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讨论了基于SVG的网络地图符号的设计与显示问题;首先介绍了常用地图符号的描述模型和SVG的概念;然后根据地图符号的结构特征和SVG的自身特点,提出基于SVG的地图符号描述模型;重点进行了点、线和面3种类型的基于SVG地图符号设计,为地图符号的结构化描述和符号库共享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实现方法,这些地图符号可以在WebGIS中得到充分应用。获得的结论对于相关技术及专业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SVG的地图符号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基于SVG的网络地图符号的设计与显示问题;首先介绍了常用地图符号的描述模型和SVG的概念;然后根据地图符号的结构特征和SVG的自身特点, 提出基于SVG的地图符号描述模型;重点进行了点、线和面3种类型的基于SVG 地图符号设计,为地图符号的结构化描述和符号库共享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实现方法,这些地图符号可以在WebGIS中得到充分应用.获得的结论对于相关技术及专业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CorelDraw中绘制有些线状地图符号需要使用程序控制,无法直接调用CorelDraw的线状符号绘制功能。文中基于图元组合的思想,依据CorelDraw软件的特点,对常用地图中的线状符号进行分类、组织和存储,建立相应的线状地图符号库,设计专门的线状地图符号编辑器,实现对线状地图符号的统一编辑与管理,并且为不同类型的线状地图符号绘制设计相应的算法,最后利用CorelDraw提供的VBA二次开发环境实现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实验效果很好,可满足地图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旅游地图符号的表现形式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实验心理学在旅游地图符号设计中的应用,并通过混淆性辨别调查实验研究,分析了视觉和心理因素对旅游地图符号设计的影响,对改进旅游地图符号设计、提高地图表现力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同时也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白娅兰  闫浩文  禄小敏  张鑫港  张剑 《测绘科学》2021,46(7):182-188,204
视觉变量是微地图在设计表达过程中的关键部分,该文针对现有视觉变量研究成果并不完全适用于微地图这一问题,研究并提出了微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通过对比分析微地图与常用地图的不同,得到了微地图符号简单化、多元化、个性化、模块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微地图符号特点的视觉变量表达方式;考虑用户、环境、地物3个方面的影响,应用微地图视觉变量设计了微地图符号;实现了校园导航微地图的设计,并运用问卷调查验证了微地图视觉变量表达及应用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提出的理论及方法能较好地表达微地图内容,能够为微地图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制约地图符号设计的内在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地图符号的约定性原则和等价性原理。把作为地图符号的物质时象同传输过程中的地图符号区别开来,分析了地图符号的价值及价格,并对内涵地图符号和外延地图符号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新的地图符号分类原理。  相似文献   

7.
地图符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地图符号系统,提出了线状符号的附属属性设置实现,并采用了程序符号的思想实现一些相对特殊的如沙丘、河流、沼泽等地图符号,成功地对国家标准系列地形图图式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各种比例尺下的地图符号的绘制,完成了在Visual C 平台上所研制的地图符号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8.
地图符号的艺术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艺术性设计的角度出发,主要从4个方面阐述了地图符号的设计:地图符号艺术性设计的重要意义;地图符号的分类和组织;地图符号艺术性设计的基本原则;地图符号艺术性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地图符号在线编辑器是传统地图符号编辑器在网络环境下的拓展,结合RIA技术在用户交互、图形表达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了地图符号在线编辑器的设计与实践,建立了地图符号在线编辑器的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了基于Silverlight的地图符号数据模型,研究了地图符号的交互创建与编辑、符号图形属性样式交互配置、符号的编码描述与开放式存储策略3个功能模块,最后建立了地图符号在线编辑器的原型实验系统,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地图符号的编辑设计与开放式共享。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地图符号设计是地图服务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建立个性化地图符号概念模型,从感知适人化、解意适宜化两方面展开个性化地图符号能指、所指和意指的理论探讨,从而剖析地理事物、地图符号与用户感知解意之间的关联,探讨个性化地图符号的设计依据。基于语言学相关理论,解析符素情境语义和符号陈述语法等个性化地图符号构成的关键环节,解析个性化地图符号的设计策略。由此提出个性化地图符号设计方法和流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1.
12.
利用一种新的神经网络模型识别点状地图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讨论了用一种新的神经网络模型识别点状地图符号的过程,主要包括网络的结构特点和学习算法以及学习训练过程,并验证了用该网络进行点状地图符号识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3维地图符号的数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用计算机的1维存储空间存放由0维、1维、2维、3维等空间目标的集合所定义的形体,是几何造型中最基本的问题。文中针对传统地图符号表现方法的局限性,分析了国内外3维地图符号的研究现状,针对3维地图符号设计的特点和要求采用参数函数和边界数据模型作为建立3维地图符号的数据结构。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Proportional point symbols are commonly used in map displays. However, when such displays are zoomed out, the available map space shrinks and consequently symbols overlap and the display suffers from visual clutter. Therefore, solutions are needed to reduce visual clutter in zoomable map displays that contain proportional point symbols. The authors add to the body of knowledg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ree solutions: aggregation of unit areas, the displacement of overlapping symbols, and modified symbolization; four variations of modified symbolization are examined in detail. The original study begins with a consideration of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solutions, with an emphasis on information loss. Thereafter, user sessions with 165 participants are arranged to gain empirical evidence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olution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although participants zoom out the map to zoom levels that implement visual clutter reduction techniques, they tend to zoom in the map and pan it to examine specific areas. Moreover, they willingly use the map with aggregated unit areas in cases when the solution facilitates task accomplishment. A certain amount of skepticism attaches to the solution that displaces overlapping symbols.  相似文献   

15.
数字地图符号的形状描述与识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文骞 《测绘学报》1999,28(3):233-238
采用地图自动化替代既费时又费力的传统手工数字化,是当代地图制图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而数字地图符号的描述与识别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为此,本文利用带搜索控制准则的新边界跟踪算法改进了传统的边界跟踪算法,提出了用傅立叶系数描述符号,给出了如何由链码计算傅立叶系数,并对计算公式作了进一步改进,以及由傅立叶系数提取形状特征不变量,最后,对符号识别进行实验验证,并做了相应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地图符号设计是地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用于表示不依比例尺小面积地物或点状地物的点状符号设计被广泛关注和探讨。综观目前常见的网络地图,特别是旅游网络地图,其点状地图符号设计方案大多尺寸相近,以象形符号为主,但边框设计有3种不同方案:对符号添加统一边框,对不同符号添加不同边框,以及不加边框。通过眼动实验,探究点状地图符号边框设计对用户认知地图的影响,比较上述3种方案所获取的不同认知效果,进一步研究网络旅游地图的点状地图符号边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地图内容是通过地图符号来表达的,随着地图所承载的内容不断丰富以及对地图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地图符号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基于此,通过研究从战国到清朝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地图,围绕中国古地图符号象形这一最大的特点,总结了中国古地图符号的山水画法、抽象画法和符号化3种表示方法,阐述了中国古地图符号表达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徐青  陈换新  李明  徐明世  王波 《测绘工程》2013,(6):47-50,54
列举不同国家地图符号表示差异的基础上,确定从视觉变量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地图符号表示差异进行研究.以色彩视觉变量为例,分析不同国家在色彩使用上的差异是由不同的文化观念造成的.在此基础上探究不同国家地图符号上的差异来源于地图设计者的空间认知能力,即认知结构上的差异.文中设计了地图符号对照表,以此建立国外地图符号与我国符号的对应关系,易于操作,直观明了.  相似文献   

19.
定向运动地图,作为定向运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用图者进行空间认知的手段。本文以空间认知理论为指导,从地图符号、表达内容和使用环境3个方面分析了定向地图的内容设计与表达特性。定向运动中的识图用图是一种亲历与阅读相结合的过程,用图者使用定向地图是一种基于最佳路径选择的空间认知方式,本文分析了运动状态下用户使用定向地图的空间认知过程,最后给出了定向地图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