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按: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痛.中国政府决定,自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值此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和首个"防灾减灾日"之际,本刊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做一介绍,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地质灾害,增强防灾避险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2.
正12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追思同胞、警钟长鸣,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2020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浙江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之地,也常受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影响,这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近年来,浙江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讲话和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系列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2011,(5):16-18
2011年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也是我国防灾减灾日。面对地质灾害巨大的破坏性,如何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5·12是个极为特殊的日子,十年前的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遭受有史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强烈地震,为缅怀这伤痛的一天,国务院决定将5月12日定为国家防灾减灾日。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防灾减灾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要求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世界》2010,8(3):94-94
201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也是纪念"5·12"汶川地震的日子.国家减灾委通过定期举办这种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希望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与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的能力与信息化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5月12日为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为促进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提高,5月7日县政府组织各责任单位于荷花广场进行防灾减灾展板、挂图宣传。我局组织并参加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共发放科普知识手册126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手册250册,并就地灾防灾知识自救措施对来往群众进行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东部龙门山构造带汶川附近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 据专家介绍,汶川地震发生的动力来源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及其向北的推挤,使得应力在龙门山构造带上长期高度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断裂突然发生错动,产生了强烈地震。  相似文献   

8.
(2013年5月7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有效地防御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减少因灾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我们国土资源部门的一项神圣职责。上个月在四川芦山发生的地震,又一次为我们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敲响了警钟,加强防灾减灾刻不  相似文献   

9.
2014年5月12日是第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了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当天上午,广西国土资源厅、南宁市国土资源局和南宁市邕宁区政府在邕宁蒲庙镇新兴广场联合开展“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活动。活动通过提供专家咨询、展出科普展板、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宣教影片等多种形式,向市民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常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吸引了众多市民。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广大群众认真讲解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防灾减灾基本常识和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在有奖竞答环节中,广大市民踊跃参与,通过回答有关问题,提高了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海洋防灾减灾主题为“防范海洋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5月12日,由自然资源部东海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  相似文献   

11.
正诱发地质灾害的各类因素中,除了自然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类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形地貌极其复杂的国家,要为快速推进的城镇化提供足够的安全、宜居、没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土地,是不现实的。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这不是城市要素第一次进入防灾减灾日主题,2014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城镇化与减灾",两者  相似文献   

12.
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日”,鸡西市国土资源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努力提高防灾减灾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2013年5月12日,是全国第5个"防灾减灾日",其传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当天,广西国资源厅、南宁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南宁市大沙田客运站广场,开展地质灾害防范等各种防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摆放在广场上近20块图文并茂的地质灾科普宣传展板,吸引了众人驻足观看。许多市民主动向工人员索要各种防治地质灾害宣传资料和科普读物,并向作人员咨询防灾事宜。工作人员结合具体的地质灾害现解答群众的问题及面对地质灾害该采取的措施。同时,通举行地质灾害科普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大大提高群众参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在四川省的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据初步调查统计,此次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破坏特别严重地区超过10万km^2。受灾最严重地区是四川省北川、什邡、绵竹、汶川、彭州等地,灾区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地,截至5月21日12时,汶川地震已造成41353人遇难,274683人受伤,累计失踪32666人。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监测和评价认定,汶川地震是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的,震源深度为10~20km,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相似文献   

15.
3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相似文献   

16.
5·12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  相似文献   

17.
正地震是地球内部结构失衡应力突然释放、并产生巨大能量的灾变事件。现代地震及其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和海啸等地质灾害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例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给中国造成巨大损失。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印度洋)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以及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的里氏9.0级大地  相似文献   

18.
“5&#183;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一年了,然而关于地震的争议远没有停止。中国是否进入强震频发期?地震预报为什么这么难?水库是否诱发了地震……地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让地质专家不断研究和思索。1争论一:中国乃至全球是否进入强震频发期 有学者认为,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的9级强震拉开了2004-2018的全球强震序幕。  相似文献   

19.
正黄南州是青海省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同仁和尖扎两县列入省级防灾预案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就有14处,每年都发生2-3起突发性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一定的威胁。特别是近年来区域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将明显增多,地震活动频繁,强降雨和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加剧,黄南州地质灾害形势非常严峻。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始终把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作为  相似文献   

20.
地震!这是黎志恒在感觉到大地的颤动之后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当时他正在甘肃兰州单位的办公楼里和同事谈工作。在大地颤动的间隙,黎志恒说出了第二句话:要镇静!当在大地颤动结束半小时后,黎志恒获悉: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波及到甘肃陇南、甘南等地。到当天下午四时,当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地震造成的伤亡数字、如何抢救埋在废墟里的生命以及如何防御余震等问题时,身为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的黎志恒,按甘肃省人民政府预案,—果断地启动设在该院的"甘肃省地质灾害预警应急反应系统",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监测预警。汶川地震第二天,5月13日,甘肃省地矿局紧急派出地质专家奔赴灾区,并指示在陇南、甘南野外从事地质工作的局属队伍迅速展开抗震救灾,以地勘局的技术优势,担起灾区地震次生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