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哈特曼检测所求出的点列图分布,给出适用于天文望远镜的光学传递函数的测量方法;并给出云南天文台1.2m地平式望远镜的光学传递函数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利用二维离散付里叶变换(DFT)进行图象复原的方法。文中给出了一种利用频谱拟合来准确地求得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的方法。在云台CCD系统上进行实际试验的结果表明将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提高了2.75倍,将原来连在一起的双星明显地分开了。最后,文章还对DFT图象复原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斑点图的重心与波前倾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斑点图重心与瞬时波前倾斜的关系,证明了斑点图重心位置与瞬时波前倾斜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无论光瞳孔径是否大于大气相干长度均是成立的.这一结论并未严格受限于近场近似条件,结论的一个重要推论是:用重心对准的位移叠加法对斑点图进行统计后所得到的传递函数就是大气望远镜综合系统的平均短曝光传递函数,该推论对于自适应光学和高分辨率图像重建技术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组成星座的小卫星,分别携带分离的子望远镜和合光成像望远镜,构成Fizeau型光学综合孔径干涉系统,实现高分辨率的面源目标成像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这种光干涉成像系统,由于稀疏度较大,UV覆盖不全,即空间频率采样不连续,表现为系统光学传递函数有零值存在。要克服UV覆盖不全的影响,获得等效的大孔径望远镜成像效果,需要改变子孔径的空间排布,获得不同基线条件下的图像,进行空间频率信息的提取和合成,最后采用逆滤波的方法达到提高图像质量的目的。在分析单子孔径传递函数与系统传递函数关系的基础上,优化子孔径的排布方式,采用不同的频域滤波器将不同基线获得的图像中信噪比高的频率区域提取出来进行合成,再变换到空域并进行逆滤波处理,得到改善的合成图像。仿真结果显示,当得到的干涉图信噪比较低时,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合成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摘要:给出了太阳光谱望远镜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测定方法.以及给出了我们用星光作为目标来测定望远镜光学系统传递函数时必须考虑的条件和理论基础。实测结果给出望远镜空间分辨率的上限为0.6“,95%光能集中度在1.2“以内。  相似文献   

6.
LAMOST望远镜控制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给出LAMOST望远镜控制系统中总控部分的初步设计。对于主动光学试验中模拟系统机架方位驱动的试验情况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声速点的物理量作为边界条件,积分流体力学方程组,给出了几何薄光学厚的黑洞吸积盘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在这种吸积盘的内缘温度将急剧下降.另外,我们发现几何薄光学薄气体压为主的α-律吸积盘是热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北京天文台具有CCD终端的60cm光学望远镜(V波段)观测射电源的光学对应体,得到了0716+714和0839+187精确的光学位置。参考星表采用拉帕尔玛(LaPalma)的18cm全自动子午环观测资料编制的CAMC星表,该星表是FK5星表系统。两颗源位置的内符精度约为0.″19,与其他作者给出的光学和射电位置观测结果分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了1994年7月17日至22日,彗星碰撞期间,福州和乌鲁木齐两个观测点所取得的部分光学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了1994年7月17日至22日,彗星碰撞期间,福州和乌鲁木齐两个观测点所取得的部分光学观测材料。  相似文献   

11.
陈培生 《天文学报》1995,36(4):394-399
本文利用红外天文卫星点源表及哈勃望远镜导星星表对1990年新发表的75个S星进行了IRAS红外源及GSC光学对应体的证认,给出41个S星有IRAS对应体,12个S星有GSC光学对应体。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与LAMOST低色散多目标光纤光谱仪五种方案对应的CCD照相机,每个照相机都给出了结构示意图和像斑直径的RMS值,并从多方面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章末节给出了低色散光谱仪最后的光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天文高分辨像复原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谱比法较准确地测量视宁度参数r0后,计算得到大气系统的平均短曝光传递函数,从而把大气湍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综合成像系统中分离了出来。利用望远镜摄取大量目标源的短曝光像(斑点图)作为原始数据,通过分析这些含有望远镜衍射极限分辨率信息的斑点图,实现天文光学望远镜系统点扩展函数(PSF)中低频信息的重建,得到半峰全宽(FWHM)和80%的能量集中度(EE)。  相似文献   

14.
1995年5月,使用2.16m望远镜对ROSATX射线源进行光学证认期间,发现8个ROSATX射线源和5G射电源的光学对应体是以前未发现的类星体,其红移范围从0.333至1.091。本文给出了这些类星体的多波段特性。  相似文献   

15.
1995年5月,使用2.16m望远镜对ROSAT X射线源进行光学证认期间,发现8个ROSAT X射线源和5G射电源的光学对应体是以前未发现的类星体,其红移范围从0.333至1.091。本文给出了这些类星体的多波段特性。  相似文献   

16.
大气气溶胶和可降水量会影响天文望远镜光学成像系统的观测质量.利用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自主研制的DTF-6型太阳光度计观测了丽江高美古2010年10月~2011年5月的太阳直接辐射,获得了丽江高美古晴朗无云天气条件下气溶胶光学厚度(大气透明度)、(A)ngstr(o)m指数和可降水量;给出了该地区观测期间气溶胶光学厚度、(A)ngstr(o)m指数和大气可降水量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特征.实验期间,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可降水量日变化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季节变化都呈现为冬季最小,秋季次之,春季升高.总体来说丽江高关古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可降水量都较小,该地区大气较清洁透明,且大气中积聚的多为小粒子,适用于天文观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35厘米望远镜的简况,给出了望远镜光学技术指标和跟踪精度的测定值,确定望远镜90%的光能集中在2″.13范围内,目视极限星等为13~m.2。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棱镜分光光度仪PSPO的光学设计结果.PSPO以TH7832双线CCD作为系统探测器,可同时观测0.365-1.0微米波长范围内的天体及周围背景的低色散光谱.仪器的入射焦比为F/18,平均光谱分辨率约为10nm.本文简单介绍了PSPO的光学调整,并给出了波长校正实验和配备名古屋大学50公分望远镜进行试观测的结果.设计和实验结果表明,光学设计很好地满足了天文课题对仪器的设计要求,PSPO已可以应用于天文观测.  相似文献   

19.
引入倾斜校正自适应光学技术到月球激光测距中,详细介绍了倾斜校正自适应光学的相关跟踪原理,给出了一种基于实时操作系统RTAI的相关跟踪波前处理机的设计结果.该波前处理机采用绝对差分算法,使用通用CPU,基于Linux硬实时扩展系统BTAI实现对波前的实时处理.实验结果证明,它的相关跟踪处理帧频为1 KHz,并且具有集成度...  相似文献   

20.
分光仪PSP0的光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永强  张振超 《天文学报》1997,38(1):105-112
本文介绍棱镜分光光度仪PSP0的光学设计结果。PSP0以TH7832双线CCD作为系统探测器,可同时观测0.365-1.0微米波长范围内的天体及周转背景的低色散光谱。仪器的入射焦比为F/18,平均光谱分辨率约为10nm。本文简单介绍了PSP0的光学调整,并给出了波长校正实验和配备名古屋大学50公分望远镜进行试观测的结果。设计和实验结果表明,光学设计很好地满足了天文课题对仪器的设计要求,PSP0已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