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从国内外旅游市场及各个景区客源分布等方面着手,分析了山西省永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为永济发展旅游提出了产品定位、形象定位及营销战略等建议,旨在使永济旅游业跨上一个新台阶,逐步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省旅游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统计指标为基础,通过构建旅游业依存度、贡献率和拉动率3个指标,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山西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2003—2014年山西省旅游业拉动效应逐渐增强,预测2020年旅游业依存度将达到79.5%;从空间维度来看,与周边省份相比,山西省旅游业拉动效应在2003—2014年间显著提高,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各市自身GDP为基数测算和分析,山西11个市旅游业拉动效应整体上势头强劲,但各市之间发展不均衡;以山西省全省GDP作为基数测算和分析,则各市旅游业拉动效应呈现出不同态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国内外旅游市场及各个景区客源分布等方面着手,分析了山西省永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为永济发展旅游提出了产品定位、形象定位及营销战略等建议,旨在使永济旅游业跨上一个新台阶,逐步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对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研究发现:山西省11个地市的旅游业发展与旅游资源和区位可达性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空间错位,旅游经济重心在112.2°E,37°N,旅游资源重心在112.3°E,37.4°N,区位几何重心在111.8°E,36.9°N;二维组合矩阵分析显示,晋中、忻州属于旅游业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匹配的负错位区,临汾属于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区位条件匹配的负错位区,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资源赋存及区位条件的错位主要是由其旅游资源赋存与区位条件发生错位引起的,据此提出了空间错位矫正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澳门旅游业的经济定位与粤澳旅游互动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回归后澳门经济定位的几种主张,肯定了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澳门的经济定位是:袖珍型国际旅游观光城。然后通过对澳门和广东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互补性的分析,探讨了粤澳两地合作发展旅游业的可能性和现实意义,指出澳两地旅游互动发展是一种基于双赢的互利互惠的战略,它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领域旅游业的国际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玉梅  秦俊丽 《地理研究》2011,30(5):845-853
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发展主流,如何提升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底蕴,是世界各地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山西省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提升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底蕴,实现旅游与文化很好联姻,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山西旅游业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对山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山西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  相似文献   

7.
连州市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连州市旅游业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市拥有较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旅游区位条件先天不足,旅游市场未能打开局面,从而提出了开发该市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策略,以期促进该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南旅游业营销与旅游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析了河南旅游业营销的现状以及在面临西部大开发及加入WTO后旅游业营销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策略;结合政府和市场在旅游业营销与旅游经济发展中所应承担的角色,提出了河南旅游业营销与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营口市外向型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着重阐述其发展外向型旅游业的障碍,进而提出旅游业发展的策略,旨在为营口市外向型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甘肃河西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张勃  石惠春 《中国沙漠》1997,17(4):421-426
分析了河西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优势、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经济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以科学技术为动力,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水资源为杠杆,建立节水型绿洲经济体系,保护绿洲生态环境,推进绿洲城市化进程和发展旅游业等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丁媛 《热带地理》2007,27(2):170-174
在对南岳衡山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南岳衡山进行旅游产品深层次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针对性地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节庆旅游、体验旅游4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南岳衡山旅游产品深层次开发的有效途径,并就南岳衡山旅游产品深层次开发应采取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旅游资源非优区主要是在资源质量及其开发条件等方面表现出"非优性"的特征.在区域发展中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思路和方法,必然使区域旅游业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因此,对于该类型区域有必要探索出新的经济发展思路.从区域比较优势角度,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应以资源禀赋特征为基础,以旅游经济园区发展为主体,走产业多样化的道路.以吕梁山苍儿会生态旅游经济区为例,提出加快园区化建设的步伐,促进旅游经济与区域产业经济的良性互动,是避免片面强调旅游经济而抑制其它产业发展,以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自然风光秀丽,人文紧观也很丰富。文章通过对庐山别墅群的形成背景以及其建筑特色的分析,揭示了庐山别墅群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并根据别墅群的分布和规划特点,评价了其旅游价值,对别墅群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几点建议,以增加庐山旅游的内涵,实现其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必须实行保护性开发,在风景名胜区内的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根据风景名胜区较为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全面并有重点地对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所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螺丝壳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这些原则。  相似文献   

15.
以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为时间截面,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结合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以武陵山片区42个国家级贫困县为标靶,研究其旅游经济网络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并运用E-I派系指数探讨行政隶属关系对区域旅游经济网络的影响。结果表明: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不断增强,但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恩施市、黔江区、武隆区和新化县等县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居于高值区;武陵山片区各县市度数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区间差值敛缩态势显著,旅游经济联系日趋便利化,旅游经济联系网络趋于均衡;E-I派系结构表明受行政隶属关系影响,其核心区覆盖范围不断拓展,行政隶属关系对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负向影响趋于弱化,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重庆市4个子群(派系)间的旅游经济开放程度稳步提升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保护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朱颜明  王宁 《山地学报》1999,17(4):353-357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属世界自然保留地之一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它以其自然资源绚丽,生物种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享誉全世界。曾以独特的“天然”“原始”状态,成为环境背景研究监测的理想场所,旅游资源开发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造成保护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区内开展旅游必须遵循适度开必,合理保护的原则,强调生态旅游,妥善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应尽快制定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进行有效环境综  相似文献   

17.
根据美国最新的海滩经济和旅游研究的数据资料,分析了其海滩养护的概况、管理、对滨海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当前面临的困境,对照分析了中国滨海旅游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海岸侵蚀加剧、海滩环境污染、海滩养护投入力度不够、政府职能分散、旅游开发破坏公众利益等一系列问题,借鉴美国海滩旅游开发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分别从海滩养护、海滩开发研究与评估、政府管理、动态监测几个层面提出中国未来海滩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各省份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计算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的耦合度与协调度,运用障碍因子模型确定影响旅游发展的旅游资源障碍因子。结果显示:各省份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的耦合程度普遍较高,主要为高度耦合和中度耦合2种类型;协调程度包含良好协调、中度协调、勉强协调和失调4种类型,以中度协调和勉强协调为主;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的耦合度与协调度还没有完全在空间上达到良性共振。除陕西外,其他各省资源条件都是主要障碍因素,因此,要提高旅游发展水平,首先需要加大对各省份旅游资源整合力度,提高旅游资源的质量;出现频率最高的障碍因子分别是资源条件(C1)、年平均气温(C2)、年平均降水量(C3)、空气质量(C7)、GDP(C10)。  相似文献   

19.
南岳衡山素以云海、林海、花海而称胜。在国民生活方式和行为意识由"小康型"向"生态型"升华,并以竹文化生态旅游为时尚的当今世界,南岳衡山对游客的吸引力日渐凸显。因其具有毛竹生产的适宜生态环境、竹文化旅游开发的交通区位优势,同时具有竹林面积大而分布相对集中、竹品开发历史悠久而用途广泛、竹文化工艺品位高且知名度大等资源特色,预示着其竹文化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但必须保证重点、择优开发、规划先行、科学兴竹,且宜于主打"中华寿岳"竹文化品牌,重点发展竹文化长寿养生休闲度假旅游,优先开发后山竹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