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梯田是经过人为与天然地貌相结合而构成的地物,因此测绘入图时就不能单纯采用地物的图式符号或等高线来表示于图面。在测绘书籍中亦从未见到有关梯田测绘的讲述或具体规定。故对梯田的测绘,除了以上的原因外,又由于各地区梯田类型不同,测图比例尺不同,以及用图的人们要求不同,遂使测绘人员在掌握上,难趋一致,或多或少就形成测图图面不统一。  相似文献   

2.
技术问答     
问:在行政区划图上,如何表示概略的地形与反映本区森林的特点?(吉林 华盛葵)答:在行政区划图上如何显示地貌和是否表示地貌,应从需要和可能出发,结合本辖区的特点和本身的技术条件来考虑。通常,有技术条件的,采用银灰色“晕渲”或棕黄色“透视写景”法表示地貌的立体感效果还是很好的。如果不用上述方法表示地貌,而在图框内邻区空白处插附较小比例尺的本区分层设色“地势图”,亦可反映本区概略地貌。这样,主图以政区设色和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则更为突出和清晰易读,效果较好。关于采用“分色等高线”按平原区用0.1毫米粗的绿色等高线,丘陵区用0.2毫米粗的土黄色等高线,山区用0.3—0.5毫米粗的棕色等高线(越高越粗)表示地貌的方法,我们认为在以政区设色的行政区划图中,这还是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其效果如何,可以通过试编样图,并征求有关用图单位的意见来作出结论。不过要注意,分色等高线地貌必须按照地理图的性质作较大的概括,并作为第二层面反映在政区图上。  相似文献   

3.
技术问答     
问:1:1000比例尺测图,对于坡度近于1:1(即倾角近于45度)的冲沟沟壁是以等高线表示呢,还是用(?)符号表示?如果以等高线表示,则沟沿处的等高线将接近于直角,是否合理?(本溪市规划处测绘队)答:应用等高线表示。其理由主要有如下三点:(1)用图单位要求在图上能迅速确定点的高程,或按一定高程,根据等高线(或内插)计算面积。因  相似文献   

4.
快速、准确、低成本的获取田坎面积,对于土地整治区整治计划的安排和耕地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利用剖面曲率、坡度与田坎之间的分布关系,对影像进行分幅处理,对于地物信息不明显的石堰,对比其与主要区分对象耕地在可见光波段上反射率的不同,运用波段运算,增强其地物信息.其次结合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构建田坎的分类规则...  相似文献   

5.
基于拓扑关系的等高线高程自动赋值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郝向阳 《测绘学报》1997,26(3):247-253
地面高程信息是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地图上的等高线进行数字化来获取。等高线的数字化包括获取其特征点平面坐标和高程值两个方面。本文讨论了闭合等高线之间的拓扑关系及其表示形成,给出了根据等高线的平面位置判定其拓扑关系的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自动获取闭合等高线高程值的方法。实验表示,本文所述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重要任务,在于正确地反映地表的外部特征,即正确地表达各类地貌的形状、大小、高度、斜坡的坡度和方向、地面被切割的深度和密度等。为此,除了合理选取等高距,正确描绘基本等高线外,对某些类型的地貌来讲,尚需运用补充等高线。由于补充等高线的等高距小于基本等高线的等高距,所以它能表示出基本等高线所不能表示的重要碎部,并为进一步强调某些地貌类型的特征提供了可能性。实践证明,在地形图上合理运用补充等高线,将会完善地貌的特征,丰富地貌的内容,提高地图的质量,增强地图的使用价值。因此,在使用基本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同时,必须根据不同地貌类型合理地运用补充等高线。本文拟将运用的原则和方法作一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已有的多源等高线匹配方法主要基于等高线拓扑关系构建以及基于空间欧氏距离的相似性度量,缺少对等高线几何形态相似性的考虑,在等高线密集区域、图幅边界区域以及地形变化剧烈区域易产生误匹配情况。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几何特征相似性的由粗匹配到精匹配的多源等高线匹配策略。提出顾及局部特性的基于节点曲率以及法向量与横坐标轴夹角的混合特征描述测度,将等高线点序列转化为几何形态特征描述序列,引入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量化计算多源等高线数据之间的相似程度,并依据相似度实现同名等高线匹配。利用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对本文方法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进行验证,试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匹配策略顾及了等高线空间位置特征和几何形态特征,能够保证较高的匹配精度和运行效率,并具有较好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根据等高距和地形坡度的情况,当地形图上基本等高线之间距离等于或小于0.3mm的称为密集等高线。描绘密集等高线比一般等高线困难,并有其特殊的要求和方法。本文根据我队同志在实际作业中的经验和体会加以整理,供清绘密集等高线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9.
冒国华 《江苏测绘》1998,21(4):32-37
本文将航片扫描后,在计算机中对数字航片经过第一次几何纠正,消除了象片倾斜误差,在此基础上,利用地图上的等高线,生成梯田式数字地面模型,根据数字地面模型上各模型点的X、Y、Z坐标位置。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地表的高程信息是地形图上表示的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地表的高程信息通常表示成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形式,而很少表示成像地形图上的等高线的形式。因为数字高程模型比数字化形式的等高线更容易进行各种应用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1.
利用SPOT5 HRS条带影像制作DEM及等高线的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技术的日益成熟,卫星影像数据已在测绘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家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中首次大规模采用卫星立体条带影像进行1∶5万地形图的制作。由于西部无图区绝大部分区域位于高原地带,地形多以高山地、山地为主,地物稀少,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数字高程模型(DEM)、获取等高线数据的工作量较大,所以如何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DEM以及等高线数据的获取,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将是我们面临的难题。在此笔者通过西部测图工程三江源区域测图生产试验,重点讨论利用SPOT-5 HRS立体卫星影像制作数字高程模型、等高线的相关问题,并对采用不同方法作业的成果进行分析比较、精度评定,探索高精度、高效率生产数字高程模型及等高线数据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于多类型冰川的形成原因、在立体影像上的成像规律和特征,以及冰川等高线图形特征、表示方法、综合取舍原则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总结了冰川地貌表示方法的有关规律性,能够为立体测图和质量验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向红梅 《测绘工程》2011,(6):45-47,52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拥有适时更新的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如何利用已有资源快捷地编制中小比例尺的建库数据,值得研究和探讨.文中给出在MicroStation中利用1:2 000数字地形图编制1:10 000建库数据的方法与技术.使用数字高程模型编制等高线并结合地形和高程模型进行等高线的编辑、裁剪,采取从数字地形图上直接拾取和...  相似文献   

14.
三、航测内业成图仪器(一)微分法原理在现有航测微分法测图仪器中,属于在象片上描绘等高线,然后再经投影转绘过程这一类型的仪器,除苏联立体量测仪CTД外,尚有加拿大最近制造的一种极为简单价廉的仪器称为立体线标量测仪(The Stereo line Plotter)其结构系一架反光立体镜,左右象片平放在下面能作左右视差较量测时的相对移动。两张象片上各设有一组纵向的平行线测标,其右象上的平行线测标系由在其上安设的投影器中的平行线测标投射而得。投射该测标影象的投影器可以作倾斜及上下的移动以改正立体模型由于各种方位原素影响而产生的变形。  相似文献   

15.
一、等高线的作用等高线是表示地貌起伏变化的最好方法。它只需用几根简单的曲线就可以把地面上变化无穷的形状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如何勾绘好等高线,使它与实地一致、“像真”,并充分反映地貌上每一个细小的变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面向对象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的彭阳县,以国产GF-2影像为数据源,首先按地形复杂度生态分区,选取4个典型试验区;其次应用多尺度分割和光谱差异分割相结合的方法,对试验区影像进行分割;然后重点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实现梯田信息的自动提取;最后采用参考对象一致性误差(OCE)分割评价准则,以目视解译结果为参考对象,对梯田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基于面向对象分类,不同生态分区遥感影像在最优分割阈值时,梯田信息自动提取精度均达到65%以上,结合后期处理,可以高效、准确地从国产GF-2影像中提取复杂地貌区的梯田及空间分布等相关信息,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产规划、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基础数据,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合理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图》1993,(3)
d.地图上,在计曲线和首曲线不能精确表示高程和地貌的地方,可以用间曲线加以补充。这些间曲线是一些棕色虚线,通常以该地图等高间距的二分之一表示。在图廓边上的资料中指明所用的间距。这些间曲线正象实等高线一样使用。 e.地图上除等高线外,水准点和高程注记也用来表示已知高程的点。水准点通常用x符号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拥有适时更新的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如何利用已有资源快捷地编制中小比例尺的建库数据,值得研究和探讨.文中给出在MicroStation中利用1:2 000数字地形图编制1:10 000建库数据的方法与技术.使用数字高程模型编制等高线并结合地形和高程模型进行等高线的编辑、裁剪,采取从数字地形图上直接拾取和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地形要素的属性值,有效解决编制地理信息系统建库数据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形图等高线成组综合的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讨论制图自动综合一般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两种等高线自动综合的技术路线存在的优缺点。笔者提出,采用模拟人类专家智能的方法,从二维的等高线输入数据出发,提取地貌结构信息,从而对等高线进行成组的综合,直接形成经综合的二维等高线输出数据,有可能获得较为简捷,效果良好的综合结果。在对这条技术路线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工智能问题,主要包括:对无序数字化等高线数据的整理、等高线上重要特征点的识别、正负向地貌特征的确定、谷地点的选出、谷底线的自动跟踪、谷地重要性的计算、谷间距的自动量算、对称谷地的寻找、综合后图形的生成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中比例尺各种专题性很强的地图的编制满足了规划、生产、研究等部门的需要。这类地图如森林图、草原图、土地利用图、土地资源图、土壤图等,除要详细表示其专题内容外,还需要表示沙地。在这类地图上可以用等高线法表示地形,但这只能表示出高低,而不能表示出沙地的类型及其活动情况;如果只用面状符号表示,可以看出类型及其活动情况,又读不出高低。因此,我们觉得最好是两种方法互相配合。但如何配合最合适?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笔者在编制1:3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