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地质》2001,15(2)
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多伦区调项目组(参加该项目的主要工作人员有:白志达、徐德斌、顾德林、田明中、赵国春、孙恺荪等)自1996年起历经5年时间完成的内蒙古多伦地区5幅(共1915 km2)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于2001年1月11日以优秀等级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组织的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验收. 该项目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1)新发现了前寒武纪中高级变质岩系,并进一步划分为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体. (2)正确建立了本区显生宙地层系统.在火山地层中采集了14件同位素测年样品,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特别是用40Ar-39Ar法测定的同位素年龄为火山活动的时代及地层划分提供了可靠的时代依据. (3)对测区内中-新生代火山岩的野外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岩相类型、火山旋回、火山机构、岩浆起源及演化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对测区内火山岩划分出11种火山岩相类型,对各种岩相的物质组成、火山活动特征和堆积定位环境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是晚侏罗世侵出相泡沫熔岩和上新世火山渣锥的发现和研究,丰富了与火山岩相关的地质问题的研究内容;通过野外地质资料、区域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研究,在测区内识别出15个火山机构,火山构造划分合理、层次清楚.对测区内中-新生代火山岩的研究具国内领先水平. (4)将区内中生代侵入岩区分为火山侵入岩系和深成侵入岩系列,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创新性. (5)早二叠世中晚期额里图组火山岩时代的确定及其与下伏早二叠世早期三面井组角度不整合面的发现,对研究本区晚华力西造山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6)充分利用重、磁和TM假彩色合成图像对测区内隐伏断裂构造进行了解译,结合实测断层的分析研究,认为原1:20万区调所划分的"槽台”界线应向北移至北纬42.40'一线,本区在古生代处于陆缘结晶基底之上. (7)花塘沟"冲击角砾岩”经大比例尺填图证实,是发育在火山机构内的玻璃质隐爆角砾岩. (8)对第四纪地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新发现史前人类遗存点10处,石器3 000件.论述了第四纪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演化,提出了本区沙漠化治理的措施和对策. (9)对区内矿产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探讨了控矿因素,划分出了5个金属矿产、3个非金属矿产的找矿有利地段.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地质调查研究院报道)  相似文献   

2.
在开展“青海省河南县托叶玛地区I47E007023、I47E008023、I47E009023、1I47E009024四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时,为验证该地区三叠系变质情况,针对三叠系中泥岩(页岩)的伊利石结晶度做了分析测试。30件样品的实验结果表明: 北部宗务隆—泽库地层分区三叠系泥岩(页岩)伊利石Kübler结晶度指数为0.312~0.537,晶胞参数b0为0.898 0~0.903 2 nm,判断其变质温度小于350 ℃,具葡萄石-绿纤石和沸石相; 南部西倾山地层分区三叠系泥岩(页岩)的伊利石Kübler结晶度指数为0.21~0.318,b0为0.898 1~0.901 4 nm,变质温度主要分布在200~350 ℃,局部>350 ℃,具葡萄石-绿纤石和绿片岩相。研究认为青海省河南县地区区域变质程度较低,为极低级变质作用或者未发生区域变质作用,且南部西倾山地层分区的变质程度略高于北部宗务隆—泽库地层分区变质程度。这一变质相带研究结论与前人认为的“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及低绿片岩相变质带”不一致,变质程度相对更低。该研究证实了在青海省河南县地区三叠系地层中不存在大面积区域变质作用,仅存在极低级区域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对区内太古宙地层的原岩性质、大的层序、同位素地质测年值的地质意义 (主要是 H2 O、CO2 流体作用在变质作用中能否造成同位素的开放及 TDM值能否反映为变质年龄 )等众多认识分歧进行剖析的基础上 ,将其自下而上划分为桑干岩群、集宁群、单塔子群、红旗营子群 (或称乌拉山群 ) ,其时代依次归属中太古代早期 (330 0—30 0 0 Ma)、晚期 (30 0 0— 2 80 0 Ma)及新太古代早期 (2 80 0— 2 6 5 0 Ma)、中期 (2 6 5 0— 2 5 6 0 Ma)  相似文献   

4.
隋志龙 《地学前缘》2002,9(4):284-284
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部署中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承担了 1∶2 5万H4 5C0 0 4 0 0 3(定结幅 )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通过野外地质调查 ,课题组初步确定了图幅中北部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带的存在 ,来自构造、地层、岩石等几方面的资料都提供了相应的证据。变质核杂岩一直以来都是地学界争论的热点 ,对其成因演化的研究一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 ,由于拉轨岗日一带山高路险 (>6 0 0 0m) ,且冰雪及冰积物覆盖严重 ,使得研究工作难以深入 ,尤其是对包括几何特征在内的变质核杂岩宏观形态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 ,运用遥感图像视域广、信…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划分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勤  张德生 《华北地质》2002,25(1):52-58
近十年来 1 5万区调新成果 ,以及大量科研资料表明 ,河北省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组成 ,除表壳岩外 ,尚包含有大量的变质深成岩和混合片麻岩。依据大量同位素测年资料 ,将其分别划分为 :古太古代 (~ 32 0 0Ma)、中太古代 (32 0 0~ 2 80 0Ma)、新太代早期 (2 80 0~ 2 6 5 0Ma)、新太古代晚期 (2 6 5 0~ 2 5 0 0Ma)及古元古代 (25 0 0~ 185 0Ma)五个阶段。又根据不同地区基底变质岩系原岩建造类型及其所经历的地质改造作用的差异 ,划分出 4个II级和 5个III级变质构造岩区 (或亚区 ) ,对各岩区内所出露的表壳岩及其变质深成岩类的岩石单位进行了重新厘定和清理 ,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划分对比表。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中部林西地区发育有北东向构造带,该构造带靠近西拉木伦河缝合带,使该区林西组地层部分经受了动力变质作用改造,构造带以外林西组地层未遭受动力变质。此动力变质带内劈理发育,变质的泥岩和泥质粉砂岩构造置换现象强烈。动力变质带内部变形变质强度极不均匀,其间有石英细脉贯入,有的部位变形变质程度高,形成二云母构造片岩,出现了黑云母+ 白云母+ 绿泥石+ 斜长石+ 石英等变质矿物组合,其中黑云母化学组成为Fe2 + ( 1. 38% ~ 2. 63%) ,Mg2 + ( 1. 93% ~ 2. 47%) 、K + ( 0. 96% ~ 1. 38%) ; 白云母为Si4 + ( 6. 13% ~ 6. 78%) 、Al[Ⅳ] ( 1. 22% ~ 1. 87%) 、K + ( 0. 93% ~ 1. 46%) 。根据二云母地质温度计估算的动力变质作用PT 条件为0. 3 GPa,480℃,有的部位只有脆性变形,没有新生变质矿物出现,只有变形没有变质。其动力变质作用研究为松辽盆地及外围上古生界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中级变质岩岩石(构造)地层单位新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树超  马金清  林亨财 《地质通报》2010,29(8):1152-1159
在新近完成的全省1:25万和部分1:5万区域地质调查、院校专题研究及其陆续获得的高精度测年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变质岩石的组合类型、变质变形特征、空间分布规律、接触关系和同位素测年资料,对福建省中级变质岩岩石(构造)地层单位进行划分和对比,重新建立了福建省中级变质岩岩石(构造)地层单位系统。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黑河变质地层微古植物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尚虎  赵海滨  傅俊 《地质通报》2000,19(4):445-447
黑龙江省黑河市张地营子乡附近出露一套浅变质的砂板岩 ,长期以来对该套地层的时代及归属意见不一。最早 1∶2 0万区域地质调查曾将其归属奥陶系上统裸河组 (O3l) ;《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1] 将其改为泥盆系中统根里河组 (D2 gn)。笔者在 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 ,在该套地层中采集了微体化石标本 ,经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钟国芳鉴定属微古植物化石 ,为确定该套地层的时代提供了依据。1 剖面层序描述剖面位于张地营子乡洪业家岩金矿西。未见顶16.灰色片理化变质细粒长石砂岩 19.60m15.黑色角岩化千枚状粉砂质板岩 13.77m14.灰黑色千枚…  相似文献   

9.
上孟幅 (H4 8E0 0 30 0 5)、下孟幅 (H4 8E0 0 2 0 0 5)1∶5万区域地质调查联测报告行政区域 :四川省甘孜州理县完成单位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内容简介 :测区划分为 10个正式填图单元和一些非正式填图单元 ;以岩石地层为基础 ,化学地层、层序地层、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为辅的多重划分与对比。首次在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获得了牙形石资料 ,为地层层序的建立和年代地层的计论奠定了基础 ,提高了上古生界地层的划分精度。对测区地层的微量元素 (2 1个 )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 ,建立了地球化学地层剖面。查清了测区侵入岩的结构构…  相似文献   

10.
福建基底构造格局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根坤 《福建地质》1991,10(2):158-164
近几年福建变质地层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证实福建省内有太古代地层存在。可以清楚地看出,福建有太古界-下元古界片麻岩和区域混合岩化变质岩(2.7-1.6Ga)、中元古界绿片岩、变粒岩和片岩(1.4-0.9Ga)、震旦系一下古生界变质砂岩、千枚岩(0.8-0.4Ga)等三大套变质岩系。从横向看、福建存在着6个迥然不同的变质地层结构序列类型,反映福建基底由六个微型地块拼贴而成。  相似文献   

11.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定结县幅、陈塘区幅 (中国部分 ) 1∶ 2 5万区域地质调查”( 2 0 0 1 30 0 0 0 92 31 )是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托 ,由武汉中国地质大学负责的地质调查项目。经过三年多的野外工作和室内研究 ,将地质调查与专题研究相结合 ,应用“3S”等新技术 ,圆满完成了填图任务 ,并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1 地层古生物方面( 1 )建立了测区的岩石地层系统。( 2 )将测区内的古生界—中生界层序地层划分出 40个三级层序。( 3)在泥盆系凉泉组和波曲组之间找到一个重要的侵蚀面。( 4 )在古生界—新生界地层中采集到大量实体化石和遗迹化石。…  相似文献   

12.
李娟  郑常青  金巍  崔芳华  施璐  王虎 《地学前缘》2011,18(2):223-230
内蒙古中部晚古生代地层由于中生代岩浆的侵入,部分发生接触变质,变质程度多处于沸石相或葡萄石绿纤石相。通过对典型剖面的泥质岩石中的粘土矿物、伊利石结晶度以及镜质体反射率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只在极少数样品中有伊蒙混层和蒙脱石,多数缺乏伊绿混层;(2)伊利石结晶度为022~040;(3)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为15~40。其结果表明:在岩浆侵入地区有小规模的接触变质,为极低级变质带,并未发生大规模的低绿片岩相的区域变质,而且这种变质只影响到晚二叠世以前沉积的地层和油气,分布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13.
大别山东段的变质地层格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世纪80年代末以后完成的大别山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将大别山的中深变质杂岩解体为变质变形侵入岩和变质表壳岩两部分,但所建立的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大多沿用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地层名称。与之同期,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发现以来的地质研究也揭示出大别山中深变质岩的主体为正片麻岩,并以变质特征及其构造属性划分出4个构造单元。本文依据前人的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将大别山的变质地层划分为4个岩石地层(构造岩石地层、构造岩石)单位,3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论述了它们与区域地质调查所划分的地层单位的对比,以及与4个构造单元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 0 2年 7月 2 3日至 2 5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全国地层委员会三届四次常委扩大会议 ,主要内容有 :1)关于 2 0 0 1年度全国地层委员会工作情况的汇报 (王泽九副主任 ) ;2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各课题组汇报研究进展情况及下步工作计划安排 ;3)审查修改已完成的《中国区域年代 (地质年代 )表》说明书 (初稿 ) ;4 )审查已编制完成的《中国地层典》(中文电子版 )。此次会议的会议纪要将在下期另行刊出。全国地层委员会召开三届四次常委扩大会议@边步  相似文献   

15.
张克信 《地质科技情报》2003,22(1):87-87,91
在我国“九五”“国家第二代地质填图计划”中的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区 1∶ 2 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科研任务中 ,由中国地质大学主持完成的中国地质调查局重大项目“1∶ 2 5万冬给措纳湖幅区域地质调查与东昆仑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区 1∶ 2 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研究”( 1 996~ 2 0 0 0年 ) ,进一步深化了造山带地层的空间结构规律和成因特征研究 ,解决了一批关键性的疑难地层问题 ,使造山带地层学在研究理论、方法和指导思想上得到丰富和发展。其主要成果“造山带混杂岩区构造岩片四维裂拼复原方法”被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编的《1∶ 2 5万区域…  相似文献   

16.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中变质花岗岩常与榴辉岩密切伴生。单颗粒石U Pb定年确定变质花岗岩的原岩为新元古代 (75 5~ 714Ma)花岗岩 ,并经历古生代 (384~ 2 84Ma)和早中生代 (2 2 4.5~ 197Ma)两期变质作用。角闪石 (2 0 3.9Ma)、白云母 (196 .4Ma)和黑云母 (180 .8Ma)Ar Ar年龄表明 ,在早中生代超高压变质作用之后 ,变质花岗岩与榴辉岩一样立即快速隆升冷却 ,直到 180Ma前后这一次快速折返运动才告一段落。双河和碧溪岭变质花岗岩中的榍石、锆石和磷灰石裂变经迹 (FT)年龄表明 ,两个变质花岗岩自 180Ma至 5 4Ma(双河岩体 )或至 5 7Ma(碧溪岭岩体 )为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稳定的缓慢抬升期。从 5 4Ma(或从 5 7Ma)~ 5 0Ma(或至5 3.6Ma)进入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快速隆升冷却时期。由此 ,大别山的造山运动结束 ,转入新的缓慢隆升阶段至今。  相似文献   

17.
陕西陇宝西山为大面积中生代关山—牛头山花岗岩占据,残留的地层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望吴地区指望家坡—吴家坡一带约百余 km~2 的变质火山—沉积岩分布区。通过1977—1978年的工作,初步肯定该区存在一套变质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现总结成文,错误之处,敬请指正。一、区域地质概况陇宝西山出露地层为下古生界一套变质沉积—火山岩系,由下部碳酸盐岩组(Pz_1~a)、碎屑岩组(Pz_1~b)和上部变质火山—沉积岩组(Pz_1~c)组成。盖层为白垩系(K)、第三系(N)砂砾岩。构造单元属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延部分。变质火山—沉积岩组(Pz_1~c)广泛分布于望吴地区、陈家庙—  相似文献   

18.
在粤东梅州地区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区内地层进行了多重划分和对比研究,理清了地层层序;将“兴梅混合岩田”解体为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岩;采用双重填图法,查明了火山岩相、火山机构分布特征,划分了火山活动旋回;对侵入岩进行重新划分和研究,首次将永和北.三枫侵入体解体为超基性、中性和中酸性侵入岩;对构造形迹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11—201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旗额仁高毕地区开展1∶5万巴彦呼热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期间,在原划归泥盆系上统的安格尔音乌拉组的变质粉砂岩、变质泥岩中首次发现大量笔石、海百合茎及腕羽化石。其中,笔石含有Uncinatograptus uniformis (P?ibyl, 1940)、Neomonograptus hercynicus (Perner, 1948)和Neomonograptus falcarius (Koren, 1969)等,时代为早泥盆世洛赫考夫期。从岩性上看,这套地层也与安格尔音乌拉组有明显区别。因此,该套地层系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地区乃至兴安地区发现的下泥盆统底部地层,并归入下泥盆统泥鳅河组(D_1n)。  相似文献   

20.
第七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将于 2 0 0 2年 8月在甘肃省敦煌市青海油田召开。会期 5天 (含会间地质考察 1天 )。会后有地质考察。会议内容包括 :(1 )新世纪古地理学及沉积学的展望 ;(2 )沉积环境、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学 ;(3 )古生态及生物古地理学 ;(4 )古构造及构造古地理学 ;(5)地层、层序地层及地层古地理学 ;(6)自然地理古地理学 ;(7)第四纪古地理学以及人类文明与古今地理环境的关系 ;(8)古气候、古土壤、古水文、古岩溶、古大陆、古湖泊、古海洋 ;(9)盆地沉积学及古地理学 ;(1 0 )油气田沉积学及古地理学 ;(1 1 )中国西部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