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北宋以前河洛都市文化对广州城市规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到北宋时期在河洛地区的洛阳、邺城、开封等都市规划中形成的"择中"、"负阴抱阳"、"城郭一体"、"中轴线"等规划理念,是我国历史都市规划的时代典范.通过对秦汉以后的番禹城、兴王府、子罗城等广州城市规划在选址、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方面的考证,发现其受到历史时期河洛城市规划理念的深刻影响,同时又根据广州商业发达的自身特点,进行了合理改造.这种区域城市文化的传播与影响,莫定了广州岭南中心,千年商业都会的地位,是对历史河洛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虚拟现实技术在古滇文化遗址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历史文化遗址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但传统开发模式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价值的发挥.因此,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开发中新技术的应用成为必然.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新技术,已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产生与运用,为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对目前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介绍,从文化遗址地旅游规划、古滇国虚拟漫游、遗址地旅游管理和旅游营销4个方面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古滇文化遗址旅游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国外空间规划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规划是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政策的地理表达,因此受地域、历史文化、法律、政体的影响很大,各国的空间规划体系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本文首先有着悠久规划历史的英、美、日、德、法和欧盟的空间规划的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指出国外空间规划经验对我国空间规划借鉴的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城市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人类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符号之一。在新兴城市快速崛起的过程中,地名规划工作应与时俱进,从乡村形态衍化为城市形态,形成复合型的地名命名管理体系。如何解决地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规划,在这方面深圳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试论地名规划中“四极”的矛盾与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规划中,规划理念的形成是历史文化、城市规划、地理要素以及语言、民俗等其他因素形成的“四极”之间相互矛盾、平衡的结果。规划理念应该全面、综合地反映“四极”,不能顾此失彼。“四极”之间不断变换、平衡,形成矛盾与和谐,演化出种种对立或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曹帅强  邓运员 《热带地理》2018,38(1):131-142
根据景观基因及其图谱理论,探讨景观基因及其图谱和画卷式旅游规划概念,建立了基于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古城镇“画卷式”旅游规划技术;遵循“一目标、二意义、三功能、四特性、五要素”的理论结构,探讨以基因信息的遗传路线和文化故事表达为图谱形态的“画卷式”旅游规划模式。在此基础上,以靖港古镇为例,结合实地走访与历史文化特色分析等方法,探寻了该古镇景观主体基因图谱,构建并运用了“画卷式”旅游规划模式。结果表明:靖港古镇宜居宜业的生态文明是主体基因图谱表达的画卷模式;军事科教的活动体验是内在唯一基因图谱表达的画卷模式,地方性很强的民俗活动是外在唯一基因图谱表达的画卷模式;宗教文化活动是局部唯一基因图谱表达的画卷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风水思想和昆明旅游圈寺庙规划布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上,昆明旅游圈若干寺庙的规划、布局与中国古代风水思想息息相关.古人在规划布局寺庙时,往往综合考虑寺庙的宗教、旅游和文化生态三方面功能,值得今天我们在恢复古寺庙时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和深厚的地名文化。科学的地名规划不仅对城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还对凝聚一个城市、一个社区,建设和谐社会,提升公众对城市或社区的文化归属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名规划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很强的学问,需要在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巧妙构思和精心设计。2014年10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长松副教授新著——《城市地名规划:理论与实践》是地名学领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的鱼米水镇。根据沙家浜镇广泛分布的河网水系所展现的"乡镇湿地"这一地域特征,探讨了长江下游农耕文化保育,并提出了湿地生态保育恢复策略。沙家浜湿地小镇的规划可追溯历史、提炼文化、挖掘精髓,力求将湿地生态保育与文化保育相互协调统一,并使湿地产业特色得到显著提升。通过现状及案例分析,重点阐述"沙家浜湿地小镇规划"及"产业发展对策",从而实现湿地产业发展与湿地生态重建。  相似文献   

10.
何峰  柳肃  易伟建 《热带地理》2012,32(5):457-463,486
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探讨了历史文化名村整治规划的研究方法,提出整治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文化遗产保护、一般民居整治、生态保护与景观环境整治、公共设施整治、经济发展策略和建设管理措施等7个方面。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张谷英村整治规划为例,通过居民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分析了该村土地利用低效,文化遗产保护重微观和有形层面、轻整体和无形层面,一般建筑的更新缺乏科学引导,生态保护不够重视,景观环境脏、乱、差,公共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要求,缺少特色品牌产品,以及管理上存在的规划、环境和建设管理不力等主要问题,由此提出了调整用地布局、整治一般建筑、完善公共设施、优化景观环境、制定发展策略、健全各项管理等6项整治对策。最后,剖析了名村综合整治的整体观、动态观、过程观及公众参与的观点,构建了名村综合整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1.
广东华侨文化景观及其地域分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侨文化地理研究 ,在国内外是一个薄弱领域。本文以我国华侨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广东为对象 ,阐述华侨文化的内涵 ,侨乡在引种外来作物形成的土地利用景观 ;引进西方骑楼和城镇规划制度 ,并结合当地环境产生的建筑文化景观 ;外语与方言相结合并广泛办侨刊形成的语言文字景观 ,以及华侨形成的人才文化景观等特色和影响。根据侨乡文化特质的相对一致性和侨居地文化背景相对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 ,首次划分珠江三角洲广府、五邑、潮汕、东江 -兴梅、琼东北 5个华侨文化区 ,并指出它们各自的文化特点和区域效应等  相似文献   

12.
广东侨乡外向型经济优势及其地缘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广东侨乡外向型经济优势与广东籍华侨、侨人的地理分布及其地缘背景联系起来研究。它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方面研究了影响地缘战略决策的基本要素,并结合东盟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指出了面向21世纪再创侨乡优势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兰州城市建筑文化风格与特色的历史演变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城市建筑风格同中国其它城市建筑的发展趋势类似,主要体现了当代国际建筑发展趋势的影响。通过调查和统计发现兰州现状建筑风格与特色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科学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是兰州发展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体现地域建筑文化,创造独特建筑风格和良好城市形象基础和条件。因此,吸纳现代国际建筑风格的精华、保护和修缮历史建筑,要求政府部门放弃好大喜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行为,规划和管理者在城市规划和控制上更加稳健和富有远见。  相似文献   

14.
刘益 《热带地理》1996,16(3):276-282
本文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分析了广东省文化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并对岭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风水的地理学价值及其在中国古代地理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今朝 《地理研究》1994,13(1):23-31
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了风水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地理学思想,分析了其地理学价值,论述了其与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关系,并明确了它在其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赵焕庭 《热带地理》2005,25(3):289-292,F0003
自秦朝至宋朝(221BC~1279AD),古广东经济与文化发展深受中原与海外的影响,利用本地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业和文化事业,在中国占有重要的地位。粤中广州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在广东乃至岭南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促进广东乃至岭南其他各地区的发展,而粤北自宋至隋经济文化处于广东领先地位说和唐宋时期除粤北外岭南大部分地区还比较荒凉落后之说都不能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干旱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奇成 《地理研究》1990,9(2):51-57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是中国干旱区水文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文按山区和平原两部分阐明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特点,并对水资源作了估算。  相似文献   

18.
该文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探讨珠江三角洲外省文化与岭南文化冲融的地域差异,发现从文化差异类型来讲,除了广州和珠海的广东群体属于倾向岭南文化型外,其余地区不论广东群体还是外省群体都属于中间型;从冲突类型来讲,除广州和珠海属于弱同化型外,其余都属于整合型。产生这些地区差异的关键在于:内资经济与外资经济的此消彼长改变了外省群体与广东群体在数量、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力量对比,外来人口越多或比重越高的地方,整合作用越大,外来人口越少或比重越低的地方,同化力量越强。  相似文献   

19.
国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乡村以其旖旎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新鲜的蔬菜瓜果和原滋原味的乡村生活而受到都市居民的亲睐。乡村旅游以乡村性为最大的卖点而蓬勃发展。国外乡村旅游历史悠久而成熟,为该项旅游在中国的开展提供了许多成功的典范和经验。介绍了国外乡村旅游两种主要的开发模式:休闲观光型和务农参与型及其代表性国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河口盐淡水混合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元欢  孙志林 《地理学报》1992,47(2):165-173
河口盐淡水混合受河口潮差、几何形态及淡水流量等诸多因素影响,并有着大小潮和洪枯季变化周期。本文在分析中国众多河口实测盐度分布资料的基础上,首次归纳了中国河口盐淡水混合的基本特征,给出数十个河口盐淡水混合的基本图式。并从高度分层型、部分混合型和强混合型三个类型,分别选择较典型的几个河口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