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交叉学科视角,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数据,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时间维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自1978 以来,全国与“四大板块”先后经历了倒“U”型增长→波动增长→平稳增长3 个阶段的演替;②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空间维度具有明显的分异演化特征;③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增长的热点区域存在显著的空间极化现象,即增长热点先后历经了“两核集聚”→“一核极化”→“中心辐射递减”的时空演变;④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时空差异主要受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等5 个因子影响,并且各因子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大小存在显著差异;⑤ 面对转型期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新形势与新挑战,地理学界在理论成果及应对措施方面应该作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2.
朱彬  尹旭  张小林 《地理科学》2015,35(12):1560-1567
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借助GIS 软件平台,运用核密度估算、最近邻距离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等模型分析江苏省射阳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与可达性。研究表明:在可达性成本上,镇中心半小时经济圈为5 km,成本从中心沿公路网向外围呈增长态势;村中心半小时经济圈半径为1 km,呈现“满天星”分布格局;耕作成本一般为5 min,西部村庄可达性高于东部。在点格局上,农村居民点分布集聚,呈现“西密东疏”的空间格局特征。在规模空间格局上,农村居民点规模普遍较小,具有“太极”状结构。在可达性空间格局上,镇中心平均可达性呈现“双管”结构,高值区在射阳县西部和中部形成条带状分布;村中心平均可达性空间上类似“树枝”结构,呈现中西部高值集聚和东部低值连片分布的格局;耕作平均可达性具有南部高值、东部低值连片和中部高值集聚特征。空间可达性可划分为可达性高值区、可达性中值区和可达性低值区三级,射阳县可达性以中值为主,具有圈层状和“公路沿线”布局特征。  相似文献   

3.
自1978年以来,以土地承包为中心的一系列农村改革对农村妇女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表明,通过“非集体化”农村改革,农村妇女在很多方面随着家庭增加收入而有不同程度的受惠,但“非集体化”改革主要是为能解决农村农业方面的问题,并不以考虑妇女的需要和兴趣为主,所以“非集体化”也给妇女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包括失去“承包土地”;与男性相比,收入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4.
蒋丽  吴缚龙 《热带地理》2013,33(2):147-155
基于广州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常住人口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法、单中心密度模型和多中心密度模型分析法对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和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广州人口空间动态变化表现为“内圈层(近郊区)快速增长、外圈层慢速增长、核心圈层(核心区)和外圈低速增长”,核心圈层的人口继续增长并向四周扩散,表明广州人口变动的郊区化现象明显,已呈现多中心特征,由2000年的“1个中心(人民公园)2个次中心(白云区的新景街和海珠区的凤阳街)”演变至2010年的“1个中心(人民公园)4个次中心(白云区的同德街、海珠区的凤阳街、天河区的棠下街和沙河街)”,次中心的人口集聚功能逐渐增强,对城市人口分布影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5.
从产业异质性的角度,实证分析区域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对周边城市人口增长的作用过程和机制,并进一步探究了产业结构对于区域城市体系的极化和均衡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制造业强化了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促进了周边城市人口的增长,而服务业则弱化了溢出效应,对周边城市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2)以制造业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由于相对较小的城市规模和较强的溢出效应,更容易形成相对均衡的区域城市体系,而以服务业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更倾向形成相对极化的区域城市体系;(3)产业结构与周边城市人口增长呈现倒“U”型关系,即中心城市制造业或服务业占比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周边城市的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6.
在海洋经济质量转型之期,基于“认知—评价—建构—优化”理念,界定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内涵,通过中心-引力模型评价分析2000—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特征,构建了海洋经济增长质量模型,识别影响其空间特征的相关要素,并根据要素作用程度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① 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呈“核心—圈层”结构,形成以大连为“领头雁”的雁阵式相互继起模式;“钻石型”引力流结构促成辽宁沿海地区集中化连片发展格局;② 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特征主要受空间集聚效应影响,海洋资本、海洋基建和海洋产业结构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循环引力流的顺流机制,其中海洋产业结构成为影响辽宁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圈层空间集聚效应的关键流;海洋人才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循环引力流的逆流机制;③ 通过路径作用程度的象限划分,提出强化大连中心地职能,针对腹地城市定位及资源禀赋条件提出调控措施,推进沿海区域协调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对东昌府区在农村经济发展最快时期的 1 980~ 1 996年间经济发展的主导推动力量和制约因素的研究。目的在于培养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增长中心 ,争对性地探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城市群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城市间空间关联强度,绘制了经济增长空间关联曲面图,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东北地区城市群的50个地级市与县级市2000—2017年的GDP、年末人口数等指标,构建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矩阵,利用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以及块模型,探究经济增长空间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发现:①2000—2017年东北地区城市群经济增长空间关联强度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且5个时段主要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心形成了经济增长核心区域,辐射的范围逐年扩大,“中心-外围”的空间模式较为明显。②东北地区城市群的点出度中心度低值区域集中在哈长城市群边缘城市,起到中介作用的城市变动较大。③东北地区城市群区块组成及结构变化不大,2010年后区块间联系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9.
赵静  闫小培  朱莹 《地理科学》2016,36(12):1802-1810
基于住房普查和建筑普查资料,对深圳市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空间特征与演化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并形成若干集聚区,且表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化,非正规住房规模比重从城市中心到边缘呈先增长后降低的发展态势。影响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空间结构的主因子包括规模因子、住房构成因子、增长因子、建筑特征因子和使用状态因子,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可以划分为边缘增长型、空间集聚型、相对稳定型和中心转化型等4种类型。 深圳市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发展演化过程包括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高潮阶段和缓慢增长阶段,不同阶段的非正规住房具有差异化的演化背景与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与交流规律研究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9  
张文尝  唐秀芳 《地理学报》1994,49(6):490-499
空间运输联系是指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综合作用下,区域间通过交通运输设施进行旅客和货物交流产生的相互联系与作用。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方法,本文研究了客货运输的地域分布特征、地域间交流联系生成的内在机制、基本类型和增长演变的趋势,划分出客运联系“单中心”、“多中心”,货运联系“互补性交流”、“竞争性交流”、“递接性交流等类型,并提出了非均衡系数、集中度、首位联系量等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是全国重工业基地,”城镇密度居全国前列,充分激活身处市场经济最前沿的建制镇,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1996年全省居住在县以上城市人口约1600万,建制镇区人口329.7万,村庄农业人口约占1900万,形成了“4:1:5”哑铃型人口格局。从布局上看,在沈大。沈山公路沿线形成了密集的城镇带,省经济百强镇的90%分布在这两条城镇带上。“八五 以来,辽宁省建制镇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长,小城镇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已经到来。建制镇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农村经济、文化、科技中的中心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分析和田地区的自然资源特点及社会经济条件入手,确定了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提出发展方向与目标,发展的步骤与重点,选定“近靠棉花和庭院经济脱贫,远靠葡萄和农产品加工致富”为战略突破口,并论证了各业协调发展的适宜规模。把控制人口增长,继续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五好”建设,大力扶持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开发农村智力资源等五条作为实现战略设想的主要措施。按照这个发展战略去做,可以使贫困落后的和田在1990年基本脱贫,本世纪末接近全国农村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3.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目前国内地域最广、结构最复杂、差距最大的区域合作尝试,极具合作的潜力和条件。文章把腹地的概念在跨省(区)的区域合作中加以延伸,即以粤港澳为“泛珠三角”合作这个大区域的中心地区,邻近的8省(区)则是“泛珠三角”的腹地。目前,区域合作带来了中心地区和腹地必须共同发展的契机,其中“泛珠三角”腹地的发展更具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心地区可以更多的利用腹地的优势资源以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腹地省(区)更要充分利用中心地区的成熟市场、区位优势、产业转型以及外向联系使自身经济迅速发展,缩小区域中的地区发展差距,与中心地区的后续发展保持协调,为实现区域的普遍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地理》2008,31(1):96-96
2007年11月30日,联合国国际开发署(UNOP)“加强中国农村地区水资源管理与饮水安全”项目、新疆“干旱、半干旱地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子项目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隆重召开。来自UNDP驻华代表处、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新疆自治区科技厅、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利局、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信息中心、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遥感中心、新疆资源与生态环境中心,以及项目实施区域新疆尉犁县及兴平乡等相关单位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启动会议。  相似文献   

15.
精明增长政策下美国城市多中心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美国城市多中心治理为研究对象,提出实践中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化治理是美国城市空间得以精明化增长的根本原因。首先定义多中心网络主体包括政府、利益集团、社会公众及电子媒体,并指出各利益主体所占有的资源、利益诉求及价值规范。构建包括资金支撑、技术支撑及信息支撑的多中心治理的支撑体系,进而得出政府自上而下资金、指导“软控制”与公共秩序维持机制;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合作竞争的推动机制;社会公众依托公民权利的实施反馈监督机制及电子媒体为中心的全网络信息发布机制4方面的运作机制。最后,提出中国城市空间的集约型增量增长和存量空间更新相结合的“精明化”路径实施启示。  相似文献   

16.
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利用区位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相对发展率指数(NICH指数)以及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等分析方法,以长江经济带沿线38个中心城市作为空间观测单元,结合专利授权量等相关数据,研究了创新产出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00~2013年长江经济带沿线中心城市的创新产出在整体上逐年增长,地理集中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长三角地区相对发展速度较快;创新产出的空间集聚程度表现出反“Z”字形的波动上升态势;创新产出的热点区域由长三角-成渝“双核心”空间结构发展成长三角“单极突出”空间格局,且长三角热点区域范围有所增长,冷点区域则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带;技术溢出、政府行为、空间区位和金融支持均对长江经济带沿线中心城市的创新产出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经济基础对下游城市具有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结论还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乡村人居环境是一复杂巨系统,其可持续发展力是各子系统间物质、信息与能量相互流通与交换的结果,本文从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入手构建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1997—2015年重庆市37个区县的面板数据为数据源,运用发展水平(衡量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态势)、发展效率(反映乡村人居环境发展趋向可持续的快慢程度)和协调指数(反映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均衡程度)构建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力测度模型,分析了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力并探究其时空分异特征,为因地制宜践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供策略支持。结果表明:1997—2015年,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力时序上总体态势向好,其中发展水平逐步上升,发展效率波动剧烈,协调性稳步提高,各子系统间可持续发展力差异性较大;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力在空间上总体呈现西高东低、“中心-边缘”的分异格局,区县间差异性明显,其中经济发展子系统呈“多级核心-外围”辐射圈层式差异化增长格局、生产生活子系统呈自西向东扩散式增长格局,生态环境子系统总体上先降后升,呈波浪式不均衡增长格局;从政府“制导引导”、城乡“双轮”联动、“点-极-核”整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整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2010,(16):63-64
日前,在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吴江市横扇镇人民政府、襄阳会馆联合承办的“中国农村财富(横扇)论坛”上,“城镇化”和“城市化”等词引起与会专家广泛兴趣。城镇化就是城市化吗?专家认为,二者是两个不同概念,它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两种道路,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实行农村改革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带动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小城镇的崛起,又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的小城镇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发展小城镇力度,为小城镇区域布局和小城镇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为了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有必要对小城镇区域布局和建设及其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一、辽宁省小城镇…  相似文献   

20.
<正> “九五”以来,牡丹江林业科技推广站,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把科技成果的转化放在推广工作的首位,紧紧围绕科技兴林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这个中心,以突出促进“天保工程”的发展和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重点,克服了资金少、人员不足、条件差等困难,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