、Ca2+、Fe2+、HCO3-、Cl-是主要质量浓度异常的离子;潜水ρ(TDS)为180.42~4 497.00 mg/L,ρ(Na+)、ρ(Mg2+)、ρ(Ca2+)分别为278.16、72.91、72.74 mg/L,ρ(HCO3  相似文献   

5.
钱惠康  王滇红 《地下水》1996,18(3):136-138
乡镇供水工程是乡镇重要基础设施,正确选择水源是发展乡镇供水至关重要的问题。水源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兴建供水工程的形式和投资,深层地下水作为首选水源,不仅可确保饮用安全卫生水,而且能够提高保证率、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其作用十分明显。1 深层地下水是理想的饮用水源 乡镇供水的水源类型可分为地面水(江、河、湖泊、水库)和地下水(浅层和深层)两大类。地下水分成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是地面降水的直接渗水,蕴藏在地下不透水层以上,水质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易遭受地面各种污染源的污染,故水质变化大,稳定性差,一般不宜作为直接饮用水源;深层地下水,亦称承压水,其上下都有隔水层、承压力,有明显的补给区。它的水质比较清洁,但水中矿物质含量较高,溶解氧很少,其水温恒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天津市是我国主要缺水城市之一。1990~2000年地表水年平均用水量16 33×108m3,地下水年平均用水量7 11×108m3,地下水的供水比例约占30%左右。1990~2002年,按全国统一部署,对天津市地下水资源进行了新一轮评价,评价结果是天津市地下水天然资源为18 13×108m3 a,矿化度小于5g L的天然资源为15 75×108m3 a,可开采资源为8 27×108m3 a,其中浅层水2 58×108m3 a,深层水3 56×108m3 a,隐伏岩溶水1 24×108m3 a,山区1 10×108m3 a。天津市地下水开采程度已达90 45%,除蓟县、宝坻、宁河、静海略有盈余,其余各区、县已超采。要解决天津市规划需水量(2010年)56 76×108m3 a的要求,必须采取外调水源、工农业节水和污水回收利用、海水淡化利用、利用坑、塘、洼、淀尽可能拦蓄汛期弃水等措施。天津市每年7×108~8×108m3的地下水资源为多年稳定补给的地下水资源,属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但必须调整开采布局,压缩深层水的开采量,以遏制地面沉降继续发展。在连续干旱年份,为解决城镇生产及生活用水的燃眉之急,保证城市供水安全,建立一种非常规的并有一定开采周期的应急供水水源地,可缓解一部分供水压力。经初步论证,蓟县平原区和宝坻中北部第四系全淡水区及邻近的咸水分布区,有望建成大型集中供水水源地。经勘查,蓟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中回灌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宏亮 《水文》2012,32(3):60-65
近年,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在我国被广泛应用,并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益。但是,回灌问题仍是困扰我国地下水源热泵发展的瓶颈。以唐山市丰润区乡居假日住宅区A4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为例,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方面,对水源热泵系统中地下水回灌能力进行了分析,指出开展地下水源热泵项目时,掌握热源井所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性。探讨了影响地下水回灌能力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热源井成井工艺、回灌井阻塞以及地下水回灌方式。  相似文献   

8.
张秀芳 《城市地质》2002,14(3):40-42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必需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 ,而地下水资源在我国水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地下水分布广、水质好、不易被污染、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程度高 ,已经被广泛地开发利用。在全国总用水量中地下水约占六分之一。在农村 ,全国灌溉面积 7亿多亩 ,其中井灌面积约 1.6 8亿亩 ,占总灌溉面积的 2 4 %。在城市 ,全国有 310个城市开采利用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 ,约占全国城市数的 71%。我国北方干旱 -半干旱地区的许多城市和乡村 ,地下水成为唯一水源。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主要是以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三类为主。其中以孔隙水分…  相似文献   

9.
王凤春  雷迎春 《地下水》1993,15(3):134-135
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地下水已成为主要的供水水源,勿庸置疑,地下水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对于掌握地下水运动规律,及时为工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石家庄地区为例,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汇报,指出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4。特别是我国北方水资源供需矛盾更为紧张,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5。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危机更日趋严重,它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及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地下水资源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的北方地区,地下水成为城市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用水的主要供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