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日本地震学会1982年秋季大会简况,会上共宣读241篇论文,包括八个方面;本文重点介绍了有关地震活动与地震预报研究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日本地震学会每年春季和秋季召开两次全国性学术讨论会。1980年的秋季大会于10月14日至16日在仙台市召开,共有三百多人出席,包括日本著名地震学家萩原尊礼、铃木次郎、力武常次、浅田敏、字津德治和茂木清夫等。六名中国地震学者也应邀出席了这次大会,受到日本同行们的欢迎和关注,此外未邀请其他国家的地震学者参加。会上共宣读论文237篇,其中包括中国学者或与日本学者合作的论文3篇。论文中有不少是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讨论会鼓励年青地震学者提交报告。整个会议比较紧凑,学术讨论气氛较浓,基本上反映出近年来日本地震研究工作的概貌。  相似文献   

3.
1992年10月25—29日美国情报学会在匹兹堡召开第55届情报学会大会(ASIS)。会议代表主要来自美国各图书馆、大学等情报机构,还邀请了外国代表,有法国、德国、加拿大、丹麦、日本、新加坡和中国等20多个国家的代表,此外还有地区代表,台湾也派员参加了会议,共计500余人。笔者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题为“论中国一二三次地震科技文献及其在地震综合防御中的作用”的论文。  相似文献   

4.
经中国地震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决定 :2 0 0 4年 7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 (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 ,并正式出版会议论文摘要集。本次学术大会有以下特点 :参加本次学术大会的代表将有机会参加第三届大陆地震、紧急救援暨巨灾保险国际会议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地震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将根据各分会场学术交流的情况 ,选出优秀科技论文向《地震学报》推荐发表。申请“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将进行现场报告。学术大会将组织代表进行地震地质科技考察。现将本次学术大会征文…  相似文献   

5.
全国地震社会学研讨会于1988年7月28日—8月1日在唐山市召开,来自全国约50个单位的8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有6位学者应邀在大会上作了专题学术报告,还有60余篇论文在分组会上作了交流,它们比较广泛深入地论述了地震社会学的学科理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课题等问题。与会代表一致通过成立了“全国地震社会学研究会”(暂定名)筹备小组,并将以会议论文为基础,编辑出版会议论文选集。  相似文献   

6.
1981年12月7日至10日,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在苏州召开全体委员会议.会上交流了论文40余篇,反映了我国近几年地震前兆研究的一批成果,为我国参加明年将在北京召开的“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讨论会”的准备工作推荐了部  相似文献   

7.
日本地震学会1982年秋季大会于10月5日至7日在名古屋大学召开。会上共宣读论文241篇,(春季大会为204篇),大体可包括八个方面,其中有关1982年发生的浦河近海地震(M=7.1)和茨城近海地震(M=7.0)特征、以及地震预报方面的专题报告41篇,地震活动(包括历史地震)、震源过程方面的报告46篇;活断层、板块构造33篇,以上三方面报告约占全部报告的50%。其余的文章包括地球内部构造及其物性36篇;地壳变动、地壳应力测定27篇;岩石物性及破裂实验研究15篇;观测系统及数据处理18篇;此外有关地震工程、海啸、火山喷发等其他方面的文章共25篇。现仅就会上有关地震活动与地震预报研究方面的内容简  相似文献   

8.
大陆多震层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大陆多震层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4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马宗晋教授和刘国栋教授于1989年发起,经大会组织委员会充分准备,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组织的。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苏联、日本、希腊、意大利及我国的代表共50多人,大会宣读论文50余篇,主要内  相似文献   

9.
欧洲地震委员会第24届大会于1994年9月19-24日在希腊首都雅典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共380人。会上宣读和张贴论文541篇,内容主要涉及地震预测研究、地震活动性、工程地震、震源物理和数据采集、理论与解释等。本文综述这次大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1979年6月1日至7日,在波兰克拉科夫附近召开了一次“震源物理与地震预报问题”科学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欧洲地震委员会的震源物理分会及理论解释分会共同组织召开的。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回顾近些年来震源物理及地震预报研究的进展,并讨论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应着重研究的课题。欧洲一些著名的地震学者,如波兰的泰赛尔教授、西德的贝克黑默教授、苏联的科斯特罗夫博士、法国的马达里亚加教授和西班牙的乌迪亚斯教授等均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课题是当前地震预报研究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通过这次会议可以看出当前欧洲地震预报研究的动向。关于这次讨论会上提出的论文,现尚未正式发表,这里仅根据波兰德莫斯卡博士所赠的抽印本,将会上宣读的部分论文摘要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中国地震局“3 1”体系发展思路,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山西省地震学会从2007年5月份起制定了月报告会制度。在全局的科技人员中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邀请国内外著名地震学专家来我局进行讲座,帮助我局科技人员拓宽科研思路,增长见识,提升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2007年共举办学术报告会8次,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总人数200余人。学会邀请北京大学陈永顺教授、中国地震局陈鑫连教授和日本国家地震科学和防灾研究院郝宪生博士来我局分别作了“藏南台阵和西藏高原南部大地构造”、“项目表述”和“日本地震动态”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4月17日至21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与会代表80余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曾融生先生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参加会议的还有水电部、航空工业部、建筑科学院、大专院校和地震工程、地震地质、地震前兆等专业委员会的同志.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65篇,其中122篇收入会议的“摘要汇编”,大会宣读的60余篇.会上组织了半天关于潜在震源区划分问题的专题讨论,约20位代表在讨论中发了言.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2月 1 3日 ,日本《地震杂志》编辑部召开研讨会 ,题目是“地震的活动期和平静期”。参加研讨会的人员有 :地震预报联络会会长、(财 )地震预报综合研究振兴会理事茂木清夫 ,京都大学研究生院理学研究科教授尾池和夫 ,文部科学省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地震调查研究中心主任田义光 ,富士常叶大学环境防灾学部长、(财 )静县防灾情报研究所所长井野盛夫。以下是各位专家发言的摘录 :茂木在研讨会上说 :“我认为地震活动确实存在活动期和平静期。大地震前后地震集中发生的事例很多。例如 ,日本东北部三陆近海大地震前后 ,M 7.5以上的大…  相似文献   

14.
郝记川 《地震学报》2002,24(6):667-667
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大会,于2002年9月8日至13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共有208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 会上,陈运泰理事长代表第五届理事会做了“中国地震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邹其嘉秘书长做了“关于《中国地震学会章程》的修改意见”的说明报告。通过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中国地震学会第六届一次理事会的选举,产生了由109名理事组成的中国地震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名单附后). 在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上,陈运泰、沈正康、党光明分别以:“经济建设与防震减灾”、“中国大陆地壳形变…  相似文献   

15.
《地球物理学报》2001,44(2):153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0年 1 0月 1 2— 1 8日在山东曲阜举行 ,会议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肖佐主持 ,来自全国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的代表 1 1 0余人参加了大会 .会上宣读论文 1 30篇 ,学术内容覆盖了日地空间物理的各个领域 .会上 ,王水院士 :“空间物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刘振兴院士 :“世纪之交的地球物理探测计划和热点科学问题” ,胡友秋教授 :“空间等离子体数值模拟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肖佐教授 :“电离层地域特征分析” ,徐文耀研究员 :“地球磁场变化对空间环境的影响” ,孙辉先研究员 :“实践五号卫星实验结…  相似文献   

16.
第17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于2021年9月27日至10月2日在日本仙台召开.考虑新冠疫情,此次大会的举办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笔者线上参加了会议.论文简要介绍此次大会的概况,通过分析大会相关交流报告和论文内容,对岩土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砂土液化灾害、地震作用下斜坡破坏、土G结构相互作用、地面破坏及场地地震安全、地面运动5个分会专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与国内同行分享本次大会在岩土地震工程及其我国有重大需求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2月6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大陆地震构造及地壳动力学学术讨论会”.24名委员和来自全国的10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119篇学术论文或论文摘要,全部在会上进行了宣讲.主任委员丁国瑜主持会议,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马杏垣在会上讲了话. 马杏垣指出,这次专题学术讨论会是邢台地震以来的一次盛会,众多的学术论文反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曾于今年3月份召开一次“地震构造模拟实验会议”。会上提交论文34篇。文章内容涉及岩石力学性质及有关参数测定、地震机制、地震前兆以及不同区域构造背景下应力场分布和演化等各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LASPEI)第27届大会于1994年元月10-21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举行。来自42个国家的483位科学家参加了这次大会。国家地震局派出了以副局长陈为团长的13人代表团出席会议。本届大会共安排了27个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会上宣读论文和报告399篇,张贴展示论文约160篇。本届IASPEI大会的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涉及广泛的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内容包括:波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地震危险性与地震危害;亚太地区的沉积盆地及其构造背景;地球深部间断面的构造形态和动力学;地震预测;地震层析成像和地幔动力学;俯冲带和弧后盆地;地热在下地壳、岩石学与流变学等方面之作用;区域地震的定位和定量化;毫赫与毫微赫地震学;脊区的地震学详细研究;太平洋的地震和海啸危险性;大小尺度的各向异性;全球地震观测技术的改进;地震的震源模拟和断层力学;诱发地震;非线性地震学;地震运动的地面地质效应;空间大地测量学和实时构造地质学;热流和热液循环;宽频带地震学和震源,等等。  相似文献   

20.
应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社会学课题组的邀请,日本地震社会学家田中重好先生于1989年1月13—15日赴唐山考察了地震遗址并与有关方面的学者就减轻地震灾害的有关社会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田中先生是日本国立弘前大学副教授、中国日本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长期以来,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对震灾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主要论著有《日本海中部地震的调查与研究》、《中小学生的避难模式》、《灾害与人的行为》等。在14日的学术交流会上,田中先生作为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