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针对基坑变形监测数据量非常巨大,且数据管理和分析容易出错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C#.Net的基坑形变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使用ArcGIS Engine与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变形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以及数据成图等功能。主要介绍了该系统使用的关键技术,阐述了该系统的各结构模块的组成以及功能的实现。通过基坑变形工程项目实例,展现了该系统在项目实例下对变形数据的处理以及高效的管理,对变形数据进行属性与空间信息查询,以及对数据进行二维可视化。解决了变形监测数据冗杂,难以进行高效的管理与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时空复合数据库模型及实现--以规划道路中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时空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规划道路中线的时空复合模型。应用该模型管理时态GIS数据,不会丢失历史数据,可以得到任意时刻和时间段的GIS数据以及某个地理目标的变更情况。随着时间的延续,建立的时空数据库会变得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时空复合模型的查询效率。按目标的生命终止时间分库,对各库分别查询,对查询结果进行逻辑操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应用实例实现对规划道路数据的各种更新编辑操作和时态查询。与目前时态GIS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块等面状地物不同,研究线状目标的时态GIS。该模型适于规划道路中线及其他线状地物数据库时空数据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陈正宇  何顺华  李欣  仲锋 《测绘工程》2010,19(1):68-70,74
将建筑物变形监测与组件式GIS技术相结合,在ArcGIS、Matlab和Access等软件系统集成环境下,开发基于GIS的建筑物变形监测分析系统平台实现对建筑物变形监测管理与可视化表达。介绍变形监测系统的开发方式、总体设计框、关键技术与监测系统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人工观测、手动计算、纸质上交存在的低效性与滞后性问题,提出了一套集数据导入、变形计算、信息查询、成果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建筑基坑工程监测系统设计方案。结合精密变形测量、计算机信息可视化、Visual CJHJ网络编程、SQL Server数据库等技术,详细探讨了监测方法优化思路、系统总体架构与功能模块,建立了规范统一的监测点编码体系与数据库结构,为系统研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土地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杰 《测绘通报》2007,(6):58-60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正在逐步建立"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立体跟踪监测体系,对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动态实时监测。同时,要加大执法监察力度,迫切需要建立快速、高效、直观的土地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在分析土地监察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并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包括海量空间数据管理、时态数据管理、空间数据库引擎和网络数据发布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时态地理信息的由来及发展现状,分析了时态GIS的概念、功能和各种模型.介绍了如何实现普通GIS向时态GIS的转化,并通过实例展示了时态GIS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时态GIS及其在艾滋病时空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态GIS是GIS向多维化发展的产物。介绍了时态GIS的概念、特征、关键技术及主要时空数据模型。针对艾滋病传播的时空变化特性,提出了基于时态GIS的艾滋病时空分布动态监测的初步解决方案,较详细探讨了基于基态修正模型的艾滋病时空分布动态监测历史库与现时库动态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坑监测、基坑设计与施工同被列为基坑工程质量保证的三大基本要素。基坑变形监测的实施,基坑监测数据的获取、基坑监测的预警及监测报告的提交都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程执行。通过监测实施案例详述了施工过程中基坑变形监测的方法以及对相关数据的处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制定了基坑变形监测方案,描述了基坑监测的各个监测项目的内容以及各监测点的点位分布情况,对基坑支护结构水平和竖向位移、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锚杆内力、周边道路沉降观测的监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对各项监测结果进行了着重分析,并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了监测项目各个时段的变形过程,验证了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以及监测方案的科学合理性。通过本文的案例介绍,以期为今后类似的工程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亮  赵荣  李玉祥  范荣双 《测绘科学》2007,32(Z1):22-24
本文面向当前空间信息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传统GIS为基础,研究建立实用的、易于实现的集矢量与栅格数据为一体的时空数据模型,增加GIS对时态属性的管理和操作。本文研究解决了时态拓扑构建的关键技术,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了一套时态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时空数据的采集、存储、查询和显示,并以中国多个历史时期的行政界线为基础数据,进行了时空数据模型的应用研究,为TGIS发展探索了一条实用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某超大基坑为例,通过对基坑基底回弹变形进行严密监测,获取基坑基底的实际回弹变形结果,通过对回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基坑回弹变形规律;同时对基坑回弹变形预测进行初步探讨,利用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基坑回弹变形的主要约束条件,再以实测回弹变形数据为基础建立回弹量对约束条件的回归方程,最后得到预测模型,通过与实测值对比发现预测结果较好,对该地区类似基坑回弹变形分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时态GIS作为GIS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与显示地理实体随时间变化的信息.本文利用ArcGIS软件的时态功能以福建省1990~2006年县域GDP时空数据为例构建其时态演变过程.此方法应用于其他与时态相关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基于固定式测斜仪的地铁基坑墙体深层水平位移自动化监测系统组成,详细阐述了系统应用于常州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某车站主体基坑监测实施情况。在自动化监测点位旁布设人工监测点位,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及处理,实时提供监测成果并绘制变形曲线。并且自动化监测成果精度可满足施工监测的需求,成果可真实反映基坑墙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14.
张凤瑞  张磊 《测绘通报》2016,(7):118-121
针对天津市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的迫切需求,利用GIS及网络视频、Web地图API等技术进行综合设计,开发出了天津市深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基坑工程信息管理、监测数据管理、监测数据自动分析与预警提示、监测专业图表曲线的生成、视频实时监控等功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能够使基坑工程相关单位及时、有效、便捷地获得基坑监测信息,同时对天津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监管工作的信息化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煤炭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集成了GNSS CORS技术、GIS技术、网络传输、现代数据处理等技术。该系统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处理分析完全自动化。根据实际开采情况,得出自动化监测精度完全达到矿区开采沉陷的监测要求。该技术提高了煤矿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监测领域的监测水平,打破了现阶段该领域监测手段落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功能、GIS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地统计技术,集成GIS,GPS、信息采集、数据共享服务和数据更新维护,结合水文数据诊断与修复模型,提供了监测、诊断、分析、修复和展示的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研究系统的集成模型、设计内容及关键技术,实现对实时的海量GPS数据与GIS技术的有效集成,并为建立远程变形监测智能预警系统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GPS、GI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GPS形变监测网的建立和观测方法,提出一种利用GPS数据计算监测点坐标的方法,实现了应用GIS科学地管理各种变形监测信息。  相似文献   

19.
GIS技术为海域海岛地名标准化管理、无居民海岛的保护与管理都带来了新的变化。结合SuperMapGIS,本文研究了海域海岛GIS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系统实现等,建立了基于GIS的海域海岛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海域海岛野外数据及图件资料的集成、空间信息与业务数据互查、统计分析、采集图片视频的传输展示、数据编辑入库等功能,具有数据表达直观多样、富客户端用户体验良好、可扩展性强等特点。系统为推进海域海岛名称标准化处理,依法实施海洋执法监察、组织编制海域海岛使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高速铁路构筑物变形测量与评估的现状及弊端,结合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理念,研究了构筑物变形测量与评估信息化系统,该系统是一套以智能移动终端设备(PDA手簿、手机)操纵电子水准仪为数据采集终端,以移动互联网为数据传输工具,以Web GIS和计算机图形技术为可视化展示工具,以Oracle为数据存储、管理工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可靠、传递高效、自动处理、标准管理"的特点,实现了构筑物变形测量与评估的自动化、标准化及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