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进入主汛期以来,黑龙江境内洪水肆虐,洪魔张狂。黑龙江干流发生1984年以来最大洪水,其中黑龙江嘉荫至萝北江段发生195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萝北江段发生1952年有水文资料以来最大洪水,同江至抚远江段发生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松花江干流、嫩江干流发生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乌苏里江下游发生了1971年以来最大洪水。  相似文献   

2.
根据1827年以来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长江流域大洪水展示出极为显著的有序性.运用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构建长江大洪水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信息有序网络结构并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2014、2020、2030、2036、2051与2058年前后的汛期,长江流域将有可能发生大洪水.  相似文献   

3.
黄河是东亚万里大河,连年大水有其特具的地球物理成因和背景,从灾害链物理和灾害史角度探讨黄河大水问题有一定的意义。首先介绍了1841-1843年黄河连年大水的发生情况,接着介绍了1830-1840年中国北方持续干旱和部分西南河流洪水,1860-1870年长江上游特大洪水,1844-1858年美国密西西比河连年大水,1839-1878年多瑙河、尼罗河以及东亚和南亚等河流大洪水,以及1819—1879年全球大地震,最后对地震与洪水的关系以及震洪关系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对大洪水影响的可能物理机制主要是,密集大地震加强了一定地区对流层大气活动性,规范和稳定主雨带和主要暴雨中心,集中增大水汽含量。  相似文献   

4.
新疆渭干河流域特大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7月下旬,渭干河流域发生了有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通过对洪水前期水文要素、天气形势及实测洪水过程的分析,初步揭示了洪水成因及特性,并对洪水重现期、成灾原因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7年淮河流域大洪水的雨情、水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维国  章建成  李想 《气象》2008,34(7):68-74
利用淮河流域实测降水资料和水文资料,分析了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大洪水期间的降水时空分布、气候统计特征以及水情特征,并与历史同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07年淮河流域汛期强降水过程集中在6月29日至7月26日,强降水主要分为四个时段,淮河干流四次洪峰对应着4个强降水阶段,累积降水量越大,相应的流量越大,洪峰水位也越高.2007年汛期淮河流域平均降水量少于1954年,和2003年基本持平,但淮河中上游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从而导致了淮河流域出现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  相似文献   

6.
根据1916—2010年淮河蚌埠水文站大洪水资料,运用信息预测理论,构建大洪水可公度有序网络结构,同时采用峰谷定位法、前兆法等方法对淮河大洪水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2013—2014年淮河(蚌埠站)将有可能发生大洪水.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Yangtze River Basin,YZRB)是中国降水集中地.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短时强降水(Short-Duration Heavy Rainfall,SDHR)有增加趋势.2020年主汛期(6—8月)YZRB出现多轮强降水,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1998年的流域性大洪水.本文利用中国气...  相似文献   

8.
新疆呼图壁河“99·7’’洪水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有关气象与水文资料对新疆呼图壁河1999年7月20日12时发生的大洪水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呼图壁河“99.7”洪水发生、发展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依据有关气象与水文资料对新疆呼图壁河1999年7月20日12时发生的大洪水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呼图壁河“99.7”洪水发生、发展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气象》2000,(Z1):1-4
1 引言 1998年入夏以来,我国长江发生了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嫩江、松花江流域也相继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在暴虐的洪魔面前,全体气象工作者和全国人民一道,精诚团结,众志成城,以气壮山河、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精湛的技术,为夺取一个又一个抗洪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1998年中国大洪水时期的水汽收支研究   总被引:47,自引:12,他引:47  
丁一汇  胡国权 《气象学报》2003,61(2):129-145
文中首先通过水汽通量的势函数和流函数的计算 ,分析了 1998年中国大洪水时期的全球水汽背景 ,然后从雨情分析入手 ,将 1998年 5~ 8月长江、松花江流域洪水期分为 7个降水阶段、11个区域 ,对各时段、各区域的水汽收支作了诊断分析 ,得到中国大洪水时期部分水汽收支图像 ,揭示了水汽循环的一些规律 ,主要结果如下 :( 1) 1998年 5~ 8月 ,中国东部地区是全球最强的水汽汇区 ,这与 1991年夏季的情况相似。水汽通量的势函数极小值区 (最大辐合区 )对应强降水区 ,并且暴雨区的水汽辐合是由半球尺度的水汽输送造成 ,这表明 ,即使对于区域性大洪水 ,它必须从极大范围地区获得水汽供应。分析还表明 ,南海季风的爆发及其区域内西南方向水汽流的增强与印度洋势函数 (水汽辐散 )的增强关系密切。( 2 )大气的水汽收支表明 ,降水主要来自水汽的辐合项 ,辐合主要发生在大气低层 ;用余差法计算出的局地蒸发项一般为降水量的 13 ~ 12 ,因而水汽的再循环过程也十分重要 ;垂直输送项把低层的水汽向中上层输送 ,增加高层的水汽积累 ,为积云的发展和潜热释放提供条件。( 3 )南海地区的水汽输送情况与中国强降水密切相关 ,南海季风爆发后 ,其强劲南风气流输送水汽的区域往往是强降水发生区。对于整个中国东部大陆区而言 ,来  相似文献   

12.
2013 年黑龙江省夏季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13年黑龙江省境内三江流域及支流发生大洪水的原因,并对盛夏降水异常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黑龙江省境内三江流域及其支流发生大洪水的原因为前期降水偏多,使土壤湿度大,流域内蓄水较大;同时,夏季降水偏多,降水时段集中,暴雨频次多于常年;多座大中型承担防洪任务的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为了保护水库堤坝的安全,泄洪量加大。黑龙江省盛夏降水偏多的主要原因为东北冷涡活动频繁且路径偏北;850 hPa水汽输送充足;200 hPa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异常,东亚夏季风偏强;500 hPa,欧亚纬向环流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阶段性异常偏北,鄂霍次克海地区阻塞高压明显,黑龙江地区上空盛夏为负距平控制。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河洪水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依据英雄桥水文站实测洪水资料对乌鲁木齐河洪水时空变化特性进行简略分析,通过多种方法分析了乌鲁木齐河49a来洪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年最大洪峰流量偏离平均值幅度较大,从1993年开始进入大洪水多发期,且大洪水出现频次增加。  相似文献   

14.
孔树剑  曾敏 《广东气象》2013,35(3):29-31
针对2008年"6.15"西江流域大洪水期间提出了流量与降水对下游影响联系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在上游主要站点洪水流量与降水量的基础上,将实况流量与估算流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建立西江河封开流域降水流量与水位关系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上游流量与降水对下游封开的水位存在着高度的线性相关,从而可建立洪水水位预测的计算公式,推断下游主要站点流量的关系、主要站点最大降雨量与洪峰到达、减退时间进行分析,从而为封开县的防洪抢险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实际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从1999年叶尔羌河和克孜河洪水看新疆河流水情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9年南疆西部的叶尔羌河发生了冰川湖大洪水,克孜河暴发了暴雨泥石流堵塞的特大溃坝洪水,给喀什地区造成很大灾害;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新疆的暴雨洪水和冰川湖洪水以及融水与暴雨混合洪水发生频次明显增加,但总的干旱背景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雨情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针对三峡水库调度的不同关键期,分析了1981—2012年长江上游、洞庭湖流域的洪水、降水及天气特征,比较了只形成长江上游大洪水与造成上游、洞庭湖遭遇洪水的天气特征异同。结果表明:消落期长江无需防范干流大洪水,汛期、蓄水期需防范上游大洪水和7—9月出现的上游、洞庭湖洪水遭遇。长江上游、洞庭湖洪水是否遭遇关键看东部长江中下游副热带高压进退是否明显,中低层洞庭湖是否有明显的反气旋性系统进行持续顶托。  相似文献   

17.
洪涝是金华市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仅次于干旱,其受灾面积占总灾害的16.8%。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我市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受灾面积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金华市解放以来40年洪涝灾害资料的分析,初步揭示出我市洪涝发生规律的一些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历史记载,考古证据及古气候研究一致表明在公元前第3千纪初,即3000 BC以后,在两河流域有一个洪水时期.大洪水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旧约圣经>,19世纪考古发现亚述泥版及苏美尔泥版中也有大洪水的记载.古气候代用资料也支持公元前第3千纪初两河流域发生过洪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1998年长江、松花江相继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大批的良田和房屋被吞没。特大洪水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回想起10年前参加月亮泡抗洪抢险气象服务,感触颇深。1988年,嫩江发生了建国以来第二次大洪水,省气象局为配合省委、省政府抗洪抢险的部署,成立了“省...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珠江、辽河等流域相继发生程度不同的洪涝。其中长江流域发生了类似于1954年全流域型的大洪水,嫩江、松花江发生了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防灾、抗灾、救灾,夺取了抗御百年不遇特大洪涝的全胜。伟大的抗洪斗争,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在这次抗洪斗争中,气象科技的作用功不可没,有目共睹。1’98抗洪斗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各级领导重视气象、运用气象科学决策,是夺取’98抗洪斗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集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