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地震》2006,(4):I0001-I0003
《山西地震》2006年第1期~4期(总第125期~128期)总目次题目作者期页·地震活动性·山西北部中强地震异常图像的综合特征浅析………………………………………………………………李冬梅,李媛媛4(1)华北北部地区3组中强地震成组活动特征研究…………………………………………薛丁,  相似文献   

2.
口 目 作 者 用 页邢台6.1级主余震的前兆系列 蒋明先 111震群研究进展和问题 朱传镇 114山西地震带现今活动的危险性 吴开统31山西地震带地震活动频度特征 任振起36山西的弱震活动 赵学普 4 12电感法测量中的导线绝缘度与测值 张志勇11峰峰站电感法地应力单元件预报地震的研究 马兴国 3 14影响水准观测精度的几个问题 赵保军19浅谈倾斜仪的灵敏度 陈淑贞 4 29“模糊关系方法”的震级预报模型 陈大业41强震预测中的W参数初探 姚殿义 李文英47工程设计地震参数 陈达生 120太原台井水位异常与地方震关系的初探 孙玉杰15临汾地下水观测网的设…  相似文献   

3.
回 目 作 含 扭 页介休地震的蕴育过程 任振起 孙国学11山西地震带地壳结构变化与地震活动特征 武烈 巩玉玖 苏宗正 张幸远 赵新平 二1丰镇5.9级地震考察概述 山西省地震局调查组4 37 ***近十年来临汾地区b值的研究 王汝雕16形变电阻率异常量板图式 张德信丁昭杜孝忠郝宪生117大原台地倾斜相关系数异常的探讨 李炳照 陈大业 2 10震前电磁异常信息理论模式的探讨 胡俊杰31场强变化与地震相关性的实验 张开建 3 26 ***近震分析 阎志德 110地震参数的测定 阎志德41太原台基式地震仪记录特征 张曼丽2 14弦法测定近震参数 赵学普 2 19山西境内的…  相似文献   

4.
回 目 作 者 年 沏 页 论十大关系 季泽东 77 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 晕回@ 77 22 紧跟华主席干革命 幻听宣 771 敬爱的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否 回 77 41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决定 77 21 欢呼党的伟大胜利 纲贸宣 77 31 亚州大陆的新崛起 萤 用 78 oXo 山西地质构造及地震活动特征 巴克口77!44.山酉裂谷和地震 巫回全 张杨以 77 4 20 山酉地震带地震区划分及活动特点概述 省瞩分析演级自7821 山西地堑带地质构造特征及地震活动性 况天戳80 22 从卫星照片看忻县地区构造运动的特点 发用回够80 2 6 大同…  相似文献   

5.
回 日 作 者 期 页 构造体系控震及现今活动特征………………·,…··-………………………………·阎凤忠 侯庭爱 11 鄂尔多斯地块的反时针扭动及其地震地质意义…………,……,……··,………………………·苏 刚 3 21 山西断陷带地震活动的新构造背景………………………··,二·,…………·。……………………·苏宗正41 临汾盆地新构造格局与地震活动………………。…。·-…………。。……,…··贺阴华 苏宗正 阎凤忠47 临汾盆地赤峪断裂的活动性研究 及有关问题的讨沦………。……’………·f4…………··-……·’…·,…。…·苏…  相似文献   

6.
辽宁西部地区主要活动性断裂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野外实际工作成果,论述了辽宁西部地区三条北东向活动断裂,即:医巫闾山西侧断裂、北票-朝阳断裂及朱碌科-叨尔登断裂的活动特征、活动时代和活动方式,并结合辽西地区历史地震与现今地震活动特征,提出了该区今后地震危险性地段。  相似文献   

7.
《山西地震》2007,(4):I0005-I0006
主题词索引,汉文以汉语拼音为序,英文以字母顺序为序。(1):表示期,35表示页数。C城市减灾对策(1):35垂直运动(3):7磁暴(2):1D大陆地区(2):25代县震群(2):10地下水(3):16地震(2):21,47;(4):45地震波(1):1;(4):1地震成因(4):40地震观测(1):27地震活动趋势(3):7地震活动性(1):11,16地震频谱分析(3):21地震破坏区(2):42地震谱(3):21地震前兆(1):16;(4):40地震数据(3):37地震台网(4):31地震尾波(4):7地震信息(4):16地震宣传(1):42地震谣言(1):42地震预报(1):7;(3):1;(4):40地震预测(4):11地震灾害(1):35(2):16;(3):27地震资料(3):47动态响应(3):…  相似文献   

8.
山西大同-阳高地震活动背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仇转  刘巍 《山西地震》2005,(2):1-7,10
通过对大同盆地历史地震活动及大同盆地历史地震活动与华北地震区、山西地震带强震活动的关系的研究,得出山西大同-阳高1989年6.1级地震活动是这一地区历史地震的延续,是华北北部中强地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义前震的重要意义,其后对应发生的河北张北6.2级地震。标志着华北地震区的地震活动期已进入尾声。  相似文献   

9.
根据山西数字地震台网的地震震源深度资料,对山西测震台网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2 535个定位精度为Ⅰ、Ⅱ类且ML≥2.0地震,进行震源深度分布特征统计分析。采用网格滑动平均法,统计平均震源深度,结果显示,山西地区平均震源深度为0~40km,从0~10km、11~20km、21~30km、31~40km不同震源深度分布结果来看,山西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深度以6~20km为主,个别区域有大于20km的地震分布。  相似文献   

10.
《山西地震》2006,(4):I0004-I0005
《山西地震》2006年第1期~4期(总第125期~128期)作者索引作者索引以作者姓之汉语拼音为序,英文以字母顺序为序。1:表示第1作者,(1):表示期,36:表示页次。A安永新1.(2):30B薄建杰4.(1):6薄万举3.(2):34C曹刚1.(1):47;2.(4):5曹井泉2.(3):11陈华静6.(1):11陈敏丽2.(3):38成娜6.(3  相似文献   

11.
《山西地震》2005,(4):I0001-I0006
题目作者期页·地震活动性·河北邢台地震区外的小震丛集活动…………………………………………………………………赵明淳,马凤霞,王西龙,刘立申,王泽皋1(1)山西临汾盆地近期地震活动性分析………………………………………………………………………………………………张红秀,张梅1(4)山西大同—阳高地震活动背景……………………………………………………………………………………………………仇转,刘巍2(1)·地震预报·大震前井水位长周期波生成机理的实验证据…………………………………………………………………张淑亮,范雪芳,李冬梅,赵…  相似文献   

12.
运用变化率分析了张北6.2级地震前山两地区跨断层流动短水准资料变化特征,发现:在张北6.2级地震孕育过程中,特别是地震孕育中短期阶段,断层活动存在明显的异常变化且一致性好,主要表现为:①断层异常活动集中在震前3.5-0.5年且存在阶段性,断层异常恢复后发生地震;②断层异常活动性质发生剧烈快速的变化,离地震发生越近断层异常活动幅度越大、变化率越快;③山西地区跨断层流动水准异常特别是前中短期异常变化主要集中在山西带的北部地区,范嗣主要集中在震中周围500km左右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晋中南地区的重力场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晋中南地区的重力复测资料、重力场变化及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重力观测对山西断陷带地震监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前山西地震危险性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系列断裂盆地为主体的断裂盆地带是山西的地震构造带和未来地震的主要危险区,叙述地的新生性,第四纪活动度,盆地和剪切运动和拉张运动特征及盆地的现代地壳运动特征和现代地壳应力场特征,分析了盆地的特征,地震震级一频度模式,古地震复发间隔和地震活动周期,山西历史强震前的地震活动图像及盆地的各项特征和地震活动的关系,在此基础得到,2005年山西基本上不具备发生M≥7地震的危险性,其发震概率在0.05~0.  相似文献   

15.
山西地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构造运动的特点,成为我国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带,因而,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学家的注目。本文基于此点,利用最新的重力测量资料,反演计算了山西地区莫霍面形态特征,试图揭示山西地区深部构造与地震震中分布的关系。1.方法及原理在三维空间里,任一起伏的均质密度界面产生的重力异常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山西地震带的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的资料,采用有限单元法对该带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似,综合分析了该带地震地质、地震活动和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初步估计了该带未来强震活动的趋势。主要的估计结果如下: 从1993年到2015年间,在山西地震带将可能发生一个M_s=6.2±0.4地震,其可能地点有三个,若依发震可能性大小的顺序排列将是:(1)霍县~洪洞一带;(2)大同~怀仁~应县~浑源所围地区;(3)灵丘以东至涞源断裂两端所围地区。  相似文献   

17.
晋北区中小地震活动与晋冀蒙交界区6级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晋北区中小地震(3.0≤ML≤5.0)的活动特征。统计发现,在1989 年山西大同-阳高6.1、1996年内蒙包头6.4和1998年河北张北6.2 级中强地震前1~2 年内晋北地区的中小地震活动年频次有明显的增强-衰减-发震这一特征;震前主震近场区的地震条带活动对主震位置有预示意义,而较远场的地震活动仅反映主震前应力水平的增强。并有震前活动向未来强震区靠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山西中部由于构造部位特殊,中强地震及弱震活动不但频度高,而且有着特殊的意义。华北历次活跃期中,强震的活动,空间上虽有着迁移规律,但山西中部总是中强地震活动的主要场所。有台网记载以来,山西中部的弱震括动,在其频度的上升时段,同样反映了华北区内强震的活动。山西地震带上一系列7级以上地震,存在着由北而南和由南而北对迁的现象,山西中部是对迁的中心地区。因此山西中部地区是华北地震活动的一个“敏感区”,研究它的地震动态,将有可能提供华北强震活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山西境内地震序列的分析计算,得出一个适合山西地区地震活动的概率模型。并以此模型对1989年前后的地震活动进行了计算,给出1989年以来山西地震频繁活动的理论依据,对今后的地震活动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山西地震带是我国大陆地区的一条强震活动带,广大地震工作者对山西地震带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简述了山西地震带的地震历史资料及先辈们的工作成果,并对近20年来山西地震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做了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