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2020,(4)
通过开展悬移质含沙量测次精简工作,建立水位落差和悬移质含沙量之间的关系,最终推算不同水位落差节点的悬移质含沙量,在一些流域悬移质含沙量巡测方案中被认为较为行之有效。以新疆阿勒泰某水文站为研究实例,重点探讨不同水位落差节点的悬移质含沙量,从而减少悬移质泥沙测验的次数,提高含沙量巡测的效率。结果可知:水位落差和断面平均含沙量基本呈现指数级的变化,采用水位落差方法下的悬移质泥沙测验的次数相比于原测验方案有明显减少,占原方案测验次数的比例在49. 2%~67. 4%之间,相比与原悬移质泥沙的测验方案,水位落差方法下的泥沙测验方案布局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齐斌  马文进  任小凤 《水文》2002,22(2):32-35,57
在悬移质输沙率与流量异步施测法基本原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公式法及经验相关法对测点位置流速权重系数进行了分析计算;根据河流断面特性,建立了多年综合及相邻流量测次累积面积百分数与累积流量百分数相关曲线法等不同的部分流量权重系数借用方案。经实测资料检验,输沙率与流量异步施测法的计算误差符合《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的精度要求,能满足悬移质泥沙测验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3.
霍庭秀 《水文》1998,(5):50-51
1问题的分析目前,黄河水悬浮物的监测,采用悬移质含沙量的测验方法———置换法进行。应用该法测定黄河水悬移质含沙量的前提条件有3个:一是用本河段澄清河水检定比重瓶,以消除河水溶解质的影响;二是正确选取本河段泥沙密度值,以便确定置换系数K值;三是满足置换...  相似文献   

4.
在悬移质泥沙测验中,由于无法测到近底层悬移质含沙量(简称近底悬沙),因此使实际测算的输沙率(主要是床沙质部分)与真实值不符,往往相差较大。从而使年输沙量的成果精度受到影响,必须予以改正。改正年输沙量的问题,实质上是如何改正床沙质输沙率的问题。对此,以往研究较多的是解析法。由于解析法理论上不够完善,在运用该法进行计算所引用的天然河道比降,又往往不易准确观测,计算所得输沙率改正值往往误差过大,该法很难实际应用。因此,我们曾对经验法,即根据本站较精密的资料来进行改正计算作了研究,但由于如何计算概化垂线上的测点流速、含沙量与颗粒级配才能使垂线平均与断面平均  相似文献   

5.
在悬移质输沙率测验中,采用积时式采样器,进行全断面混合法取样,具有缩短测验时间,处理水样简便等优点。但在测验时一定要按当时水位,预先推估出断面平均流速,计算出取样总历时,然后根据各条取沙垂线所代表的部分面积权重,分配各取沙垂线的取样历时,才能保证断面平均含沙量的代表性。为了满足测验要求,同时又可以减少测验历时,下面介绍一种简化图解法——同轴相关图。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悬移质含沙量测验采用人工外业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的方法,工作周期长,效率低,不能实时测量。目前研制的测沙仪器均设置在河流中,采集的信号会受到水温、流速和水深、压力等因素干扰,造成测量系统运行失稳。其中泥沙测验规范推荐的测沙仪器为同位素密度计,但其有一定的放射性,对环境和人体有潜在影响。设计采用含沙量比重置换法测量原理,将仪器模块安装到岸上以减少干扰仪器因素,通过潜水泵定时抽取水样到差压式在线密度计实时测量含沙量。经过对密度计进行科学合理的安装,使其工作环境接近于实验室静压状态,保障其测验精度,为含沙量测验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水文测验中输沙率测验工作是一项非常繁琐而费时的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测验断面试图探讨一种利用部分流量权重法推算断面平均含沙量的方法.以便比较完整掌握断面平均含沙量变化过程,增加断沙测验次数,提高断沙测验精度。供生产和实际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常规悬移质测验中,由于目前使用的采样器很难取到临河底的水样,而这一水层含沙量大、粒径较粗,对水利水电规划设计及运行管理影响较大,为此,我们研制了临底悬沙采样器,对悬底泥沙进行了测验,通过实测资料,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6,(6)
根据迪那河水文站历年实测单断沙资料,按照规范规定方法分析历年综合单—断沙关系线。对所定综合关系线进行适线检验、符号检验和偏离数值检验,确定所定综合关系线是否合理,并将分析年份单—断沙关系线套绘于综合单-断沙关系线图中,检查各年关系线与综合关系线偏离值是否在规范规定范围内。得出该站最大月平均含沙量、输沙量为最小月平均含沙量、输沙量的几百倍。最大月平均输沙量占年平均输沙量的37.7%,可见迪那河泥沙集中程度很高。  相似文献   

10.
《水文》1957,(2)
“水文测站暂行规范”规定输沙率测验的目的,在于精确测定通过测流断面的实际输沙率,并据以计算断面平均含沙量。單位水样含沙量取样目的在于掌握河流含沙量的变化过程,再根据它和断面平均含沙量的关系计算流经某一断面的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21,(3)
水文站监测的河流泥沙资料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局限监测技术,我国大多数水文站泥沙监测仍实行人工监测,测验工作量很大,极不适应当前水利改革发展和水文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求。本文通过对潘家庄水文站单断沙关系稳定为直线等的研究分析,探讨泥沙间测方式的改革,可大大减少泥沙测验工作量,为该站水文现代化管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木扎提河、卡普斯浪河及克孜尔河3条河流1980—2010年31年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之和为883×104t,3条河流的年径流量之和占到渭干河部分流域年径流量86%以上,3条河流的悬移质输沙总量可以代表全流域的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总量。根据流域泥沙的观测资料情况,对新疆渭干河部分流域河流含沙量的分布及输沙量、悬移质输沙量、河流输沙量的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三峡水库入库泥沙实时监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波  许全喜  李雨 《水文》2016,36(4):53-57
入库泥沙实时监测是三峡水库科学调度的重要基础。长江委水文局以比浊法浊度仪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三峡入库悬移质泥沙进行了1 500余次比测试验。并考虑不同水力和泥沙因子对含沙量的影响,提出了浊度与含沙量非线性回归模型及精度指标。研究表明,比浊法浊度仪施测浊度具有时效性强、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计算含沙量过程与传统方法得到的含沙量变化过程一致,沙峰含沙量、次洪输沙量推算误差均能满足三峡水库科学调度的需要,可为三峡水库科学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构建起具有通用性的黄河下游一维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该模型建立了新的泥沙连续性方程与河床变形方程,克服了以往数学模型计算中取饱和恢复系数小于1等缺陷,引入了符合黄河下游河道水沙特点的水流挟沙力和河床糙率计算等公式,给出了悬移质含沙量以及悬移质泥沙平均粒径沿横向分布的计算方法,以及阐明了河槽在冲淤过程中河宽变化规律的模拟技术.运用Preissmann四点差分格式离散水流方程,并与泥沙连续性方程进行非耦合求解.  相似文献   

15.
构建起具有通用性的黄河下游一维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该模型建立了新的泥沙连续性方程与河床变形方程,克服了以往数学模型计算中取饱和恢复系数小于1等缺陷,引入了符合黄河下游河道水沙特点的水流挟沙力和河床糙率计算等公式,给出了悬移质含沙量以及悬移质泥沙平均粒径沿横向分布的计算方法,以及阐明了河槽在冲淤过程中河宽变化规律的模拟技术.运用Preissmann四点差分格式离散水流方程,并与泥沙连续性方程进行非耦合求解.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7,(3)
阳霞河位于轮台县阳霞镇境内,发源于南天山支脉科克铁克山南坡。阳霞河流域悬移质泥沙主要来源于径流形成区,洪水泥沙导致阳霞河河床频繁变迁,对沿河水利工程构成极大的威胁。由于阳霞河流域无泥沙观测资料,迪那河水文站与阳霞河流域同属相同气候区,将其作为参证站,基于多年水文资料,对阳霞河泥沙来源和输沙量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径流量和输沙量关系以及泥沙形成原因及防治途径等方面水文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对阳霞河年悬移质输沙量的估算,借用流域输沙模数推求设计流域工程场址处的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估算出阳霞河引水枢纽断面处多年平均输沙量为89.63×10~4t,其多年平均年输沙总量为107.56×10~4t。  相似文献   

17.
冲积河流泥沙输移幂律函数关系与不平衡输沙理论是对河道不平衡输沙同一物理现象的不同描述,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比较研究发现:对于恒定均匀流不平衡输沙过程,当输沙位于近平衡态时两者含沙量导函数表达式具有一阶近似等价性,当输沙远离平衡态时前者含沙量导函数中隐含考虑有泥沙恢复饱和系数的变化。基于两者等价性,推导建立了幂律函数指数计算表达式,表明指数随泥沙沉速、单宽流量和沿程距离而变化,且随着输移距离的增大呈指数衰减。基于前者含沙量导函数表达式结构特点,分析建立了相应泥沙恢复饱和系数变化的计算表达式。综合以上成果,改进提出了一种变幂指数的泥沙输移幂律函数计算模型。对库里·阿雷克沉沙池沿程断面输沙指数及含沙量计算结果表明,不同距离过水断面输沙指数的变化规律是合理的,含沙量计算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20,(2)
随着水文改革推进和测验方式转变,传统测验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水文事业发展,巡测将逐步替代常规测验模式。以西营河九条岭水文站为例,选取2013年、2016年九条岭水文站实测流量、含沙量数据,进行水位流量关系、单断沙关系误差分析,并据现有仪器设备、交通通信条件进行巡测环境合理性分析,结果符合《水文巡测规范》(SL 195-2015)要求,九条岭水文站巡测可行,并提出巡测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9.
粗颗粒悬移质测验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其为 《水文》2008,28(1):1-6,20
本文根据流速与含沙量分布,研究了悬移质积点法对粗颗粒含沙量测验误差.首先指出无论从输沙率还是从悬浮高度看,粗颗粒悬移质集中于河底,致使水文测验中的一些测验方法(如一点法、二点法、三点法等)带有较大的误差.进而分析了各种测法对粗颗粒的相对误差,并且随着颗粒变粗,误差愈来愈大,以致不能接受.这种情况在水库下游河道冲刷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必须重视研究和调整测验方法.最后通过与长江委水文局在沙市及监利两水文站试验结果对比,证明本文理论上的分析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20.
刘启和  白宝丰 《水文》1998,(5):41-42
1我国现行使用的断面输沙率计算方法我国现行水文断面输沙率计算方法,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7月24日联合发布的《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规定:河道断面输沙率由部分输沙率求和而得,计算公式为:Qs=Csm1·q0+12(Cs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