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超像素分割算法与随机森林算法的无人机影像建筑物提取,利用INPHO软件生成正射影像和点云数据,并用点云数据进行反距离插值运算和波段运算生成归一化数字模型(nDSM)影像。将正射影像与nDSM影像进行波段合成并仅对正射影像采用基于SLICO算法分割生成超像素,选择相应的特征利用随机森林分类器进行分类,从而得到建筑物的提取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密集的影像匹配点云生成的nDSM影像进行建筑物提取时,可有效地对农村区域和城市区域的建筑物进行提取,同时避免了面向对象方法中最佳分割尺度难以选择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建筑物提取效果,降低了建筑物提取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无人机的平台系统、无人机影像传输的原理,研究了影像的快速拼接、点云数据提取、TIN三角网构建、DEM数据和等高线的生成。通过对无人机影像工程化处理,为应急测绘提供实时地理空间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LiDAR点云与无人机影像数据特征的优缺点,利用LiDAR点云与无人机DOM影像融合,将影像数据光谱信息赋给LiDAR点云数据,使其不仅具备精准的空间结构信息,还能得到清晰的纹理信息。为验证融合数据应用的可行性与数据提取的准确性,对融合前后的点云数据进行地面点提取与DEM构建。试验表明:将无人机影像的光谱信息赋给LiDAR点云数据,可以实现LiDAR点云数据从四维度表达到七维度的拓展,融合后点云数据具有清晰的纹理信息,地物类型判读更加容易,地面点分离完整;通过DEM模型的对比分析,融合后点云数据构建的DEM模型表达更加接近真实地表。研究结果为多源点云数据的深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方法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分一号遥感影像地质灾害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受灾范围大,危害严重。提取地质灾害信息、估算受灾情况,对救灾工作极为重要。传统的遥感人工解译方法速度慢、效率低;计算机自动解译速度快但解译精度受影像质量影响大,大范围地区很难建立起普适性的解译模型。本文利用洮南市西部高分一号遥感数据,结合DEM生成三维影像,建立解译标志,解译基础地质信息,分析地质灾害成因;根据研究区泥石流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像特征,提取影像的分类属性,基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建立信息提取模型,快速提取出地质灾害敏感区域;再进行人机交互,精确提取出地质灾害的类型和范围,通过野外验证,该方法十分可靠,为大范围地质灾害信息快速提取和灾后救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特征CRF的无人机影像松材线虫病监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林业调查,可以获取低成本、高分辨率、高时间密度的遥感数据,特别是为小尺度范围的森林病虫害监测提供了非常有效的监测手段。本文以小型无人机为影像获取平台,航摄获取可见光RGB影像,基于高分辨率影像进行松材线虫病松树提取方法研究。根据影像特点,提取影像中地物颜色、纹理特征,并采用CRF方法进行分类,识别出病害松树。通过比较多种分类方法的提取结果,验证了基于多特征CRF方法在松材线虫病监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以宁夏盐池县为例,以Landsat 8影像、高分二号影像、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数据插值生成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等为数据源,探讨了多源数据确定内陆盐沼湿地自然边界的方法.首先,利用一年多期的Landsat 8影像数据确定湿地边界提取的最佳时相,对高分二号影像等数据进行多尺度叠置分割,得到分割对象;然后,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优化后的分离阈值(improved separa?bility and thresholds,ISEaTh)算法进行特征选择;最后,运用最邻近分类器获得湿地的自然边界,并分析了不同高空间分辨率的DEM数据对内陆盐沼边界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空间分辨率DEM数据参与提取内陆盐沼湿地边界,可以有效减少内陆盐沼边界处湿地与非湿地的错分现象,提高其边界定位精度,且DEM数据的空间分辨率越高,提升效果就越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某条山区公路为例,利用无人机飞行获取高分辨率影像与高精度数字地形模型,使用基于面向对象的方法对滑坡信息进行提取,对无人机数据进行多尺度分割与光谱差异分割,选取了研究区内植被、道路、滑坡三类感兴趣地物的影像特征建立了规则集,充分利用了影像对象的光谱特征、几何特征、地形特征、空间关系,使用了阈值分类,隶属度函数与决策树分类方法.利用实地验证与基于无人机影像的目视解译对提取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总体提取精度为94.75%,滑坡提取精度超过80%.该研究为快速监测山区内滑坡信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利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高分辨影像,通过对影像数据数字空三加密提取高精度DEM与DOM数据,并对提取数据的精度进行了实测检验,从而验证了该种无人机低空摄影方法制作DEM与DOM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通过hrcGlobe软件将DEM与DOM数据叠加可形成高分辨地形三维景观,利用SketchUp与ArcGIS相结合可实现对地物要素的三维建模,将三维地物模型与三维地形相叠加可形成逼真程度更高的三维地形景观。最后可将形成的高分辨率和强现势性的三维地形景观应用于分析中。  相似文献   

9.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形态是区域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该区典型的淤地坝坝控区,利用无人机LiDAR系统获取淤地坝坝控区小尺度区域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和可见光影像数据,应用RiPROCESS和Inpho UASMaster软件生成高精度DEM和DOM数据,提取出坝控区地貌形态和土壤侵蚀分区.应用结果表明,无人机LiDAR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宁夏盐池Landsat 8影像、高分二号影像、LiDAR数据插值生成的DEM数据、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等为数据源,首先利用一年多期的Landsat 8影像确定提取内陆盐沼湿地的最佳时相;然后对最佳时相的高分二号(GF-2)融合影像等数据进行多尺度叠置分割,获取NDVI、DEM、穗帽变换等特征,采用最邻近分类器提取内陆盐沼湿地信息,构建内陆盐沼湿地样本库;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卷积神经网络用于高分卫星影像提取内陆盐沼湿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卷积神经方法适用于内陆盐沼湿地提取,与最近邻分类法提取的结果相比,内陆盐沼湿地边界的提取效果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任自珍  岑敏仪  张同刚  周国清 《测绘科学》2010,35(6):134-136,141
激光雷达技术(LiDAR)已广泛应用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快速获取和三维城市模型的建立中,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建筑物提取方法,称之为Fc-S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等高线特征进行滤波,从LIDAR数据内插的数字表面模型(DSM)中提取出DEM,利用DSM与DEM的高差阈值和DSM边缘特征参数去掉地面点和汽车等矮小物体,获得主要包含植被和建筑物的地物点群,然后对地物点群进行分割,利用二次梯度和面积等参数去掉植被点,并采用迭代逼近的方法精化建筑物。文章通过实验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并借助高分辨率的航空影像对建筑物提取结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地形起伏的区域中较准确地提取出建筑物。  相似文献   

12.
利用无人机影像制作地震灾区三维景观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时、准确地获取地震灾区的灾情和灾后重建状况,研究如何利用高分辨率无人机影像制作灾区三维景观图。对无人机影像进行几何纠正、影像拼接,利用摄影测量方法生成实验区的DEM,进而将影像制作成正射影像图;将无人机影像纹理映射到DEM上构建灾区的三维地形景观,并以正射影像图为底图对安置区的地物进行三维建模;最后根据规划和管理需要,编制三维景观系统,实现地震灾区三维景观的浏览、查询与分析。实践表明,采用无人机影像制作的三维景观图具有分辨率高、形象逼真等特点;影像的获取和处理以及系统的编制可为灾区重建提供丰富详实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滑坡泥石流灾害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灾后第一时间获取现场影像资料进行灾害解译是抢险救灾的关键。基于高效免控制点的实时DGPS技术,第一时间获取灾区影像成果,通过内业数据处理获得DOM和DEM成果,和灾前数字成果对比分析,根据受灾范围的确定、数字统计和次发灾害等情况,对受灾程度进行判断,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实时DGPS辅助低空遥感这一新技术在防灾救灾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多期无人机航空影像提取DEM数据,对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建设前后的地形变化进行了定量化分析。通过对机场无人机遥感数据进行空三计算得到DEM数据,利用无人机影像提取建筑物的情况,并消除建筑物对DEM数据造成的起伏影响,再利用GIS对建设前后的机场地形进行了空间连续的工程填挖土石方量分析和坡度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机场最终填挖土石方总量为2.00×108 m3,与工程实测设计预算的1.9×108 m3相符,场址地形发生了剧烈的削高填低变化,坡度明显降低,0°~6°坡度由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9.3%增加至73.4%;6°~25°坡度由47.3%减少至24.2%,地形趋于平缓,为工程动态监测、绿化设计布置等管理工作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小型无人机可见光遥感的蓝藻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人机航拍获取的可见光影像为数据源,研究小面积水域中蓝藻的提取方法。首先采用无人机获取可见光影像,运用4种可见光植被指数对图像进行运算,提出了用于蓝藻识别的可见光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与增强型红绿差值植被指数,以人工目视解译统计得到的蓝藻面积作为判别依据。结果表明:利用增强型红绿差值植被指数对湖泊中蓝藻的分类及提取,精度可达95.89%,Kappa系数为97.03,质量稳定,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无人机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分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鲁恒  李永树  林先成 《测绘科学》2011,36(6):106-108
本文利用无人机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研究,面向对象方法对影像分割,获取了最佳分割尺度;根据各土地类别的特征信息建立分类定义,提出了快速、准确获取土地利用类型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运用面向对象方法能很好地解决无人机高分辨率影像分类问题,其中关键是影像分割尺度的选择和影像对象特征信息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针对遥感影像图中地块的提取,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模型的地块边界的半自动提取方法。以无人机影像为实验数据,首先利用影像分割得到包含要提取地块的窗口影像;然后利用高斯模型对地块进行提取,该算法解决了传统图割算法抗噪能力差的问题。随后,运用数学形态学对分割的结果做进一步处理;最后利用边界提取函数对地块边界进行提取并对边界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算法不仅提取地块精度较高,而且适当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8.
以无人机多光谱和倾斜影像为数据源,运用面向对象自动分类的方法,首先利用分型网络演化分割算法(Fractal Net Evolution Approach,FNEA)进行分割实验,确定研究区每个地类最优分割尺度,并结合多光谱影像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空间特征、语义关系以及通过倾斜摄影提取的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和其衍生的坡度数据等,构建研究区分类规则集,并采用多尺度分割后的多层次信息提取方法,将地物分为3个尺度,在不同尺度下提取相应的地物,总体精度为88.03%,Kappa系数为86.12%,分类结果较好。同时设置对比实验,利用传统的决策树方法分类,其总体精度仅为77.78%,Kappa系数为74.23%。研究表明,针对无人机的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面向对象的多尺度信息提取方法在信息提取时要优于决策树分类方法,同时验证了该多光谱传感器在信息提取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张森  陈健飞  龚建周 《测绘科学》2016,41(6):117-121,125
针对目前遥感影像分类中面向对象和决策树相结合的研究较少的情况,该文提出基于C5.0决策树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并以广州市从化区进行实证研究。基于Landsat-8OLI影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对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提取出影像对象的光谱、纹理特征以及影像对象相对应的DEM信息;然后利用C5.0决策树根据特征信息来挖掘分类规则;最后根据规则对分割后影像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基于C5.0决策树的面向对象影像分类精度高、效果好,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9.75%和87.5%。该方法可准确、快速地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全卷积网络进行遥感影像语义分割时存在的空间信息和上下文信息缺失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象上下文信息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高分辨率网络(HRNet)作为主干网络提取空间信息完整的多尺度高分辨率特征;然后依据主干网络提取的特征在真实标签的监督下划分对象区域,并计算每个像素与对象区域之间的关系得到像素与对象区域的上下文信息;最后将主干网络提取的高分辨率特征与对象上下文信息组合实现特征增强,依据增强后的特征实现无人机遥感影像中建筑物的提取。两个数据集的实验结果均表明,本文方法有效提高建筑物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