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陈玲  王道  张洪斌 《内陆地震》2000,14(1):71-77
根据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利用1990~1997年新疆04井水位动态观测资料,分析了井水位对地球固体潮汐的响应。通过彼尔采夫滤波、气压和水位相关分析,剔除水位长趋势变化和气压的影响,计算出井水位固体潮体应变的响应率,合理地选取加载和卸载的时段,得出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其值为1左右。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变化特征为年变平稳、幅度小,在中强地震活动时出现比值短期增高现象,异常大多出现在震前1~3个月内  相似文献   

2.
鲁32井水位原始曲线难以判定地震前该井含水层系统的应力状态是否发生变化,采用类似Nakai拟合模型,计算水位观测数据体应变固体潮响应振幅因子比,结果表明,胶东半岛及海域发生的ML≥3.9地震前均出现高值异常。与地震活动参数对比分析,发现鲁32井200 km范围内ML≥3.9地震前,水温观测数据动态变化幅度及频度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3.
巩浩波  李光科  廖欣  陈敏 《地震》2017,37(1):20-30
利用Baytap-G潮汐分析软件对川滇地区12口观测井数字化水位的长时序数据进行计算, 提取井水位潮汐响应特征参数(振幅比和相位差), 分析其形态、 阶段变化等特征, 探讨地震前后井水位潮汐响应特征参数的变化情况, 为深入分析井水位与固体潮、 气压之间响应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结果表明, 泸沽湖井等10口受固体潮影响的井水位振幅比和相位差变化相对稳定; 而南溪井和大姚井受到气压-固体潮综合作用影响的井水位振幅比和相位差变化则比较离散。 其中江油川10井、 泸沽湖井、 东川井等3口井水位振幅比和相位差对大震的响应显著, 并给出了地震能量密度与这三口井水位M2波相位差和振幅比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沿华蓥山断裂带分布的荣昌等4口观测井,利用Baytap-G潮汐分析方法,计算各井水位和气压及理论固体潮的潮汐振幅谱,比较其潮汐频谱差异,通过对主要潮汐分波振幅的回归计算定量分析各井水位受气压潮和固体潮影响的大小。基于对井水位正常动态的认识,选择各井水位潮汐的主要分波,对井水位长时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提取水位潮汐响应特征参数(振幅比和相位差),进而探讨特征参数动态变化特征。最后对井水位受气压潮和固体潮影响的差异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荣昌井水位主要受气压作用的影响,北碚、大足、南溪三口井水位受固体潮-气压潮综合作用的影响,而荣昌井水位只受气压潮影响可能与该井所处含水层裂隙发育且该井未下设止水套管有关;荣昌井P_1S_1K_1波和南溪井M_2波振幅比和相位差在几次大震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地震波没有使井孔与含水层之间的水流交换发生显著变化,而北碚井和大足井M_2波振幅比和相位差分别在汶川和芦山地震时发生变化,反映了地震波的疏通影响。  相似文献   

5.
巩浩波  李光科  郭卫英  廖欣 《地震》2016,36(3):67-75
本文基于井水位微动态对固体潮和大气压响应的物理机制, 运用水-岩耦合理论, 建立了井水位对固体潮-气压综合作用的响应模型。 以邛崃川22井和南溪川12井为例, 通过井水位与固体潮和气压原始曲线的对比及拟合分析, 对井水位对固体潮-气压综合作用的响应模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两口井对固体潮-气压综合响应非常好, 井水位的变化均由固体潮和气压变化引起。 两口观测井中, 以南溪川12井的水位综合响应能力较好, 邛崃川22井水位受到较多的杂讯干扰, 水位曲线日变化较复杂。 对邛崃川22井进一步分析表明, 利用井水位时段平均值可有效消除观测误差, 用小时值计算时可以忽略井水位对气压响应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6.
黄骅井水位对苏门答腊5次地震的同震响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ARX模型分析了河北省黄骅井水位对气压和固体潮的响应特征,并利用该模型消除气压和固体潮对该井水位的影响,准确地提取了5次苏门答腊大震引起的同震水位变化异常.分析了该井水位对这5次地震的同震响应模式与震级和震源机制解的关系,初步探讨了引起该井水位同震变化复杂性的可能原因.认为,即使发生在同一地区,震源机制解基本相同的地震也会引起远距离同一井水位不同的响应特征,其响应幅度与发震震级有关,响应方式可能与井孔所处地区的局部应力应变状态或井-含水层系统的结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三原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地震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三原井水位在泾阳4.8级地震前的变化特征,重点是泾阳地震前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变化,即固体潮加卸载响应率与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对水位观测资料的计算分析表明,震前加卸载响应率及响应比有“平稳-升高-恢复”的特征,说明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方法有可能捕捉5级左右近震的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8.
根据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对福建省5个水位观测资料进行加卸载响应比计算,发现在多次福建4级地震前出现多井同步异常,在形态上表现为高值突跳,时间上表现为短期或短临异常,空间上与地震所处的构造部位有关.说明地震前近源区含水层系统确实处于临近失稳状态,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可能捕捉到4级以上地震前应力失稳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将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地下水位潮汐资料计算中,根据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机理,从理论上论证了用地下水位观测资料计算加卸载响应比的可行性并研究出利用地下水位对固体潮的响应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的方法.以此方法计算了我国大华北地区近20 a 来地下水位的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分析了1989 年大同6 .1 级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多数井的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在地震前6 ~12 个月出现升高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0.
运用加卸载响应比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山西省2008年以来数字化地下水位固体潮观测数据,并选取大于2倍加卸载响应比值作为异常判定指标,将山西及周边地区发生的ML≥4.0地震的参数与井水位固体潮响应比异常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地区9口数字水位观测井的地下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变化与附近的地震活动存在不同程度的对应关系。从而说明,利用井水位固体潮观测的加卸载响应比是一种能有效识别和提取地震前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22年1月2日宁蒗MS 5.5地震前震中附近地区地震学、地下流体、定点形变等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本次地震前多学科异常呈现以下特征: ① MS 5.5地震发生在宁蒗地区MS ≥ 5.0地震平静近10年背景下,震中附近ML ≥ 3.0地震于震前1年形成空区,主震发生在空区边缘,空区长轴180 km,按照川滇地区统计公式计算,未来发生地震的震级为5.8±0.5,与宁蒗MS 5.5地震大小相当; 2015年以来,震中附近50 km范围内ML ≥ 3.0地震呈平静—活跃—平静—发震的特征; ②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均于震前7个月内出现,集中分布在滇西北地区距震中300 km范围内,且水温和水位测项异常出现较早; ③定点形变采用NS向与EW向幅值相加来描述同一观测资料的变化,数据曲线幅值增大可作为临震异常3个月短期指标,距震中越近,观测台项异常比例越高;④大部分宏观异常出现在震前3个月内,宏观异常增多可作为时间预测判据。综合上述多学科异常,认为地震学异常出现最早,可用于判定发震区域,用流体和定点形变观测异常追踪时间,宏观异常更多作为短期判定指标,可为宁蒗地区MS ≥ 5.0地震资料积累提供跟踪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庞亚瑾  程惠红  董培育  石耀霖 《地震》2019,39(3):127-137
天山地区为典型地震活跃区, 为定量分析该构造活跃区强震对周边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的影响, 本文基于地震位错理论和岩石圈分层模型计算了天山北部近期发生的2012年伊犁和2017年精河两次M6.6地震对周围地壳形变和应力的影响。 计算结果显示伊犁地震和精河M6.6地震引起震中附近地表同震位移达数厘米, 地表同震应变量级约为10-7; 对比天山北部地区年平均构造形变特征, M6.6强震释放了震中附近近十年的构造主压应变积累; 地震引起震中附近(80 km内)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大于1 kPa, 而距震中较远区域活动断层上库仑应力变化微弱。 结合天山北部现今地壳变形特征及区域地震分布, 初步推测两次M6.6地震的发生对震后余震有显著的触发作用, 而对区域后续微震活动的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3.
2020年5月6日、5月9日,新疆地区南天山西段先后发生乌恰5.0级和柯坪5.2级地震,系统总结2次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其中:①地震活动:震前存在调制地震集中、地震窗、5级以上地震成组等中短期异常;②地球物理观测:2次地震震中附近震前出现形变、电磁和流体观测异常,其中形变异常3项、电磁异常4项、流体异常1项,主要分布在柯坪5.2级地震震中附近。通过对2次地震序列进行跟踪,发现:乌恰5.0级地震余震较少,震后60天内共记录ML 3.0以上余震4次,最大震级为ML 4.5;柯坪5.2级地震后余震较丰富,震后60天内共记录ML 3.0以上余震10次,最大震级为ML 4.7,计算得到序列h值为1.6,b值为0.73。综合分析认为,2020年5月新疆地区2次5级以上地震前存在的地震活动异常较少,但区域地震活动水平较强,主要存在具有中短期指示意义的地球物理观测异常。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国地震地下流体台网数据,分析了芦山MS 6.1、马尔康MS 6.0地震引起的地下流体井水位、水温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对于芦山MS 6.1地震水位同震响应观测井数量较多,以上升变化为主,同震变化幅度较大;而对于马尔康MS 6.0地震水位同震响应观测井数量较少,以振荡为主,变化幅度较小;2次地震引起的水位同震响应能力均强于水温测项,水温记录同震响应的前提是同井能记录到水位同震变化;2组地震引起的同震响应特征差异主要与震源机制解、台站分布密度、同震响应机理不同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傅征祥  丁香  王晓青 《地震》2006,26(1):35-39
应用多重贝努利独立试验模型, 研究2006~2020年间大陆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频次及其概率, 以及最大震级的预测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 2006~2020年间大陆发生7.0~7.9级和7.5~7.9级大地震1次以上的概率为1.00, 发生8级大地震1次以上的概率为0.67, 或者说其间肯定会发生7级大地震, 而发生10次7.0~7.9级和1次7.5~7.9级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若按超过概率水平0.10而论, 发生7.0~7.9级地震最少发生 8次, 最多发生 12次; 发生7.5~7.9级地震为1~4次, 发生1~2次8.0~8.9级大地震可能性最大。 2020年前中国大陆发生最大地震的震级可能为7.5~7.9级。 不排除发生 8级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2020年西藏改则3次5级以上地震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总结2020年2月—3月西藏改则3次5级以上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地震活动性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结果如下:①地震活动性:震前存在地震发生率异常;②地球物理观测:3次地震震中500 km范围内无观测台站分布,地球物理场观测能力较弱;③综合方法:识别出Wq值异常。3次改则地震均位于可可西里至唐古拉地区,其中2月21日5.0级地震位于羌塘地块北缘,而3月10日5.0级和3月12日5.1级地震位于羌塘地块南缘,且3月的2次地震相距约5 km,构成震群型序列。对3次5级以上地震序列的跟踪发现,2月21日改则5.0级地震序列主要分布在向阳湖—布若错断裂南侧发育的一条NNE走向的小断裂上,余震较少,震后40天内共发生8次ML 2.0以上地震,主震震源机制为张性破裂;3月10日5.0级和3月12日5.1级地震震源机制均为走滑型,余震序列丰富,主要分布在多条构造的延伸区域,计算得到序列h值为0.58,b值为0.88。综合分析认为,改则3次5级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较少,主要为具有中期意义的异常,综合方法的异常识别主要为后续强震的地点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喀什-乌恰地区近年来强震活动平静的可能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琼  王海涛  赵卫明  聂晓红 《地震》2007,27(2):99-111
通过分析喀什—乌恰地区和伽师—柯坪块区强震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ΔCFS), 从断层相互作用和中等地震活动加、 减速特征的角度, 初步论证了两个区域强震活动交替发生特征的可能机理。 库仑破裂应力和加速矩释放模型拟合结果表明, 伽师—柯坪地区1997—1998年成组发生的伽师6级强震、 新疆南部周边发生的1992年苏萨梅尔MS7.5地震和2005年巴基斯坦7.8级地震产生的静态应力变化不利于喀什—乌恰地区强震的发生, 可能使得该区后续强震的发生时间延迟了。 另一方面, 位于1992年苏萨梅尔MS7.5地震和1997—2003年伽师系列强震产生的ΔCFS为负的喀什—乌恰地区地震活动表现为弱加速特征, 这或许是1993年以来喀什—乌恰地区强震平静特征的原因。 喀什—乌恰地区7级地震产生的正的ΔCFS可能有利于伽师—柯坪地区后续强震的发生, 3组7级地震产生的ΔCFS为正的区域内后续强震发生前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加速特征, 从而定量解释了喀什—乌恰地区强震活动对伽师—柯坪块区地震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荣县—威远—资中地区属于历史弱震区,然而2019年相继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事件.本文基于四川区域地震台网宽频带地震仪记录波形资料,利用CAP (Cut and Paste)波形反演方法,获得了2016年以来发生在荣县—威远—资中地区的26个MS≥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震源矩心深度和矩震级,对该区域发震构造几何结构与变形特征及构造应力场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获得如下认识:(1)26个MS≥3.0地震的震源矩心深度在1.5~5 km之间,平均深度3.4 km,表明事件发生在上地壳浅部沉积层内;震源深度分布揭示发震断层面倾向SE、缓倾角.(2)26个地震的震源机制全部为逆冲型,表明发震构造整体为逆断层性质.节面优势方位NNE-NE,结合走向与倾角统计结果,本文推测发震构造可能为威远背斜南翼一系列倾向SE、走向NNE-NE的缓倾角盲冲断层.(3)P、T、B轴优势方位单一,表明研究区域处于相对简单的构造应力环境.区域应力场反演获得的最大主压应力轴σ1方位NW-SE,近水平,与目前已知的该区域构造应力场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一致,反映区内构造活动主要受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其明显有别于四川盆地南缘2019年6月17日长宁MS6.0地震余震区NE-SW向的最大主压应力轴方位也揭示出四川盆地构造应力场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4)26个地震整体的应变花表现为NW-SE向挤压白瓣形态,表明区内发震构造整体呈NW-SE向纯挤压变形模式,明显有别于2019年长宁MS6.0地震序列NE-SW向挤压兼具小量NW-SE向拉张分量的构造变形模式,进一步表明四川盆地构造变形模式也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  相似文献   

19.
1977年以来(中国大陆第5地震轮回)青藏块体发生11次7级以上地震,分析7级以上地震及地震前5级以上地震活动特征,结果表明,7级以上主震发生前,震中区5级以上地震活动一般存在20年以上的平静异常,地震活动特征差异与主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初, 在中国西南及周边地区(本文称为“泛西南”)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加卸载响应比(以下简称LURR)异常, 根据LURR异常演化, 我们于2008年首次提出该地区正在孕育着“超大地震”。 追踪研究结果显示, 孕震积分It于2012年7月达到峰值。 根据LURR与量纲分析方法结合得到的预测地震时空强的新方法, 我们预测: 2015年7月前后(±25月), 在“泛西南”地区将发生8级左右“超大地震”。 我们在2014年参加的两次会议上交流了这一预测结果,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强震发生在预测范围内。 尼泊尔MS8.1地震后, “泛西南”地区的加卸载响应比大尺度异常不仅没有消退, 反而更加增强。 It于2015年7月达到新峰值, 超过了尼泊尔地震前的水平, 因此, “泛西南”地区可能仍面临非常严重的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