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山西省地震局编纂的《山西省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和《山西通志·地震志》近日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山西省首次出版的全省地震资料工具书。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地震文献中,载有1920年海南岛昌江地震,其基本参数曾定为: 发震时间:1920、5、27,13—49—30。 震中位置:N19°0E109°.0 震级:5 1/4 其中震中精确度为5类,误差大于100公里。参考地点称昌江一带,有的文献则称为“广坝地震”。 近年来,在汇编广东省地震史料时,笔者注意到“昌江地震”在方志史籍,如1924年《广东通志稿》,1929年刊《感昌县志》,1935年刊《儋县志》和1943年刊的《琼岸  相似文献   

3.
由王汝雕编著的《山西地震碑文集》于 2 0 0 3年 9月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 4 4万字 ,收录了从唐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 319篇碑刻题记全文 ,书中大部分碑刻题记记述了元代大德七年洪洞、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华县、天启六年灵丘、清代康熙二十二年原平、三十四年临汾、嘉庆二十年平陆、道光十年磁州地震的灾情或建筑物破坏情况 ,有若干篇记载了当地强震前后的一些奇异自然现象 ,还收录了一篇故老相传 15 0 0 a前高僧根据地声预告地震 ,寺僧立即撤离 ,随后地震寺毁的事件 ,这是山西省目前发现的惟一一篇地震前成功预告并取得实效的碑…  相似文献   

4.
美国《地震情报通报》1980年第12卷3期登载一篇介绍《安德里雅·莫霍洛维奇》的署名文章,摘译如下:安德里雅·莫霍洛维奇生前是南斯拉夫萨格勒布气象台台长和萨格勒布大学教授。莫霍洛维奇研究地震资料发现,在地球内部约50公里的深处地震波随深度而增加。他识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 12月 2 5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境内发生 5 .7级地震。经新疆地震台网测定 ,此次地震的发震时间 :2 0 0 2年 12月 2 5日 2 0点 5 7分 (北京时间 ) ;震中位置 :北纬 75°0 8′,东经 39°38′;震级 :MS5 .7;震源深度 :2 0 km。地震发生后 ,新疆地震局立即组织了由副局长宋和平为队长的地震现场工作队 ,并于次日赶赴震区架设了临时地震台 ,并迅速开展现场震情监测、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和科学考察等工作。这次地震发生地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天山与昆仑山的接合部位 ,有感范围东到阿图什市 ,喀什市 ,西到…  相似文献   

6.
20 0 2年 2月 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了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新疆地震局冯先岳等同志申报的《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天山地区地震区划》项目荣获了 2 0 0 0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 0 0 2年 3月 7日新疆地震局学术委员会对 2 0 0 2年度新疆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的项目进行评审 ,共有 2项获得一等奖 ,4项获得三等奖。被评为一等奖的项目是新疆地震测绘研究院推荐的《伽师强震群区及帕米尔东北侧现代构造运动和地形变的 GPS监测研究》和地震监测中心推荐的《乌鲁木齐区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被评为三等奖…  相似文献   

7.
鲁娜 《内陆地震》2004,18(1):28-28
20 0 3年 2月 2 4日巴楚—伽师发生 6 .8级强烈地震。这是我区解放以来发生的人员伤亡最大 ,经济损失最重的一次地震。一年后的 2月 2 4日 ,新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大会暨授旗仪式在新疆乌鲁木齐隆重举行。中国地震局、公安部消防局、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自治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和新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参加了成立大会暨授旗仪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在会上指出 ,新疆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之一 ,组建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力强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  相似文献   

8.
刘昭民 《地震地质》1992,14(3):274-274
台湾先民对地震之发生和灾情常记载在方志和笔记小说以及游记中,兹将记载在《巴达维亚城日记》、《台湾府志》、《裨海记游》、《诸罗县志》、《重修台湾府志》、《雪林采访册》、《台湾采访册》、《淡水厅志》、《噶玛兰厅志》、《台阳见闻录》、《重纂福建通志》、《安平税关气象表》、《台湾通史》等文献中的地震记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了1933年叠溪地震后的调查、报道和研究,重点介绍了中国西部科学院的叠溪地震调查及其著述《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关于叠溪地震,这是第一次科学性的现场调查和第一篇学术报告,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枣庄市地震志》编写中存真求实、广征博采,在系统追溯历史地震对枣庄市影响的同时,全面记述枣庄市地震地质环境和全市地震事业兴起和发展的过程。就地震志篇目和人物章节的设置、资料收集、历史地震资料的完善以及矿震研究等方面,认为市级地震志的编修应突出地方地震工作特色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地震情报通报》1980年第12卷1期刊登了美国地质调查局亨利·斯波尔写的《查里斯·里克特——访问记》,其中里克特谈到由于陈旧与不安全的建筑物在地震中倒塌所造成的生命财产的损失最大。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7年6月17日至6月24日,国家地震局局长陈章立在预测预防司副司长陈建民等人的陪同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6月18日上午,自治区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自治区副主席王怀玉与国家地震局局长陈章立在新疆迎宾馆进行了座谈。座谈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主席说,去年以来,伽师县多次发生地震,给灾区造成巨大损失。国家地震局对地震预报、震害评估和灾后重建等工作给予很大支持,新疆地震局也做出了贡献。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主席提出要支持对伽师地震的科学研究工作。70年代曾在新疆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东北和邻区地震活动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研究了:朝鲜、日本北海道、华北、东北等地区地震活动的相关性;东北和新疆地区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华北和阿留申群岛地震活动的相关性;东北地震活动的某些特点.结果表明:东北地震活动与新疆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地震活动在时间上按朝鲜·华北·日本北海道·东北的顺序活动:华北和阿留申群岛地震有交替活动的特征.文中还计论了东北、华北的地震趋势.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 2月 14日 0 1时 32分 0 1秒与 0 1时 34分 19秒 ,在新疆石河子南发生了 MS5 .0和5 .4级地震。经新疆地震台网测定 ,其震中位置分别为北纬 4 3°5 9′,东经 85°5 6′与北纬 4 3°35′,东经 85°4 1′。地震发生后 ,自治区地震局地震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按照中国地震局和自治区有关领导的指示 ,自治区地震局宋和平副局长率地震现场工作队冒雪连夜赶赴震区。当日中午 ,中国地震局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办公室徐德诗主任、监测预报司高荣胜副司长、哈尔滨工程力学研究所郭迅研究员等领导专家也赶赴震区。  此次地震有感范…  相似文献   

15.
刘万忠 《地震工程学报》1992,14(S1):179-182
编纂《甘肃省志·地震志》的任务是甘肃省政府于1985年正式下达的,同年7月我局组成地震志编委会,开始编,12月提出了篇目(讨论稿),1986年各撰稿人(均为兼职)按各自篇章的分工,开始收集资料,1987年进入撰写起草阶段,至1989年10月陆续完成初稿。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震研究》2006,22(2):80-80
《东北地震研究》创刊于1985年,是由辽宁省地震局、吉林省地震局和黑龙江省地震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地震科学学术刊物,国内外发行。《东北地震研究》旨在反映东北地区及全国地震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主要刊登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地质、工程地震、深震、火山、仪器研制、计算机应用、防震减灾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是从事地震科学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稿件观点明确,论据翔实,数据准确,语言通顺,层次清楚。2·文稿应…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震研究》2006,22(3):80-80
《东北地震研究》创刊于1985年,是由辽宁省地震局、吉林省地震局和黑龙江省地震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地震科学学术刊物,国内外发行。《东北地震研究》旨在反映东北地区及全国地震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主要刊登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地质、工程地震、深震、火山、仪器研制、计算机应用、防震减灾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是从事地震科学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稿件观点明确,论据翔实,数据准确,语言通顺,层次清楚。2·文稿应…  相似文献   

18.
地震灾情的快速评估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晏凤桐 《地震研究》2003,26(4):382-387
根据云南历史地震的 133条等震线资料得出烈度衰减关系为I=1 5M +2 82 6 7- 0 794 2ln (SI+90 33) ;根据多次地震现场调查和经济损失评估结果得出地震灾情的快速评估公式L =2 0 5σ∑i 6Aiαi 和D ={ 0 13,0 2 5 }·σ·∑i 8Aiλi。由此可以在地震发生后很快给出地震经济损失和地震死亡人数的初步评估结果 ,为政府实施地震紧急救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是否真实存在,至今还是一个有争议的科学与历史问题。否定其最大的理由在于因历史记载产生的矛盾。依《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张衡于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建造候风地动仪,而其卒于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在此期间,《后汉书》只记载过一次地震,即永和三年(公元138年)的甘肃陇西地震。一般认为候风地动仪记到的是此次地震。矛盾之处在于对公元138年甘肃陇西地震的历史记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后汉书·五行志》 记载当时京师“裂城廓,室屋坏,压杀人”,即在陇西地震的同时,京师也发生了破坏性的地震;而《后汉书·张衡传》却说“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记载的是在陇西地震发生时京师并无任何有感地震发生。由此,有人认为,在公元138年候风地动仪记录地震的同时京师就已经发生强烈有感地震了。人都有感,地震动仪记到也就不足为奇了。更进一步,由于历史记载出现矛盾,地动仪无出土实物,发明后很快遗失,因而就认为候风地动仪历史上并非真实存在,其存在性值得怀疑。本文针对这个记载矛盾做出另外一个解释,论证在东汉时有两个京师,一是长安,一是洛阳,京师震指的是长安,而候风地动仪放在河南洛阳。从而对历史记载中的矛盾有所解释,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候风地动仪存在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0.
为顺利完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乌鲁木齐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新疆防震减灾技术系统”的强震预测研究及建设部《2 0 0 2年中美地震工程与减轻地震灾害合作项目》中“新疆与内华达地震构造与地面运动衰减的共同特征”研究项目 ,应新疆地震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