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正> 西藏北部申扎地区奥陶纪及志留纪地层,是西藏地质局综合普查大队一分队于1978年发现的。1980年6—8月间,笔者对申扎县北约50公里永珠桥一带的奥陶系与志留系的分界,作了详细观察。在永珠桥南10公里的刚木桑与门德俄玛两沟之间,班戈县至申扎县公路旁右侧山脊上,测得奥陶系一志留系界线剖面如下:  相似文献   

2.
笔者等于2000年6-9月间,在西藏申扎地区进行1:25万区城地质调查时,在申扎县塔尔玛乡扎扛一带首次采得大量的笔石化石(图1).  相似文献   

3.
西藏南部志留纪地层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西藏志留纪地层是中国科学院科学考察队于1966年在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首先发现的(穆恩之、尹集祥、文世宣、王义刚、章炳高,1973)。王义刚(1974),穆恩之、倪寓南(1975),陈均远(1975)均曾作过论述。后在西藏北部的班戈湖地区(梁寿生、夏金宝,1978),申扎地区也陆续发现了志留系(西藏地质局综合普查大队,1980)。西藏东部虽有  相似文献   

4.
甘肃窑街地区下侏罗统炭洞沟组的孢粉组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肃、青海交界的民和盆地,中生代地层颇为发育,在甘肃窑街地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下,有一套杂色碎屑岩系,目前普遍称之为炭洞沟组。长期以来,在该组仅发现过一些植物化石,但其时代一直有所争论,有人认为属晚三叠世,有人建议为早侏罗世。第一石油普查大队于1971、  相似文献   

5.
笔者2000年6至9月间,在西藏申扎地区进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在申扎县塔尔玛乡扎扛一带首次采得大量的笔石化石(图1)。产出于曾被归属前震旦系念青唐古拉群的一套轻变质的绿灰色千枚状粉细砂岩、褐黄色钙质粉砂岩中。化石保存较好,笔石枝多已不同程度地褐铁矿化。 本区的构造位置属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的中段。地理位置属冈底斯的北坡。区内地层研究工作开展较早,1957年王文彬等就曾对区内泥盆系作过报道,以后曾有多人对该区的古生代地层作过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1978年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伦珠加错等人对该区古生代地层所…  相似文献   

6.
藏北申扎地区晚二叠世早期的皱纹珊瑚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作者在进行申扎县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发现一套巨厚的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的岩系,整合覆于早二叠世中晚期地层下拉组之上,并在此岩系底部采集到晚二叠世早期的皱纹珊瑚Waagenophyllumindicumvar.crassiseptatumWu和LiangshanophyllumstreptoseptatumWang,从而确定本区有晚二叠世地层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藏北申扎地区奥陶纪鹦鹉螺类一新属(Variabiocer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材料是采自西藏申扎县塔尔玛乡桥东—扎扛一带鹦鹉螺化石的一部分。描述了3属6种。其中有1个新属Variabioceras gen.nov.和3个新种V.typicum gen.etsp.nov.,V.zangbeiense gen.et sp.nov.,V.robustum gen.et sp.nov.  相似文献   

8.
文中材料是采自西藏申扎县塔尔玛乡桥东-扎扛一带鹦鹉螺化石的一部分.描述了3属6种.其中有1个新属Variabioceras gen.nov.和3个新种V.typicum gen.et sp.nov.,V.zangbeiense gen.et sp.nov.,V.robustum gen.et sp.nov.  相似文献   

9.
在位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的西藏班戈县白拉乡拉纳沟一带,首次发现上三叠统确哈拉群与下伏岩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该接触关系的发现,证实在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内有古特提斯蛇绿岩的存在,说明以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为代表的新特提斯域是在古特提斯域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西藏申扎地区古生代地层的新认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林宝玉 《地质论评》1981,27(4):353-353
西藏申扎地区古生代地层层序为西藏地质局综合普查大队于1977—1978年期间建立,并于1980年4月在地质论评26卷第2期作了报导。1980年6—7月笔者等对该区古生代地层进行了调查,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现简要报导如下: 1.新建立奥陶、志留系过渡层并命名为申扎组。  相似文献   

11.
藏北地区的晚侏罗世地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正> 本文叙述范围主要为东经82°—88°,北纬32°—35°。该地区由于高寒缺氧,交通困难,自然条件异常艰苦,绝大部分渺无人烟,因而地质工作开展得很少,研究程度极低。五十年代以来,先后有青海石油普查大队、地质部西藏第四石油普查大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高原地质调查大队等单位在区内作过地质路线考察,但对该区内的  相似文献   

12.
西藏中部的海相白垩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西藏中部,大致在唐古拉山与冈底斯山之间的藏北湖区,发育了一个长条形的海相白垩系沉积区。东起纳木错,经奇林错、昂拉仁错,向西到达革吉县、狮泉河一带(图1)。 本区的白垩系最早经李璞(1955)研究,将门德洛子(多巴区)地区的地层分为四层。王文彬(1957)进一步划分为:下部门德洛子岩系和上部渠生堡岩系。 1968年,吴兆龙等提出门德洛子岩系应在渠生堡岩系之上的看法。笔者同意这一看  相似文献   

13.
藏北申扎地区的志留—泥盆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关于藏北申扎地区的古生代地层,西藏地质局综合普查大队和林宝玉曾有报道。1980年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西藏地质局共同组成藏北地区地层调查队,在本区进行调查。现把这一地区志留一泥盆系的一些新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疆库姆塔格—沙泉子一带在地质构造上属北天山地槽东段南缘,这里早、中石炭世火山岩系分布广泛,虽然以往区测和矿产普查曾进行过一些工作,但对整套岩系缺乏系统研究。本文试图阐明这套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和层序、岩石化学特征,以及形成的构造背景。一、火山岩岩石组合及其层序库姆塔格一沙泉子一带的早、中石炭世火山岩系,基本上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组合,其中夹钠质的细碧岩、角斑岩和石英角斑岩。据所含化石,可以把火山岩  相似文献   

15.
新疆库姆塔格—沙泉子一带在地质构造上属北天山地槽东段南缘,这里早、中石炭世火山岩系分布广泛,虽然以往区测和矿产普查曾进行过一些工作,但对整套岩系缺乏系统研究.本文试图阐明这套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和层序、岩石化学特征,以及形成的构造背景.一、火山岩岩石组合及其层序库姆塔格—沙泉子一带的早、中石炭世火山岩系,基本上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组合,其中夹钠质的细碧岩、角斑岩和石英角斑岩.据所含化石,可以把火山岩  相似文献   

16.
西藏申扎雄梅一带发现早奥陶世阿门角石(Armenoceras)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西藏自治区北部1:25万多巴区幅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的北缘(图1),笔者在进行该幅野外地质调查时,在永珠超基性岩带以北申扎县雄梅乡以东的拉赛一带发现了一套早古生代地层--拉赛灰岩,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藏北申扎一带下奥陶统拉塞组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在进行1:25万《多巴区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在西藏北部申扎县一带首次发现一套富含北方珠角石动物群Armenoceras sp.,Wutinoceras sp.,Discoactinoceras multiplerum Kobayashi,Adaomsoceras sp.,Sactoceras sp.,Ordosoceras sp.,Oncoceratida,Ormoceratidae,? Curtoceras sp.,Ormoceras sp.,Liulinoceras sp.,Deiroceras cf.globsom Zholt et Shen及腕足类、牙形刺、苔藓虫、海百合茎等化石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该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及生物群面貌与区内已知的地层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地质时代也明显早于区内已知的其它古生代地层,故建立下奥陶统拉塞组。  相似文献   

18.
新疆阿尔泰震旦系的初步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阿尔泰山震旦系展布在中苏、中蒙边界线以南,为一套绿色片岩相的浅变质岩系。1935年,苏联学者划为卡宾岩系;1955年,地质部第十三大队苏联专家将其划分为“哈巴河群”。新疆地质局区测大队六分队于1978~1979年在阿尔泰山北部哈拉斯一带工作时,在该套变质岩系中采到早震旦世微古植物化石,定名为哈拉斯群(下震旦统)。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我国华南广大地区,主要是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广泛地出露一套前泥盆紀浅变貭岩系,即所謂“龙山系”。解放前,除张席禔在粤西郁南連滩一带,徐瑞麟在粤中新兴、台山一带,以及李四光等在桂北一带采到一些笔石化石以外,在广大的“龙山系”分布地区內一直沒有找到过任何化石。解放后,随着我国地貭普查勘探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前言作者等于1958年写成“辽东半島南部震旦紀地层”一文后,长春地貭学院辽东区測大队1959在辽东盖平至庄河間,于辽河羣之上見有一套以长石砂岩夹千枚岩、石英岩夹絹云母片岩及千枚岩等所組成的岩系,命名为“步云山羣”。至1960年仇甘霖在永宁城以南老复州城北面庙山一带,对以往李希霍芬(Richthofen,F.von.)所定名的“永宁砂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