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变化关系到河口综合治理、国土规划、自然保护区发展以及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等战略布局.已有研究采用的海岸线标准主要有:根据实测资料确定的高潮线、低潮线、黄海0m线和黄海-2 m线以及从卫星遥感影像提取的高潮线、低潮线和瞬时水边线.近代黄河三角洲、现代黄河三角洲、清水沟流路范围、清8汊河范围内采用不同的海岸...  相似文献   

2.
林秀伦 《海洋科学》1988,12(6):34-36
本段海岸北起秦皇岛市南至戴河口,为全长约25km、宽度自高潮线向陆地延伸约2.5km的狭长地带。 本段海岸主要构造线为NE向和NW向,海岸线主要沿NE向构造展布,NW向构造线则使海岸线复杂化,形成海湾与岬角。  相似文献   

3.
我们通常所说的海岸,实际上就是海洋与陆地相互接触、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地带。一般可以这样理解,海岸指的是遭受波浪为主的海水动力作用的沿岸广阔范围,它可从波浪所能作用到的深度起,一直向陆地延伸到暴风浪所能到达的地带。根据海岸的物质组成及控制海岸发育的主导因素、科技工作者又将海岸分  相似文献   

4.
童国庆 《海洋世界》2014,(12):54-55
<正>在澳大利亚偏西部海岸,有一个面积约604500公顷的海洋区域,这里就是宁格罗世界海洋遗产保护区。该处世界海洋遗产包括宁格罗海岸的陆地部分和海洋区域。宁格罗海岸有着世界上最长的近海岸珊瑚礁系统。该处海洋遗产的陆地部分,广泛分布着卡斯特岩溶地形,诸如地下溶洞和暗河等比较常见。在宁格罗海岸附近,每年的一段时间都会发生大量的鲸鲨聚集,除了鲸鲨以外,这里也是其他多种海洋动物的家园,其中包括数量惊人的海龟。该海洋遗产的陆地部分有大量的地  相似文献   

5.
海岸滩涂通常是指大潮平均高潮线与大潮平均低潮线之间、因潮汐作用而被海水周期性淹没的海岸区域。海岸滩涂不仅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学价值,而且是具有巨大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因此海岸滩涂资源的研究及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一些沿海省份的重视。江苏省是我国海岸滩涂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其面积约占全国海岸滩涂总面积的1/4。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苏省围垦海岸滩涂几十万公顷,为缓解全省人地紧张局面、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海岸滩涂的围垦范围越来越大,高程越来越低,周期越来越短,导致海岸滩涂的再生能力日益减弱,而且还带来了如海岸地区生物多样性破坏、临近港口航道淤塞、排污泄洪不畅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从可持续利用角度深入研究江苏省海岸滩涂的自然特性与资源属性、利用潜力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和模式,是一项十分迫切和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一般高潮线与2 m等深线反映黄河三角洲冲淤变化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陆地动态变化最快的地区之一,其冲淤变化备受关注.利用从遥感影像提取一般高潮线和从实测水深提取2 m等深线反映海岸冲淤的两种方法,对钓口河嘴、清水沟河嘴和清8河嘴分别进行了冲淤面积(淤积、蚀退和净造陆面积)的计算,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相差较大,钓口河嘴、清水沟河嘴和清8河嘴,2 m等深线反映的冲淤面积(无论是淤积、蚀退还是净造陆面积)绝对值比一般高潮线反映的冲淤面积绝对值都明显偏大.在反映黄河三角洲冲淤变化上,遥感影像提取的一般高潮线可反映陆上三角洲的冲淤变化,实测水深则反映水下三角洲的冲淤变化.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下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现代黄河三角洲活动叶瓣上河口附近发育着决口扇沉积物,潮汐影响不明显。两侧发育着具有进积潮滩特点的沉积物。叶瓣废弃后由于压实下沉和波浪作用海岸后退,形成退积潮滩。在废弃河口侧部发育较好。那里高潮线处没有侵蚀陡坎,海岸后退是由于压实下沉引起的。废弃河口附近侵蚀作用明显,高潮线处发育侵蚀陡坎,潮间带变窄。  相似文献   

8.
海岸带国土整治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岸带狭义说来,指自海岸向内陆10公里的陆地及向海至-10米或-15米的浅海,但沿海10公里以外的陆域,由于交通上和经济上与海岸有密切联系,故亦属广义的海岸带的范围。海岸带人口稠密,我国的主要海港和许多大工业均在这里,是国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岸带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1982年9月,胡耀邦同志视察沿海一些省份后,曾经批示:“如果我们指导对头,海岸带上千万人,八十年代就可以首先进入小康之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三亚湾现代沉积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南岛三亚湾海滩沉积物主要以中细砂为主,中值粒径在2.0~2.5Φ之间,为细砂质,少量样品在1.0~2.0Φ之间,属中砂质,适合于海滩旅游。近岸海底沉积物总体分布较细,为砂-粉砂-黏土的组合,仅仅在海湾西侧靠近岬角处,以中粗砂为主。近岸海底沉积物是低海平面时古河道的堆积物,能够为现代海滩提供很好的砂源,为确保海滩的稳定性提供了物质前提条件。但是,由于近20年的海岸开发,海滩东部受到人类开发活动的深刻影响,人为排放的有机物污染使海滩部分出现泥化和变黑,而且,由于人为的违规建筑物紧逼高潮线和大潮高潮线,破坏海滩的整体形态,改变海岸的动力条件,进而破坏了海滩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0.
广西的银叶树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叶树(Heritieralittoralis)属梧桐科银叶树属植物,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红树林中的一种乔木树种,分布于大洋洲、非洲和亚洲海岸。在我国,银叶树仅在广东、海南、广西和台湾等省有少量分布。银叶树一般分布在高潮线附近的潮滩内缘或大潮、特大潮才能淹及的海、河滩地以及海陆过渡带的陆地,属于比较典型的水陆两栖的半红树植物种类。为了充分了解广西银叶树的地理分布及其群落学的特征,我们最近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专门性调查研究。本文就是根据此次调查资料整理分析写成的,意在为广西银叶树的保护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一、地…  相似文献   

11.
渤海南岸6000年来的岸线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冰后期的海侵,淹没了渤海地区;大约在距今6000年左右,海侵达到最大范围。本文按照海相地层的分布,讨论了渤海南岸当时的海侵界线,又根据粉砂淤泥质海岸平均高潮线上发育的贝壳堤的位置,确定了尔后的几条古岸线。从而表明在该区6000年来的海岸淤长过程中,曾出现过海岸线的数次停顿,这与黄河三角洲河口的交替摆动有密切关系。从而为研究渤海南岸的全新世地质历史,黄河三角洲的发育和区内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海洋是人类在陆地活动产生的液体废物和大量的固体废物的最终投弃场所。根据联合国的环境计划,海洋污染的3/4以上是由陆地污染物直接通过河口、港湾、海岸造成的。其他的污染是船舶由投弃以及海洋开发引起的。流入海洋的垃圾等一切化学物质的90%以上残留在沿岸水域,形成堆积物滞留在环礁以及其他的沿岸生态系内。  相似文献   

13.
海岸是海陆之间的交界地带。海岸经常在变化,有的地方在向陆地逼进。有的地方在向海洋退缩。海水运动、地壳升降、河流地质作用等因素都会引起海岸变化。意大利第勒尼安海滨的那不勒斯海岸边,保存着三根古建筑大理石柱,提供了海岸变动的历史证据。从建成到公元15世纪期间,那里的地面下沉了6.3米,从地基到大理石柱高6.3米这一段因沉沦海下,被海洋运动腐蚀成千疮百孔。以后到18世纪的300年间,那里的地壳又上升了6米多,曾经沉入水下的石柱重新露出地面。18世纪以来到20世纪60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盐城海岸为研究区,以2006年、2008年、2009年三景空间分辨率为10m的卫星影像为数据源,研究影像上提取海岸线、平均高潮线和平均低潮线的方法,以此分析港口/围海造田等受人类活动影响岸段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与低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相比,高分辨率影像可以提取出地物更细微的特征,因此可以根据高潮时水陆分界上留下的地物特征提取出平均高潮线;2)结合影像当天的潮位资料,根据平均高潮线、影像上瞬时水边线、平均低潮线三者之间距离与时间的线性关系定出平均低潮线;3)从得到的平均高潮线、平均低潮线可以看出,2006年后平均高潮线每年都在不断淤涨,而且淤涨的幅度在增加。平均低潮线2006—2008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2008—2009年平均冲刷了840m,变化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论及的滨海湿地指的是广义沿海滩涂湿地,不仅指全部潮间带,还包括潮上带和潮下带可供开发利用的部分,其作为新生的土地资源(有一定范围、面积),主要发育于潮滩—平原海岸与河流的三角洲地区.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黄骅沿海贝壳堤与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家声 《海洋学报》1994,16(1):68-77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新发现的贝壳堤,为本区海岸变迁及海面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认为,贝壳堤下伏层顶板代表着贝壳堤形成时相应的高潮线位置,是进行海石变化研究的标志面。  相似文献   

17.
基于RS的海岸线动态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线是指海水面与陆地接触的分界线,它随潮水的涨落而变动位置。海岸线的变迁受海岸侵蚀、海平面升降、海岸淤积等因素的影响,海岸线动态监测对海岸带防护、海岸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海岸线变迁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海岸线的数据选取、技术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渤海湾黄骅沿海贝壳堤与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家声 《海洋学报》1994,16(1):68-77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新发现的贝壳堤,为本区海岸变迁及海面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认为,贝壳堤下伏层顶板代表着贝壳堤形成时相应的高潮线位置,是进行海石变化研究的标志面.  相似文献   

19.
厦门海岸线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岸线是指多年大潮高潮位时的海陆界线。不同类型海岸有各自的地貌特征,它们在遥感影像上的解译标志与提取方法也存在差异。目前大部分海岸线自动提取研究只是解译出遥感影像中的水边线,即卫星在过顶时刻所记录的海水与陆地的瞬时交界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岸线。本文以厦门地区海岸影像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海岸类型的地貌特点采用不同的海岸线解译方法,提取出1987年、1997年和2007年的海岸线,并进行岸线变迁原因分析。实践表明:人工海岸、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及红土海岸的海岸线解译标志明显,提取效果较好,基本能够实现计算机自动提取;淤泥质海岸在遥感图像上呈现复杂的边缘,仍没有理想的线性特征自动提取技术,是海岸线提取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20.
前言     
高抒 《海洋科学》2019,43(10):1-1
<正>河口与海岸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广义的海岸带向陆可达海洋因素(如潮汐、台风、海陆风等)能够显著影响的界限,向海延伸至大陆架边缘,占地球表面积的15%~20%。从全球范围来看,河口海岸区域集聚了超过一半的人口和七成以上的大城市,不仅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也是自古人类活动、文化繁盛的区域。在我国,东部沿海省市经济相对发达,而最发达的地方又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少数大河三角洲和滨海之地。近年来,由于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突出,河口海岸发生了显著的系统状态转换,原先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需要进行调整。按照系统分析的观点,新的系统状态必然要有新的应对方法,而目前提出的对策就是河口海岸蓝图重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