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60年代初提出的环境地质概念已被社会广泛接受,并引起国际地学界的关注。海螺沟作为冰川旅游区已于1987年10月正式向国内外开放。因此,对于其环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在研究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流域内水体和土壤进行了本底调查,并作出初步评价,为海螺沟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旅游区的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海螺沟风景区地质灾害对旅游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海螺沟环境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活动与危害现状,作出了危害程度与危险程度综合评价分区及灾情预测评估,针对海螺沟游风景区的特点,提出了重点灾害及危险地段的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3.
海螺沟生态旅游景区地质环境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螺沟作为国家级风景区,其地表生态现象和生态过程与其地质环境演变有着密切关系,加之近年来西部大开发中人类活动在沟内陡然增长,人为致灾陆续发生。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沟的地质环境状况进行了较翔实的评价,分析了孕育这些人-地互馈演变作用的独特地质背景,为下一步的合理开发提出了可行的防治对策。调查表明,沟内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雪(冰)崩、融冻、岩土体蠕滑、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和地震等。分析认为导致这些灾害问题的主要作用包括五个方面,即强烈的新构造抬升运动、复杂的地质构造体系、冰川作用显著、强降水丰沛以及人类活动不当等。最后针对海螺沟开发提出了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整治的建议,对一号营地进行稳定性评价,二号营地进行崩塌与泥石流整治和热泉水开发,三号营地进行泥石流沟建设。  相似文献   

4.
贡嘎山海螺沟为冰川地质作用的冰川谷,其中、下游河谷为古冰川谷,上游发育着现代冰川,它是横断山主峰贡嘎山地区冰川群中最宏大的一条冰川.自第四纪以来,强烈的冰川地质作用塑造了海螺沟流域特殊的山地与河谷地貌,因其距大城市较近,成为人们研究和观赏冰川奇观不可多得的地点.使之越来越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  相似文献   

5.
《上海国土资源》2007,(3):F0004-F0004
四川海螺沟冰川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著名的贡嘎山峰东坡,是一条长30.7km的冰川峡谷,面积约200km2。海螺沟冰川生成于1600年前,长14.2km,地质学家称其为现代冰川,末端落入森林带内6km,形成冰川与原始森林共生的绝景。海螺沟冰川中冰面河、冰下河、冰裂隙、冰阶梯、冰石蘑  相似文献   

6.
《江苏地质》1996,20(3)
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江苏省环境地质研究所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位于南京紫金山风景区东麓的百水桥,隶属于江苏省地质矿产厅唯一的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为主体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经地矿部批准于1984年10月成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下设五个研...  相似文献   

7.
《江苏地质》1996,20(1)
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江苏省环境地质研究所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位于南京紫金山风景区东麓的百水桥,隶属于江苏省地质矿产厅唯一的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为主体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经地矿部批准于1984年10月成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下设五个研...  相似文献   

8.
陈宇 《安徽地质》2013,(2):150-152,160
通过对平天湖风景区——望华楼景点不稳定边坡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变形破坏主要因素的分析、地基岩土勘察评价、边坡稳定性计算,才能制定出安全、合理、经济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宁波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环境条件是制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最基本因素,只有正确认识地下空间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才能避免地下空间利用中产生的各种不利后果。基于对宁波市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的认识,分别从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等三个方面,研究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因素有孔隙潜水位埋深、含水层厚度、岩土层透水性能和基坑突涌可能性等;工程地质条件的制约因素有软土厚度、人工填土厚度、土质均匀性和地层组合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地面沉降和浅层天然气影响等。通过本次研究,为宁波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奠定了基础,为宁波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有助于解决目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建设新型生态文明城市带来新契机。然而,以岩土体为介质和环境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条件是影响和制约其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为避免地下空间利用产生各种不利后果,本文以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以内中心城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等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制约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因素有地下水水位、含水层厚度、岩土层透水性、地下水腐蚀性等;工程地质条件的主要制约因素为膨胀土和可液化砂土;地面沉降是影响该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通过研究,对正确认识成都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环境地质问题,采取恰当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区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地质环境条件技术支撑。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的气候、自然景观、地质、经济地理和历史文化条件进行分析,划分了旅游资源类型。在旅游资源区划中分为7个已建旅游风景区,10个正建旅游风景区和3个潜在旅游风景区。最后提出6条开发及保护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我国现代军事地质研究和我军战场地质环境建设保障体系,采用地质环境研究思维分析陆战场空间的结构特征、空间变化规律、物理化学界面和动态变化趋势,构建军事地质环境研究内涵与关键技术。提出军事地质环境包括作战环境和地质环境,研究要素分别为战场空间结构、军事地理环境、军事行动环境和地质体时空环境、地质体现状环境、地质体应用环境。军事地质环境研究内涵是将作战环境和地质环境整合分析研究,从宏观上把握战场空间的结构特征和军事地理与军事行动环境背景,据此确定地质需求内容和军事地质应用主题;通过研究地质体背景条件、物理化学状态、空间分布规律及动态变化趋势等,分析一定区域地质环境的质量、容载和反馈能力,为军事作战应用地质条件提供利弊研判和优劣预测。适宜军事地质环境数据获取和信息表达的关键技术包括民用地质数据军事应用改化、境内快速立体调查、境外遥感地质解译和按需定制专题图。概括认为当前我国军事地质的主要探索研究方向有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下的作战环境质量评估与治理、地质客观规律的普适性与特殊薄弱点军事应用、隐匿军事目标靶区的地质环境定位预测、地质模型的军事地质环境信息表达。  相似文献   

13.
松滋县洈水风景区的洞穴群是一具有旅游、科学研究、考古和探险等综合价值的岩溶资源。本文初步,也是首次介绍了该洞穴群的地质背景、环境条件和发育特征,重点展示了新神洞内奇特壮观的瀑布、化学沉积物、惊险无比的洞道和洞水。  相似文献   

14.
许昌市在2007年启动过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但评价成果局限于城市环境,未涉及空间、资源、灾害等要素,且研究程度较浅。许昌市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城市建设迫切需要城市地质调查成果的支撑。许昌市城市地质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1∶5万~1∶2.5万工程地质调查和局部更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调查;查明30m以深地下空间资源潜力;在深部地热资源禀赋较好地段,开展1500m以深松散层及埋藏型碳酸盐岩热储条件调查评价;调查地下水环境效应、应急水源地,进行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环境风险管控研究;发掘161万亩富硒土地开发特色农业与生态农业的潜力;评估、整合禹州华夏植物群省级地质公园、大鸿寨风景区等地质旅游资源;探测城区隐伏断裂构造活动性、古河道分布特征调查;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及无害化利用,支撑许昌"无废城市"建设;建设地质信息平台和地质环境监测网络,为许昌市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全过程提供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15.
黄敬军  武鑫  姜素  崔龙玉  魏永耀  张丽  陆华 《地质论评》2018,64(6):1472-1480
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雨洪管理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目前已成为众多行业和科技领域的讨论热点之一。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城市水安全,但要充分考虑“海绵体”承载体(岩土)的物性,即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因此,建设海绵城市应重视地质环境条件研究。本文在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对海绵城市建设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徐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徐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地质适宜性评判指标体系,基于地质环境条件划定了海绵城市适宜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和不宜建设区,为徐州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质》2006,29(2):114
受天津市塘沽区排灌管理处委托,我所水环室海岸带近现代地质环境变化研究小组(Coastal GeoˉEnvironmental Change Research Group,CGEC)承担了塘沽区滨海湖风景区埋藏牡蛎礁的地质勘查任务。2006年6月28日,来自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赵希涛研究员(1970年代对渤海湾牡蛎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评价该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的适宜性,通过研究地质环境条件,选取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壳稳定性、地面及地下空间条件4个要素作为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因子.在单因子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以MAPGIS为平台,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  相似文献   

18.
为查明李家庄昌盛铁矿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确保矿山安全生产,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取样分析,认为该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环境地质条件中等,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类型为以环境问题为主的中等开采技术条件矿床。  相似文献   

19.
一、环境地质学的发展20世纪后半叶,世界上工农业蓬勃发展,因而提出了环境地质问题.人们除了要求有吃有穿外,还要有合乎健康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研究生态系统的地质背景与变化条件已成为环境地质的最根本内容.各种自然资源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地质条件.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有的要研究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产生背景的地质条件;有的还要研究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被生产活动改变后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0.
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时代尚未结束,休闲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旅游资源的开发任重道远。具备可观赏性与休闲价值的地质景观是宝贵的地质资源,不仅具有与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等同的重要经济价值,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地质资源的探查、开发和保护,将继重大工程建设工程地质和环境工程的地质学之后,成为工程地质学科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概述各类地质景观的基础上,提出地质景旅游风景区建立的基础,论述旅游地质资源的探查、开发和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