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辛星  谷金 《测绘工程》2018,(1):73-76
在GPS-RTK测量界址点时,通过点校正获取坐标转换参数会引起系统性的坐标转换残差;在测定建筑物墙角等界址点时,只能以接收机天线的外缘靠近墙角位置,使得天线中心偏离界址点的实际位置,导致界址点测量偏心差。为此,通过在测区所有已知点上检测其坐标以建立测区的坐标转换残差改正模型,并导出三种基于天线偏心改正的界址点坐标计算及其误差公式,基本消除RTK界址点测量中的系统性误差影响。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原理简单且便于外业施测和编程实现,可提高GPS-RTK界址点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在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工程测量中,RTK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测量建筑物(构筑物)墙角点时却非常困难。利用自制RTK辅助装置来测量建筑物(构筑物)墙角点,通过实验进行精度分析,并结合吉林省扶余市地籍调查项目进行应用检验,文中方法达到了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通过建立优化函数进行子像素角点坐标优化的新方法。引入超分辨的方法及建筑物的高程信息,建立优化模型,将角点坐标从像素级精确到子像素级,提高了建筑物角点坐标的提取精度和对应点的高程值解算精度。  相似文献   

4.
吴富梅  魏子卿  刘光明 《测绘学报》2018,47(10):1295-1300
确定局部高程基准相对大地水准面的垂直偏差是统一全球高程基准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大港验潮站坐标直接确定我国高程基准的垂直偏差。首先给出通过大港验潮站坐标确定我国高程基准垂直偏差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测定大港验潮站平均海面坐标的方法及过程,接下来通过EGM2008和EIGEN-6C4重力场模型计算出的我国高程基准面的重力位,进而推算获得垂直偏差,并与我国东部地区GPS/水准数据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经分析发现,EGM2008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要好于EIGEN-6C4模型;利用大港验潮站坐标计算得到的我国高程基准相对大地水准面的垂直偏差为0.344 m,比利用我国东部261个GPS/水准点数据计算获得的偏差值小0.006 m。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通过检测窗户角点实现窗户检测方法中存在窗户误检的问题,该文在窗角点分组阶段,以建筑物立面窗户的分布规律及其自身的几何结构特征为依据,提出一种参数自适应的窗角点分组方法。该方法是在使用深度学习方法获取窗户4个角点坐标的基础上,结合窗户角点及其连线的空间位置关系、平行垂直关系,建立窗角点分组判别依据,实现对窗角点检测结果的准确划分,进而得到有效窗户检测结果。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选用4个公开数据集进行窗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支持多类图像数据、实现全自动化运行,且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建筑物重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出了利用机载LiDAR点云数据进行复杂平面建筑物重建的方法。首先,将提取出的建筑物点云聚类到不同的平面点集;然后,对各个平面点集进行平面拟合,采用平面相交确定平面边界,并解算出各平面边界角点的三维坐标,从而重建建筑物模型。某区域的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重建出较复杂的平面建筑物。  相似文献   

7.
将建筑物立面数据从散乱无序的车载LiDAR点云中分割出来是一项繁琐而艰巨的任务。本文提出基于基础地理数据辅助的分割方法:首先对基础地理数据进行要素精简,提取有效的建筑物轮廓数据;然后将提取数据转换到车载LiDAR点云数据所在坐标系中,实现坐标基准的统一;再根据建筑物立面特征设置合理的建筑物轮廓缓冲阈值,对建筑物立面点云进行自动分割;最后采用合理的质量评价机制,对分割结果进行检核和评价,实现分割结果的质量控制。实验表明文中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8.
汤静雅  谷金 《测绘科学》2015,(11):155-158
针对GPS RTK测量中坐标系转换参数因选择的公共点不同而导致转换误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坐标转换残差改正方法:利用测区任意已知点进行"点校正"来求取坐标转换参数,通过测定各个已知点的坐标转换残差,建立残差改正模型,对测量结果施加残差改正,减小坐标转换参数误差对测量结果精度的影响。实例应用表明:所提出的坐标转换方法简便可行且便于编程实现,对于提高GPS-RTK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车载式近景目标3维测量系统,采用激光扫描仪获取建筑物立面点云。激光点云仅具有扫描仪坐标系下的坐标,不便于其他数据融合进行3维建模。文中根据系统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建立相应的坐标系,利用已有或优化的坐标转换模型确定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依据基准点与载体平台GPS接收机之间同步观测数据将激光点云在扫描仪坐标系下的坐标经过多次坐标转换,得到基准点所在当地坐标系下的坐标。使系统实现了满足精度要求的建筑物立面激光点云的定位工作。  相似文献   

10.
车载式近景目标3维测量系统,采用激光扫描仪获取建筑物立面点云.激光点云仅具有扫描仪坐标系下的坐标,不便于其他数据融合进行3维建模.文中根据系统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建立相应的坐标系,利用已有或优化的坐标转换模型确定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依据基准点与载体平台GPS接收机之间同步观测数据将激光点云在扫描仪坐标系下的坐标经过多次坐标转换,得到基准点所在当地坐标系下的坐标.使系统实现了满足精度要求的建筑物立面激光点云的定位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1∶50 000重力勘查中提高测地工作的新思路,提出了采用GPS-RTK方法,利用CORS网站测定重力测点点位3维坐标的作业方法、消除高程异常影响而建立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方法及建立DTM数字高程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地形改正方法等。  相似文献   

12.
基于Hough变换的航空影像建筑物半自动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化超  邓喀中  张书毕 《测绘科学》2006,31(6):93-94,97
针对Hough变换不能检测直线段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Hough变换用于影像中矩形建筑物的半自动提取。同传统Hough变换相比,改进的Hough变换充分利用了Hough变换的参数空间数据,将Hough变换的“投票”过程和直线段的检测过程融为一体,获得直线段的端点坐标。根据直线段的端点坐标消除虚假直线段的过连接,并根据直线段的角度、距离条件合并直线段。最后通过直线段上的若干点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一条最佳直线,通过计算最佳直线的交点确定建筑物的角点坐标,完成影像中建筑物的半自动提取。实验结果表明:用改进的Hough变换算法提取出的航空影像中建筑物边缘结果是正确的,定位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对于形状复杂而繁琐新型建筑,传统的房产测绘技术手段已基本上满足不了现代测绘的需要。本文就通过理论与实际作业方法的运用,如布设独立的控制点或布设城市导线,采用极坐标的方法来获取建筑角点坐标用来计算建筑的面积的技术方法,来达到现代房产测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GPS-RTK的技术方法探讨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GPS-RTK的测量原理、误差分析及参数转换等进行简要阐述,并介绍GPS-RTK高程测量的方法。通过高精度全站仪观测数据与GPS-RTK高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在GPS-RTK高程测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针对生产实践中存在的作业问题,找出提高GPS-RTK高程测量精度的有效措施,旨在增广GPS-RTK技术的应用前景,提高其测量成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城区机载LiDAR数据与航空影像的自动配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军  熊小东  沈翔 《遥感学报》2012,16(3):579-595
为解决机载LiDAR数据与航空影像集成应用中二者的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机载LiDAR数据与航空影像配准的方法。首先,直接在LiDAR点云中提取建筑物3维轮廓线,通过将轮廓线规则化得到由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段组成的建筑物角特征,并在航空影像上提取直线特征;然后,根据影像初始外方位元素将建筑物角特征投影到航空影像上,并采用一定的相似性测度在影像上寻找同名的影像角特征;最后,将角特征的角点当作控制点,利用传统的摄影测量光束法区域网平差解求影像新的外方位元素。解算过程中采用循环迭代策略。本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直接从LiDAR点云中提取线特征,避免了常规方法从距离图(或强度图)中提取线特征所产生的内插误差。通过与现有基于点云强度图的配准方法的对比实验表明,在低精度初始外方位元素的辅助下,本文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配准精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智能手机GNSS信噪比观测值在建筑物周围的变化特征,分析其与建筑物对GNSS信号遮挡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二维概率地图的概率消减反演算法和建筑高度的邻近边界点体素化反演算法,进而采用大量观测数据反演三维地图,并对反演精度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5m栅格地图上,取高度角为5°以上卫星的GNSS信噪比数据,达9000历元时各项精度趋于稳定,超过12000历元时反演的建筑物中心坐标、建筑面积、角点点位及建筑高度综合效果最佳。其中心点位误差为1.16~1.74m,面积误差为1.12%~2.39%,角点误差绝对均值为5.00~5.30m,均方根误差为5.82~6m,建筑高度误差为0.04~2.1m,基本实现了利用智能移动终端GNSS信噪比数据反演三维地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GPS-RTK高程测量的主要方法是坐标转换和高程拟合。本文主要结合某线路介绍了坐标转换方法以及如何对其测量成果进行检核。常规的高程检核方法是比较联测水准点高程和GPS-RTK测量高程,而本文结合线路作业的特点提出了利用直线或平面拟合方法对线路基于坐标转换法获得的GPS-RTK高程测量成果进行检核,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建筑物顶部边界的精确提取在建立数字城市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从遥感影像中粗提取的建筑物边界不规则的问题,结合Harris算子和Susan算子,提出了一种对粗提取后的建筑物边界进行规则化拟合的处理方法。首先对粗提取的建筑物顶部边界进行预处理以剔除噪声影响;然后分别使用Harris算法和Susan算法对预处理后的建筑物边界进行角点检测提取;最后对检测提取的边界角点进行点号排序和规则化拟合连接得到规则的建筑物边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处理后的建筑物边界平滑且与其实际边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Chris Rizos 《GPS Solutions》2007,11(3):151-158
The justific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ORS networks was initially in support of geodesy and other geoscientific applications at the global and regional level. However, increasingly GPS CORS network operators have sought ways of making thei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the basis of a profitable business. This has arisen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real-time centimeter-level accuracy services, carrier phase-based modes of operation generally referred to as GPS-RTK (real-time kinematic). One approach is to try to recruit a core group of users who are prepared to pay for the GPS-RTK services. But this is only feasible if the number of users, and the fees that are charged, are sufficient to generate a reasonable return-on-investment (ROI). This ROI (or at the very least “cost-recovery”) is important for many network operators in order that they may provide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upgrade of the CORS infrastruc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those who advocate that there is no need to recoup CORS investment, that the installed GPS receivers should be seen as public infrastructure in a similar manner to roads, bridges, etc.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new business and operational models for GPS-RTK services. These include models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CORS infrastructure, service provision, business cases, and options for value-added services beyond the standard GPS-RTK service. One concept is based on a “client–server” model. Currently GPS-RTK service providers have no control over the quality of the results computed by users. This makes it difficult for them to justify charging for their services. What if instead of broadcasting RTK corrections and placing the onus of obtaining a final solution on the user and his equipment, the user’s coordinat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service provider? Putting the computational effort on the server side will justify more easily the charging of users for a value-added product: an accurate and quality assured coordinate in the local reference fram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lient–server concept as well as possible business models that may underpin such a service model. These models include some derived from mobile telephony and service/hospitality businesses. Furthermore, with the projected proliferation of independent, competitive GPS-RTK services, the concept of a GPS data or service “broker” is worth explo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