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ZQZ-CⅡ型自动气象站工作原理,介绍了维修的基本方法,并对典型的故障进行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自动气象站维修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ZQZ-CⅡ型自动气象站工作原理,介绍了维修的基本方法,并对典型的故障进行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ZQZ-CⅡ型自动气象站故障及维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QZ-CⅡ型自动气象站及测报软件虽已趋于完善,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会发生故障以及需要观测员注意的问题.观测人员需要认真学习有关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积累经验,保证自动气象站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4.
根据ZQZ-CⅡ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的显示板的工作原理及维修实际经验,介绍了维修显示板的基本方法及主要芯片的性能,并对典型故障进行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翔 《气象》2004,30(7):56-56
ZQZ-CⅡ型自动气象站陆续投入业务运行,逐步取代大部分人工观测,减轻了测报人员的劳动强度。但是如果对自动站的巡视和维护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故障,便会造成数据失真甚至丢失。  相似文献   

6.
目前,地面遥测(遥感)系统正逐步替代传统的人工气象观测,雷电电磁脉冲对系统的安全运行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本文就如何有效防范雷电灾害,对ZQZ-CⅡ型自动气象站的防雷技术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7.
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与报警系统的研制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各基层气象台站普遍使用的ZQZ-CⅡ型地面气象综合有线遥测系统不具备自动检测及报警功能的缺陷,荆州市气象局科技人员开发了一套基于自动气象站的实时监测与报警系统。指出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简要说明了系统的监测原理,重点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主要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ZQZ-CⅡ型大监自动气象站无法从采集器中下载数据故障进行分析,原因为在更换其它仪器设备电缆时动过数据线。通过利用更换备份用计算机、更换数据传输线路等替换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尽可能多地获得了数据,总结出一套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案,为快速修复类似传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铜仁国家基本气象站更换地温传感器实例,阐述了ZQZ-CⅡ型自动气象站地温场布线技术改造方案及地温传感器更换方法,结果表明:经改造后的地温场布线趋于合理,采用拉线法撤换地温传感器更加易于操作,数据采集传输更加稳定,数据质量更加可靠,同时便于排除故障,不仅最大限度的减小了撤换施工对地温场的破坏,而且具有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之优点,较好地解决了基层气象台站更换地温传感器难度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简述自动气象站发展的基础上,指出原Ⅱ型自动气象站的不足之处,并介绍新型自动气象站。新型自动气象站在结构、数据接口、设备状态监控以及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比Ⅱ型自动气象站具有更加严格的执行标准,是自动气象站发展的新台阶。统一的标准使新型自动气象站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和兼容性,采样频率的提高和多级的数据质量控制使新型自动气象站具有更高的测量性能,能够提供更准确可靠的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1.
向晋良 《浙江气象》2004,25(3):39-42
目前,自动气象站网建设已在浙江省全面开展,采用的设备有江苏无线电研究所生产的ZQZ-II型自动气象站和中国大气科学研究院生产的CAWS600SE型自动气象站.本文主要介绍ZQZ-Ⅱ型自动气象站系统的构造,并对各种气象要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DYYZ-Ⅱ型自动气象站出现的一次气温、地温数据缺测故障,分析了DYYZ-Ⅱ型自动气象站出现测温故障时的故障排除过程与排除思路,为保障技术人员在处理此类故障时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Ⅱ型自动气象站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Ⅱ型自动气象站的原理、结构及性能  相似文献   

14.
自动气象站湿度和雨量传感器工作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Ⅱ型自动气象站湿度、雨量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5.
自动气象站气压、温度和风传感器工作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茂水  李树贵 《山东气象》2002,22(2):48-49,54
简要介绍了Ⅱ型自动气象站气压、温度、风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DYYZⅡ型自动站系统组成和各部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自动气象站的使用和维护技术.  相似文献   

17.
谭虎成 《湖北气象》2002,21(3):36-38
秭归县Ⅱ型自动气象站于1999年10月8日安装守毕,在投入试运行后,与地面气象人工观测同步进行,经过一年多的调试和改进,2001年,Ⅱ型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值已趋于稳定,由于两者各气象要素感应元件和测值原理的差异,造成了观测资料有一定差值,本文通过对2001年1-12月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它们的感应元件和测值原理等方面寻找差值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8.
李莉 《黑龙江气象》2004,(3):22-22,31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与发展,2003年黑龙江省大部分台站都安装了DYYZⅡ型地面气象综合有线遥测仪(Ⅱ型自动气象站),经过半年多的正式使用,在气表审核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改革的需求,在未来的几年里,由中环天仪(天津)气象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DZZ6型自动气象站设备,将逐步取代长春气象仪器厂产的DYYZⅡ型自动气象站设备,成为未来地面气象观测的主导设备。要使新型仪器设备运转正常,完成日常数据的采集,数据准确率能够达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那么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维护显得特别重要。DZZ6型自动站和DYYZⅡ型自动站的一些常规传感器,日常维护的方法大同小异。DZZ6型自动气象站中新增加的三种传感器,CJY-1G型能见度仪、AG2型超声波蒸发器、称重式雨量传感器(DSC2型)的日常维护方法,是值得台站维护人员相互交流学习的。在这里,本文专门针对这三种新增的自动站传感器,初步谈谈自己的维护方法,与各个台站的维护人员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20.
对自动站检定和校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气象探测取代人工观测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一些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已基本实现了探测的自动化。近年来,我国的自动气象站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Ⅱ型有线遥测1999年开始在业务上布点使用,各地建立的中尺度基地,都布设了大量的自动气象站和雨量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