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林建风 《地理教学》2010,(10):26-27
基于区域地理知识在高考命题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促使我们不断探索区域地理在高中教学特别是高考复习中的教学对策。初中教材区域地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教学目标仅定位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简单记忆。地理高考虽然主要考查高中系统地理知识,但地理原理、规律的再现和应用离不开某个特定的区域,需要将区域地理作为背景性材料和基础性知识。  相似文献   

2.
区域地理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近年高考的重点。高考以综合能力考察为主,而区域地理知识为高考试题提供了背景材料,它有机地联系了有关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体现了高考考察能力的主旨。  相似文献   

3.
区域地理知识,既有基础性的特征,又有综合性的特点。区域地理的复习,应本着从区域出发,最后再回到区域的原则进行。从区域出发是指在高中地理复习之前先安排复习区域地理,即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为主的内容;回到区域主要是因为区域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任何一个区域都是由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区域地理的复习,不要只机械地重复初中地理知识,而应重视对旧知识的加工、整理、重组,建立知识框架与体系,并把相应的区域地理知识巩固在地图上。  相似文献   

4.
汪行表 《地理教学》2011,(23):20-21
区域地理一直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由于初中地理知识不扎实,学生在高考中有关区域地理知识考查方面失分比较严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初中的区域地理知识落实到位,又有效地将初、高中的知识整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是在地理教学中把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有效的结合起来,重新进行知识结构处理。处理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模式是在高二阶段,主要学习区域地理,但对高二学生来讲,只学习区域地理的话知识比较肤浅,不能满足高考能力要求,因此在这阶段要结合对应的系统地理知识对区域地理现象进行分析探究;第二种是在高三阶段,主要复习系统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5.
徐晶晶 《地理教学》2014,(19):29-31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从知识点掌握的"精、细、透"提升到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对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准确地掌握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科学地应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并且外化成答题技巧。高三二轮区域地理的复习难度较大,一是区域的广延性,区域地理涵盖的知识点众多,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二是区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区域性,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以及地理原理都与一定的地域相联系,高考对学生地理知识的考查也要以“区域”作为载体才能实现。运用经纬线进行区域定位便成了地理考试的“门槛”,考生应试的成败首先是看能否跨越这道“门槛”,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  相似文献   

7.
王卫兴 《地理教学》2014,(6):24-26,32
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教师最难把握的教学内容之一。本文在明确并解读课程标准和考纲对区域地理学习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提炼出区域地理考核特点,并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区域地理复习策略,分别为:建立区域地理知识模型,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和阐释方法;建立区域整体性与差异性的思维方法,分析和比较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建立区域发展分析模型,提升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初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具有生活性和实践性。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锻炼了分析基本地理现象的能力,体验学习地理知识的整体过程,才能将学到的地理知识适当地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地理知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学习“对自身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相似文献   

9.
宋格  杨光  马珏 《地理教学》2023,(22):43-47
本文以2022年第18届国际地理奥赛试题为例,探讨国际地理奥赛试题特点,发现其试题命制的核心特点为:加深基础地理知识应用深度和广度;关注批判性思维培养;从社会性科学议题角度命题;提出地理空间观的跨学科能力要求;将野外考察转化为模拟情境进行线上评估;选择新奇的世界地理景观情境素材。本文从内容、选择、组织、编制、评分等方面,探索了国际地理奥赛试题命制对我国中学地理考试与评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严智慧 《地理教学》2007,(8):25-27,24
在现行高考形势下,地理单科或文科综合中区域地理越来越重要。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考试卷来看,区域地理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是文综的背景材料、是文综试题的载体。但是,受现行的初中教学及高中招生考试模式的影响,区域地理知识在高中学生中相当缺乏。庞杂的区域地理内容总是让高三学生感到十分棘手。在此,笔者就补充的区域地理内容及相应的学习策略谈点体会与看法。  相似文献   

11.
曹传道 《地理教学》2014,(20):26-29
基于区域地理在高考命题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本文以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为例,归纳总结出区域地理的四个重要命题方向,即描述区域地理事物的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的过程和原因;分析区域各要素间的联系;分析区域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提出了每一命题方向下的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12.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中涉及地理区域的教学,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新课程高中地理侧重于系统地理的学习,地理的科学属性和学科特点决定了新课程以问题发现为中心的,以案例为基本呈现方式的教与学,需要地理区域的具体化支撑;二是新课程的高考,出于对能力目标“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两方面考察的要求,以及创设实证性试题情景的命题,需要学生在地理备考中对地理的区域背景有所熟悉和了解。因此如下表所示,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特别是高中高二年级文理分科后的地理教学,需要整合地理区域的有关内容,统筹安排,合理要求。  相似文献   

13.
郑明进 《地理教学》2010,(21):32-33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中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这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下面谈谈将生活元素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杨建标 《地理教学》2007,(11):11-13
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重要的地理理性知识,它是地理知识的基点,在地理知识系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充分重视地理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15.
正高中地理"说题"是一种教学教研活动,以试题为载体,通过对同学和老师或教研人员说命题立意和能力水平考查、说考点和考纲要求、说审题、说试题讲解过程、说错误答案剖析、说答题规律总结、说试题价值拓展,指导学生如何从地理视角出发,获取图文资料中的有效信息,运用地理知识对地理事物或者现象进行合理描述和阐释,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进行地理"说题"的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6.
区域地理知识和系统地理知识繁杂多样,广大师生感觉系统地理知识和区域地理结合困难,学生学习杂乱和教师教学混乱是师生共同的困惑。本文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提出区域地理知识学习的自修策略;从教师教学角度出发,提出区域地理知识的裁剪策略、类比策略、要素建模策略、图文互化策略。希望能解决此困局。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东南亚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也是学生在世界地理下册的区域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个地理区域,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本区域的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18.
地理专家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理专家系统是专家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的产物。该文介绍了地理专家系统的概念、框架结构等基础内容,从地理知识库、空间知识发现、推理机制、G1S与ES集成四方面阐述了地理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提出地理专家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理课题探究的目标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探究方式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在组织地理探究学习时,教师面临不同类型地理知识探究学习的主题、目标和策略选择问题。参照《国际地理教育宪章》的规定,地理知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课题类型,具体包括:地理位置、地理空间分布、地理特征、地理因果关系、地理过程、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格局、人地协调途径。不同地理课题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别,因而对于不同地理课题进行探究学习的主题、目标和策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70年来,世界地理研究由于坚持了紧密为国家政治斗争和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正确方针,在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国家与区域地理的综合研究、部门地理与专题研究、中外对比研究、世界地理知识普及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超前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研究手段落后、资料来源单一、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