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队金堆城矿区地层多为七级以上坚硬岩层,因而绝大部份采用了钻粒钻进。几年来,我们不断地改进技术操作方法特别是全队职工在整风以来,破除了迷信,大胆采用新的操作方法,如五六年我例采用普通的铁砂钻进,五七年开始推行钢粒钻进和混合钻进,五八年又大胆使用了快速钻进。因而钻进效率不断提高(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2.
“钢粒钻进”是目前我国钻探生产中提高坚硬岩层钻进效率的最主要方法。1957年推广使用钢粒钻进以来,操作水平逐年提高,在同极岩层比铁砂钻进效率提高1~1.5倍。1961年起,我公司开始加强了钢粒钻进技术的系统科研工作。1963年至1964年末,我们与中南矿冶学院共同以中南矿冶学院钻探试验室及鞍山冶金地质勘探公司402队为基地,共同进行了三次室内试验和一次生产试验,对钢粒钻进工作过  相似文献   

3.
我队试验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最初仅开动两台钻机,全孔均用金刚石钻进,虽然效率高,质量好,但成本比钢粒钻进稍高,且国家供应金刚石钻头有限.后来我队钻探工人根据实践经验,调查了矿区岩层情况,提出了软岩层用合金、硬岩层用金刚石分层钻进的建议.通过试验,终于获得成功.1973年,全队采用分层钻进方法,在国家供应三台钻机金刚石钻头用量的情况下,小口径钻机开到10台.1974~1975年又有增加,最多开到14台,占全队开动钻机台数的78%.1973~1976年共完工小口径钻孔160多个,除个别钻孔外,都是用金刚石与合金钻头施工的,完成工作量114145米,合  相似文献   

4.
无岩心钻进是提高钻探效率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在六级以上硬岩层中钻进的无岩心钻头,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为了突破硬岩层效率低的关键,我队早在58年3-4月间就开始试验钢粒全面钻进的铁棒钻头,试验是按照苏联加古林同志所建议的水口形状进行的,但钻进时间不长,在一小时内水口就开始变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队开动三台人造金刚石钻机,两年来的生产试验表明,在7~9级石英、辉石闪长岩中钻进,小时效率比钢粒钻进提高1~2倍,钻孔质量好,事故少。然而,能不能充分发挥人造金刚石钻进的优越性,使其台效和实进尺亦相应地比钢粒钻进提高1~2倍呢?我队钻探工人和技术人员曾进行过多次探讨。就我队来说,人造金刚石钻进台效之所以不能成倍地超过钢粒钻进,原因之一是纯钻率较低。特别是在人力拧卸管的情况下,每次起下钻既费力又费时间。采用双管钻进,岩心管不能配得太长,因此虽然井下钻头进尺很好,亦不得不按时起钻。另外,双管钻进要求卡簧质量、规格与钻头配套严格,否则在特别完整地层(岩心很长,不易拔断)或特别破碎的地层中钻进时,常发生岩心堵塞或采不上岩心。这种情况在井浅时还好处理,井深了起下钻一次要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地下水文情况,提出在倾角为20°—30°近似水平钻孔中用钻粒钻进,在7—9级的岩层中,进尺154.99米,其中钢粒钻进占115.7米,台月效率为174米,小时效率为0.79米,平均矿心采取率为90.9%,涌水量超过放水要求。实践证明:在坚硬岩层打缓倾角钻孔,完全可以用钢粒钻进。这样,不仅解决了我队放水试验工作,且不用建筑大型水闸,改用多孔小水闸,既为国家节豹10万元以上的投资,又  相似文献   

7.
苏联地质部把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列为近十年重大技术成就之一.苏联用此种方法钻进的钻孔直径有59、76、93和115毫米.钻进岩层从V级到Ⅻ级,用硬质合金钻头钻进V~Ⅸ级岩层(部分X级岩层),用金刚石钻头钻进X~Ⅻ级岩层.最大钻进孔深达1200米.1976年此种方法的钻进工作量达九十余万米,计划1980年钻进160万米(另一资料为300万米).与钢粒钻进及金刚石钻进相比,钻进每米岩层的成本降低2~8个卢布.近年来还研制了绳索取芯液动冲击器. 七十年代后期,长春地质学院与有关单位研制成功了φ89毫米的液压射流冲击回转钻具.有关兄弟部门研制成功了φ75毫米的阀式及液压射流式冲击回转钻具.目前地质系统有关单位正在研制φ54毫米的阀式冲击回转钻具、特种硬质合金钻头及用于深孔钻进的变量泥浆泵,拟将液  相似文献   

8.
在Ⅷ极以上的坚硬岩层中提高钻进效率的问题,是当前钻探工程的一项重要技术课题.在其它新的技术方法没有完善之前,钢粒钻进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存在着一定的潜力.从铁砂钻进发展到钢粒钻进,使坚硬岩层的钻进效率提高了一倍左右.1957年以来钢粒钻进才较普遍地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几年来,关于钢粒钻进的原理和一些技术问题,在认识上还不够一致,实际应用上也不统一.为了进一步探讨钢粒钻进的技术和发挥钢粒钻进的潜力,根据几年来的生产实践和观察以及有关试验资料的情况验证,关于钢粒钻进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以下的认识来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队施工的南龙山勘探区的地层,是一套以砂岩为主的侏罗纪岩层,其中间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和煤层,层位变化频繁,有时在一个回次里要换层几次;侏罗纪砂岩可钻性级别平均在6级以上,钢粒钻进约占  相似文献   

10.
合金冲击回转钻进,一般在Ⅴ-Ⅶ级的中硬岩层才能取得较理想效果。当钻进Ⅶ级以上岩层时,合金冲击回转钻进就远不如钢粒回转钻进了。我们在某煤矿区的ZK1004孔(孔深405米上下)、ZK2705孔及某钨矿区的ZK805孔(斜孔)进行了钢粒反循环冲击回  相似文献   

11.
坚硬及最坚硬岩层(Ⅸ~Ⅻ级)采用钢粒是提高钻进效率的主要途径,而中硬及硬岩层Ⅷ级)提高钻进效率还是以扩大合金钻进范围较为优越。近年来,许多国内外技术资料广泛地介绍了自磨式合金钻头中硬及硬岩层中钻进能获得较高的机械速度和较好的经济效果。对此我们不但从理论上有一致的看法,而且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2.
我队施工的织金煤田,岩层薄而且软硬相间,标志层均是致密坚硬岩层(燧石灰岩、硅质菱铁岩、含铁硅质岩等)。由于岩层软硬悬殊,换层频繁,裂隙、溶洞发育,采用钢粒钻进,不仅事故多,效率低,岩芯采取率低,钻孔极易歪斜,甚至容易将煤层打薄、打丢。自从采用金刚石钻进以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1979年以前,由于设备配套、生产管理和操作技术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钻头寿命极短,平均钻头进尺小于10/米个,所以钻进费用大大高于钢粒钻进。   相似文献   

13.
在岩心钻探过程中,7级以上的硬岩层,目前均采用钢粒钻进与混合钻进,而后者又比前者迈进了一步,但总的来说,不论钢粒钻进和混合钻进,在我国使用都还不久,53年在全国范围内才广泛的采用钢粒钻进。而混合钻进仅在55年才在勘探队中应用,因而作者仅将实际工作中几点体会写出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14.
我队根据弓长岭矿区情况,拟订了"钻探操作三项制度",其中包括了钢粒钻进,破碎岩层钻进,防止钻孔弯曲以及予防孔內事故等操作方法.经一年多实际工作中的验证,又进行了多次修改,事实证明,在钻探施工中,以此法作为操作依据,其效果是良好的.茲介绍如后,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队勘探矿区,矿床埋藏深,钻孔深度一般在800~1000米,采用钢粒钻进钻孔弯曲严重。从一九七○年起试用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后,情况基本好转。由于金刚石钻进钻孔直径小,现有测斜仪井下仪直径都在65毫米以上,不能使用。因此,钻孔弯曲方位不能测出,严重影响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一、根据岩层特性选定楔子偏斜角我队三中队在某铜矿区施工,33号孔的矿心采取不足.为挽救这一濒于报废的钻孔,采用了开口固定式楔子进行补采.该矿区多为石英透辉石角岩、矽卡岩,可钻性差.该孔恰在硬岩段,孔深400米,补矿位置在280米处,钻孔倾角为75°,孔径110毫米,钢粒钻进时效0.1米,岩石可钻性为10级至11级.  相似文献   

17.
我队两年来的实践工作证明,钢粒钻进较钻粒钻进提高效率70%(如以8级岩石为例,钻粒钻进小时效率约为0.35公尺,钢粒钻进却为0.6公尺左右).但在整个钻进过程中,如何正确的采用操作技术,合理的确定囘次进尺时间,消除异常状态,保持正常的效率变化,对保证在一定囘次进尺时间內的钻探效率,有重大意义.因此,有必要研究其效率变化规律及操作技术,以便更好的运用.茲将我们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分述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合理的寻找汞矿勘探区的钻进规律,进一步提高钻进效率和岩矿心采取率,我队曾在苏联专家建议与具体指导下,进行了两个浅尺钻孔(岩石硬度分别为6级和4级)合金钻进的试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台时效率较钢砂钻进提高9.2~117%;成本降低4~37.2%.实践证明,在汞矿地区特别是在6级以下岩层中合理地进行合金钻进,是提高钻进效率,保证工程质量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兹将我队在这次试验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作如下之介绍,以供参考.掌握合金钻进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是一种有效的钻探方法。特别是在不均质岩层,破碎岩层,致密打滑岩层,易斜岩层中钻进效果更为显著。冲击回转钻进具有如下特点。一、钻进效率高自1979年我局第一地质队首先使用射流式冲击器以来,二、三、四、五、六地质队也先后使用了冲击回转钻进。完成工作量4500m 左右,平均时效1.15m,比同径金刚石回转钻进时效提高61.7%,比钢粒钻进提高174%。最近四队对 SX-54-Ⅲ型冲击器进行了新的试验,进尺144.8 m,时效 1m,台效434.6米,比钢粒钻进提高200%。事实表明,冲击回转钻进已成为攻克硬质岩石、提高钻进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56年来;3号钻机重点试用了钢粒与铁砂混合钻进,在39,86,98,128孔等钻进8—10级坚硬岩层,均提高了效率。根据4月份统计在8—9级火成岩中钻进,单位小时效率达到0.355公尺,比队部定额0.24公尺的小时效率提高48%。以后又进一步的改进钢粒淬火质量,经过多次试验结果,用0.5%的碱的水溶液淬火,比用清水、废油等淬火质量高,将钢粒用小锤打击时,不易打偏或打得粉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