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地震科学水平和地震预报的社会实践,形成研究人员不同的“良心”心理活动。积极的“良心”心理活动,有促进地震预报研究发展,相对提高预报成功率的作用,消极的心理活动则干扰地震预报决策,或涣散军心,增加预防失误,为此,在震情严峻的情况下,应减轻预报人员的心理负担,在基层地震部门,更要疏导地震工作者的消极心理,以提高地震预报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艳琴 《地球》2011,(4):149-151
地震预报再遭诘责。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省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根据盈江县防震减灾局的统计数据,地震前的1月1日12时到2月19日14时,盈江县共发生地震1146次。  相似文献   

3.
国际地震预报委员会(民防)(ICEF)最近出版了报告“可操作性地震预报:发展现状和使用手册”,该报告的言下之意是目前没有可靠的、技术过硬的方法来实现大地震的短期预测.现在看来,这种观点不正确.通过采用剪切波分裂方法监测地震震源区周围岩体的应力累积,可以确定性地应力预报地震.这种流体-岩石形变的新认识意味着ICEF报告中的建议已经不恰当.本评论对这一新认识进行了回顾,提出了促进意大利可操行性地震预报发展的方向,在于安装一个或多个可控震源的三井孔应力监测点,通过使用剪切波分裂来监测应力累积和应力预报意大利所有破坏性(M≥5)地震.  相似文献   

4.
韦杰夫 《地震》1989,(2):72-76,80
前盲 “方差分析法”是数理统计学中的一个方法,在气象、水文的预报上应用很广。近年来,作者在运用此法进行地震预报的实践中,亦收到较好的效果。 方差分析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一系列的观测样本中(如降水量、气温等),找出其中的变化周期(如降水量、气温等的时间和强度的周期),然后对周期进行外推,从而得到未来的预报值(这里所说的不是精确、而是一种近似的周期)。  相似文献   

5.
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研究方面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仍然是观测前兆异常的问题,为了发展包含物理过程的详细模式和估计个别震例之间的变化,需要各种前兆异常大量震例的坚实的资料基础。一旦有了这个资料基础,就可能去设计最佳预报成功率和运用预报来减轻灾害的程序了。高质量前兆异常资料基础正在缓慢地增长。首先,我们可以报告,由美国研究者对两个主震所作的长期预报已经成为事实。虽然这  相似文献   

6.
地震预报     
在塔吉克斯坦(中亚的加盟共和国)每年记到约六千次地震。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以及南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几个加盟共和国都具有高地震活动性的特点。最近十五年在研究“地下风暴”中取得的巨大进展要求对大量的地震数据进行有效地积累和处理。隶属于共和国科学院的科学地震中心合并为区域地震预报中心,该区域中心位于  相似文献   

7.
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研究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仍然是对前兆异常的观测。为了提出一些有关物理过程的详细模式,并估计其在各个阶段的变化,掌握大量可靠的前兆异常变化数据组,是很有必要的。一旦获得了这些数据,就能设计出提高预报成功率和减轻地震灾害的程序。目前,高质量的前兆异常资料正在缓慢地增加着。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日本地震学会1982年秋季大会简况,会上共宣读241篇论文,包括八个方面;本文重点介绍了有关地震活动与地震预报研究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10.
“由地震预报转向地震预测”学术讨论会滨野洋三在地球行星科学关联学会1993年联合大会时,东京大学理学部的滨野洋三和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井田喜明主持召开了题为“由地震预报转向地震预测”的学术讨论会。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思路是,地震预报是基础地球科学最尖...  相似文献   

11.
12.
13.
冯德益  林命周 《内陆地震》1989,3(2):103-119
本文进一步简化了评分方法。仿照地震观测中的走时表给出了实用的时、空、强三要素的便查表,该表系用计算机对各参数和待定系数进行多方案选择制成,颇为简便,可供地震系统对地震预报意见进行评分时试用。  相似文献   

14.
1地震预报的类型 (1)没有对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地震的限定.对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没有限定为"破坏性"地震,显然存在漏洞.从法律的意义上讲,没有"限制"即意味着"允许".所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中所指的地震可以是从大到小的任一地震.从减灾的角度考虑,不产生灾害的地震没有任何预报意义,只存在地震科学和预测研究的价值.由于短期和临震预报的准确率很低,如果不限制所预报的地震是破坏性地震,错报和虚报所带来的损失也许将远大于报准地震所能减少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文章报道了国家地震局于1983年10月20日至25日在云南下关市主持召开的“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第一次工作会议的概况。国家地震局部分直属单位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1980年以来在该实验场的工作成果,讨论研究了该实验场的五年科学发展规划,确立了实验场组织管理机构和有关条例及规定。会议最后确立了以林庭煌副局长为首的八人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6.
17.
18.
据塔斯社记者普里霍吉科报道,一个地震预报试验场已在地处高地震活动带的苏联中亚地区一个加盟共和国——土库曼建成。只有用高精度的大地测量仪器才能捕捉到地球深部的孕震运动,这是过去科学未掌握的现象,土库曼科学院通讯院士阿捷科夫博士发现了这种运动。捕捉孕震运动是预测地下风暴(地震)的一种全新方法的基  相似文献   

19.
希腊地电场监测项目的负责人说,从事该监测项目的雅典大学的科学家们对克法利尼亚岛1988年5月22日发生的地震做出了预报。80年代初研究出该地震预报方法的物理学家瓦罗特索斯(Panayotis Varotsos)教授说,这是用该方法在一周内做出的第二次确实准确的预报”。瓦罗特索斯在会见美联社记者时说:“昨天晚上,我们向部长联合地震委员会(Co-Ministerial Committee on Earthquakes)发出了电报,在电报中我们预报了今天的地震的时空强”。  相似文献   

20.
六十年代中期,苏联学者费多托夫曾作过关于远东太平洋沿岸地区强震地点预报的独创方法的报告。费多托夫用这种方法得出结论说,今后再有强震应该发生在北海道、色丹岛附近以及千岛-堪察加岛弧的其他地区。在随后的几年内,就在这位年轻的地震学家所指出的那些地方,发生了几次强震。今天,美国、墨西哥、日本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学者,都采用了他的这种方法。现在,费多托夫已是苏联科学院的通讯院士、远东科学中心火山学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