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婷 《地理教学》2013,(9):43-44
正笔者在连续几年的高三教学中,受益颇多。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亦有失败的教训。愿将成败得失中所总结的,笔者认为备考中最重要的方面与各位同仁分享,共同探讨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一、研习真题,把握考向在备考中,把握考向是第一要务。考向的研究除了考纲、课标,更为直接和准确的是从近年来的各地高考真题中来。这些题无论从考点、选材,还是思维方式,都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重复性。例1:2010课标卷10题与2011年课标卷36(3)均考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2010年课标卷)图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  相似文献   

2.
阎浩 《地理教学》2014,(22):37-40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地理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课型,其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通过测试讲评发现自己在知识点、解题能力、解题思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以弥补知识和能力的缺陷,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前夕,高三地理一、二轮复习课基本结束,绝大多数学校采用综合试卷练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解题和知识运用的能力,因此,试卷讲评课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三最后阶段复习的成败。但是,要真正上好一节试卷讲评课也并不是容易的,往往会出现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中一言堂、就题论题等现象,  相似文献   

3.
地理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巩固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闼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有些教师在课堂复习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复习的提高作用.把复习课变作“划书活动”。结果不仅不能得到良好的复习效果,而且使复习课变成一种枯燥乏味的过程。因此.本人认为复习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变复习方法.精心设计,使每节复习课不仅具有综合性、针对性.而且富有新颖性.力争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本人的做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张伟明 《地理教学》2013,(11):57-59
正【课例回放】去年在校内随堂听一位青年教师的课,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堂后期进入到课本"活动"题,材料如下:"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当地的人们开挖地下渠道,引冰川积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建立了举世闻名的坎儿井工程。随着人口增加和农田面积扩大,坎儿井暴露出供水量小、工程量大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浙江高考选择题第5题,考查河流曲流的甲、乙两处的流速、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看到这道题目,想起给学生上"河流"专题复习课的情景。  相似文献   

6.
200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地理试题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但和2005年、2006年相比主观题结构略有变动,原来的第36题通过增设问题情境变为第36题和第37题,打破了原来36题命题的固有模式,使考查变得开阔和富有变化。“36题(36分)”现象不再明显。试卷秉承了往年试题的优点,在整体构思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7.
张国宝 《地理教学》2007,(12):22-22,21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我形成了一套讲评课的方法,其基本环节可归结为“自查自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问题评析——矫正巩固——补偿训练”六个环节。下面以2007年全国文综Ⅰ卷地理试题选择题分析为例进行说明。(1)自查自纠。考试结束后,将答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答案,进行自查自纠。通过再次审题、翻阅教材等方式,使那些简单错题得到解决,避免在已知已会的题目上花费不必要的时间。这个环节可在课堂内完成,也可以在课堂外完成。如选择题中的1~2题考查了城市化问题,3~5题考查了洋流及气候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问较为简单、容易,凭学生已储备的知识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应强调要从题目文字的表述中和图形中,快速、准确和完整的获取地理有效信息,为难度较大的题目提供更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地理实验试题的命题意图、解析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莉莉 《地理教学》2006,(12):32-35
地理实验题在高考试卷上的第一次亮相,是2005年广东地理高考试卷的第35题,这不仅让考生措手不及,在考场上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头脑风暴;也让教师倒吸了一口冷气,大呼“有新意,是一道创新性、探究性的好题型”。随之,在2006年的各地各类的地理试卷上络绎不绝地出现了地理实验题。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带一个高三平行班的课,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很多题目讲了多遍之后还是一错再错;而且每次的试卷讲评课效果都不好,因此笔者尝试对试卷讲评课做一些改变。笔者以30分钟限时练的形式,让学生做2011年浙江省高考地理综合题,然后进行试卷讲评。  相似文献   

10.
王晓秦  马莉莉 《地理教学》2022,(6):43-46+38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不同情境下学生学科能力考查的选拔性考试。”针对高三复习课普遍存在的低效、重复、模式化、题海战等问题,本文以“河流地貌”专题复习为例,通过问题进阶设计与真实情境的融合,合理配置课前复习任务和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以期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2014年高考后的试卷分析,是众多地理工作者和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分析课标乙卷地理试题的特点,以期为高三教师和高考学子提供一些参考。一、2014年课标乙卷试题内容分析2014年课标乙卷文综地理部分的试题是由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组成,所占分值分别是44分和56分。从考查的内容来看,必修知识和区域地理占90分,选修内容占10分。其中,选考题考查的是选修部分的知识,主要是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题图导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用经典试题,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形成思维导图,再应用思维导图解决相关问题或尝试命题,以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题图导学法包括题进图出、图进题出、题图并出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题图导学法实现了从知识传递到思维训练的转变、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从复制到创造的转变,符合新课标“转变育人方式、培育核心素养”的目标导向,有利于提高初中地理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地理时空题是时间问题与空间现象的综合。地理时空题抽象、灵活、多变,能够综合考察学生的地理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图图转换能力以及时空转换能力,历来是高考地理试题的主要题型。由于地理时空题具有理科思维的特征,历来是文科考生最感头疼的问题,在复习中也容易出现多反复、难突破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石海良 《地理教学》2021,(11):38-42
当前,中学地理的试题课多处于"教师讲题、学生听题、不会做题"的尴尬处境.从个问题到类问题是一种新型的地理试题案例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对从个问题到类问题的试题案例课的教学模式和操作路径的研究,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改变低效的学习方式,摆脱题海战术,让试题教学成为新时期中学地理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叙述性课和活动性课是教科书表述的基本形式。传统的地理教科书叙述性课居多,活动性课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考虑如何便于教师的“教”,而对于怎样引导学生主动的“学”,考虑较少。在地理新教科书设计中,适量增加活动性课,不仅是教科书编制观的发展和变革,而且对教学观、学习观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考地理试卷中,选择题的分值已占百分之五十。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是高三地理教师关注的问题。对于选择题的训练和不外乎三个环节:一、精选题日,二、组织练习,三、认评真讲。评讲是这三个环节最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环中很多老师只是以题论“题”,并没有真正了解到学生做错的原因,这也与选择题不能直接获得学生思维推理过程的信息这一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7.
纵观历年高考,几乎年年考查气候判读问题。而在对气候类型的考查题中,对地中海气候的考查又可谓情有独钟。近五年来关于地中海气候的考查题有:1999年高考(广东)地理试题综合题第38题;1999年高考(上海)综合分析题第3题;2000年高考(广东)理综合卷第31题;2001年高考科  相似文献   

18.
倪刚 《地理教学》2006,(4):43-44
书山题海是每个高三学生的切身经历,尤其是在高考前,各种测试题、系列题、联考题、仿真题、模拟题如潮水般涌来,对此决不能一律拿来。做与不做,怎样做,应区别对待、正确把握。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讲究以下几个做题原则:  相似文献   

19.
熊雪梅 《地理教学》2010,(21):57-58
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做错的题目,讲评后过一段时间再做仍是错。究其原因之一,试卷讲评的有效性值得探讨。如何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经过一年的尝试,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说题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高师教法课也面临许多新问题。因此,高师教法课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认为高师教法课应在教学理念、教学价值观、学生观、教学艺术、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相应变革,以适应日益深入的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