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地理学科是一门关于自然、社会和环境的综合学科,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教材中的许多知识体现了辨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因而,深刻领会地理教材中的辩证法思想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奴隶社会是由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第一站 ,从此人类社会的性质发生了质变 ,氏族社会消亡了 ,阶级和阶级压迫出现了 ,并且以国家的政权来保护这种阶级关系。奇怪的是这种人剥削人的社会 ,却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也就是改变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 ,取得了进一步的主动权。但自然环境反过来也给奴隶社会打上印记。这就是说 ,同样是奴隶社会却因自然环境不同而各具特色。过去有人认为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是典型的 ,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就不那么典型。其实谁也不是典型 ,只不过是各具特色罢了。假如把中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理学视角的饮食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饮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关于食物需求、生产和消费方面的文化现象,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食物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地理学对饮食文化的研究强调饮食文化所反映的人地关系、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及饮食文化的地理分异规律等。在简要综述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研究视角的基础上,从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变迁、饮食文化的区域分异、饮食文化的影响与比较、饮食文化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回顾了地理学视角的饮食文化研究,认为地理学视角的饮食文化研究还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研究内容与方法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秉维先生始终坚持认为,“没有综合性地理研究,地理学便失其存在的依据”,“综合研究是发展自然地理学最主要的方向,同时也是带动部门自然地理学最有效的途径”。综合研究包括现代过程和历史形成这两个互相关联、互相补充的方面,为此60年代他提出自然地理研究的3个方向,实际上是地理学在自然环境层次上的综合。近年来,黄秉维先生提出的“陆地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在新形势下,他一贯主张的地理综合研究思想的继续与发展。他强调综合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只有跨学科研究才是综合研究;为了协调人地关系,仅仅有自然方面的综合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和自然与社会经济方面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5.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名教授加德纳在他所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力的理论,加德纳认为,传统的智力观过于狭窄,把智力主要限于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方面,而忽略了对人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其他方面,他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我们的祖先自走出茹毛饮血的穴居时代、跨进明社会的那一时刻起,就重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意识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的重要性,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史料。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回顾我国古代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人类活动方式对土壤侵蚀的效应—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景保  蔡炳华  李敏 《热带地理》2001,21(2):108-112
以湖南省谡列,分析了滥伐森林,坡地复垦,缺乏环境意识的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方式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以及水土保持效益,认为局部地区土壤侵蚀面积增加且强度增大,水土侵蚀方式改变,重力侵蚀加剧等土壤侵蚀特性的改变,完全是人类活动方式对土壤侵蚀的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而加强水土保持环境建设,增强良好的环境意识则可控制土壤侵蚀,保护水土保持成果。  相似文献   

8.
以人类社会的总体为一方,以自然环境的整体为另一方,在历史的长过程中来考察二者的辩证的统一关系,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人类是从古猿演化而来的,是动物演化的最高产物。人的生理属性与动物的生理属性有共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不仅如此,人类还具有其独特的社会属性,成为与动物区别开的本质差异。这样,人类既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又能以人类社会的独特身份同自然对立起来。人类社会对于它所从属的自然环境,有着既对立又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由于人类并未摆脱其动物的生理属性,这就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存…  相似文献   

9.
地理学语言是人类认识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交流与传递地理信息的重要媒介。该文从传统地图、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到虚拟地理环境的发展,阐述了地理语言的演变与发展特征。作为地理语言的最新发展,笔者认为虚拟地理环境可以让地理学语言变得更为贴近地理信息的使用者,并为当今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参与提供一种新的交流平台。虚拟地理环境是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虚拟模型,它在强调地理信息使用者身临其境之感受的同时,还追求超越现实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构成及其研究重点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天宝  韩增林  彭飞 《地理科学》2017,37(10):1527-1534
在全球化和人类活动向海洋扩张的背景下,作为总体性人地关系一个组成部分的人海关系正变得日益复杂和重要,亟需对其进行基础性的理论解读,以整合和指导具体研究的展开。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包括人类、海洋和陆地3个基本组成部分。其中,人类具有自然和社会2种基本属性,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海洋和陆地具有自然、社会和关系3种基本属性。人类与海洋、人类与陆地和海洋与陆地之间的互动构成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中最基本的相互关系,其不同组合和演变塑造出了具体、多样的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当前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重点包括海洋观、海洋的开发与保护、国际海洋关系、陆海统筹和海洋社会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从系统物质循环角度分析了人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是由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生产和消费模式耗用了大量资源,产生太多的废弃物,破坏了复合系统正常的物质代谢。提出系统调节,实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包括控制人口增长,适度消费;调整复合系统生产链的数量结构和比例关系;建立协调的结构网络关系,构建循环型社会。  相似文献   

12.
郑远昌  李发斌 《自然资源》1997,(2):57-61,56
本文以四川省为例,讨论了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自然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发生变化,并且其变化有正向和反向的(或逆向的)两个方向。自然资源的反向变化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发生深刻的影响,文章指出,要正确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努力克服反向变化,加速正向变化,使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的变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罗素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他漫长的一生,他不仅把哲学问题的研究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兴趣结合起来,而且还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以巨大的热情关注人类命运和社会问题;同时他还积极地对社会改造进行学理上的探讨,形成自己有特色的社会理想。他的社会理想在《社会改造原理》中有较为集中地体现,这里试以此为基础探讨一下他对社会改造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郭文 《地理科学》2024,(2):288-296
在传统观念中,非人类能动性及其在空间意义生产中的价值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承认,随着“后人类主体”思想和地理学“重返唯物主义”思潮的兴起,人们对非人与人关系能动性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将非人与人定义为“行动元”比“行动者”更加科学。研究提出“非人与人关系能动性–空间叠写–意义生产”命题和假设,并结合大学校园微观地理空间,通过3组时间镜头进行了观察分析,认为非人具有重要的能动性,非人与人关系能动性实践在空间叠写过程中,通过双方情感的相互性和流动性,使人们产生了地理想象和地方意象,建构了空间关系和地方认同,塑造了恋地情结和社会责任感。非人与人关系能动性价值认知转换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其实践知识也比传统文化隐喻知识更具有科学性,通过他者导向的地方性形成机制对既往研究具有延伸意义。未来应重视非人与人关系能动性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力量。研究对坚守自然–人类能动协同主义、教育能动性实践主体的边界拓展以及非人与人关系能动性在国家社会转型时期的人地和谐实践具有借鉴意义与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部分。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也与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相似。相互间不断保持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流。没有这种交流,社会一天也不能存在。地理环境也由于社会的作用不断地被改造着,日益紧密地与社会相联系,愈来愈多的自然环境成分被有序地组织到这一复杂的社会环境系统或人地系统中去。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森林资源现状与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衡芽 《自然资源》1997,16(4):34-39
森要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本文在分析我国现有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分布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社会持续发展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以及我国森林资源持续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章玲 《地理教学》2004,(8):33-34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和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学科本身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充满生活味。  相似文献   

18.
中学地理教育与科学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也日趋密切。人们不仅每天的生活需要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安排,而且越来越多的工作也需要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推理和决策。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成为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而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土地沙漠化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总被引:40,自引:19,他引:40  
乌云娜  裴浩  白美兰 《中国沙漠》2002,22(3):292-297,T001,T002
基于对内蒙古自治区沙漠化土地面积的动态、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分析,认为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土地沙漠化主要是人类过度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而其西部地区的土地沙漠化主要是人为活动加速了自然沙漠化的进程,还进行了沙漠化有关概念的探讨,以利于沙漠化理论的深入研究及防治沙实践。  相似文献   

20.
<正> 城市森林的出现,是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居民生活、生存的需要。它把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座落在森林中,通过调整人类、社会、森林之间的关系,促使城市发展与自然的协调,以保护环境、维护人类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