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土力学》2009,30(4)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地质勘察三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矿物与岩石、地质构造、地质作用、特殊土、地形与地貌、地下水、不良的地质现象、不同类型的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及原位测试方法、不同类型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及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整理等。全书共分为十一章,前十章附有较全面、较详细的思考题。  相似文献   

2.
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由于该地区沉积时间短,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不良工程地质条件严重地制约了港口的发展。该文查明了东营港地区工程地质问题,以区域地壳、地面和地基稳定性评价为基础,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分析,分别针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高层重型建筑,划分出基本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3.
我应国际工程地质协会邀请,参加国际工程地质协会理事会和理事大会,同时出席了第二十六届国际地质大会。现仅就会议期所了解的情况,谈谈当前国际工程地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26届国际大会的第16组和第17组的论文交流是由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和法国工程地质委员会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的。第16组为工程地质与建筑材料专题,其内容包括:建筑材料和工业材料;工程地质与公共事业的环境危害;岩土特性及其与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工程地质与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4.
一工程地质图是反映制图地区的工程地质特性,并对影响工程建筑物的修建及其稳定性的工程地质条件给予评价的地质图件。根据编图的目的和图件所反映的工程地质问题的性质,工程地质图主要可分为:在图件上表现某一项工程地质条件或某一项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工程地质分析图;在图件上反映影响某一种工程建筑物或多种工程建筑物的多种工程地质条  相似文献   

5.
由三十多位著名工程地质学家共同完成的《中国工程地质学》 ,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工程地质学》是一本具有中国特色、全面系统地总结中国四十余年来的工程地质理论成就与实践经验、展现中国工程地质学面貌与特色的理论专著。全书分 4部分 ,共 2 6章。第一部分———工程地质条件 (第 1章至第 8章 ) ,分章论述了工程地质条件的要素 ,这些要素如岩体、土体、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等本身都自成学科 ,内容广泛。在这里压缩成章论述清楚 ,是很不容易的 ,也可看出本书内容之丰富、文字之凝炼。尤其是第 2章论述工程地质条件之形成 ,更…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六年苏联计划召开五十余次地质类及有关的学术会议,涉及构造地质、地层古生物、岩矿、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地球物理、固体矿产、燃料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保、探矿工程、地震学、地质经济开发与管理等学科.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及地层古生物方面的学术会议有:地球历史中的重大生物事件(一月,开会日期——下同),利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模拟地质构造(四月),关于“国际岩石圈计划”的会议(五月),南西伯利亚第四纪地质及考古(六月),新西伯利亚及其周缘地区深部构造的综合研究(九月),第六届第四纪研究学术会议(九月).建造分析是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及贵金属矿床普查和大比例尺预测的基础(十月),地貌对比问题(苏联科学院地貌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十一月):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西部开发的需要 ,充分发挥工程地质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决定于 2 0 0 1年 9月在成都召开“中国西部重大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学术研讨会”。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委托 ,本次会议由成都理工大学、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院、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以及西南交通大学承办。会议宗旨为工程地质服务于西部开发 ,初步拟订的主要议题如下 :( 1)西部开发中地壳稳定性评价 (包括水库诱发地震 )与活动性断裂的工程效应分析 ;( 2 )西部开发中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 3)西部地区高坝建设中的工程…  相似文献   

8.
前言一个地区的工程地质评价总是和该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和建筑物性质、勘察阶段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上海软土层中兴建各种地下工程。如何对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目前,大多仍停留在提供一般的、定性的描述,或者提供若干常规的物理力学指标上面,尚未有较好的评价方法。本文根据上海软土层中常见的一种工程地质问题——流砂及其对工程的影响,试提出一项新的评价指标,即“流砂指数”,作为评判一个地区工程地质条件优劣的依据,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程地质分区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程地质区域的划分是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的相同程度把中国领域划分为地域、地带、地区和地段,划分愈细则分区内的工程地质条件愈近似。而工程地质区域划分的目的乃在于结合各类或单一的工程建筑来评价各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换句语说,即那一区适于那一类型建筑物的修建。我们知道工程建筑类型很多而各类型建筑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又常不一致。因此在分区时使出现一个问题:究竟根据那一类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0月15日-18日,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全国各地及国际特邀工程地质学家学者1300余人欢聚一堂,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交通、能源、海洋、城市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工程地质教育及学科发展进行研讨并献计献策。本次会议围绕"交通与生命线工程地质、能  相似文献   

11.
从区域地质、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建筑场地的稳定性几个方面,综合分析评价了沈阳城区的岩土工程特性,据此,将其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分区。这为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区域性的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库引水工程秦巴段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系统调查研究三峡引水工程秦—巴段区域地壳稳定性、活动断裂、工程地质条件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三峡引水工程秦巴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差异性,初步将其分为六个工程地质区段,即:Ⅰ—四川盆地沉积岩区、Ⅱ—大巴山南麓弧形断褶区、Ⅲ—大巴山断裂较密集的岩溶发育区、Ⅳ—南秦岭断裂较少发育的中轻变质岩区、Ⅴ—秦岭造山带断裂密集发育的高变质岩区、Ⅵ—渭河盆地第四系堆积区。总体评价:Ⅰ和Ⅵ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好,Ⅲ和Ⅴ段条件较差,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较多。其中,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岩爆、大变形和突水,特别是秦岭主峰附近可能发生强岩爆、大巴山区可能引发大规模岩溶突水值得高度重视。从区域地质环境、地壳稳定性、线路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等因素综合分析3条比选线路的差异,初步认为秦巴段三条输水线路以中线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
岩溶的存在,一直是岩溶地区水利、水电、交通、建筑等工程中较棘手的地质问题。因此,采用恰当方法勘测工程地质中岩溶的分布与发育情况,对工程地质给予综合评价,就成为工程地质勘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震地质与区域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构造地质、工程地质与地震地质资料为基础,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震地质环境进行初步分析,阐明了有关历史震害的概况,并进一步以工程地质条件优劣和地震震害程度密切相关来评价区域稳定性。这对本区的经济开发和工程建设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地球各大陆上工程地质条件水平和垂直上的变化反映出它们的区域性,它受控于该地区的热量、湿度及其比率。这就是在类似地质结构的地区中,不同的纬度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原因。引入工程地质区这个概念的目的在于说明工程地质条件的区域性。工程地质区一词的意义是指一个大的工程地质地区或省,在其中主要由水的形态决定的岩土状态是均一的并从工程地质观点来看具有区域稳定性。已经确定了以下工程地质区类型:永久性的多年冻土区域、多年冻土和融化沉积共存区域,以及融化和不冻岩石区域,它们再细分为亚区。工程地质条件区域性概念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有:分区原则、工程地质区域的类型和种类、地球各大陆上工程地质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性、“理想”大陆上的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6.
本书结合我国西部特殊的地域地质环境条件、针对边坡高陡、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及工程边坡开挖规模巨大等特点,全面阐述岩石高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工程地质基础、变形破坏机理及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原理、岩石高边坡工程地质环境条件、高边坡工程地质  相似文献   

17.
研究玉树地震灾区4县27乡镇的灾后重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选定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震烈度4个因素作为评价分区指标,构建了单因素指标评价准则,并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数学理论与方法,分别给出了基于自然单元、乡镇以及各乡镇工程建设用地、特别是极重灾区结古镇镇址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除奔达乡、真达乡、洛须镇、正科乡、尕多乡等5乡镇所在地分布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和极差区,不具备重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外,其余各乡镇所在地均处于工程地质较好和良好区,具备重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古镇原镇址85%的建筑用地分布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只有零星的建筑用地分布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较差和极差区,活动断裂穿越,距离地质灾害易发地较近,重建时要注意避让。  相似文献   

18.
李铀  周平  白世伟  张世飙  汪继泉  黄超强 《岩土力学》2002,23(2):234-237,241
汉十高速公路武当山至许家棚路段地质条件复杂,40余处路堑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成了公路建设中的一大疑难问题。以工程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对这些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及分类工作。  相似文献   

19.
汉十高速公路武当山至许家棚路段地质条件复杂,40余处路堑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成了公路建设中的一大疑难问题。以工程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对这些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及分类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李家岩水库是成都市第二水源地,水库坝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是决定大坝址安全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坝区基本地质条件出发,分段对坝区进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针对坝基岩土强度不均、坝基坝肩渗漏、坝基开挖边坡稳定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及处理措施建议,其成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