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西北丝绸之路的旅游资源开发应凸现人文精神价值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王啸  甘枝茂 《干旱区地理》2003,26(3):291-295
在阐述人文精神的概念及其发掘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北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资源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在艰苦的环境中开拓进取得精神;大漠戈壁的特殊审美景观。同时就人文精神的发掘提出了开发、保护、引入、宣传等建议,包括:首先调查西北丝绸之路的旅游资源,然后评估其历史与现实价值。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等手段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借助国内外优秀人才、经验和资金开发专题旅游线路,组建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旅游活动,建造与西北丝绸之路文化相关的人造景观等;通过导游的专业讲解、旅游书籍的普及、西北旅游新形象的设计和媒体等相关文化活动进行大力宣传等,实现深层次的开掘西北丝绸之路旅游资源的人文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2.
函谷关旅游区开发总体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函谷关旅游区规划实践的基础上,在论述旅游资源形成的历史地理基础和资源与开发条件评价之后,运用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吸收我国古建筑学的有关思想,着重探讨旅游区的总体构想和景区的结构与布局。  相似文献   

3.
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文化旅游开发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作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个全新旅游分支,将成为21世纪旅游主体项目。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独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其开展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根基,要促进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挖掘其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该论文对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及特征进行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文化旅游开发的技术路线、开发导向和主题定位、开发图式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相应的文化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4.
典型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与保护——以喀什地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主要表现形式为语言、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等,对国内外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也很容易受以外来文化冲击,失去本民族特色,从而失去旅游价值,对这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民族性、神秘性、艺术性、特殊性、传统性原则。喀什地区内部旅游开发应注重以老城区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旅游一体化建设和维吾尔音乐舞蹈等艺术产业化建设;以喀什为基地对外延伸至周边中西亚国家,共同开发和建设中西亚贸易旅游区,并进一步促进商贸旅游区域网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特定地理环境中所形成的宗教景观及其文化内涵是一定地域内最具特色、最具魅力、最具影响的文化表征之一,宗教也因而成为特定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生产力要素。以长沙市开福寺宗教民俗旅游区为例,在拥有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其宗教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可行性,并重点探讨该旅游区旅游项目设计和策划的要点,包括对旅游区进行环境整治、营造宗教氛围;完善区域旅游产业要素结构,以及开展宗教文化活动,拉动旅游消费市场等。  相似文献   

6.
林明太 《福建地理》2004,19(3):30-34
本文在分析了莆田的宗教、历史、建筑、戏曲、语言、民俗等文化资源的特色和目前其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莆田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应加强资源整合,推出富有莆田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强宣传促销,提高知名度;注意旅游从业人员教育,提高文化素质;坚持文化资源高品位旅游开发原则,防止“庸俗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徐颂  张毅 《热带地理》2001,21(4):338-341,345
在分析营建英德北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的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对英德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提出营建北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三大主题区域的方案,即“英德旅游区”(含南中国茶叶城、名城文化艺术墙、南山风景区)”、“英石文化走廊”,“碧落洞宝晶宫文化旅游区”,形成“一江串三珠”的名城格局。  相似文献   

8.
旅游地质资源区划的目的是揭示旅游地质资源的地域分布规律,确定各个旅游区的范围界限,客观地反映各个旅游区的不同性质和特征,阐明旅游区的内在联系,查明区域的基本优势和区域形成合理的旅游地域分工体系,以利于合理组织不同区域的旅游地质资源。辽宁旅游地质资源丰富,对其进行区域划分可以确定其发展方向和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国红 《福建地理》2005,20(3):37-40
福建昙石山遗址发掘进展及其在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消息,引发了福州古迹旅游资源开发的老题新议。本文在强调古迹旅游资源是构筑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内涵和底蕴基础上,分析福州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提出开发新构想和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三大都市圈旅游资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三大都市圈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可以看出三大都市圈均为综合性复合型旅游区,但同时又各具特色。京津冀都市圈以历史遗产类的观光旅游资源为优势;长三角都市圈以私家园林、湖泊观赏和度假旅游资源为优势;大珠三角都市圈以“一国两制三地”制度文化旅游资源为优势。三大都市圈一方面要吸引中、短途游客,立足于圈内市场,以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更要吸引中、远途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为中国的国际旅游发展起到领头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内旅游文化开发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在旅游地开发过程中,文化事项如何转化为旅游产品,即旅游文化开发是一个极具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对于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还没有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并且缺少成熟的研究方法,具体到实践中可操作性还比较弱。在查阅了国内近20年中的众多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图从应用理论、开发实践、方法探索3个方面对国内的旅游文化开发研究做一个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广东古代历史人文资源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良文 《热带地理》2006,26(3):280-284
广东是古代历史人文资源精彩的省份,历史上众多入粤和本土历史名人,留下了大量活动遗迹和文化遗产,而历史文化名城是这些资源的富集地,可惜大部分已经湮没.对此应予认真恢复建设,其方向是发展文化旅游,以弥补我省稀缺的内容,并形成新的系列旅游品牌.这是对历史资源社会功能的最大发挥,也是最有效的保护,并可以得到较好的经济收益.为此所有地级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均应对其作保护利用规划,使历史人文资源得到完整系统的整合,并作科学合理的开发建设,一定会取得满意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张伟强  陈玲  刘少和 《热带地理》2004,24(2):187-191
以广州市为例从文物建筑的基本特征、文物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面对庞大的都市旅游市场的需求压力出发,提出基于文物保护法规前提之下符合两者不同利益需求的合作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虚拟现实技术在古滇文化遗址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历史文化遗址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但传统开发模式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价值的发挥.因此,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开发中新技术的应用成为必然.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新技术,已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产生与运用,为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对目前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介绍,从文化遗址地旅游规划、古滇国虚拟漫游、遗址地旅游管理和旅游营销4个方面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古滇文化遗址旅游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但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适合进行旅游开发。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所承载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五大类别,即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工艺美术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目前旅游开发比较理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表演艺术类、工艺美术类和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进行适应性分析,分别对表演艺术类、工艺美术类、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旅游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16.
王圣保  姜国华 《湿地科学》2011,9(4):367-372
三江平原是中国著名的低平原沼泽分布区、农业生态示范区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三江平原区域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三江平原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和现代农业观光景观.三江平原区域旅游应充分挖掘该区湿地资源,推广湿地旅游品牌,整合旅游资源,规划...  相似文献   

17.
黄耀丽  聂磊  李凡 《热带地理》2003,23(4):376-379
专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为旅游者提供游览、鉴赏、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经营企业,其本质属于文化产业,该类经济产业具有双重特征--文化是其属性,旅游是其功能.挖掘、整理、开发佛山丰富而零散的文化旅游资源,并使之进行产业化组合,建立大旅游产业结构体系,即可发挥其独特旅游吸引功能,又可成为诸多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绿洲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依据乌鲁木齐绿洲城市旅游资源特色以及对客源市场问卷调查,阐述乌鲁木齐市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未能体现民族风情,旅游形象不鲜明等问题,认为乌鲁木齐绿洲城市旅游形象设计要从理念、视觉、行为设计三方面进行,特别是视觉形象设计要注重体现其民族风情、休闲度假、旅游购物、美食文化等旅游形象。提出旅游形象设计的传播策略,同时认为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是动态循环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肇庆市旅游环境问题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豪 《热带地理》1998,18(1):59-65
肇庆市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旅游资源的开发、环境保护及其持续发展问题值得探讨。列举各种数字与事实,分析说明了肇庆市旅游环境(包括自然旅游环境和人文流放环境)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认为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存在着不协调、不相容、对此提出了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对旋以及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