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赖宗铭 《气象》1989,15(12):51-52
云的正确判断,是气象观测人员的一项基本功。近年来这方面有所放松,在云的观测记录上存在一些问题。赖宗铭的这篇文章反映了这一问题的一些侧面。希望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采取必要措施,不断提高观测人员识别云的能力,以达到提高云的观测记录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大气是胶体状态的,在大气中悬浮着云滴、雾滴或冰晶,也含有尘埃微粒。一些模拟气候和气候变化的理论模式,通常把大气作为有时有云存在于其中的混合气体来描述。在大气和气候的能量收支平衡中,人们普遍认为云的作用是一个重要因子,但是关于云量在气候上的作用,取决于什么特殊机制,还存在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航空报中云组的编报规定,上级下发的各种解释说明已经不少,但在一些问题的理解上仍不够统一,特别是浓积云、积雨云与其它云同时存在时的编报原则的掌握上,有的同志还不够清楚。现就这两种云的编报特点及特殊规定,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周克前 《气象》1978,4(7):34-35
所谓“山地云”或泛称地形云,就是指空气受山地强迫抬升而形成的云。由于山地云具备一些独特的性质,在云物理和人工降水的研究中引起重视。 山地云的尺度大小悬殊。小的,如山峰上的旗云,飘飘然,象一面旗帜。大的,如北美科迪勒拉山系的山  相似文献   

5.
平凉地区强对流钩状回波特征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近10年平凉地区人工防雹试验期间,用雷达测到的强对流雷暴云回波上,发现雹暴云除有强度和云高作判别外,在回波形态和结构上,多数雹云在发展过程中呈气旋形回波形状,其中部分强雹云演变成明显钩状回波,少数特强雹暴云有反气旋钩状回波,并向气旋钩状演变的特点。在钩状回波形成和维持阶段,回波反射率Ze达到最强,之后不再增加,有些钩状回波的云高有时可跃增1~3 km高度,云体出现崩溃,地面有降雹。针对这些观测事实,本文用多年回波资料进行一些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冰雹云的闪电频数特征及其在防雹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总结了1976—1979年在甘肃平凉地区用双通道闪电计数器所观测的冰雹云闪电频数的特征。观测表明雷暴云的闪电频数与降水物有关:冰雹云的闪电频数远大于雷雨云;用5分钟累计的闪电数等于、大于100次这样一个简易指标可以识别测站40公里范围内有无冰雹云,其成功率为80%以上,漏报和空报率平均在10%左右。文中还将闪电频数随时间的演变与雷达强回波(36dbz)顶高随时间的演变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有明显的正相关;雷达识别冰雹云指标和闪电计数器识别冰雹云指标在时间上也基本是一致的。这说明闪电活动程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代表雷暴云的强度,云合并时云体迅速发展、闪电数猛增也说明了这一点。此外,文中还对冰雹云闪电频数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並指出了闪电计数器观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C.L.Hosler  Jr.  郝望 《气象科技》1982,(6):68-71
本世纪人类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大部份努力都是试图改变云的行为,有一些经过检验有成效的假说得出:改变降水量和降水地区分布、减少和防止冰雹、减少飓风风力、消雾、在层云中造成空洞、造云以减少太阳辐射和加热作用、减少和消除对地面的雷击。自然过程形成的云有着多变的性质,随着不同的微物理发展过程而在云的生长、生命期、降水方面造成各种结果。人类干预的基础由观测告诉我们,云的行为对于(至少是部分地)云中或云周围空气中的一些物质的数量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较小变化有反应。  相似文献   

8.
在塔什干会议上Warner曾谈论到,播云试验要得出能为科学界所接受的结果的若干必要条件。主要的条件是要有过硬的物理评定和统计评定。即使从表面涵义看,以往的一些据称已证明播云增加了降水的试验中,也没有多少个能符合这些条件——Warner  相似文献   

9.
也谈碎云     
对碎云观测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雨后碎云,千姿百态,有时难于确认。但只要掌握各种碎云的生成发展消失的条件和规律,也不难正确判断辨别。这里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碎云包括F_c、F_s、F_(no)一般情况下,好天气时的碎云记F_c,早晨有雾,低层生成的碎云,计F_S,这是无疑的了。而坏天气下的碎云,就比较复杂一些。我认为,一般情况下,坏天气下的碎云是F_(no)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当有天气系统影响本站时,特别是锋面、台风等天气系统影响时,一大片黑色的碎云随着降水云层,先后迅速向测站飞来,这种碎云,无疑是F_n;二、在持续阴雨天气期间,降雨云层下的碎云,它呈灰黑  相似文献   

10.
云的观测记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的观测记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客观详尽地分析其存在原因,并提出了提高云观测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秦宏德  林学范  王星 《气象》1982,8(7):36-37
天气雷达荧光屏上显示出的回波,有来自云、降水目标的,也有来自地物目标的,甚至还会看到一些特殊的回波。如何识别它们,并正确而迅速地将云、降水回波辨认出来,是回波观测和使用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要掌握回波识别,可先从了解回波分类着手。现用近1—2年在北京的713天气雷达上观测到的几种主要的回波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2.
云的形成     
张纪淮 《气象》1980,6(10):31-33
云是世界上少有的能激起人们丰富想像的字眼之一,极目天穹常可见有的云薄如轻纱,有的云如絮似锦,有的云气势磅礴,有的云绚丽多姿,再加上变化万千,经常伴有风、雷、闪、雹、雨、雪以及虹、霞、晕等各种天气现象,因此许多神话、诗歌、故事往往离不开云。云是什么?云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从物理本质来说,云是浮在空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群。肉眼看到的云形是小水滴或小冰晶群的轮廓。实际上千万个小水滴或小冰晶都在运动着,变化着,有生有消。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全球气候模式中云的垂直重叠的处理方法及其辐射物理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从云垂直重叠模型的构造、模型在气候模式中的实现方式,得到与观测一致的云重叠结构所采用的数据和方法、重叠云的辐射传输等方面,给出了针对这一国际研究难点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关于气候模式中云的垂直重叠问题的研究至今已取得了许多成果,表现在:重叠模型上有了更为科学的描述形式(如指数衰减重叠);重叠云的辐射传输也有了更快速的处理方法(如蒙特卡洛独立柱近似)并被广泛应用;连续的三维云遥感观测(如CloudSat/CALIPSO)和云分辨尺度的三维云模式的发展为在气候模式中精确描述云的垂直结构提供了丰富的观测资料和模式数据。但是,气候模式中现有的云重叠结构处理及其辐射传输方法还远不够完善,仍然存在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要在未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许焕斌 《气象》1981,7(3):42-45
雹云是一种能产生降雹现象的强对流云。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物,它常常在初夏或早秋农作物生长或收获的关键时期降临。我国每年平均有二千多万亩农田遭到冰雹袭击,常会使丰收在望的庄稼颗粒无收,给农业生产带来惨重的损失。因此,人们在甚至对雹云还没有系统的科学了解之前,就已经试图制止冰雹了。 防雹活动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国和世界不少地区都曾用炮击雹云的方法来“防雹”。在实际作业中逐渐体会到有效的防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了解具体的雹云物理过程。所以,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把注意力转到雹云物理上来,现在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已展现出来。进一步的任务是弄清这些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气象台站目测云状一般从云的外形着眼,即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和云底高度来判断。但由于云的外形变化多端,某些云如As 与St、Cb 与Ns 在外形上又有相似之处,如不仔细辨认往往导致观测记录的差错。为了提高云状目测水平,交流云天观测经验,现根据本人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对季节性降水云系的观测及其云状目测提出一些看法,供同志们参考。一、不同季节降水云系观测中应注意的问题1.一般来说,各地不同季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分析了雷波山地地面气象观测中,对云的目测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以老观测员多年的经验对其加以分析,指出原因。强调云的观测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提高云的观测水平和测报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杨忠全  沈萍 《贵州气象》2009,33(6):35-36
该文通过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在测温过程中,对零度层附近云的微物理特征及云物理过程作一些分析,认为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在零度层有沾水误差的存在,对测得零度层高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暖云降水起伏理论说明了云雾降水微物理的一些本质问题。这方面的一些结果(例如文献[1]—[3])与一些观测事实比较接近。在文献[4]里曾说明了云中的某些起伏场相关时间可能比较短,水滴的随机增长过程要用马尔科夫过程来处理。这里有一类不连续地增长过程。而对于连续的增长过程里,周秀骥也曾指出,可应用Колмогоров第二扩散方程处理。本文将在半径的某种函数z(R)空间上建立起这种方程,并求出其相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974年8月上半月西太平洋及南海地区一次强热带辐合带的环流特征作了分析,给出这次热带辐合带的平均结构和天气分布。发现在热带辐合带上空,200毫巴对应有一个弱的孤立反气旋;除了热带辐合带及它北部副高之间有一个垂直经圈环流外,和它南部赤道缓冲带之间还有一个经圈环流,其下沉运动位于赤道缓冲带北侧;在热带辐合带涡旋的南部存在低层强西南气流,主要云区和降水区发生在这支气流的西北侧。本文并对主要云区和降水区为什么集中于热带辐合带南侧和热带辐合带上热带扰动的发展问题作了一些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20.
山地云观测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分析了雷波山地地面气象观测中,对云的目测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以老观测员多年的经验对其加以分析,指出原因。强调云的观测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提高云的观测水平和测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