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全对称系统的变倍比、理想光学公式和缩放比的计算方法等理论问题。全对称半部为“一、十、一”排列方式的三片式结构,变倍组采用物象交换原则。本理论可实际应用于β=-1全对称型复消色差制版物镜的变距焦设计。文章着重讨论其光焦度分配方案,并给出了一个可同时满足平象场和复消色、长短焦距端值为600和450毫米的二级变焦距复消色差制版物镜光焦度分配的数字例子。  相似文献   

2.
有关解决经纬仪度盘读数物镜组行差和视差同时校正的原理和方法的文章目前尚不多见。在一般测量仪器学书籍中,仅由物象关系导出了行差和物镜参数之间的微分公式,这些公式并不能用于调整,实际调整是凭经验用试验法逐次接近的。因此,需要对行差和视差同时校正的原理和方法加以探讨。我曾在“同时校正行差和视差的原理”〔1〕一文中分别对大型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的一种情况,应用行差微分公式,引入视差条件,并顾及显微镜的具体结构,证明了“直接调整法”的校正原理,又用等比级数的(?)散性质证明了“循环调整法”的校正原理。根据这些校正原理,本文进而对调整方法提出讨论,以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代光学测量仪器的望远镜物镜、目镜以及各种光学系统的呈象放大部分,为了使其光学品质得到充分的提高,尽可能的消除各种误差,如球差、色差、彗差、畸变差等等,大都采用结构比较复杂的复式透镜组成,其联合主点及主焦点之测定也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4.
偏光立体显示仪主要包括三部分,投影物镜系统、聚光系统、光源。本文简要介绍光学设计的依据,采用的方案及其计算结果,再经仔细地实验调整,确定了本仪器所使用的各种光学器件。测试表明,各种光学参数都已达到仪器所需指标。试用结果表明,本仪器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装配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单不晕镜和双胶不晕镜用于测绘与计量光学系统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建立含不晕镜远焦和准直物镜的约束方程,导出不晕镜由薄变厚的曲率修正公式,并借助光学技术参数的诺谟图解,阐述不晕镜玻璃选择的基本原则。 作为数字例子,文中给出几种典型远焦和准直物镜的匹配模式及其象差结果。同时,论述了不晕镜设计的优越性及其位移对光学性能与成象质量的影响。分析表明,不晕镜用于远焦和准直物镜的设计,具有实用性、简便性和经济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一个较理想的物镜或光学系统,从光学设计理论和实践角度来说,设计结果体现使用要求的成象质量评价问题极为重要。本文以笔者从1978年以来设计并加工了的物镜和光学系统为例讨论了光学系统的象质与接受器相适应的问题;象差平衡方案问题和对单项象差进行综合考虑的原则问题。最后列出了上述物镜和光学系统的结果及其评价。  相似文献   

7.
从摄影光学理论出发,推导摄影物镜成像系统的基点位置公式;利用针孔成像模型,分析得出摄影物镜的投影中心即为成像系统两节点的等效;简要阐述双介质摄影测量的传统观点,利用同一摄影物镜在不同介质中构成的光学系统,说明双介质摄影测量成像系统基点位置相对单介质时发生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看法——双介质摄影测量共线理...  相似文献   

8.
校准平行光管的新方法及其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祖泽 《四川测绘》1997,20(1):17-20
平行光管是光学实验及计量检测的重要设备。为获得平行光,平行光管的分划权必需严格位于物镜后焦面上。如何将分划权准确地调整至物镜后焦面?传统的诸多方法中,或因设备难求,或受环境制约而难尽人意。本文提出一种校准平行光管的新方法并论证其原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20年来威特RC—8、RC—10航摄机上使用的宽角物镜光学特性的改善问题。比较了物镜类型15Ag,15UAg,15UAgⅡ和15/4UAg等。全部测定过程是在1975年至1979年期间用芬兰赫尔辛基工业技术大学(HUT)制造的水平测角器进行的。15/4UAg物镜样机是于1977年在芬兰赫尔辛基工业技术大学(HUT)测定的。所测定的特性有径向畸变及其非对称性,校准焦距,切向畸变,边缘色象,分解力和调制传递函数(MTF)等。前面所提到的三种物镜15Ag,15UAg,15UAgⅡ的影象质量约相同,但15/4UAg的影象质量比前面三种是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同轴问题在以灯源为10W白炽灯的FOS仪器中没能很好的解决,采用红外光源之后,才实现了四合一的结构,即红外载波的发射轴、接收轴、望远镜视准轴及探照灯光轴四个系统共轴。采用这种结构最大优点是减少了光学结构的重复性,一个物镜多用,减轻了光学系统的重量,因而也更为紧凑。EOT是在010A型经纬仪(J_2级)的基础上加了测距光路,因此使仪器在光学机械结构上更趋严密和复杂,由于加了半透射层(图1之6)使得发射和接收能量损失较大,同时作为全站式仪器的望远镜由于光能的损失,因而其性能大大低于同类型的010A经纬仪,不过作为测距和测角的仪器相配合在作用距离为3km时望远镜乃能完成其使命。  相似文献   

11.
雷达光轴的校准装置是保证雷达战术技术性能的重要装备。过去沿用一种称为“大工装”的机械式校准装置,它比较笨重,且安装调校费时费事,不合野战要求。我院新研制成的“炮瞄雷达光学式光轴校准仪”(“雷校仪”),用光学式校准取代机械式校准,不仅校准精度提高一倍,且仪器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适于野战使用,已得到有关部门肯定。一、雷校仪的用途和结构简介  相似文献   

12.
本刊在1983年第5期上刊载的“EOT2000的四轴问题”一文对于EOT的四轴之间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为EOT的光学调整作了准备,本文将就结构原理及工艺上对EOT的光学调整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基于暗像元的大气校正问题,为了从机理上阐明和实验上证明“伪暗像元”的尺度特性,以7景同步获取的印度卫星高级广角传感器(advanced wide-field sensor,AWiFS)和线性扫描相机(linear imaging self-scanner,LISS)图像为数据基础,以太湖和黄河口浑浊Ⅱ类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探讨在2种尺度下图像的“伪暗像元”表观反射率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不断地细化尺度,可以将“伪暗像元”分解为若干至少包含一个“暗像元”的亚像元;②“浑浊Ⅱ类水体区域是否存在适用于大气校正算法的暗像元”是一个隐含尺度特性的结论;③在黄河口和太湖区域,AWiFS和LISS传感器图像因像元尺度不同而引起的暗像元反射率的偏差大约为8.98%;④线性模型y=0.996 x-0.003 1能较好地将AWiFS图像的“伪暗像元”表观反射率纠正到LISS图像的“伪暗像元”表观反射率的水平,其回归误差为1.86%.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了一个纬线表象为平行于赤道的直线,经线表象为对称于中央直经线的双曲线,且面积没有变形的投影集合,并得到一组概括公式。该公式不仅包括了克拉斯特创建的经线交于极点的双曲经线等面积伪圆柱投影,而且也包括了经线交于极线的双曲经线等面积伪圆柱投影。  相似文献   

15.
在一般测量仪器学的教材和参考书中,对经纬仪度盘读数物镜行差和视差同时校正的原理未见证明,只是导出了行差和物镜参数之间的微分公式。由于这种推导是在成象条件满足的基础上进行的,即没有考虑视差,而且没有顾及读数显微镜的具体结构,因此微分量的调整意义不够明确,所以导出的公式难以直接应用。实际校正是用试验法逐次接近的,而试验法逐次接近的原理也未见证明。因此,本文对度盘读数物镜行差和视差同时校正的基本原理提出讨论,以供教学和研究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利用PC—1500袖珍计算机扩展BASIC语言,编制空间光线追迹程序及其程序的使用方法。叙述了程序编制的基本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和程序的功能,并给出“LIN—84—03”程序文本和一个双胶合望远物镜实际计算的打印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适用于非量测摄影机自检定的方法,并和其他不同的两种检定方法联系起来讨论.本方法非常通用,其检定包括:径向对称畸变差和偏心物镜畸变差,仿射性以及非正交轴.虽然本方法能够分别地提供每张片的内方位元素参数,但最少控制点数仍要求保持2个平面控制点和3个高程控制点.  相似文献   

18.
威尔特Ⅱ号光学经纬仪,是属于一种精密测量仪器,所谓光学经纬仪,就是用光学玻璃来制成水平度盘与垂直度盘的经纬仪,其水平度盘、垂直度盘的显微镜光学系统,能够把两个度盘的相对分划折射至读数显微镜的视场中,并用一个光学系统测微器代替数个显微测微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望远镜采用正或负透镜调焦的准距条件公式,得出它们可以用同一公式表达,并得出伪准距点与主物镜前焦点是焦距为(2e-L),且位于主物镜处的虚拟透镜的共轭点。由此说明了两组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物镜系统后组到分划板的距离一般不够安放补偿器。 文中指出了三组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物镜系统可以解决上述困难,并给出了全部参数的解算方法、程序和算例。这有助于我国目前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20.
伪卫星增强GPS定位技术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卫星增强GPS定位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GPS卫星定位的图形结构,并提高GPS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和精确度。本文从介绍GPS双向收发器和同步伪卫星的硬件结构入手,分析并研究了自校准伪卫星阵列与Lo-cata导航定位系统的关键技术,最后对两个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