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利伟竟然能在第一次太空飞行中高枕无忧,这一点令许多人佩服。杨利伟的太空睡眠进行了两次,约3个小时,其中半小时进入了熟睡状态。  相似文献   

2.
1981年8月,张福林成为美国宇航局第一位华裔职业宇航员。此后,他7次入太空,出色地完成了各种任务,呆在天上的时间超过了1300小时。太空给予他丰厚的回服:7次获得美国宇航局太空飞行奖章,两获美国宇航局名服务奖章,三获美国宇航局特别服务奖章,1986年,他从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手里接过了自由奖章。不久前,美国的《发现》杂志又授予他行业里声望很高的空间科技创新奖。  相似文献   

3.
曙光号计划     
1970年4月.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地送上太空。在这之前.我国就开始着手载人飞船的研制计划工作.并召开发展载人飞船研制的计划工作会议。钱学森就向中央提出.中国应该搞载人航天而且把中国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并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发展中国航天事业的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上批示同意。  相似文献   

4.
今天早晨5时30分,我与杨利伟的距离是那样近——只有不到1米,我用摄像机记录了他从容的微笑。  相似文献   

5.
谈起航天员的饮食等情况当时的航天员的衣服和饮食部是咱们国家自己制作出来的.1968年成立的那个研究所自行研制出太空衣,太空食品;同时还有饮料的研制,比如食品都考虑了中国人自己的饮食习惯,同时,还要考虑  相似文献   

6.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东风航天城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中国人终于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将中国的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由此踏上中国人期待了千年之久的太空之旅。 至此,浩瀚太空口已经接待了5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张福林、焦立中、卢杰、杨利伟。他们以出色的表现,让自己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人类宇航史册中。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时间3月19日17时11分,载有国际空间站上收集到的科研样本的SpaceX龙飞船驶离国际空间站。龙飞船在5个小时后重入大气层,目前已溅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附近的太平洋水域。龙飞船由美国电动汽车生产商特斯拉总裁马斯克支持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开发。龙飞船一个月前由Space X可回收火箭运送上太空,将超过5400磅(约2450千克)物资送到国  相似文献   

8.
“欢迎到太空来!”“一路平安,愿你成功!”2003年10月15日,当中国第一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遨游时,同在太空的另外两名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向他发出问候与祝福。  相似文献   

9.
宇航员的大小便也是一件复杂的事。早期航天中是用胶布把便袋粘在宇航员的臀部,但这个办法显然不太“安全”。后来,“天空实验室”、“和平号”、航天飞机等航天器上都有了志门的太空厕所分别有不同的小便收集器,大便则是通过马桶的气流抽入一个袋中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0.
太空飞一天,训练已五年。有人说这五年进行的是“魔鬼训练”并不夸张。千挑万选、脱颖而出自不必说,此后长年不懈的身体、心理、专业技能等的训练,造就了中国真正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11.
美国首次进行的太空战演习揭开了太空控制权争夺战的序幕。军事航天测绘也是航天大国争夺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它是在未来战争中夺取信息优势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对美国进行太空战的目的做了简要分析,然后对各航天大国,尤其是美、俄在该领域的主要活动分别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分析,最后针对我国军事航天测绘的现状,就如何加快我国军事航天测绘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神舟”五号飞行第一圈,大约在9点半左右,地面接到杨利伟的报告:“感觉良好”;17时26分,杨利伟又与军委副主席曹刚川同志通了话;约20时,杨利伟与妻子和独生子通话,他对儿子说:“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相似文献   

13.
林登·约翰逊航天中心 (Lynd B.Johnson Space Center) 位于得克萨斯州休斯敦东南35千米的克利尔湖畔。该处原为一个牧场,1961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此建立了载人航天飞行中心。该中心占地656公顷。1973年,为纪念逝世的美国第36任总统林登·约翰逊, 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此命名为林登·约翰逊航天中心。其任务是训练航天员,操纵和设计宇宙飞船,试验航天设备,控制飞行的空间计划和探测太空奥妙,航天中心由研究中心,指挥控制中心,航天员训练中心以及大型展览馆四部分组成。约翰逊航天中心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16日上午10点30分,中国航天员培训基地,老摄影工程师鞠浪手举摄影机,一路,小跑跟随着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专车,拍摄航天英雄胜利返同航天城的镜头,鞠浪流泪了。  相似文献   

15.
信息广场     
<正>高景一号:我商业遥感"国家队"正式出征太空2016年12月28日11时23分,高景一号01组两颗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商业遥感"国家队"正式出征太空,将我国的商业遥感水平带入国际一流的队列。随着我国鼓励商业航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启动了商业遥感"16+4+4+X"系统的建设,是指由16颗0.5米分辨率光学卫星、4颗高端光学卫星、4颗微波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28日13时19分,俄罗斯设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秩序井然。随着一声号令,耸立的火箭喷焰四射,呼啸而起,把“伽利略”系统首颗600公斤的实验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轨道。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近太空平台及主要特点,提出了在近太空平台搭载各类传感器进行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初步设想,分析了它们的测绘性能,认为未来近太空平台摄影测量系统将成为航空和卫星系统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多倍仪定向后会变动的问题,在我单位长期以来常有出现,其现象是:第一天定向好关闭灯到第二天早上开灯作业就会发现高程普遍降底或普遍升高,其数值相当于测标台读数变动0.4~0.8mm。开灯一个多小时以后,高程又  相似文献   

19.
在发射前的16个小时,即14日下午5点3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了一个会议,确定最后的首飞人选。  相似文献   

20.
科技信息     
科技新闻“一箭双星”发射成功  北京时间 2 0 0 2年 5月 15日 9时5 0分 ,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将气象卫星“风云一号D”和我国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一号”一同送入太空预定轨道。“风云一号D”是一颗太阳同步轨道应用气象卫星 ,卫星质量为 95 0kg ,卫星设计寿命 2年 ,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负责使用 ,主要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等。“风云一号D”卫星发射升空后 ,我国有两颗极轨气象卫星同时在太空运行 ,呈双星状态。另外 ,我国还有两颗地球同步轨道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