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牛玉国 《水文》2003,23(5):13-15,19
从基本定义、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手段、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以及数据采集、服务等多个不同层面,对传统水文(学)和现代水文(学)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二者的特征和区别,论述了从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转变是现代水利的必然要求,而空间数据采集技术是实现这一转变极其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现代水文地质学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概括水文地质学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指出水文地质学,从传统水文地质学,走向现代水文地质学,取得的重大进步。并提出了现代水文地质学的特征及其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提升水文行业软实力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树立大水文观,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了水文行业软实力的概念,阐述了加强水文行业软实力建设对水文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思路,科学部署,全面提升水文行业软实力的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水文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水文计划管理信息 系统建设的综合体系,结合长江委水文局的业务实践,针对计划管理工作的职责和特点,提出了长江委 水文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在线应用、服务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5.
《水文》1999,(6)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水文工作会议上,水利部副部长周文智做了工作报告。他在简要地回顾了我国水文工作取得的成绩后指出,回顾水文工作走过的历程,特别是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得出的基本认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水文发展的前提;改革理顺水文管理体制是水文发展的基础;各级政府的重视是水文发展的关键;经费投入是水文发展的保障;人才培养和技术进步是水文发展的根本出路。对水文发展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张建云  章树安 《水文》2006,26(3):10-12
本文简要介绍了《水文现代化建设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深入论述了水文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原则和要着重处理的关系;从站网、测验、信息处理和应用,以及信息社会公众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对稳步推进水文现代建设主要任务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7.
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文问题的研究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过去,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文研究主要偏重于山区水文,注重山区来水及径流分析,而很少涉及灌区问题和生态问题,对绿洲水文和荒漠水文的研究十分缺乏。以新疆为例,通过对干旱地区河流的基本特征和水文机理的分析研究,从径流形成、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三位一体,即从全流域水文循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山区水文、绿洲水文、荒漠生态水文为三大构成要素的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文系统的新概念,并基于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文问题的研究实践,提出了各自领域的研究内容和方向,进一步拓宽了水文问题的研究领域,对水文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注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数据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水文信息化过程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水文数据库为背景,分析了水文数据质量评估关键指标维度、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及其分类,建立了水文数据库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和控制模型,并从实践角度探讨了数据质量控制和改进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9.
视窗式水文数据库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桦 《水文》1999,(2):34-37
从信息社会的视角来看,水文工作过程是一个采集、加工、存储分析和使用信息的过程。采用最新计算机技术,开发广泛适用的水文信息处理软件,满足高效快速处理庞大水文数据的需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水文工作的迫切愿望。笔者目前正在开发研制一种视窗式水文数据库系统,...  相似文献   

10.
李林华  罗光兰 《水文》2005,25(3):50-55
水文巡测是当前水文资料采集的手段和方式之一,是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转变的重要标志。水文巡测技术方案的制定对小流域产汇流参数是否存在影响,影响有多大,同样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采用流量巡测资料前、后平行对比分析和随机生成技术的方法对湖南省株洲水文巡测队3个小河站产汇流参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二华平原区环境地质问题与地下水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二华平原区地下水动态特征以及与地下水开采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入手,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预测地下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1999,18(4-5):697-709
Since 1990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by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 (Belgium) has been carried out at the ancient site of Sagalassos (Aǧlasun, Burdur province, Southwestern Turkey). At first,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excavation of the city and the study of the immediate vicinity which provided it with raw materials. The main objective was to obtain a clear picture of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Since 1993 research has also incorporated a study of the territory of the Roman city, from prehistoric to modern tim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y the site was selected for settlement, why it developed into a middle-sized town, its economy and subsistence, how it affected and exploited the environment, its decline, and wh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district subsequently. The focus has now shifted towards obtain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inkages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 systems so that inter-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an be more readily understood. As a result, a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topics concerning the territory of the Roman city are presently being studied. This territory extended from Lake Burdur in the West to the Aksu canyon in the East, from the Aǧlasun Daǧlari in the North to Mt. Kestel in the South.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revealed that for the early Neolithic and the Roman period there was a slightly warmer climate, a richer vegetation and more fertile soils for agricultur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变化科学的进展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全球变化科学对揭示和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运转的机制、变化规律及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的建立与米兰科维奇理论的发展、高分辨率冰芯记录的研究、短周期气候变化、突变事件的发现、南北半球古气候对比的研究以及我国学者对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贡献等角度论述了地球环境变化历史的研究进展;并在对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臭氧洞、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以及水资源等研究和现代观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当前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在新世纪全球变化科学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娘子关泉流量衰减原因的初步定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娘子关泉为例,从水资源系统观点出发,通过系统水资源要素间转换关系的分析,对引起娘子关泉流量的衰减原因进行了初步量化计算。结果表明,在娘子关泉1956- 1979年和1980- 2000年前后两个系列平均流量所减少的4. 07m3 /s中,由于降雨减少、气温升高引起的泉流量减少量为1. 28m3 /s; 泉域西部采煤等导致的水环境变化引起的泉流量减少量为0. 84m3 /s;岩溶地下水直接开采引起的泉流量减少量为1. 48m3 /s。   相似文献   

15.
现代地球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类的发展战略正在发生根本性地转变,用可持续发展战略代替以传统工业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讨论了现代地球系统科学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问题,认为在现代地球系统演变过程中,全球环境是基础,人类圈为主导;现代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协调人类圈和全球环境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综合分析了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着重对湖泊沉积记录与亚洲古季风变迁、青藏高原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湖泊响应等方面进行了扼要综述,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是:湖泊沉积环境指标与气候要素关系的定量研究、高分辨率环境演化时间序列与空间分异规律、现代湖泊沉积动态过程与环境、中国第四纪湖泊数据库与全球变化研究、科学交叉及与其它地质记录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量野外调查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和更新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主要是现代水补给,35%来自祁连山区基岩裂隙水通过地表径流转化补给,其他是降水和冰雪融水在山前戈壁带入渗补给,具有较强的更新能力;深层承压水主要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区域性补给,与现代水循环有联系;中游区人类活动是造成下游区地下水补给能力减弱、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和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中游区人类活动的科学调控,是实现黑河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和下游区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SH固沙机理的微观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SH是新型高分子固化材料,可用于广大沙漠区固沙,为环境修复材料。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结合电子能谱等现代分析方法,初步揭示了SH固沙的本质,从微观上探讨了SH固沙强度形成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SH与沙子结合以后,SH本身的官能团对沙子没有化学键的结合,只表现出微弱的氢键及范得华力的影响;固沙强度主要是物理化学作用而形成的。氢键作用、吸附作用和絮凝作用等赋予了沙子很好的机械强度和优良的耐水性能而达到固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表层岩溶带及其水循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覃小群  蒋忠诚 《中国岩溶》2005,24(3):250-254
表层岩溶带是现代岩溶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表层岩溶水对于解决西南岩溶山区居民的干旱缺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不但揭示了表层岩溶带的特征、形成的动力条件机理及其含水层特征、开展了表层岩溶的自动化监测、研究了表层岩溶水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还对西南表层岩溶水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今后一段时期内表层岩溶水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开展表层岩溶水与管道水的耦合关系研究、生态环境调蓄表层岩溶水的功能研究及表层岩溶水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20.
大骨节病低氟说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端生 《吉林地质》2007,26(4):100-104
提出环境低氟是大骨节病原始病因,探索氟元素如何滋养和损伤骨骼系统,寻求有效防治措施。指出地质环境和饮水低氟促成大骨节病发生;在无其他氟源情况下,饮水氟质量浓度小于0.2 m g/L患轻度大骨节病,小于0.1 m g/L患重度大骨节病。人体发生以低氟为中心代谢紊乱,骨基质和骨盐合成不足,阻碍骨生长发育;提出防治大骨节病向人体补氟的具体方法。(6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