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表所载的小行星定位照相观测,系1953年及1954年上半年内,利用佘山观象台直径40厘米,焦距690厘米的远镜所作的,每一观测所用三颗比较星的位置,通常取自摄影星表(Carte du Ciel),间或亦取自德国天文学会星表(A.G.C.)或耶鲁星表(Trans.of The Yale Univ.)。所有观测,绝大部分係利用AΓφa——Aстро药膜,底片上直角坐标的测量,利用佘山观象台特具的坐标测量仪、可估计到1个微米(Micron),观测时刻以世界时表之,且以日为单位计算。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云台第一、二号簿型CCD的光谱性能及测量方法。测量表明该系统的光谱响应从3300A—11000A。它用作光谱观测可比Kodark照相干板提高1—3个星等以上。干涉条纹的影响与云台第一号簿型CCD的影响相似,用已建立的方法可消除这种影响并可用于光谱观测。  相似文献   

3.
彗星动态榜     
最新发现: 2008年5月发现并命名了6颗彗星。 2008年5月2日A.Boattini报告他在进行Catalina巡天项目时发现了一颗新彗星,彗星得到了许多观测者的证实,A.Hale目视观测到的亮度为13.4等,编号为C/2008 J1 (Boatti—ni),初步观测得出的轨道显示彗星已于2008年3月17日过近日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上海天文台丹容等高仪(OPL,No.14)1960—1979年期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垂线方向的月亮潮影响,并从时间和纬度观测结果中,相应地分析得到月亮半日潮(M_2)振幅A、Love数组合数A=1 k-l为:A_1=0~s.00138±0~s.00028、A_1=1.19±0.24和A_2=0~.0163±0~.0043、A_2=0.94±0.23。  相似文献   

5.
1958年紫金山天文台太阳黑子联合观测仍继续进行,参加联合观测的除了原有的南京、佘山、昆明、青岛外,自1958年10月起北京天文台筹备处也参加联合观测.各台站1月—9月的观测资料由宁台集中整理,并按太阳自转周每周对外发布一次.10月—12月的资料则改由京台集中整理,仍按太阳自转周每月对外发布一次.现综合1958年的观测资料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南极冰穹C (Dome C)的选址结果显示:Dome C具有寒冷干燥、红外背景辐射低、可连续3~4个月观测、空气明净、透过率高、风速低等特征,是比地面上任何中纬度台址都好的天文观测台址.而由我国最先登陆的内陆最高点冰穹A (Dome A)被国际天文界广泛认为可能是比Dome C更好的天文台址.近3 yr来,中国科学院南极天文中心领导开展Dome A的台址测量工作,初步结果表明Dome A作为天文台址具有巨大优势.但是到目前还没有获得直接用于衡量天文台址在光学观测方面的主要参数—视宁度数据.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自行研制的我国首个用于Dome A的自动视宁度测量仪,基于一台口径35 cm的商用望远镜进行硬件改造和软件开发,使其能在Dome A低温低压环境下进行自动观测和数据处理.目前该仪器已随“雪龙号,科考船起运南极,于2011年初安装到Dome A并开始测量.起运前,在兴隆观测站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国台)选址组的一台视宁度监测仪进行了对比测量,对软件、硬件和装调方法进行了检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这里发表的小行星位置是在1958年下半年内所作的照相观测.用以观测的远镜是口径60厘米、焦距300厘米的反射望远镜和口径15厘米、焦距150厘米的折射望远镜.它们在下表底片号数一栏中相当地以 N 号和 T 号表明.表中标以 P.O.代号的是本台观测到的、星历表中未能对认出来的小行星.每次观测所用比较星通常选自摄影星表,其中也有—部分选自 A.G.星表.表中观测与计算之差一栏系与苏联理论天文研究所出版的小行星星历表比较而得的数值.观测者栏中“钰”表张钰哲,“家”表张家祥,“车”表车一  相似文献   

8.
4月的星空中,有—个星座很抢眼,就是室女座,因为在室女座中有一颗行星和两颗小行星在一周之内将轮番上演冲日大戏。这么多天体在同—个天区同时到达最佳的观测时机,是很有意思的天象,也是锻炼观测能力、摄影技巧的好时机。除此之外,4月还将发生一次月全食和一次日环食,不过遗憾的是,这两次天象在中国的观测条件都十分不利,几乎无法观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发表了对天鹅座32食双星1981年食期间及1982年食外期间,在波段范围λλ3520—4348A及λλ5110—6600A的光谱观测结果.分析了Call K线等值宽度随位相的变化,推算了K型超巨星色球大气的密度分布规律;测定了K星的视向速度;认证及测定了光谱中的发射线和呈P Cyg轮廓的谱线,并估算了K型超巨星的质量损失率.  相似文献   

10.
北极星拖影仪是天文宁静度观测的专用仪器。按照里克天文台(Publ.Vol.7 7P246—252 By E.A.Harlan and Merle.F.Walker)文章所提供的技术要求和数据,云南天文台台属工厂于1978年10月——1979年8月间,研制成功四台供选址用的北极星拖影仪。1979年8—9月在台内试观测后,置于滇西候选点,至今已在云南宾川二个候选点山头上,进行了四个月的拖影照相观测。目前,使用情况良好,能在北极星周日运动的各方位上,拍到清晰的北极星拖影像。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80—1985年的观测资料,本文统计了一米望远镜卡焦照相测光时焦距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这有利于提高观测质量、充分利用观测时间和得到较为满意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用簿型CCD作为探测器的Coude高色散光谱系统的光路,机械调整装置,可用色散,一次可摄波段,光栅转角的计算,滤光片的选择。 从1987年11月起,对该系统进行了一年的试观测,获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给出了从3900(?)—11000(?)的观测结果。观测结果表明可提高1.5—3个星等。  相似文献   

13.
对Be/X射线双星LSI+65°010/2S0114+65连续四年(1992—1995年)的光学光谱观测发现,在1992年11月它的Ha发射线等值宽度在4天内从-0.43A增至-1.48A,增加了约3.5倍.此剧烈变化支持LSI+65°10的光学子星是一颗Be星而非超巨星的论点.我们的观测还发现,1994年9月它的Ha发射线轮廓呈明显的双峰结构,但与普通Be星中由于旋转气壳而形成的双峰不同,其红峰处于Ha理论波长附近,紫峰却紫移了7.2A.我们认为此双峰可能产生在LSI+65°010的不同HⅡ区中,即红峰产生于Be星周围的气壳内,而紫峰很可能产生于在轨道上快速运动的中子星周围的HⅡ区中,此观测可能提供了中子星周围存在HⅡ区的证据.同样,我们认为1992年11月4日观测到的Ha发射线红翼几乎不变,紫翼却大幅增加的现象也是由于中子星周围的HⅡ区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1983年6月11日,由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厂组成的中国日食观测队天文组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成功地作了一次日全食观测。 这次日食的最佳观测地点是印尼爪哇岛,所以大部分国家的观测队都集中于日惹,但由于种种原  相似文献   

15.
用数字测高仪DGS—256在海南地区进行了夜间距离扩展Spread—F的观测。充分利用DGS—256的多参数测量能力,我们从振幅频高图和Doppler频高图中看到了Spread—F的多描迹结构,即由一条从正常电离层反射的主描迹和几条在主描迹之上的辅描迹组成的Spread—F描迹。从时间顺序上,我们又观测到:在整个Spread—F期  相似文献   

16.
采用通过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GPS单、双频这2类观测设备得到的实测数据,进行了NTSC—PTB(physikalisch-technische bundesanstalt(Germary))链路的全视法比对计算和分析。利用这2类设备得到的GPS AV(全视)的结果与BIPM公布的AV方法的A类不确定度一致,从而确定国家授时中心的2类GPS观测设备的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水平。如果对双频观测设备时延校准后,采用P3类型进行比对,有望将NTSC现有的比对精度提高50%。  相似文献   

17.
新型射电源     
1984年,几个国家的天文小组用美国国立天文台的甚大阵(VLA)观测了最新的几个射电源表中含有的145个超新星遗迹(SNR),观测波长为20cm和6cm。P.A.Shaver领导的小组发现其中的G357.7—0.1与SNR的形状和性质有很大不同,R.H.Becker和D.J.Helfand领导的小组也发现G357.7—0.1和G5.3—1.0非同寻常的特性。这两个源都位于银道面附近,是非热的延展射电源,它们的表面亮度分布与以往发现的SNR不同。从射电照片上都可以看到,在两者的弥散型结构上叠加有亮的纤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较差VLBI观测的原理和应用,并针对“上海—Parkes·基线做较差VLBI实验的可行性做了讨论,分析了该基线的观测条件和限制,提出了三组目标源和参考源(HR1099和CTA26,AY Cet和0112—017,TY Pyx和0858-279),并给出它们的部分已知参数.最后指出了这一观测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9.
1989年3月出现的太阳活动区5395号(以下简称AR5395)是第22太阳周峰期的一个高活动区,在其通过日面时,观测到11个X级、48个M级的X射线爆发,引起了自1961年以来最强的地磁暴。本文首先叙述AR5395过日面时的黑子群面积、射电辐射流量密度(2800MHz)及1A—8A软X射线最低值的日变化以及发生耀斑的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为适用于观测哈雷彗星而制作的云南天文台HAφA—3四轴望远镜的跟踪电路。跟踪控制电路采用高抗干扰、低功耗的CMOS集成电路;采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器,使跟踪速度方便、连续可调,减少了复杂的机械转动系统,跟踪稳定。实际使用表明,电路可靠、操作灵便,达到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